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飞机起落架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起落架应急放系统是在正常收放系统失效时,为了保证起落架放下以保障飞机安全着陆而设置的。目前,起落架应急放系统中,飞行员通过操作手柄,以带动钢索、滑轮等操作部件,首先驱动舱门打开,再驱动起落架打开;另外,每个舱门和每个起落架都需要一个单独的操作手柄进行控制。
[0003]因此,这样的起落架应急放系统往往结构复杂、质量大,增加了飞机质量;同时,需要的操作力大且操作时间长,增大飞行员的操作负担;另外,由于一些型号飞机的舱门及起落架结构形式的限制,使得特别是舱门在应急放时无法靠自重打开到位,从而影响最终应急放效果,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包括:
[0007]主起舱门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舱门的开闭;
[0008]主起舱门锁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舱门锁的开闭;
[0009]主起收放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落架的收放;
[0010]主起上位锁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落架上位锁的开闭;
[0011]液压供油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的伸缩。
[0012]可选地,所述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电动泵以及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
[0013]所述电动泵的进油管路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端,所述电动泵的出油管路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进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进油管路,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回油管路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回油管路均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端;
[0014]另外,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同时与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和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连通,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同时与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和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电动泵的出油端管路上处依次连接有液压油滤和第一单向阀,随后再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
[0016]可选地,所述电动泵的出油端管路上设置有液压压力表。
[0017]可选地,所述电动泵通过应急电控开关控制。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回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回油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
[0019]可选地,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右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左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右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左前主起舱门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舱门作动筒;
[0020]每个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均包括一个所述主起舱门锁,每个所述主起舱门锁通过一个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驱动,多个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上。
[0021]可选地,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右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左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右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左前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收放作动筒;
[0022]每个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均包括一个所述主起上位锁,每个所述主起上位锁通过一个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驱动,多个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供油管路上。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0024]壳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壳体底部以及左右端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端P ;
[0025]三通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端口处,用于与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主起舱门锁作动筒、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连接;
[0026]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左侧端口处,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管路连接;
[0027]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右侧端口处,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箱的供油管路连接;
[0028]阀杆组件,设置所述壳体的空腔内,用于转动过程中控制所述壳体上各端口之间的通断;
[0029]手柄,设置在所述设置所述壳体顶部,用于控制所述阀杆组件转动。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1 ] 本发明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中,通过液压供油系统驱动的对应的作动筒来对主起舱门、舱门锁、主起落架以及主起落架上位锁进行控制,原理简单实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小了操作时间,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发明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发明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中应急放选择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包括主起舱门作动筒1、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主起收放作动筒3、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以及液压供油系统。
[0036]主起舱门作动筒I可以多个,用于控制主起舱门的开闭。
[0037]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可以多个,用于控制主起舱门锁的开闭。
[0038]主起收放作动筒3可以多个,用于控制主起落架的收放。
[0039]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可以多个,用于控制主起落架上位锁的开闭。
[0040]液压供油系统用于控制主起舱门作动筒1、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主起收放作动筒3以及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的伸缩。
[0041 ] 本发明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中,通过液压供油系统驱动的对应的作动筒来对主起舱门、舱门锁、主起落架以及主起落架上位锁进行控制,原理简单实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小了操作时间,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0042]进一步,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油箱51、电动泵52以及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电动泵52的进油管路连接至液压油箱51的出油端,电动泵52的出油管路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进油管路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进油管路,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回油管路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回油管路均连接至液压油箱51的回油端。另外,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同时与主起舱门作动筒I和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连通,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同时与主起收放作动筒3和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连通。
[0043]另外,本发明中还能够通过手摇泵代替电动泵52,以防止意外故障导致电动泵52不工作发生时,采用手摇泵补救,提高安全性能,具体连接方式不再赘述。
[0044]进一步,电动泵52的出油端管路上处依次连接有液压油滤55和第一单向阀56,随后再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电动泵52的出油端管路上设置有液压压力表57。电动泵52通过应急电控开关控制58。
[0045]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回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回油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二单向阀59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51。
[0046]本发明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中,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I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右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左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右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左前主起舱门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舱门作动筒。并且,每个主起舱门作动筒I均包括一个主起舱门锁,每个主起舱门锁通过一个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驱动,多个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均连接在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上。
[0047]同样,主起收放作动筒3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右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左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右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左前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收放作动筒。另外,每个主起收放作动筒3均包括一个主起上位锁,每个主起上位锁通过一个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驱动,多个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均连接在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上。
[0048]本发明的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壳体6
、三通管接头7、弯管接头8、管接头9、阀杆组件61、手柄62、进口阀芯91以及堵头10等部件。
[0049]壳体6内部具有空腔,壳体6底部以及左右端部分别具有与空腔连通的端口。
[0050]三通管接头7设置在壳体6底部端口处,用于与液压油箱51的回油管路连接。
[0051]弯管接头8设置在壳体6左侧端口处,用于与主起舱门作动筒1、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主起收放作动筒3以及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连接。
[0052]管接头9设置在壳体6右侧端口处,用于与液压油箱51的供油管路连接。
[0053]阀杆组件61设置壳体6的空腔内,用于转动过程中控制壳体6上各端口之间的通断。阀杆组件61上具有凸轮机构,且包括不在同一平面的上下两个,并错开一定角度;上一个用于驱动进口阀芯91,下一个用于驱动堵头10处的阀芯。阀杆组件61将壳体6底部的空腔分隔为上下两个小空腔,在壳体6底部侧面位置开设有连接通道,两个小空腔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下面的小空腔与三通管接头7连通;在连接通道出还设置有堵头10 (以及阀芯),用于在阀杆组件61转动过程中进行驱动,从而开始该连接通道的通断。
[0054]手柄62设置在设置壳体6顶部,用于控制阀杆组件61转动,可以通过多种适合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0055]进口阀芯91,设置在壳体6右侧端口内,阀杆组件61通过进口阀芯91推动堵头10以控制右侧端口通断。进一步,阀杆组件61与进口阀芯91之间选择锥阀-凸轮式配合结构,密封结构选择I型径向密封结构,使其能够承受21MPa高压,具有高、低压密封性可靠、换向快速、操作力小等特点,同时能够在工作位置可靠锁闭。
[0056]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或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工作时,首先启电动泵52给管接头9处的关管嘴供压,向上提拉手柄62,然后顺时针旋转90°,手柄62带动阀杆组件61上的凸轮机构旋转,位于上部的凸轮将进口阀芯91打开,且堵头10处内腔的阀芯关闭,此时管接头9与弯管接头8 (应急放管路接管嘴)接通。
[0057]需要回位时,向上提拉手柄62,然后逆时针旋转90°,手柄62带动阀杆组件61上的凸轮机构旋转,位于上部的凸轮转动,进口阀芯91关闭,位于下部的凸轮将堵头10处内腔的阀芯打开,此时,弯管接头8(应急放管路接管嘴)与三通管接头7接通。
[0058]由于一些飞机主起落架结构形式的限制,无法完全实现舱门和起落架的重力应急放。主起舱门在应急放时无法靠自重打开到位,因此,起落架收放控制系统配置了应急动力源给起落架应急放供压。高压应急放选择开关负责控制舱门或主起落架应急放下。
[0059]应急放操作时:
[0060]接通电动泵52开关,飞行员操纵主起舱门应急放选择开关“应急放”位置,即管接头9与弯管接头8接通;
[0061]主起落架舱门打开到位后,飞行员操纵主起应急放选择开关至“应急放”位置,主起落架放下并上锁;
[0062]主起落架放下并上锁后,断开应急电动泵组件开关,操纵主起应急放选择开关和主起舱门应急放选择开关至“关闭”位置。
[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起舱门作动筒(1),用于控制主起舱门的开闭; 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 ),用于控制主起舱门锁的开闭; 主起收放作动筒(3),用于控制主起落架的收放; 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用于控制主起落架上位锁的开闭; 液压供油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1)、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3)以及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的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液压油箱(51)、电动泵(52 )以及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 )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 ); 所述电动泵(52)的进油管路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51)的出油端,所述电动泵(52)的出油管路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进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进油管路,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回油管路和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回油管路均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51)的回油端; 另外,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同时与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I)和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连通,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同时与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3)和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52)的出油端管路上处依次连接有液压油滤(55)和第一单向阀(56),随后再分流为两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 )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52)的出油端管路上设置有液压压力表(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52)通过应急电控开关控制(5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回油管路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回油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二单向阀(59 )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5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I)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右后主起舱门作动筒、左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右中主起舱门作动筒、左前主起舱门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舱门作动筒; 每个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I)均包括一个所述主起舱门锁,每个所述主起舱门锁通过一个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驱动,多个所述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的供油管路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3)包括多个,分别是连接在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上的左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右后主起收放作动筒、左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右中主起收放作动筒、左前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右前主起收放作动筒; 每个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3)均包括一个所述主起上位锁,每个所述主起上位锁通过一个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驱动,多个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均连接在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供油管路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急放选择开关(53)和所述第二应急放选择开关(5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壳体(6),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壳体(6)底部以及左右端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端口 ; 三通管接头(7),设置在所述壳体(6)底部端口处,用于与所述主起舱门作动筒(1)、主起舱门锁作动筒(2)、所述主起收放作动筒(3)以及所述主起上位锁作动筒(4)连接; 弯管接头(8),设置在所述壳体(6)左侧端口处,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箱(51)的回油管路连接; 管接头(9),设置在所述壳体(6)右侧端口处,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箱(51)的供油管路连接; 阀杆组件(61),设置所述壳体(6)的空腔内,用于转动过程中控制所述壳体(6)上各端口之间的通断; 手柄(62 ),设置在所述设置所述壳体(6 )顶部,用于控制所述阀杆组件(61)转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飞机起落架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包括:主起舱门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舱门的开闭;主起舱门锁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舱门锁的开闭;主起收放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落架的收放;主起上位锁作动筒,用于控制主起落架上位锁的开闭;液压供油系统,用于控制主起舱门作动筒、主起舱门锁作动筒、主起收放作动筒以及主起上位锁作动筒的伸缩。本发明的起落架应急放控制系统中,通过液压供油系统驱动的对应的作动筒来对主起舱门、舱门锁、主起落架以及主起落架上位锁进行控制,原理简单实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小了操作时间,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IPC分类】B64C25/22, B64C25/30
【公开号】CN104890862
【申请号】CN201510351823
【发明人】李强, 李志勇, 陶刚, 王丽丽, 傅磊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