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搬运工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搬运车主要包括承重板,以及与承重板相连的扶手等部件,用于物品的搬运,使用非常方便,能够大大节省劳动力。目前的已有的搬运车,扶手大多不能收放,导致占用空间很大。另外现有搬运车形状单一,不能随意调整以适合搬运多种类型物体的需要,从而商家和企业往往需配备各种用途的搬运车来满足日常所需,这样不但不经济,而且还占场地。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190570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搬运车,它包括扶手、车面、杠杆机构总成、轮系,扶手固定在车面上,其高度能够调整;杠杆机构总成的一端固定在车面上,其另一端与轮系连接;所述的车面,其对应的两个端面上设有一组孔,另一端面上设有固定扶手的机件;所述的杠杆机构总成,还包括前杆、后杆、紧固件,在前杆、后杆中都设有一组孔,由前杆与后杆的孔对齐后,用紧固件将它们组合而成;所述的轮系,前轮定位在前车轴中,前车轴紧固在杠杆机构总成上;后轮紧固在后轮定位板中,后轮定位板、后车轴紧固在杠杆机构总成上。该搬运车扶手高度可调,车面的高度、倾斜度、重心位置都能调整。但是在不使用时,扶手无法收放,仍然需要占用巨大的空间。
[0004]公开号为CN 20213268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运输小车,包括面板、固定在面板本体远离把手的一侧的拉手以及面板本体底面固定的滚轮,拉手为倒U形金属架,两端通过固定座与面板本体固定固定座为靠近面板本体中心的一侧铆接有第一限位杆,另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对正竖直设置的腰型孔,顶部与拉手一端通过铆钉铰接;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两端分别穿过腰型孔的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定位销,防止第二限位杆从腰型孔内滑脱;两个固定座相互靠近的侧壁顶部设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底端与第二限位杆固定;拉手直立时,底端位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且底端低于第一限位杆的高度。当运输小车闲置时,用外力将第二限位杆沿腰型孔下移,直至第二限位杆的高度低于拉手底端的高度,将拉手向面板本体翻转,放松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在回位弹簧作用下恢复原来的位置。使用运输小车时,同样需要向下移动第二限位杆然后将拉手拉开即可。该搬运车的拉手在不使用时,可将拉手折叠在面板顶面。
[0005]由上述说明可知,采用上述运输小车时,必须需要首先把拉手拉开到与面板垂直的位置,将拉手来开后,才能将物品或货物等放置在面板上,否则,当物品或货物承装完成后,会将拉手压在物品或货物下面,无法将拉手取出。而且,上述运输小车闲置时,由于面板本体顶面有拉手存在,不是平面结构,无法用来存放其他物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搬运车,该搬运车能够实现将扶手收放在承重板底部,闲置状态下不影响承重板的正常使用,同时可以在任何时候将扶手拉出,使用方便。
[0007]一种多功能搬运车,包括承重板、设于承重板底部的滚轮以及与承重板连接的扶手,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导轨;所述扶手底部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扶手具有顶部伸出承重板顶面的工作位,以及收放于承重板底面的收放位;所述承重板与扶手之间还设有将扶手维持在工作位或者收放位的定位件。
[0008]选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扶手收放于承重板底部时,扶手不会与承重板顶面干涉,方便了货物的装卸;同时,当搬运车闲置时,将扶手收放后,可以在承重板顶面存放其他物件,扶手不会影响承重板的使用。当需要推动搬运车时,可将扶手从承重板底部抽拉出来,推动扶手即可实现搬运车的移动。另外,定位件的设置,方便了扶手在收放位和工作位的定位,避免扶手在收放位和工作位时发生滑落。
[0009]作为优选,所述将扶手维持在工作位的定位件为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扶手两侧的定位臂,以及设置在承重板一侧与所述两个定位臂配合的两个支撑凸耳。通过两个支撑凸耳,实现对定位臂的支撑,进而实现对扶手的支撑,避免扶手处于工作位时发生滑落,增强了搬运车的使用安全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板一侧设有容纳扶手的凹陷区域,所述两个支撑凸耳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的两个内侧壁上。凹陷区域设置在承重板设置扶手的一侧;扶手处于工作位时,通过支撑凸耳和定位臂的相互作用力,安置在该凹陷区域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臂靠近扶手底部设置,所述定位臂为倾斜结构;所述支撑凸耳上设有与所述定位臂配合的支撑斜面。采用该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了支撑凸耳对扶手的支撑作用力,同时定位臂和支撑凸耳加工方便。
[0012]作为优选,所述将扶手维持在收放位的定位件为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扶手上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扶手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承重板底部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定位孔。当扶手收放到位后,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内,两者过盈配合,将扶手固定在承重板上,保持扶手处于收放位状态。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扶手上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定位孔。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承重板的整体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为固定在承重板底部的导板,导板与承重板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所述扶手底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脚,两个导向脚从两侧半包围所述导板,并插入所述导向间隙。导板与承重板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通过螺柱、螺钉等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导向脚可以设置滚轮,以增加扶手收放和抽拉过程中的顺畅性,避免卡死。导向脚可采用耐磨的金属或废金属材质。如果设置滚轮,可采用塑料材质的滚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导板靠近端部的位置与承重板底面之间设有保证扶手从收放位顺利转变至工作位的避让空间。避让空间可由弯折导板形成,用于扶手从收放位过渡到工作位时,避让扶手端部。
[0015]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板沿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竖杆,位于承重板同一侧的竖杆顶端同时与一顶杆铰接,两个顶杆至少一端同时与一横杆插接。竖杆、顶杆、横杆形成框架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搬运车的存放空间,避免货物滑落。当使用一个横杆时,形成半开口的U型的车筐结构,当使用两个横杆时,可构成完整的立方体框架结构。同时,由于竖杆与承重板之间采用铰接方式,所以在不需要使用上述框架结构时,可将竖杆旋转至水平位置,收放于承重板两侧。
[0016]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板两侧分别设有保持竖杆与承重板垂直状态的定位件。定位件可以是定位面结构,例如可以在承重板两侧设置竖直的定位面,当竖杆旋转到竖直状态时,竖杆一侧与定位面相抵,不能再继续旋转,实现定位。
[0017]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用于收放所述横杆的容纳件。当需要拆卸或者存放备用横杆时,可以将拆卸的横杆或者备用的横杆存放在容纳件内。作为优选,所述容纳件为两组,每组容纳件由两个相互对正的U形块组成,U形块内壁与横杆之间为过盈配合,使用时,直接将横杆卡在U形块中即可。
[0018]本发明的承重板可采用吹塑板,通过现有的吹塑工艺加工得到,加工简单。另外,采用吹塑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承重板上加工加强筋或者防滑结构等。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本发明的搬运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适用于多种场合,扶手可在任何时候收放在承重板底部,闲置状态下不影响承重板的正常使用,同时可以在任何时候将扶手拉出,使用方便。
[0021]本发明的搬运车,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将竖杆竖起,通过顶杆和横杆的作用力,可以在承重板顶面构建框架结构,形成搬运车的车筐,增加搬运车的存放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搬运车的实用性。
[0022]本发明的搬运车在闲置状态下,可将扶手轻松收放于承重板底部,可以将承重板作为普通的支撑板件存放物品,当需要整体移动物品时,可直接推动搬运车,或者将扶手抽拉出来,操作非常方便。
[0023]本发明特别使用于超市、快递公司等需要大量运输货物的场合使用,搬运方便,同时可兼做储物件使用;也适于家庭使用,搬运和收放方便,收放时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0026]图3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状态图的仰视图;
[0028]图5为图3所示状态图的主视图;
[0029]图6为图3所示状态图的右视图;
[0030]图7为图3所示状态图的左视图;
[0031]图8为图2中A部分
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9为图2中A部分的另一种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0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图10中扶手的底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12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13-图15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扶手抽拉参考示意图;
[0037]图16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搬运车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1-7所示,一种多功能搬运车,包括承重板1、设于承重板I底部的滚轮4以及与承重板I连接的扶手2,承重板I底部设有导轨3 ;承重板I顶部铰接有车筐。
[0039]承重板I为吹塑板,通过现有的吹塑工艺加工得到,加工简单。另外,采用吹塑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承重板I上加工加强筋或者防滑结构等。承重板I 一侧设有凹陷区域5。
[0040]承重板I沿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竖杆6,位于承重板I同一侧的竖杆6顶端同时与一顶杆7铰接,两个顶杆7至少一端同时与一横杆8的两端插接,即横杆8 一端与一侧顶杆7的一端插接,横杆8的另一端与另一侧顶杆7插接。横杆8两端设有插接头,顶杆7两端均设有插接孔,通过插接孔和插接头,完成横杆8与顶杆的插接固定。竖杆6、顶杆7、横杆8形成搬运车的车筐,可以进一步增加搬运车的存放空间,避免货物滑落。
[0041]如图8和图9,承重板I两侧分别设有带有铰接轴的铰接座11,竖杆6底部铰接在该铰接轴上,通过螺母9固定,防止竖杆6脱落,同时铰接轴上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 —端与竖杆6外侧相抵,另一端与螺母9内侧壁相抵,用于对竖杆6的限位,同时又不会使得竖杆6卡死。承重板I两侧的铰接座11上分别设有一个挡块12,挡块12构成保持竖杆6与承重板I垂直状态的定位件。挡块12上设有定位面12a,当竖杆6旋转到竖直状态时,竖杆6 —侧与定位面12a相抵,不能再继续旋转,实现竖直状态的定位。挡块12靠近底部的侧壁为凹陷弧面结构13,在竖杆6旋转时,用于避让竖杆6的底端,保证竖杆6顺利收放。
[0042]顶杆7两端设有插接孔;横杆8两端设有插接头,与顶杆7两端的插接孔插接配合,拆卸方便。承重板I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收放横杆8的容纳件14。当需要拆卸或者存放备用横杆14时,可以将拆卸的横杆或者备用的横杆存放在容纳件14内。容纳件为两组,每组容纳件由两个对正设置的U形块组成,U形块内壁与横杆8之间为过盈配合,使用时,直接将横杆卡在U形块中即可。
[0043]由于竖杆6与承重板I之间采用铰接方式,所以在不需要使用上述车筐时,可以将横杆8拆卸,将横杆8卡接在底部的容纳件14上即可。然后将竖杆6旋转至水平位置,收放于承重板I两侧。
[0044]扶手2底部与导轨3滑动配合,扶手2顶部设有把手;扶手2具有顶部伸出承重板I顶面的工作位,以及收放于承重板I底面的收放位;承重板I与扶手2之间还设有将扶手2维持在工作位或者收放位的定位件。
[0045]如图10和图11、图12,将扶手2维持在工作位的定位件为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扶手2两侧的定位臂15,以及设置在承重板I 一侧与两个定位臂配合的两个支撑凸耳16。两个支撑凸耳16设置在凹陷区域5内壁两侧;定位臂15靠近扶手2底部设置,定位臂15为倾斜结构;支撑凸耳16上设有与所述定位臂配合的支撑斜面17。凹陷区域5设置在承重板设置扶手的一侧;扶手处于工作位时,通过两个支撑凸耳16,实现对定位臂15的支撑,进而实现对扶手2的支撑,避免扶手2处于工作位时发生滑落,增强了搬运车的使用安全性。
[0046]如图12、图15,将扶手2维持在收放位的定位件为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板I底部的定位柱18,以及设置在扶手2上与定位柱18过盈配合的定位孔19 ;当扶手2收放到位后,定位柱18插入到定位孔19内,两者过盈配合,将扶手固定在承重板I上,保持扶手2处于收放位状态。
[0047]如图4、图10、图11、图16,导轨3为固定在承重板I底部的导板,导板与承重板I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扶手2底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脚20,两个导向脚20从两侧半包围导板3,并插入上述导向间隙。导板3、承重板I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导向脚20可以设置滚轮,以增加扶手收放和抽拉过程中的顺畅性,避免卡死。导板3靠近端部的位置与承重板I底面之间设有保证扶手从收放位顺利转变至工作位的避让空间21。避让空间21可由弯折导板形成,用于扶手从收放位过渡到工作位时,避让扶手端部。
[0048]选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搬运车闲置时,扶手2可收放于承重板I底部,横杆8同时收放在承重板I底部,竖杆6旋转至水平位置,收放于承重板I两侧,如图3所示。
[0049]当需要将扶手2拉出时,抽拉过程详见图13-15,图13为完全收放时的扶手状态图;图14中,使用者将扶手2往后抽拉,直至扶手2的导向脚20处于导轨3的避让空间21内,向上提拉扶手2,直至扶手的两个定位臂15卡合在支撑凸耳16上,完成扶手的抽拉,下压扶手2,定位臂15抵压在支撑凸耳16上,扶手被定位,可以实现对搬运车的移动。将扶手2收放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最后通过定位柱18和定位孔19将扶手固定在承重板I上。
[0050]上述实施例中,当扶手2收放于承重板底部时,扶手2不会与承重板I顶面干涉,方便了货物的装卸;同时,当搬运车闲置时,将扶手2收放后,可以在承重板I顶面存放其他物件,扶手2不会影响承重板的使用。当需要推动搬运车时,可将扶手2从承重板底部抽拉出来,推动扶手2即可实现搬运车的移动。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搬运车,包括承重板、设于承重板底部的滚轮以及与承重板连接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导轨;所述扶手底部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扶手具有顶部伸出承重板顶面的工作位,以及收放于承重板底面的收放位;所述承重板与扶手之间还设有将扶手维持在工作位或者收放位的定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扶手维持在工作位的定位件为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扶手两侧的定位臂,以及设置在承重板一侧与所述两个定位臂配合的两个支撑凸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扶手维持在收放位的定位件为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扶手上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扶手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承重板底部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固定在承重板底部的导板,导板与承重板之间形成导向间隙;所述扶手底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脚,两个导向脚从两侧半包围所述导板,并插入所述导向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靠近端部的位置与承重板底面之间设有保证扶手从收放位顺利转变至工作位的避让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一侧设有容纳扶手的凹陷区域,所述两个支撑凸耳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的两个内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臂靠近扶手底部设置,所述定位臂为倾斜结构;所述支撑凸耳上设有与所述定位臂配合的支撑斜面。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沿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竖杆,位于承重板同一侧的竖杆顶端同时与一顶杆铰接,两个顶杆至少一端同时与一横杆插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两侧分别设有保持竖杆与承重板垂直状态的定位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用于收放所述横杆的容纳件。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为吹塑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搬运车,包括承重板、设于承重板底部的滚轮以及与承重板连接的扶手,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导轨;所述扶手底部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扶手具有顶部伸出承重板顶面的工作位,以及收放于承重板底面的收放位;所述承重板与扶手之间还设有将扶手维持在工作位或者收放位的定位件。本发明的搬运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适用于多种场合,扶手可在任何时候收放在承重板底部,闲置状态下不影响承重板的正常使用,同时可以在任何时候将扶手拉出,使用方便。
【IPC分类】B62B3/02
【公开号】CN104890712
【申请号】CN201510298652
【发明人】王钦兵
【申请人】王钦兵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