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是由钣金件和管材构成的,座椅靠背骨架装配和焊接完成后其形状是不可改变的,不能满足乘客对靠背形状的特殊要求。在长时间乘坐汽车座椅的情况下,乘客容易疲劳,影响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0003]为了使汽车座椅的靠背形状能够改变,使乘客的坐姿能够改变,以减少乘客的疲劳程度。2014年06月18日公开一项申请号为“201310683948.7”、名称为“车辆座椅”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形状可变的用于就座者的靠背支撑表面;多个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支撑表面部分的后面,并且在向所述气囊中引入空气或者从所述气囊排出空气时所述气囊改变所述支撑表面的形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空气向所述气囊中的引入和空气从所述气囊的排出,所述控制装置在就座者在所述车辆座椅上就座之前将空气引入所述多个气囊的每一个气囊中以将每一个气囊设定为规定的气囊状态,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在所述气囊处于设定状态的情况下就座者在所述车辆座椅上就座时发生的在每一个气囊中的空气的变化状态,控制空气向每一个气囊中的引入和空气从每一个气囊的排出,以将所述靠背支撑表面的形状改变成为与就座者的独特就座位置相一致的形状。这种车辆座椅通过改变气囊的充气量来改变车辆座椅的靠背形状,以减轻乘客的疲劳程度,但是其制造成本较高,且操作和控制较为麻烦,难于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可方便改变靠背的形状,满足乘客舒适性和抗疲劳的需求,且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便于推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第一横向通孔,右支柱自上而下设有与多个第一横向通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横向通孔;
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装有多个转辊,每个转辊的左端固连有左销轴,每个转辊的右端固连有右销轴,每个转辊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连接而成;
所述左销轴穿过一个第一横向通孔与一个盖体相固连,盖体与左支柱之间的左销轴上套有第一压簧;
所述右销轴穿过一个第二横向通孔与一个定位旋钮相固连,每个第二横向通孔周边的右支柱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旋钮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在右支柱与转辊之间的右销轴上套有第二压簧。
[0006]优选所述框架由一左U形架和一右U形架通过端部固连而成,左支柱设在左U形架上,右支柱设在右U形架上。以方便制作和装配。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左销轴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左端相固连,所述右销轴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右端相固连。以方便装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连成一体并沿转辊的轴向穿过转辊后与转辊固连在一起。以提高左销轴和右销轴同轴度,以方便转辊的转动。
[0008]作为一种优选,在多个转辊中部分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平面与两个圆柱面的一侧连接,两个圆柱面的另一侧与内凹弧形面连接;
在多个转辊中另外一部分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外凸弧形面连接而成,平面与两个圆柱面的一侧连接,两个圆柱面的另一侧与外凸弧形面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在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自上而下装有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和第四转辊;
第一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二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外凸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外凸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三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四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0010]这种组合方式可使座椅的靠背面至少形成一个平面和一个先凹后凸再凹的近似贴合人体背部的曲面。
[0011]优选所述定位旋钮上设有两个定位销与多个所述定位孔相配合。当定位孔较多时,定位旋钮的转动定位位置可以更多,转辊的变换位置可以更多,以形成更多种的靠背面。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销轴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左销轴的端部与盖体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所述右销轴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旋钮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右销轴的端部与定位旋钮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以方便装配。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柱的下部固连有左连接板,所述右支柱的下部固连有右连接板。通过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方便与坐垫骨架相连接。
[0014]本发明由于在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装有多个转辊,每个转辊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连接而成,每个转辊通过定位旋钮、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可以转动和定位,座椅的靠背面就由多个转辊上的曲面构成,当多个转辊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就能构成不同的靠背面,而转辊的位置转换只需调整定位旋钮即可完成。因此可方便切换改变靠背的形状,乘客能够根据自己需要,自我调换靠背形状,及时改变乘坐姿势,具有满足舒适性和抗疲劳的效果。
[0015]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零部件较少,结构和操作控制简单,整体造价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图1隐藏框架和左右连接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向局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盖体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定位旋钮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1,框架I上设有左支柱11和右支柱12,框架I由一左U形架Ia和一右U形架Ib通过端部焊接固连而成,左支柱11设在左U形架Ia上,右支柱12设在右U形架Ib上。
[0019]左支柱11自上而下设有四个第一横向通孔111,右支柱12自上而下设有与四个第一横向通孔111相对应的四个第二横向通孔121 ;
左支柱11和右支柱12之间装有四个转辊,四个转辊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转辊21、第二转辊22、第三转辊23和第四转辊24,每个转辊的左端固连有左销轴3,每个转辊的右端固连有右销轴4,所述左销轴3可以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左端相固连,所述右销轴4也可以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右端相固连;
所述左销轴3穿过一个第一横向通孔111与一个盖体5相固连,盖体5与左支柱11之间的左销轴3上套有第一压簧6,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销轴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5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51,左销轴3的端部与盖体5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
所述右销轴4穿过一个第二横向通孔121与一个定位旋钮7相固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右销轴 4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旋钮7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71,右销轴4的端部与定位旋钮7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每个第二横向通孔121周边的右支柱12上设有两个定位孔122,定位旋钮7上设有两个定位销72与两个定位孔122相配合,当定位旋钮7上的两个定位销72插入两个定位孔122时,定位旋钮7和转棍就不能转动,当定位旋钮7上的两个定位销72脱离两个定位孔122时,定位旋钮7可以带动转辊转动。
[0020]在右支柱12与转辊之间的右销轴4上套有第二压簧8。
[0021]每个转辊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连接而成,多个曲面可以包括有相同的曲面或都为不同的曲面,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如下:
第一转辊21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2a、一平面2b和一内凹弧形面2c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2a分别与平面2b和内凹弧形面2c的两侧相连接;
第二转辊22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2a、一平面2b和一外凸弧形面2d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2a分别与平面2b和外凸弧形面2d的两侧相连接;
第三转辊23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2a、一平面2b和一内凹弧形面2c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2a分别与平面2b和内凹弧形面2c的两侧相连接;
第四转辊24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2a、一平面2b和一内凹弧形面2c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2a分别与平面2b和内凹弧形面2c的两侧相连接。
[0022]这样设置方式可以形成多种靠背面,如形成整个平面或形成先凹后凸再接着凹的近似贴合人体背部的曲面,第三转辊23上的内凹弧形面2c和第四转辊24上的内凹弧形面2c相对应时构成一个较大的内凹弧形面。
[0023]所述左支柱11的下部固连有左连接板91,所述右支柱12的下部固连有右连接板92,通过左连接板91和右连接板92可以方便与坐垫骨架相连接。
[0024]本发明只需通过左连接板91和右连接板92与汽车座椅的坐垫骨架有效装配起来,然后将此种座椅进行相关海绵和面罩等包装好就可以安装在各类车辆中进行使用。
[0025]在使用时,座椅的靠背面是由第一转辊21、第二转辊22、第三转辊23和第四转辊24上的曲面来决定的。如第一转辊21、第二转辊22、第三转辊23和第四转辊24上的平面对应在一起构成一个平面形的靠背面后,如果乘客想改变靠背的形状,可以把定位旋钮7逐个沿转辊的轴向拉出,此时第一压簧6和第二压簧8被压缩,定位旋钮7上的两个定位销72可以脱离两个定位孔122,然后继续转动定位旋钮7带动相对应的转辊转动180度使定位旋钮7上的两个定位销72又对应上两个定位孔122然后放松定位旋钮7,在第一压簧6和第二压簧8弹力的作用下,定位旋钮7上的两个定位销72就再插入两个定位孔122,定位旋钮7和相对应的转辊被固定,这样座椅的靠背面就由第一转辊21、第二转辊22、第三转辊23和第四转辊24上的其它曲面构成,如构成图3右侧的形状,自上而下先凹后凸再接着凹的曲面,形成一个近似贴合人体背部的曲面。本发明也可只转动部分转辊以改变靠背的形状,以形成更多种的靠背面,实现座椅靠背形状的自由切换,以满足乘客舒适性和抗疲劳的需求。
[0026]以上仅是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左支柱和右支柱,其特征在于:左支柱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第一横向通孔,右支柱自上而下设有与多个第一横向通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横向通孔; 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装有多个转辊,每个转辊的左端固连有左销轴,每个转辊的右端固连有右销轴,每个转辊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连接而成; 所述左销轴穿过一个第一横向通孔与一个盖体相固连,盖体与左支柱之间的左销轴上套有第一压簧; 所述右销轴穿过一个第二横向通孔与一个定位旋钮相固连,每个第二横向通孔周边的右支柱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旋钮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在右支柱与转辊之间的右销轴上套有第二压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一左U形架和一右U形架通过端部固连而成,左支柱设在左U形架上,右支柱设在右U形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销轴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左端相固连,所述右销轴通过螺纹与转辊的右端相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销轴和右销轴连成一体并沿转辊的轴向穿过转辊后与转辊固连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多个转辊中部分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平面与两个圆柱面的一侧连接,两个圆柱面的另一侧与内凹弧形面连接; 在多个转辊中另外一部分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外凸弧形面连接而成,平面与两个圆柱面的一侧连接,两个圆柱面的另一侧与外凸弧形面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自上而下装有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和第四转辊; 第一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二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外凸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外凸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三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 第四转辊的外周面由两个圆柱面、一平面和一内凹弧形面连接而成,两个圆柱面分别与平面和内凹弧形面的两侧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钮上设有两个定位销与多个所述定位孔相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销轴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左销轴的端部与盖体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所述右销轴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旋钮的中间设有内螺纹孔,右销轴的端部与定位旋钮通过螺纹锁接相固连。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柱的下部固连有左连接板,所述右支柱的下部固连有右连接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换形状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左、右支柱,左支柱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第一横向通孔,右支柱自上而下设有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横向通孔;左、右支柱之间装有多个转辊,每个转辊的左端固连有左销轴、右端固连有右销轴,每个转辊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连接而成;左销轴穿过第一横向通孔与一个盖体相固连,盖体与左支柱之间的左销轴上套有第一压簧;右销轴穿过第二横向通孔与一个定位旋钮相固连,每个第二横向通孔周边的右支柱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旋钮上设有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在右支柱与转辊之间的右销轴上套有第二压簧;本发明可方便改变靠背形状,满足乘客舒适性和抗疲劳的需求,且结构简单,造价低。
【IPC分类】B60N2/68
【公开号】CN104890553
【申请号】CN201510365891
【发明人】唐友名, 王亭, 吕娜, 谭卫锋, 薛清, 陈剑周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