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车及其行走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采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卸料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卸料车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半连续开采工艺实现了矿岩运输的连续作业,提高了矿山的生产能力、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大量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染排放,因此被国际采矿界公认为最具生命力的露天开采工艺。在进行开采之前,需要先将矿场上覆盖的表土层转移到排土场。排土场的设备包括工作面胶带机、卸料车和排土机。用工作面胶带机可将开挖的物料输送到排土场内。该工作面胶带机具有长度可达数公里的输送带,物料在输送带上被源源不断地向排土场输送。卸料车将输送而来的土从输送带上转移下来,然后再将这些物料输送向排土机,排土机将这些物料堆积在排土场内。排土机是可以移动的,从而能够将土堆积在排土场的不同局域内,排土机移动一定范围内,卸料车可以跟随排土机的位置而调整自身的状态,配合排土机工作。如果排土机移动的距离较远,则卸料车必须跟随排土机进行移动,才能保证向排土机供料。
[0003]现有的卸料车是轨道式的,在工作面胶带机的两侧各设有一根与该工作面胶带机平行的导轨,卸料车的导轮支撑在这两根导轨上,即卸料车横跨在工作面胶带机的两侧。这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高,若地面局部不平整,造成轨道式卸料车双侧轨道轮高低不平,加上因工作面胶带机的移设而造成其双侧轨道弯曲不直的综合作用,易导致轨道式卸料车脱轨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卸料车行走装置;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卸料车行走装置的卸料车。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卸料车行走装置,包括:平衡梁;两个履带行走装置,分别沿一竖直转动轴线转动连接在平衡梁其中一端的下方,每个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和设置在履带架上的履带;以及两个同步的转向装置,连接在所述平衡梁与每个履带行走装置之间,并分别驱动每个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相对于平衡梁转动。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履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履带行走装置外侧的外侧支座以及位于两履带行走装置内侧的内侧支座,所述平衡梁上设有回转支承以及托辊装置,所述回转支承具有一竖直的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外侧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托辊装置滑动支承于所述内侧支座。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弯油缸,所述转弯油缸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侧支座与平衡梁上。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两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对称设置在平衡梁两侧。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对履带行走装置行走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0012]一根导轨,沿着设置在地面上的工作面胶带机的布置方向而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
[0013]传感器支座,位于所述导轨上方,并沿与所述导轨相垂直的枢转轴枢接在平衡梁上;
[0014]导轮总成,其下端设有滚动设置在导轨上的导轮,上端沿一平行于导轨的枢转轴枢接于所述传感器支座;
[0015]转角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座并与导轮总成连接以测量导轮总成相对于传感器支座转动的角度。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由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卸料车,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所述车体下部连接于两卸料车行走装置的平衡梁。
[00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9]本发明卸料车行走装置,利用履带行走装置与地面接触,不易倾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用转向装置驱动履带行走装置相对于平衡梁进行转动,能够准确控制卸料车行走装置进行转向。
【附图说明】
[0020]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1]图1是本发明卸料车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卸料车行走装置安装于卸料车时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沿B-B线剖视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A-A线剖视示意图;
[0025]图5是图3中显示的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卸料车行走装置布局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卸料车行走装置转向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2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卸料车行走装置100,它包括一个平衡梁1,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以及两个同步的转向装置。该卸料车行走装置100用于安装在卸料车5的车体上,用于带动卸料车5的行走。参见图2,在卸料车5的车体的下部连接有两个卸料车行走装置100,在平衡梁I的正中部设有中间孔13,卸料车5的车体与中间孔13相连接。
[0030]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分别位于平衡梁I的两侧。履带行走装置2包括履带架21和设置在履带架21上的履带22。履带22可以通过液压系统驱动,也可通过电机驱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履带行走装置2的履带是由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的。
[0031]这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分别与平衡梁I之间沿着一个竖直的转动轴线形成转动连接,且这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分别连接在平衡梁I的其中一端的下方。具体而言,参见图1及图3,在平衡梁I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回转支承11,回转支承11上端固连于平衡梁1,下端的活动部分能够绕它自身转动轴线自由转动。在履带架21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支架23和内侧支架24,其中,外侧支架23位于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的外侧,而内侧支架24位于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的内侧,平衡梁I上的两个回转支承11分别与其中一个外侧支架23转动连接。在平衡梁I的两端还各设有一个托辊装置12,每个托辊装置12分别滑动支撑在和该托辊装置12临近的履带架21上的内侧支座24上。在内侧支座24的上表面是一个水平面,托辊装置12与该水平面形成滑动接触。
[0032]两个转向装置连接在所述平衡梁I与每个履带行走装置之间,以分别同步驱动其中一个履带行
走装置2,使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同步地相对于平衡梁I进行转动。转向装置的结构不限,只要能够驱动履带行走装置2绕着回转支承11转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向装置包括一个转弯油缸3,该转弯油缸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侧支座24与平衡梁I上。
[0033]参见图6及图7,通过以上的设置,当本卸料车行走装置100安装于卸料车5时,平衡梁I横跨在设置于地面上的工作面胶带机6的上方,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分别位于工作面胶带机6的两侧。在卸料车5相对于工作面胶带机6而进行移动时,由于履带行走装置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且履带行走装置2对于地面的平整度要求比较低,不会轻易地发生卸料车5倾覆的意外事故,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0034]更进一步地,由于履带行走装置2与平衡梁I之间是沿一竖直转动轴线转动连接的,因而,如图7所示,这样就可以利用转向装置,改变履带行走装置2相对于平衡梁I的角度,从而达到转向的目的。对于传统的采用履带的工程机械而言,其两侧的履带架固定在底盘上,在转向时是通过改变两侧履带的速度,使两侧履带的速度出现速度差而转向的。但是,对于卸料车5而言,其进行转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在行进过程中,始终沿着工作面胶带机的中心线方向行走而不会与工作面胶带机6发生干涉,由于每侧的履带行走装置2与工作面胶带机6之间的间隙都比较小,因而,卸料车5在前后行进数百米的过程中,其与工作面胶带机6之间的距离改变量比较小,传统履带机构转向方式无法满足要求,而本实施例通过转弯油缸3直接推动履带行走装置2相对于平衡梁I发生转动,在每次调整时,履带行走装置2与平衡梁I之间的角度改变量也非常小,相应地,卸料车5在转弯时的方向也会非常的少,使得卸料车5在行走过程中,与工作面胶带机6的距离改变量也非常少,能够完全满足要求。
[0035]参见图3可知,本卸料车行走装置100中,两个履带行走装置2对称设置在平衡梁I的两侧,这样能够便于加工制造,并便于调试和装配。
[0036]本卸料车行走装置100还包括一导向装置,以对履带行走装置2的行走方向进行导向。导向装置包括一根导轨41、一个传感器支座42、一个导轮总成43及一转角传感器44 ο
[0037]导轨41沿着设置在地面上的工作面胶带机6的布置方向而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也就是说,该导轨41的布置方向是与工作面胶带机6的方向相同的。在平衡梁I的下方固定设置了上部支架14,传感器支座42位于导轨41的上方并沿着与导轨41相垂直的枢转轴枢接在该上部支架14上。导轮总成43下端设有滚动设置在导轨41上的导轮431,上端沿一平行于导轨41的枢转轴枢接于传感器支座42 ;转角传感器44设置于传感器支座42并与导轮总成43连接以测量导轮总成43相对于传感器支座42转动的角度。
[0038]对于同一个卸料车5,其前后的卸料车行走装置100的导向装置可以共用同一个导轨41。
[0039]当卸料车行走装置100在行走时,要求平衡梁I的中心线最好与工作面胶带机6的中心线重合,即平衡梁I处于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导轮总成4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导轨41重合,而转角传感器44的测得的角度为0,当平衡梁I的左右位置稍有偏差时,参见图4与图5,导轮总成43会相对于传感器支座42转动,转角传感器44测得的角度会发生变化,此时卸料车的控制装置可以计算出履带行走装置2相对于平衡梁I应当转动的角度,从而使平衡梁I重新回到中间位置,实现卸料车行走装置100的自动对中。
[0040]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卸料车5,该卸料车5包括车体,还包括两个卸料车行走装置100,车体的下部连接在这两个卸料车行走装置100的平衡梁I上。
[0041]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主权项】
1.一种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梁;两个履带行走装置,分别沿一竖直转动轴线转动连接在平衡梁其中一端的下方,每个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和设置在履带架上的履带;以及两个同步的转向装置,连接在所述平衡梁与每个履带行走装置之间,并分别驱动每个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相对于平衡梁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履带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履带行走装置外侧的外侧支座以及位于两履带行走装置内侧的内侧支座,所述平衡梁上设有回转支承以及托辊装置,所述回转支承具有一竖直的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外侧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托辊装置滑动支承于所述内侧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弯油缸,所述转弯油缸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侧支座与平衡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对称设置在平衡梁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履带行走装置行走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根导轨,沿着设置在地面上的工作面胶带机的布置方向而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传感器支座,位于所述导轨上方,并沿与所述导轨相垂直的枢转轴枢接在平衡梁上;导轮总成,其下端设有滚动设置在导轨上的导轮,上端沿一平行于导轨的枢转轴枢接于所述传感器支座;转角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座并与导轮总成连接以测量导轮总成相对于传感器支座转动的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由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8.—种卸料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卸料车行走装置,所述车体下部连接于两卸料车行走装置的平衡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卸料车及其行走装置。卸料车行走装置包括:平衡梁;两个履带行走装置,分别沿一竖直转动轴线转动连接在平衡梁其中一端的下方,每个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和设置在履带架上的履带;以及两个转向装置,分别驱动每个所述履带行走装置相对于平衡梁转动。本发明卸料车行走装置,利用履带行走装置与地面接触,不易倾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用转向装置驱动履带行走装置相对于平衡梁进行转动,能够准确控制卸料车行走装置进行转向。
【IPC分类】B62D11/20, B62D55/065
【公开号】CN104890748
【申请号】CN201510386564
【发明人】谭磊, 孙刚, 武建强, 毛瑞, 杨佐
【申请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