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7

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0003]有机肥料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如秸杆、草炭、堆肥等等;有的有机肥料则以供应农作物所需养分为主,如鸡粪施入土中,改良土壤的作用很大,由于所含氮素数量很少,在分解腐烂过程中不仅不能释放出氮素,还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秸杆还田时有的地方要加施一点化学氮肥才能加速腐解过程。
[0004]目前的化肥施用后易引起土壤板结、土壤地力下降及环境污染。长时间使用这些化学物品致使所用的土壤理化性能变异、土壤水系氨氮及其化学成分的有害残留物积累越来越多,导致土壤污染、退化和板结的恶果,而且对周边的环境也会带来较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000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I)碱处理,将秸杆粉粹至2?5cm,然后放入pH值为9?10的碱性溶液中浸泡20?50min,然后捞出;
[0009](2)酸处理,将步骤⑴处理的秸杆放入pH值为4?5的酸性溶液中浸泡10?40min,然后携出;
[0010](3)中和处理,在步骤(2)处理的秸杆放入清水中,并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9?7.1,并保持5?1min不变,捞出;
[0011](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杆、麦麸、生物菌液将100: (5?10): (I?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湿度控制在40?50%,处理3?5天,得到秸杆混合基质;
[0012](5)堆放发酵:搭建保温大棚,在大棚内堆放发酵,堆放方法为:先在底面堆放8?15cm稻杆混合基质,然后3?5cm动物粪便,喷洒稀释后50?100倍的生物菌液;并依照上述堆放方式堆放5?10层;
[0013](6)翻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6?60°C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65°C,喷洒稀释后50?100倍的生物菌液,8?15天发酵成熟。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菌种为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混合制备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30份、酿酒酵母菌10?15份、里氏木霉I?5份、硝化细菌I?5份、嗜碱细菌I?5份、嗜热纤维素分解菌10?30份、脱氮硫杆菌20?30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溶液。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磷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溶液。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I)通过碱性溶液处理捞出后,还需通过清水清洗I?3次。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通过酸性溶液处理捞出后,还需通过清水清洗I?3次。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秸杆通过依次采用碱、酸处理,然后再添加生物菌液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其碱、酸性溶液处理的秸杆,能够破坏秸杆的大部分细胞壁,使得生物菌液的菌落能够在秸杆和麦麸上更快速形成,该处理方法缩短了该有机肥的生产时间;同时本发明采用由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里氏木霉、硝化细菌、嗜碱细菌、嗜热纤维素分解菌、脱氮硫杆菌组成的生物菌液,可将有机质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木质素进行彻底分解,转化成植物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并且该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可以分解氨、胺盐、硫化物、酚类等具恶臭味的有害物质,制作过程无臭味产生;并且使用该有机肥后的农作物总产量提高,并且使用三年内土壤中的害虫极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1]实施例一
[0022]一、原料准备:
[0023]1、生物菌液
[0024]微生物菌种按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混合制备:枯草芽孢杆菌30份、酿酒酵母菌15份、里氏木霉5份、硝化细菌5份、嗜碱细菌5份、嗜热纤维素分解菌30份、脱氮硫杆菌30份,然后使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为100g/L的生物菌液。
[0025]2、秸杆,可选花生、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秸杆;
[0026]3、动物粪便,可选猪粪、羊粪、牛粪、鸡粪等粪便;
[0027]4、麦麸,
[0028]5、酸性溶液,可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妈溶液,设定pH值为10 ;
[0029]6、碱性溶液,可选盐酸、磷酸、硫酸,设定pH值为5 ;
[0030]7、温室大棚。
[0031]二、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0032]包括以下步骤:
[0033](I)碱处理,将秸杆粉粹至2?5cm,然后放入pH值为10的碱性溶液中浸泡50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3次;
[0034](2)酸处理,将步骤(I)处理的秸杆放入pH值为5的酸性溶液中浸泡40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3次;
[0035](3)中和处理,在步骤(2)处理的秸杆放入清水中,并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7.1,并保持1min不变,携出;
[0036](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杆、麦麸、生物菌液将100: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湿度控制在50%,处理5天,得到秸杆混合基质;
[0037](5)堆放发酵:搭建保温大棚,在大棚内堆放发酵,堆放方法为:先在底面堆放15cm秸杆混合基质,然后5cm动物粪便,喷洒稀释后100倍的生物菌液;并依照上述堆放方式堆放10层;
[0038](6)翻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60°C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65°C,喷洒稀释后100倍的生物菌液,8天发酵成熟。
[0039]实施例二
[0040]一、原料准备:
[0041]1、生物菌液
[0042]微生物菌种按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混合制备:枯草芽孢杆菌20份、酿酒酵母菌10份、里氏木霉I份、硝化细菌I份、嗜碱细菌I份、嗜热纤维素分解菌10份、脱氮硫杆菌20份,然后使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为50g/L的生物菌液。
[0043]2、 秸杆,可选花生、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秸杆;
[0044]3、动物粪便,可选猪粪、羊粪、牛粪、鸡粪等粪便;
[0045]4、麦麸,
[0046]5、酸性溶液,可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妈溶液,设定pH值为9 ;
[0047]6、碱性溶液,可选盐酸、磷酸、硫酸,设定pH值为4 ;
[0048]7、温室大棚。
[0049]二、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0050]包括以下步骤:
[0051](I)碱处理,将秸杆粉粹至2?5cm,然后放入pH值为9的碱性溶液中浸泡20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I次;
[0052](2)酸处理,将步骤(I)处理的秸杆放入pH值为4的酸性溶液中浸泡lO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I次;
[0053](3)中和处理,在步骤(2)处理的秸杆放入清水中,并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9,并保持5min不变,携出;
[0054](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杆、麦麸、生物菌液将100:5: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湿度控制在40%,处理3?5天,得到秸杆混合基质;
[0055](5)堆放发酵:搭建保温大棚,在大棚内堆放发酵,堆放方法为:先在底面堆放8cm秸杆混合基质,然后3cm动物粪便,喷洒稀释后50倍的生物菌液;并依照上述堆放方式堆放5层;
[0056](6)翻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6°C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65°C,喷洒稀释后50倍的生物菌液,15天发酵成熟。
[0057]实施例三
[0058]一、原料准备:
[0059]1、生物菌液
[0060]微生物菌种按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混合制备:枯草芽孢杆菌25份、酿酒酵母菌12份、里氏木霉I?5份、硝化细菌3份、嗜碱细菌3份、嗜热纤维素分解菌20份、脱氮硫杆菌25份,然后使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为80g/L的生物菌液。
[0061]2、秸杆,可选花生、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秸杆;
[0062]3、动物粪便,可选猪粪、羊粪、牛粪、鸡粪等粪便;
[0063]4、麦麸,
[0064]5、酸性溶液,可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妈溶液,设定pH值为9.5 ;
[0065]6、碱性溶液,可选盐酸、磷酸、硫酸,设定pH值为4.5 ;
[0066]7、温室大棚。
[0067]二、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0068]包括以下步骤:
[0069](I)碱处理,将秸杆粉粹至4cm,然后放入pH值为9.5的碱性溶液中浸泡35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2次;
[0070](2)酸处理,将步骤(I)处理的秸杆放入pH值为4.5的酸性溶液中浸泡25min,然后捞出并用清水清洗I?3次;
[0071](3)中和处理,在步骤(2)处理的秸杆放入清水中,并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7.0,并保持8min不变,携出;
[0072](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杆、麦麸、生物菌液将100:7: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湿度控制在45 %,处理4天,得到秸杆混合基质;
[0073](5)堆放发酵:搭建保温大棚,在大棚内堆放发酵,堆放方法为:先在底面堆放12cm秸杆混合基质,然后4cm动物粪便,喷洒稀释后80倍的生物菌液;并依照上述堆放方式堆放8层;
[0074](6)翻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8°C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65°C,喷洒稀释后80倍的生物菌液,12天发酵成熟。
【主权项】
1.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碱处理,将秸杆粉粹至2?5cm,然后放入pH值为9?10的碱性溶液中浸泡20?50min,然后携出; (2)酸处理,将步骤⑴处理的秸杆放入pH值为4?5的酸性溶液中浸泡10?40min,然后捞出; (3)中和处理,在步骤(2)处理的秸杆放入清水中,并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6.9?7.1,并保持5?1min不变,捞出;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秸杆、麦麸、生物菌液将100: (5?10):(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湿度控制在40?50%,处理3?5天,得到秸杆混合基质; (5)堆放发酵:搭建保温大棚,在大棚内堆放发酵,堆放方法为:先在底面堆放8?15cm稻杆混合基质,然后3?5cm动物粪便,喷洒稀释后50?100倍的生物菌液;并依照上述堆放方式堆放5?10层; (6)翻肥: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待所堆肥料发酵至内部温度56?60°C时翻肥,翻肥温度不得超过65°C,喷洒稀释后50?100倍的生物菌液,8?15天发酵成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种为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混合制备而成:枯草芽孢杆菌20?30份、酿酒酵母菌10?15份、里氏木霉I?5份、硝化细菌I?5份、嗜碱细菌I?5份、嗜热纤维素分解菌10?30份、脱氮硫杆菌20?3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溶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磷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溶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通过碱性溶液处理捞出后,还需通过清水清洗I?3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酸、碱处理秸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通过酸性溶液处理捞出后,还需通过清水清洗I?3次。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酸、碱处理秸秆的有机肥生产工艺,依次进过碱处理、酸处理、中和处理、混合生物菌液、堆放发酵和翻肥制作而成,本发明的秸秆通过依次采用碱、酸处理,然后再添加生物菌液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其碱、酸性溶液处理的秸秆,能够破坏秸秆的大部分细胞壁,使得生物菌液的菌落能够在秸秆和麦麸上更快速形成,该处理方法缩短了该有机肥的生产时间;同时本发明采用的生物菌液,可将有机质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木质素进行彻底分解,转化成植物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并且该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可以分解氨、胺盐、硫化物、酚类等具恶臭味的有害物质,制作过程无臭味产生;并且使用该有机肥后的农作物总产量提高。
【IPC分类】C05F17/00
【公开号】CN104892052
【申请号】CN201510282842
【发明人】邱锋
【申请人】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