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具体的是一种能够节约救援时间且结构简单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救援设备是空中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空中轨道车辆内乘客救援方式主要有救援车方式及软梯方式。所述救援车方式救援时,故障车辆需等待专用救援车到达,将救援车端部与故障车端部紧密连接后,乘客通过设置在两列车端部逃生门进入专用救援车;所述软梯方式救援时,需若干地面人员抓住从车辆底部逃生口伸出的筒状软梯下端,然后乘客从软梯内部空腔内快速下滑至地面。上述救援方式均需在车厢外界条件支撑下才能完成救援,不能保证救援行动的及时性与高效性。
[0003]鉴于上述传统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节约救援时间且结构简单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

【发明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救援方式需在车厢外界条件支撑下才能完成救援,不能保证救援行动的及时性与高效性的问题。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包括:车体、控制单元、滑梯及多个绳索;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所述滑梯一端对应于所述逃生门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所述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内,所述绳索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所述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所述车体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绳索收放装置、棘爪及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绳索收放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对应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滑梯包括主梯及副梯,所述副梯沿所述主梯的轴线滑动,所述触地停止装置设置于所述副梯的一端。
[0010]优选地,所述触地停止装置包括拨片及与所述副梯连接的固定轴,所述拨片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拨片绕所述固定轴的轴线转动,且与所述棘爪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拨片通过所述复位弹簧绕所述固定轴的轴线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副梯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主梯及副梯上均设置有扶手。
[0014]优选地,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轮,所述滑梯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滑轮设置有多个第二滑轮。
[0015]优选地,述绳索收放装置连接有电机或手柄。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滑梯一端对应于逃生门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控制单元设置于车体内,绳索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车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通过滑梯能够不借助车厢外部条件完成对车厢内乘客及时救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救援时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滑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滑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启动过程控制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触地停止过程控制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的触地触地停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1:逃生门;102:主梯;103:副梯;104:绳索;105:传动轴;106:第一滑轮;107:第二滑轮;108:扶手;109:开关;110:第一拉索;111:棘爪;112:棘轮;113:绳索收放装置;114:触地停止装置;115:第二拉索;116:地面;117:连接件;118:拨片;119:固定轴;1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包括:车体、控制单元、滑梯及多个绳索104 ;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101,所述滑梯一端对应于所述逃生门101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114。本实施例中车体布置两个逃生门,交叉布置于车体底部两侧的端部。每个逃生门都配有安全锁,以防止误开。所述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内,所述绳索104 —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所述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所述车体连接。每套滑梯用两根绳索104悬吊,每侧一根。每侧的悬吊绳索104 —端与绳索收放装置113连接,另一端分别缠绕在主梯及车体上的滑轮后,与车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每根绳索104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能均匀受力。绳索收放装置113与控制单元中棘轮112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绳索收、放动作的控制。
[0029]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通过滑梯能够不借助车厢外部条件完成对车厢内乘客及时救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救援时间等优点。
[003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绳索收放装置113、棘爪111及棘轮112,所述棘轮112与所述绳索收放装置113固定连接,所述棘爪111与所述棘轮112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采用全机械式的控制、传动方式,保证了该设备的可靠性,使其在完全无电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展开。当操作人员启动图4中的开关109时,该开关的启动动作转化为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拉索110内部钢丝绳的径向移动。向上移动,在该第一拉索110的另一端,与棘爪111相连,第一拉索110内部钢丝绳带动棘爪111动作,使棘爪111与棘轮112脱离啮合。此时,在滑梯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整个滑梯开始绕其转动轴105转动,使滑梯远离转轴的一端逐渐向地面方向运动。同时,滑梯拉动原本缠绕在绳索收放装置113上的绳索,使整个设备展开。展开后设备如图1所示,密布的绳索104除承 担滑梯及滑梯上下滑乘客重量外,还对下滑过程中的乘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梯包括主梯102及副梯103,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轮106,所述主梯102两侧至少对称布置一对对应于所述第一滑轮106设置有多个第二滑轮107。所述副梯103沿所述主梯102的轴线滑动,所述触地停止装置114设置于所述副梯103的一端。主梯102 —端通过可相对转动的连接装置与车体连接,另一端通过可相对滑动的连接装置与副梯103连接。本实施例中可相对滑动的连接装置为导轨,副梯103左端与主梯102连接,右端装有触地停止装置114。在非工作状态下,滑梯紧贴于车体下部;滑梯在非使用状态下,占用空间小,方便在车体上进行存放。在工作状态下,滑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绕一端的转动轴旋转,达到滑梯下放的目的,并在副梯103触地时实现救援设备自锁。
[003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触地停止装置114包括拨片118及与所述副梯103连接的固定轴119,所述拨片118套设于所述固定轴119上,所述拨片118绕所述固定轴119的轴线转动,且与所述棘爪111连接。在滑梯触碰地面116时,副梯103端部的触地停止装置114开始工作。在此过程中,如图6所示拨片118首先与地面接触,二者之间挤压力克服复位弹簧120作用力后拨片118下端被挤压。在此挤压作用下拨片118绕固定轴119逆时针转动,如图5所示。拨片118的转动拉动与其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拉索115,第二拉索115另一端作用于棘轮112,使其重新啮合,实现该救援设备自锁。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拨片118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20绕所述固定轴119的轴线转动。,所述固定轴119通过连接件117与所述副梯103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梯102及副梯103上均设置有扶手,救援设备自锁完毕后,即可打开逃生门101。乘客便可以穿过逃生门101,从滑梯上以坐姿滑下。在下滑过程中,乘客需紧握滑梯两侧扶手108,通过改变手握扶手的力度,来调整下滑速度。在乘客下滑过程中,绳索104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载荷,但是当绳索104出现意外时,滑梯自身仍能做为独立载荷传递路径使乘客顺利滑下。
[0035]该救援设备使用后可再次收回,实现重复利用。绳索收放装置113连接有电机或手柄。回收时,主回收机制为电动式,但仍配置全手动式回收机制。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绳索收放装置113相连,电机通电后即可自动将绳索缠绕,收回设备。在车辆电力系统因故障不能使用时,可采用全手动方式回收该救援设备。手动回收时,用专用手柄与绳索收放装置113连接后,转动手柄带动绳索收放装置113转动,实现绳索缠绕,收回设备。
[003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使用时,逃生门101打开,主梯102及副梯103放下,绳索104通过绳索收放装置113放长,从而承担滑梯的重量,副梯103的触地停止装置114碰到地面,滑梯自锁,人员沿滑梯滑下逃生,使用完之后绳索收放装置113将绳索104收起,滑梯被收起。
[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滑梯一端对应于逃生门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控制单元设置于车体内,绳索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车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通过滑梯能够不借助车厢外部条件完成对车厢内乘客及时救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救援时间等优点。
[0038]进一步地,滑梯包括主梯及副梯,副梯沿主梯的轴线滑动,触地停止装置设置于副梯的一端。滑梯在非使用状态下,占用空间小,方便在车体上进行存放。
[00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控制单元、滑梯及多个绳索(104);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101),所述滑梯一端对应于所述逃生门(101)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114),所述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内,所述绳索(104) —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所述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所述车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绳索收放装置(113)、棘爪(111)及棘轮(112),所述棘轮(112)与所述绳索收放装置(113)固定连接,所述棘爪(111)与所述棘轮(112)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包括主梯(102)及副梯(103),所述副梯(103)沿所述主梯(102)的轴线滑动,所述触地停止装置(114)设置于所述副梯(103)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停止装置(114)包括拨片(118)及与所述副梯(103)连接的固定轴(119),所述拨片(118)套设于所述固定轴(119)上,所述拨片(118)绕所述固定轴(119)的轴线转动,且与所述棘爪(111)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118)通过所述复位弹簧(120)绕所述固定轴(119)的轴线转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19)通过连接件(117)与所述副梯(103)连接。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梯(102)及副梯(103)上均设置有扶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滑轮(106),所述滑梯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滑轮(106)设置有多个第二滑轮(107)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收放装置(113)连接有电机或手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该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包括:车体、控制单元、滑梯及多个绳索;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逃生门,所述滑梯一端对应于所述逃生门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触地停止装置,所述车体及滑梯上均对应的设置有滑轮,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内,所述绳索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交替穿过所述滑梯及车体的滑轮后与所述车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吊挂式空中轨道车辆救援装置中通过滑梯能够不借助车厢外部条件完成对车厢内乘客及时救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救援时间等优点。
【IPC分类】B61B7/00, B61B12/06
【公开号】CN104890678
【申请号】CN201510295413
【发明人】邓小军, 刘韶庆, 王万静, 王晓军, 王荣堂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