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6

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 快速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之一,在食品、医药、现代生物学研 宄、新能源开发、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的生产中,酵母菌都突显出巨大 的价值。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成功利用酵母菌处理废水,使酵母菌法成为废水处理技 术之一,开拓了酵母菌资源化应用方向。尽管酵母菌法相对于传统微生物法起步晚、应用案 例少,但酵母菌因环境适应性强,工艺简单高效,污泥量少等优点仍然被各国所关注,利用 酵母菌处理废水已然成了一大研宄热点,研宄的污染物质有苯系物、酚类化合物、醇醚类化 合物、农药、染料、油类、磷、重金属等。此外,现下的废水处理技术虽然已较为成熟,但是普 遍存在废水处理时间长,单位反应池处理能力有限,工程建设庞大等问题,必须进行土建作 业,占用过多土地资源,大规模的处理线一旦建设完成后,如果改变工艺或增加新生产线就 需要对处理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甚至推翻重建,其运营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庞大,造价高, 工艺复杂,对水质适应性差等。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简单高效、低价灵活的废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该工 艺处理效率高,所需反应池体积小,减少占地面积,避免工程繁冗,低投资,系统可灵活多 变,反应池可随意安置,适应各种地形,便于运输,亦可作为应急处理站使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 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0005] a.将酵母菌接种于酵母池中培养,获得所需浓度的酵母菌,或者一次性投入大量 酵母菌达到所需浓度;
[0006] b.待达到酵母菌所需浓度时,将培养液全部排出,通过过滤将酵母菌体截留在酵 母池中,进待处理废水,进行反应,将COD下降至目标值;
[0007] C.将进水方式改为连续流,酵母池中一边进入待处理废水,同时经酵母菌处理后 的水流入物化池进行处理,酵母菌被膜截留在酵母池内;
[0008] d.将最终处理后的水直接接管外排;
[0009] e.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池和物化池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1] 1.本发明可提高废水处理速率及反应器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可减小反应器体 积与占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避免土建作业,降低投资成本。
[0012] 2.本发明采用较小比例的连续流工艺,在保证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水质的情况 下,可大幅提高反应池的处理能力,反应池日处理能力可达自身有效容积的数倍甚至数十 倍。
[0013] 3.本发明采用PVC软管进行各反应池的连接,即插即拔,可实现系统的快速拼装 与拆卸的功能。
[0014] 4.本发明中涉及的单个反应池体积与占地面积与整个系统总体积与总占地大小 有限,故适应各种地形与安置方式,可以方便装入集装箱式货车,实现废水系统可移动的特 点。
[0015] 5.本发明反应池级数与衔接顺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0016] 6.本发明研发了具有投资少、体积小、占地少、可移动、可拼装、无需土建等优点的 反应器,亦可作为应急废水处理站使用。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废水快速处理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单个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在图2中:1-反应器本体2-进水口 3-出水口 4-金属护栏5-金属底座
[0021] 在图3中:1_可移动反应器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 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中。
[0023] 本发明的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采用了小型废水处理 系统。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多级酵母池与多级物化池组成。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 反应池或池为酵母池和物化池的统称。每个反应池有效容积优选地为Im 3左右,占地面积 为Im2左右。通过可拆卸管道(比如PVC软管)将各反应池的进出水口连接从而使各反应 池组合在一起,使得各反应池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小型水处理系统。酵母池中包含比如生物 富集强化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物化池可采用目前所有的物化处理技术,根据需要确定所 使用的物化方法。该系统中的反应池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级数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优 选的1-3级。反应池的衔接顺序亦可根据工艺需求任意改变。整个系统既可单独使用,亦 可配合处理厂自有工艺使用。
[0024] 本发明的废水快速处理工艺过程为:
[0025] a.系统启动阶段,将酵母菌接种于酵母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排出培养液,通过过 滤将酵母菌体截留在酵母池中,分离的水被排出酵母池,同时进新鲜培养液进行酵母菌培 养,重复操作多次,获得所需浓度的酵母菌,比如15_30g/L。当然,亦可通过一次性投加大量 菌体达到目标浓度。
[0026] b.系统运行阶段,待达到酵母菌所需浓度时,将最后一次培养后的培养液全部排 出,通过过滤将酵母菌体截留在酵母池中,进待处理废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待COD下降至目 标值。根据待处理废水的水质特点,也可以先经过物化池进行预处理,如过滤去掉固体杂质 和/或调节PH值(比如调节至6左右)。若水质初始情况适合,也可不经预处理而直接进 入酵母池中处理。
[0027] c.进水方式改为连续流进水,酵母池中一边进入待处理废水,同时经酵母菌处理 后的水流入物化池进行处理,酵母菌被膜截留在酵母池内。
[0028] d.最终处理后的水既可回流至前几级反应池中进行水质调节,亦可直接接管外 排。
[0029] 整个工艺过程中酵母池维持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在2_4mg/L,温度在 25-35°C。系统运行阶段的整个过程采用连续流,每分钟进水比例为反应池有效容积的5% 以内。
[0030] 由于系统启动阶段的处理工艺相同,故以下实施例仅针对系统运行阶段的具体处 理工艺进行举例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食品添加剂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为3000mg/L,酵母 菌浓度取20g/L,维持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在2-4mg/L,进水流量控制在每分 钟4%。当废水中有较 大固体颗粒物时,本发明可接工厂原有工序。先经工厂原有过滤装 置将固体颗粒物过滤,后接软管使废水流入酵母池,选定酵母池级数为一级,通过酵母菌的 有氧呼吸作用对废水进行降解,经处理后的水COD可降至500mg/L(工厂园区废水接管排 放标准,下同),后使废水经软管进入物化池处理,选定物化池反应级数为一级,方法为臭氧 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废水进行灭菌与脱色,经整个处理站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 500mg/L。相关说明见表1。
[0033] 表1实施例1使用说明(非独立运行时)
[0034]
[0035] 实施例2
[0036] 食品添加剂废水COD为3000mg/L,酵母菌浓度取20g/L,维持DO在2-4mg/L,进水 流量控制在每分钟4%。当废水中无较大杂质时,本发明可作为独立废水处理系统使用。废 水直接进入酵母菌池,选定反应级数为一级,通过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作用对废水进行降解, 经处理后的水COD可降至500mg/L,后使废水进入物化池后处理,选定物化池反应级数为一 级,方法为超声-臭氧法,利用超声-臭氧的协同强氧化作用对废水进行灭菌与脱色,经整 个处理站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500mg/L。相关说明见表2。
[0037] 表2实施例2使用说明(独立运行时)
[0038]
[0039] 实施例3
[0040] 食品添加剂废水COD为3000mg/L,酵母菌浓度取20g/L,维持DO在2-4mg/L,进水 流量控制在每分钟4%。当废水量大且无固体杂质颗粒时,直接使废水经软管进入酵母菌 池,选定反应池级数为2级(并联),均通过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作用对废水进行降解,每一 级酵母池处理后的水COD可降至500mg/L,接着使废水进入物化池处理,确定反应级数为一 级,方法为臭氧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废水进行灭菌与脱色,经整个处理站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至500mg/L。相关说明见表3。
[0041] 表3实施例3使用说明(独立运行时)
[0042]
[0043] 实施例4
[0044] 制药废水COD为6000mg/L,酵母菌浓度取20g/L,维持DO在2-4mg/L,进水流量控 制在每分钟4%。当废水无固体杂质颗粒时,直接使废水经软管进入酵母菌池,选定反应池 级数为2级(串联),均通过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作用对废水进行降解,一级酵母池处理后的 水COD可降至3000mg/L,然后进入二级酵母池池,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500mg/L,接着使 废水进入物化池后处理,确定反应级数为一级,方法为臭氧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废 水进行灭菌与脱色,经整个处理站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00mg/L。相关说明见表4。
[0045] 表4实施例4使用说明(独立运行时)
[0046]
[0047] 实施例5
[0048] 制药废水COD为6000mg/L,酵母菌浓度取20g/L,维持DO在2-4mg/L,进水流量 控制在每分钟4%。当废水难生物降解且无固体杂质颗粒时,需要对两个单元进行灵活调 度。先使废水进入预处理物化池,确定反应级数为一级,方法为Fenton法,出水COD可降至 3〇〇〇 mg/L,再使废水经软管进入酵母菌池,选定反应池级数为一级,通过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作用对废水进行降解,处理后的水COD可降至500mg/L,接着使废水进入物化池后处理,确 定反应级数为一级,方法为臭氧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废水进行灭菌与脱色,经整个 处理站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00mg/L。相关说明见表5。
[0049] 表5实施例5使用说明(独立运行且需工艺调度时)
[0050]
[0051] 根据上述选定的参数进行废水处理,本发明的日处理能力可达反应池自身有效容 积的40倍(以20h计)。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a.将酵母菌接种于酵母池中培养,获得所需浓度的酵母菌,或者一次性投入大量酵母 菌达到所需浓度;b.待达到酵母菌所需浓度时,将培养液全部排出,通过过滤将酵母菌体 截留在酵母池中,进待处理废水,进行反应,将COD下降至目标值; c. 将进水方式改为连续流,酵母池中一边进入待处理废水,同时经酵母菌处理后的水 流入物化池进行处理,酵母菌被膜截留在酵母池内; d. 将最终处理后的水直接接管外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池和物化池之间为可拆卸 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池与物 化池的反应级数为1至3级。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 为将酵母菌接种于酵母池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排出培养液,通过过滤将酵母菌体截留在酵 母池中,分离的水被排出酵母池,同时进新鲜培养液进行酵母菌培养,重复操作多次,获得 所需浓度的酵母菌。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通过 一次性投加大量菌体获得所需浓度的酵母菌。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采 用的连续流每分钟进水量为相应酵母池或物化池的有效容积的1% -5%。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池与 物化池通过PVC软管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待处理废水在 进入酵母池之前先经过预处理物化池进行预处理。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小型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过滤去掉固体杂质和/或调节pH值。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最终处理后的 水回流至前述酵母池和/或物化池中进行水质调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浓度酵母菌的可调度式废水快速处理工艺,其工艺步骤为:a.将酵母菌接种于酵母池中培养,获得所需浓度的酵母菌,或者一次性投加大量酵母菌达到目标浓度;b.待达到酵母菌所需浓度时,将培养液全部排出,通过过滤将酵母菌体截留在酵母池中,进待处理废水,进行反应,将COD下降至目标值;c.进水方式改为连续流进水,酵母池中一边进入待处理废水,同时经酵母菌处理后的水流入物化池进行处理,酵母菌被膜截留在酵母池内;d.将最终处理后的水直接接管外排;其中酵母池和物化池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可提高废水处理速率及反应器处理能力,反应池级数与衔接顺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IPC分类】C02F3/34
【公开号】CN104891668
【申请号】CN201510221561
【发明人】宋永会, 宋晨, 刘晓玲
【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