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架。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后架通常由主支架、座架和停放时的支撑件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件主要是一根由弹簧控制的杆组成,它结构简单,所以在有风的环境中极易被刮倒。这种情况在停放自行车较多的场地会带来一个自行车被刮倒相邻自行车也因此受到牵连而依次被刮倒。这种情况极易引起自行车的损坏,缩短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0003]由此可见,如何研宄出一种自行车后架,能够将自行车牢固地支撑在地面上,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倒作用的自行车支撑架的自行车后架。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后架,包括座架和主支架,所述座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末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轮胎的车轴,所述车轴与用于固定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数量至少为2个;
[0006]所述自行车支撑架包括定支撑件、动支撑件和支撑底板,所述动支撑件外套于所述定支撑件的外侧,所述两者为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支撑件外套所述定支撑件的深度通过固定件限定;其中,所述定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主支架包括呈90°焊接在一起的两根钢管,所述两根钢管之间设有增强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增强件为弧形钢管,所述弧形钢管与所述两根钢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定支撑件为钢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支撑件和动支撑件的外壁开设有用于插入螺栓的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动支撑件通过焊接固定。
[0014]本发明一种自行车后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第一,该自行车后架包括自行车支撑架,这样能够有效防止自行车被风或其他外力推倒,避免了自行车摔坏现象的发生。又因为该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数量至少为2个,所以能够使自行车的平衡能力更高。
[0016]第二,该自行车支撑架的动支撑件外套于定支撑件外壁,所述两者为滑动连接并能够通过固定件进行限位,这种结构赋予了该自行车支撑架可升降的作用。
[0017]第三,当该自行车支撑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动支撑件会将定支撑件完全套住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这样就可以在支撑底板上盛放货物或者为自行车座架上所坐的人提供脚蹬的地方,该结构不仅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也使坐在座架上的人感觉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右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右视图
[0022]图5为本发明中自行车支撑架的爆炸图
[0023]图中:
[0024]1、座架2、增强件 3、主支架
[0025]4、安装板 5、定支撑件 6、动支撑件
[0026]7、支撑底板 8、螺栓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8]如图1-5所示,一种自行车后架,包括座架I和主支架3,所述座架I与主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自行车主支架3包括呈90°焊接在一起的两根钢管,所述两根钢管之间设有增强件2。所述呈90°的两根钢管中一根沿竖直方向固定,另一根沿水平方向固定,其中,沿竖直方向的钢管主要作用是支撑所述座架1,沿水平方向的钢管主要作用是支撑所述沿竖直方向的钢管;所述两根钢管之间设所述增强件2的原因是为了增加这两根钢管的承力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强件2为弧形钢管,所述弧形钢管与所述两根钢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采用所述弧形钢管的原因是弧形钢管承受外力的强度高于普通直管承受外力的强度,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弧形钢管是为了使所述弧形钢管与所述两根钢管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主支架3末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轮胎的车轴,所述车轴与用于固定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数量至少为2个,这样有助于使自行车在受到外力时保持平衡的能力提高。
[0029]所述自行车支撑架包括定支撑件5、动支撑件6和支撑底板7。其中,所述定支撑件5与所述安装板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属于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所述定支撑件5与所述安装板4的安装与拆卸,也为维修提供了便利。本事实施例中的所述定支撑件5为钢管,这样可以减轻所述自行车支撑架的重量,也可以节约加工原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动支撑件6外套于所述定支撑件5的外侧,所述两者为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支撑件6外套所述定支撑件5的深度通过固定件限定。所述固定件为螺栓8和与螺栓8相匹配的螺母9且所述定支撑件5和动支撑件6的外壁开设有用于插入螺栓8的通孔。这样将所述螺栓8同时穿过所述定支撑件5和动支撑件6外壁上的通孔中便可以实现限位作用,再将所述螺母9选入所述螺栓8的末端就能够将所述螺栓8牢牢地固定在所述定支撑件5和所述动支撑件6上。采用所述螺栓8和所述螺母9进行限位的优点是:首先所述螺栓8和所述螺母9均为标准件,生产成本低,且如果发生损坏因购买方便所以使用人员可自行维修更换;其次采用所述螺栓8和所述螺母9进行限位操作十分简单。所述支撑底板7与所述动支撑件6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以增加所述支撑底板7和所述动支撑件6的连接强度。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所述自行车支撑架时,所述定支撑件5和所述动支撑件6的总长度最大;而在自行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自行车支撑架中的所述定支撑件5和所述动支撑件6的总长度最小,此时可以将货物或是坐在所述座架I处人的脚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7上。因此,所述自行车支撑架不仅能够防止自行车倾倒,还能够便于自行车承载货物,与此同时也为所述座架I上的行人提供了防止脚部的地方。
[0031]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后架,包括座架(I)和主支架(3),所述座架(I)与主支架(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3)末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轮胎的车轴,所述车轴与用于固定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数量至少为2个; 所述自行车支撑架包括定支撑件(5)、动支撑件(6)和支撑底板(7),所述动支撑件(6)外套于所述定支撑件(5)的外侧,所述两者为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支撑件(6)外套所述定支撑件(5)的深度通过固定件限定;其中,所述定支撑件(5)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动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板(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主支架(3)包括呈90°焊接在一起的两根钢管,所述两根钢管之间设有增强件(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2)为弧形钢管,所述弧形钢管与所述两根钢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支撑件(5)与所述安装板(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支撑件(5)为钢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8和与螺栓8相匹配的螺母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支撑件(5)和动支撑件(6)的外壁开设有用于插入螺栓8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自行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7)与所述动支撑件(6)通过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后架,包括座架和主支架,所述座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末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轮胎的车轴,所述车轴与用于固定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自行车支撑架的安装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自行车支撑架包括定支撑件、动支撑件和支撑底板,所述动支撑件外套于所述定支撑件的外侧,所述两者为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支撑件外套所述定支撑件的深度通过固定件限定;其中,所述定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行车后架的自行车支撑架可有效防止自行车在风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倾倒,避免自行车因倾倒而发生损坏。
【IPC分类】B62H1/02
【公开号】CN104890765
【申请号】CN201510238062
【发明人】李洪江
【申请人】天津市利雅得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