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门座起重机又简称为门吊、门机,是电力驱动、有轨运行的臂架类起重机之一。门座起重机可分为转柱式门座起重机、定柱式门座起重机、转盘式门座起重机和大轴承式门座起重机。转盘式门座起重机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目前较少采用;转柱式和定柱式整体稳定性好,是目前常用的形式,其中转柱式应用最多;大轴承式结构新颖、构件少,重量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门座起重机的构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和下部运行部分。上部旋转部分安装在一个高大的门形底架(门架)上,并相对于下部运行部分可以实现360°任意旋转。门架可以沿轨道运行,同时它又是起重机的承重部分。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均由门架承受,并由它传到地面轨道上。门座起重机的上部旋转部分包括臂架系统、人字架、旋转平台、司机室等,还安装有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下部运行部分主要由门架和运行机构组成。门座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起升、变幅、旋转3种运动的组合,可以在一个环形圆柱体空间实现物品的升降、移动,并通过运行机构调整整机的工作位置,故可以在较大的作业范围内满足运移物品的需要。
[0004]目前船厂大型门座式起重机很多采用转柱式八杆门架结构,门架的顶部是一个针轮支撑环结构,支撑环断面常做成箱形的或宽腹板的工字形断面。在支撑环下面是由八根撑杆组成的对称的空间桁架结构。在八杆门架的内部是下转柱箱体,下转柱箱体为四边形截面的结构,在下转柱箱体上端口位置设有圆环形工作平台,用于下转柱箱体与转盘箱体合拢口焊接及下转柱箱体上水平滚轮装置的检修。在圆环形工作平台上部设有扶手栏杆,圆环形工作平台与下转柱箱体外壁为焊接连接形式,圆环形工作平台的直径比八杆门架的针轮支撑环内径尺寸大。
[0005]现有技术在门机总装时,一般需要先安装下转柱箱体及圆环形工作平台,然后安装八杆门架结构,但是在总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单独吊装下转柱箱体时需要对下转柱箱体拉缆风绳固定,下转柱箱体的安装及其定位精度较难控制,导致定位精度不准确,且在遇到较大风速的天气时,下转柱箱体缆风绳的固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为改进,目前设计了一种方法:采用先安装门架结构再吊装下转柱箱体,然后在工作平台安装位置的下面搭建临时脚手架,将工作平台散件安装,这样可以利用门架作为支撑对下转柱箱体进行固定和调整下转柱箱体的安装精度。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工作平台安装位置较高,采用搭建临时脚手架的方法将工作平台散件安装,属于高空作业,施工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下转柱箱体固定不安全、安装定位精度不准确以及高空作业风险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包括设置在下转柱箱体外围的多块转动板;每块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下转柱箱体上部的侧壁铰接,另外一端连接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实现多块转动板的收拢或展开,所述转动板收拢后呈竖直状态,所述转动板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垂直;所述转动板与所述下转柱箱体的铰接处设置有使得下转柱箱体和转动板保持垂直状态的限位装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设置的方便性以及承受力的作用,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下转柱箱体和/或转动板上。
[0009]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加连接的稳定性,每块所述转动板均通过多个铰接点与下转柱箱体上部的侧壁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有效分散力的作用,多个所述铰接点等距分布在转动板上。
[0011]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加转动板使用时的整体效果,所述相邻两块转动板之间留有空隙,相邻两块转动板之前的空隙处填补有连接板。
[0012]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加连接板与转动板连接的强度,所述连接板与转动板焊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将转动板展开后呈一整圆结构,方便使用,所述转动板连接手拉葫芦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边,多块所述转动板收拢后的回转直径小于针轮支撑环的内径。
[0014]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吊装八杆门架;
[0016]S2、将转动板铰接在下转柱箱体上,转动板收拢靠在下转柱箱体侧壁上,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
[0017]S3、吊装下转柱箱体,下转柱箱体自下而上通过八杆门架顶部的针轮支撑环;
[0018]S4、下转柱箱体吊装到位后,再将手拉葫芦松开,使转动板结构绕铰点展开,转动板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垂直。
[0019]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在相邻两块转动板之间补焊连接板以使下转柱箱体形成圆环结构。
[0020]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下转柱箱体吊装前,可以将转动板结构铰接在下转柱箱体上,转动板转动收起靠在下转柱箱侧壁上,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转动板收拢后可以顺利通过门架上口的针轮支撑环,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总装时先吊装八杆门架再吊装下转柱箱体,有效的保证了总装时的合理吊装顺序和下转柱的吊装后固定的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搭建临时脚手架的方法将工作平台散件安装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省时省力;当下转柱箱体吊装到位后,再将手拉葫芦松开,使转动板结构绕铰点展开,并利用转动铰接结构处的限位装置保证了转动板与下转柱箱体外壁保持垂直的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与下转柱箱体连接展开时的结构不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的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收拢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展开状态并安装上扶手栏杆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设置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下转柱箱体,2-转动板,3-铰接点,4-链条,5-针轮支撑环,6_手拉葫芦,7-连接板,8-扶手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包括设置在下转柱箱体I外围的多块转动板2 ;每块转动板2的一端与下转柱箱体I上部的侧壁铰接,另外一端连接手拉葫芦6 ;手拉葫芦6用于实现多块转动板的收拢或展开,转动板2收拢后呈竖直状态,转动板2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I垂直;转动板2与下转柱
箱体I的铰接处设置有使得下转柱箱体I和转动板2保持垂直状态的限位装置。
[0031]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转柱箱体上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置在转动板2上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厚度大于第一限位块的厚度,转柱箱体I上的第一限位块抵靠在转动板2上的第二限位块上,便于承受力的作用。
[0032]每块转动板2均通过六个铰接点3与下转柱箱体I上部的侧壁连接,增加转动板2与下转柱箱体I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多个铰接点3等距分布在转动板2上,进一步提高转动板与下转柱箱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0033]转动板2连接手拉葫芦6的一端为圆弧形边,多块转动板2收拢后的回转直径小于针轮支撑环5的内径,便于转动板展开后呈一整圆结构,方便使用。转动板2设为四个,使得转动板2制作成本低,四侧的转动板2收拢后与下转柱箱体I构成的总长度小于针轮支撑环5的内径,针轮支撑环5的内径为Φ7700mm。
[0034]在转动板2上表面设置扶手栏杆,使得下转柱翻转平台使用更加方便。
[0035]此外,在转动板内设置有骨架,如图1和图2所示,骨架有助于保证转动板的整体性。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相邻两块转动板2之间留有空隙,相邻两块转动板2之前的空隙处填补有连接板7,设置连接板7增加转动板2使用时的整体效果。连接板7与转动板2焊接,增加了连接板7与转动板2连接的强度。
[0038]本实施例同样地在转动板2上表面设置扶手栏杆8,使得下转柱翻转平台使用更加方便,每块转动板2均通过六个铰接点3与下转柱箱体I上部的侧壁连接。
[0039]此外,限位装置还可以是设置在转柱箱体上的限位块,限位块设置成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转柱箱体固定连接,另外一直角边抵靠在转动板2上,限位块便于支撑转动板与转柱箱体呈垂直状态。
[0040]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和两个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手拉葫芦6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拉葫芦,包括手链轮、承载在手链轮上用于驱动手链轮的链条4以及由手链轮驱动的齿轮轴。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铰接点设计为现有技术常规的铰接方式。
[0041]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吊装八杆门架;
[0043]S2、将转动板2铰接在下转柱箱体I上,转动板2收拢靠在下转柱箱体I侧壁上,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
[0044]S3、吊装下转柱箱体1,下转柱箱体I自下而上通过门架顶部的针轮支撑环;
[0045]S4、下转柱箱体I吊装到位后,再将手拉葫芦松开,使转动板2结构绕铰点展开,转动板2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I垂直。
[0046]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在相邻两块转动板2之间补焊连接板7以使下转柱箱体形成圆环结构。
[0047]具体地,在下转柱箱体I吊装前,先将铰接点3安装在下转柱箱体I上,转动板2收拢靠在下转柱箱体I侧壁上,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转动板2收拢后顺利通过门架上口的针轮支撑环,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总装时先吊装八杆门架再吊装下转柱箱体。当下转柱箱体吊装到位后,再通过下转柱箱体I内部设置的爬梯爬到转动板处将手拉葫芦松开,使转动板2绕铰点展开,并利用铰接点处的限位块保证了转动板2与下转柱箱体I外壁保持垂直的使用状态,最后以转动板2为基础,补焊转动板2四个角位置的空隙,将转动板与下转柱箱体I连接成圆环结构,再将工作平台的扶手栏杆8安装完整。
[0048]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有效的保证了总装时的合理吊装顺序和下转柱的吊装后固定的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搭建临时脚手架的方法将工作平台散件安装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省时省力。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下转柱箱体外围的多块转动板;每块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下转柱箱体上部的侧壁铰接,另外一端连接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实现多块转动板的收拢或展开,所述转动板收拢后呈竖直状态,所述转动板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垂直;所述转动板与所述下转柱箱体的铰接处设置有使得下转柱箱体和转动板保持垂直状态的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下转柱箱体和/或转动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转动板均通过多个铰接点与下转柱箱体上部的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铰接点等距分布在转动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块转动板之间留有空隙,相邻两块转动板之前的空隙处填补有连接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转动板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连接手拉葫芦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边,多块所述转动板收拢后的回转直径小于针轮支撑环的内径。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吊装八杆门架; 52、将转动板铰接在下转柱箱体上,转动板收拢靠在下转柱箱体侧壁上,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 53、吊装下转柱箱体,下转柱箱体自下而上通过八杆门架顶部的针轮支撑环; 54、下转柱箱体吊装到位后,再将手拉葫芦松开,使转动板结构绕铰点展开,转动板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垂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在相邻两块转动板之间补焊连接板以使下转柱箱体形成圆环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下转柱平台包括设置在下转柱箱体外围的多块转动板;每块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下转柱箱体上部的侧壁铰接,另外一端连接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实现多块转动板的收拢或展开,所述转动板收拢后呈竖直状态,所述转动板展开后与下转柱箱体垂直;所述转动板与所述下转柱箱体的铰接处设置有使得下转柱箱体和转动板保持垂直状态的限位装置;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门座式起重机下转柱平台,有效保证转柱箱体固定安全性、安装定位精度准确性以及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
【IPC分类】B66C19/00
【公开号】CN104891347
【申请号】CN201510376736
【发明人】魏笑科, 罗兴民
【申请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