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脑蘑菇是世界上种植规模最大、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双孢蘑菇种 植主要以农牧业废弃物为原料,把纤维素降解并合成高蛋白的绿色食品。
[0003] 中国双孢蘑菇种植兴起于60年代,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种植规模也在持续扩 大,现在中国双孢蘑菇总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国内双孢蘑菇种植现在也有三种模式: 传统农户栽培、集中供料分散出菇、全工厂化化三种模式。国内的蘑菇生产95%都是传统农 户栽培方式,设施简陋、工艺落后、规模小、产量低、品质差,配方养分配比不合理,操作不规 范,培养料前发酵(相当于一次隧道发酵)受外界气候(温度、下雨、大风等)影响,发酵不 均匀,后发酵(相当于二次隧道发酵)巴氏消毒和维持温度不到位,致使培养料成熟度差,杂 菌、虫卵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产量。而且由于农民分散堆放培养料,对农村环境也有一定的 影响。目前,国内、国外的双孢菇堆肥发酵形式多种多样,从发酵形式上主要分为一次发酵 模式、二次发酵模式和三次发酵模式,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堆肥发酵主要是单一的 一次发酵季节性生产,堆肥发酵技术落后,大部分属于农业式生产,直接将原料堆放在发酵 场地上,通过简单的翻堆,大部分时间进行厌氧发酵,其结果就是好氧微生物得不到很好的 繁殖,不利于提高出菇产量。欧美国家大部分使用二次发酵、三次发酵技术,其发酵方式前 期建设、设备投入成本太高,运行费用也很高,不适合我国国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高效、优质高产、节能环保的双孢蘑菇集中二次 发酵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 准备工作: 备料: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和重量比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牛粪30%、玉米芯 15%、菜籽饼5%、尿素2%、石膏3% ; 预湿:将草料均匀平铺在预湿池内,草料厚度为1-1. 2m,往草堆内浇水,预湿2- 5天, 将草料闷堆12-15小时,使其发热温度到40°C - 50°C ; 添加牛粪、石膏和菜籽饼,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2-15小时; (2) -次隧道发酵:把混合后的发酵料填入一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让预湿后的 草料作为填料均匀地抛撒填满隧道, 发酵4一6天,将发酵料转入另一个一次发酵隧道内,每隔3天转一次仓,转仓3-4次, 整个发酵时间为12- 15天; 一期发酵要求发酵料的温度控制在70°C - 80°C ; (3)二次发酵 把一次隧道发酵的基料均匀地堆在二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料高2m - 3m,二次 隧道发酵时间5- 9天,通过风机运行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 毒、降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 平衡阶段:时间6. 5-7. 5小时,发酵料温度范围48- 50°C,空气温度47-48°C ; 升温阶段:时间8 -12小时,发酵料温度升至57-58°C,空气温度升至56-58°C ; 巴氏消毒: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57-58°C,空气温度55-56°C ; 降温:时间4小时,发酵料温度降至48-50°C,空气温度降至46-48°C ; 恒温培养:时间4一6天,发酵料温度48°C - 50°C,空气温度45-47°C ; 降温出料:时间6-8小时,料温由48°C降至24-26°C。
[0006] 优选的,所述大麦草长度为20cm -40cm,含水量15% -18%。
[0007] 优选的,所述玉米芯颗粒直径为(λ 8cm-L 5cm,含水量13%-15%。
[0008] 优选的,所述石膏为非结晶硫酸钙,纯度98%以上,细度100-120目。
[0009] 优选的,菜籽饼的含水量不大于12%,干样含氮5. 5%以上。
[0010] 优选的,所述一次发酵隧道,隧道长、宽和高分别为24. 5m、5m和4m。
[0011] 优选的,所述二次发酵隧道,隧道长、宽和高分别为30m、6m和4m,风机安装在隧道 后方,自动控制发酵温度,隧道底部埋有PVC管作通风管,孔密度为200mmX 300mm,地面为 混凝土管道钢筋结构,隧道内部墙体设有IOcm保温材料,墙面内侧安装防水材料。
[0012] 优选的,二次发酵隧道墙面外板采用0. 426mm厚的镀铝锌基板,顶棚和内墙分别 采用0. 426mm厚的PU夹心彩钢板和EPS夹心彩钢板,吊顶夹心材料厚度55mm,墙体及保温 门夹心材料厚度100mm,I. 2m以下砖墙均贴IOOmm聚苯板,地面设有IOOmm膨胀珍珠岩保温 层。
[0013] 双孢蘑菇生产有很大的地域性影响,每一个地区都需要根据不同原材料供给来研 宄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在河西走廊地区种植双孢蘑菇,我们根据当地自由的原材料,通过 多次试验筛选出以大麦草和粉碎的玉米芯加牛粪的配方,试验集成培养基配方,研宄出一 套适合在西北地区制作双孢蘑菇培养料的独特工艺。原材料的预处理、一次发酵和二次发 酵技术,综合集成了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工艺,形成了集中规模化生产培养料,实现了双孢蘑 菇生产优质、高产。
[0014] 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 制料温。发酵中最重要的巴氏杀菌阶段和有益微生物的培养阶段(控温培养过程)均在二次 发酵中完成,从二次隧道内出来的发酵料直接用于接种生产。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 料温。发酵过程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内有设定好的温度曲线走势,控制系统电脑 根据曲线来自动控制发酵料温度,实现控温、控湿、控气的目的。保证一年四季都能实现整 个隧道内培养料的均温、升温、恒温、降温和均衡控温,有效控制发酵。
[0016] 2、经过第二次发酵的培养料进一步熟化,促使大量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促进养 分分解和有效养分的积累,并杀灭培养料中的害虫及有害微生物,使蘑菇菌种的菌丝体在 最短时间内适应营养环境,顺利生长发育。
[0017] 3、二次隧道集中发酵结束后,培养料放线菌很多,呈灰白色,不粘手,有弹性,浸出 液呈透明状,PH7. 5- 8,含水量66. 3%,含氮量2. 15%,碳氮比为17. 2:1,无氨味。
[0018] 4、从原料预湿开始到高品质的原料出厂只需要22天,而传统培养料发酵一般是 30天。
[0019] 5、集成了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在预湿和一次隧道转仓期间根 据具体情况要补充水分。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沟流回预湿池,重新用于预湿,无污水排放。
[0020] 6、工厂化生产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自然灾害和劣质环境对发 酵的制约和影响,节省土地资源。一般节约用地200倍以上。
[0021] 7、利用微生物发酵热完成"巴斯德灭菌"和腐熟过程,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架床发 酵工艺相比,隧道式发酵处理量大、能耗低,效益高,无环境污染。
[0022] 8、二次隧道集中高效发酵技术,单次发酵量可以到达80吨、质量稳定可靠,单生 产成本低。
[0023] 9、原材料不使用任何药物、无药物污染、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不受季节限制、可 以连续生产。
[0024] 10、节约能源(节约用电,不用煤)、资源(水循环利用、无污水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所需设备:美国FANCOM控制系统、铲车、抛料机、自卸式运料车。
[0026]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要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7] 实施例1. 1、一次发酵: 1. 1备料 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吨,牛粪30吨,玉米芯15吨,菜籽 饼5吨,尿素2吨,石膏3吨; 草料:按照发酵工艺流程操作,大麦草长度为30cm,用轧草机对麦草进行处理。要求大 麦草无霉变、含水量为16%。
[0028] 牛粪:新运输回来的牛粪放在贮粪池内充分搅拌后放置7天以上,让其自然降解。 湿牛奠含氮量(干样含氮2. 5%以上),灰分28%以下,含水量83%。
[0029] 玉米芯:颗粒直径为I. 0cm,含水量14%。
[0030] 石膏粉:非结晶硫酸妈,纯度98%以上,细度100目。
[0031] 菜籽饼:含水量12%以下,干样含氮5. 5%以上。
[0032] 1. 2预湿:用装载机在预湿池内进行混料预湿, 第一步:将草料均匀平铺在预湿池内,Im厚,然后往草堆内浇水淋透。麦草吸水而启动 麦草的发酵过程,质地开始变软而吸收更多的水分。预湿2天后用铲车将草料堆成一个大 堆,闷堆13小时,使其发热温度到45°C ; 第二步:添加牛粪粪、石膏和菜籽饼, 混均牛粪,搅拌,使池内牛粪充分混合,草料与牛粪混合,让草料充分吸收牛粪,将混合 后的草料平铺在原材料预处理场所上,将 石膏和菜籽饼均匀铺洒在麦草上,然后用填料机 在坝子上抛一遍,让石膏和菜籽饼和草料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2小时。
[0033] 经过混合处理后的发酵料技术指标如下:水分78-80%,含氮量I. 5%,pH值8. 5左 右,碳氮比33:1。碳源主要来自草料。氮源一是草料本身所含有的氮,二是牛粪中含有的 氮,三是菜籽饼中含有的氮。
[0034] L 3 -次隧道发酵 通过填料机把混合后的发酵料填入一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把预堆发酵的料运 到摆头抛料机上进行布料、出料,让预湿后的草料作为填料均匀地抛撒填满隧道;填料宽度 5m,填料高度达3m。
[0035] 草料遇水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期发酵要求发酵料的温度控制 在75°C,麦草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形式的碳在高温嗜热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发酵 第4天温度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时要进行转仓,通过装载机和填料机将发酵料转入另一个 一次发酵隧道内。每隔3天转一次仓,这样转仓4次就可以完成一次发酵过程。转仓时根 据料内水分情况适当补水,使水分维持在75%左右。整个发酵时间为14天。
[0036] -期发酵结束发酵料的检测质量指标为:水分72%,含氮量1. 7%,pH值8. 2。外观 质量标准为:棕黑色、有淡的氨气味,无臭、酸等异味。无生粪团,不粘手,用力拉草即断,用 力捏料指缝有1、2滴水滴下。
[0037] 2、二次发酵: 与一次发酵隧道不同的是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 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料温,发酵中最重要的巴氏杀菌阶段和有益微生物的培养阶段均是 在二次发酵中完成的,使培养料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二次发酵控制系统内有设定好的温 度曲线走势,控制系统电脑根据曲线来自动控制发酵料温度,可实现无人操控。
[0038] 把一次隧道发酵的基料均匀地堆在二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料高3m,整个 二次发酵时间7天,通过风机运行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毒、降 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 2.1平衡阶段: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范围50°C,空气温度48°C。此阶段主要是通 过风机满负荷运行使发酵料各处温度都比较均衡; 2. 2升温阶段:时间10小时,发酵料温度升至58°C,空气温度升至57°C。此阶段通过 风机降低运行频率,新风量减少使发酵料温度上升。
[0039] 2. 3巴氏消毒: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58°C,空气温度56°C。此阶段为发酵环节 的最重要阶段,对双孢菇有害的杂菌和虫卵在8小时稳定58度温度下都被杀死,这样可保 证在菇房栽培环节内无杂菌和虫害的发生。
[0040] 2. 4降温:时间4小时,发酵料温度降至48°C,空气温度降至47°C。此阶段控制系 统加大风机运行频率,增加新风量来达到降温目的。
[0041] 2. 5恒温培养:时间5天,发酵料温度48°C,空气温度47°C。此阶段控制系统将 料温稳定控制在48°C,在48°C恒温条件下对双孢菇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放线菌形 成,同时氨气也能转化成双孢菇能吸收利用的蛋白体形式,是获得高产量重要阶段。
[0042] 2. 6降温出料:时间6小时,料温由48 °C降至27 °C,待氨气转化完全时即可降低料 温至25°C,以免播种时菌种被高温杀死。
[0043] 实施例2. 1、一次发酵: I. 1备料 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吨,牛粪30吨,玉米芯15吨,菜籽 饼5吨,尿素2吨,石膏3吨; 草料:按照发酵工艺流程操作,大麦草长度为40cm,用轧草机对麦草进行处理。要求大 麦草无霉变、含水量为17%。
[0044] 牛粪:新运输回来的牛粪放在贮粪池内充分搅拌后放置7天以上,让其自然降解。 湿牛奠含氮量(干样含氮2. 5%以上),灰分28%以下,含水量83%。
[0045] 玉米芯颗粒直径为L 5cm,含水量15%。
[0046] 石膏粉:非结晶硫酸妈,纯度98%以上,细度120目。
[0047] 菜籽饼:含水量12%以下,干样含氮5. 5%以上。
[0048] 1. 2预湿:用装载机在预湿池内进行混料预湿, 第一步:将草料均匀平铺在预湿池内,1.2m厚,然后往草堆内浇水淋透。麦草吸水而启 动麦草的发酵过程,质地开始变软而吸收更多的水分。预湿5天后用铲车将草料堆成一个 大堆,闷堆15小时,使其发热温度到50°C ; 第二步:添加牛粪粪、石膏和菜籽饼, 混均牛粪,搅拌,使池内牛粪充分混合,草料与牛粪混合,让草料充分吸收牛粪,将混合 后的草料平铺在原材料预处理场所上,将石膏和菜籽饼均匀铺洒在麦草上,然后用填料机 在坝子上抛一遍,让石膏和菜籽饼和草料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5小时。
[0049] 经过混合处理后的发酵料技术指标如下:水分78-80%,含氮量1. 5%,pH值8. 5左 右,碳氮比33:1。碳源主要来自草料。氮源一是草料本身所含有的氮,二是牛粪中含有的 氮,三是菜籽饼中含有的氮。
[0050] 1.3 -次隧道发酵 通过填料机把混合后的发酵料填入一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把预堆发酵的料运 到摆头抛料机上进行布料、出料,让预湿后的草料作为填料均匀地抛撒填满隧道,填料宽度 5m,填料高度达3. 5m。
[0051] 草料遇水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期发酵要求发酵料的温度控制 在80°C,麦草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形式的碳在高温嗜热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发酵 第6天温度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时要进行转仓,通过装载机和填料机将发酵料转入另一个 一次发酵隧道内。每隔3天转一次仓,这样转仓3次就可以完成一次发酵过程。转仓时根 据料内水分情况适当补水,使水分维持在75%左右。整个发酵时间为12天。
[0052] -期发酵结束发酵料的检测质量指标为:水分72%,含氮量1. 7%,pH值8. 2。外观 质量标准为:棕黑色、有淡的氨气味,无臭、酸等异味。无生粪团,不粘手,用力拉草即断,用 力捏料指缝有1、2滴水滴下。
[0053] 2、二次发酵: 与一次发酵隧道不同的是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 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料温,发酵中最重要的巴氏杀菌阶段和有益微生物的培养阶段均是 在二次发酵中完成的,使培养料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二次发酵控制系统内有设定好的温 度曲线走势,控制系统电脑根据曲线来自动控制发酵料温度,可实现无人操控。
[0054] 把一次隧道发酵的基料均匀地堆在二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料高2m,整个 二次发酵时间5天,通过风机运行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毒、降 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 2.1平衡阶段:时间6. 5小时,发酵料温度范围48°C,空气温度47°C。此阶段主要是 通过风机满负荷运行使发酵料各处温度都比较均衡; 2. 2升温阶段: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升至57°C,空气温度升至56°C。此阶段通过风 机降低运行频率,新风量减少使发酵料温度上升。
[0055] 2. 3巴氏消毒: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57°C,空气温度55°C。此阶段为发酵环节 的最重要阶段,对双孢菇有害的杂菌和虫卵在8小时稳定58度温度下都被杀死,这样可保 证在菇房栽培环节内无杂菌和虫害的发生。
[0056] 2. 4降温:时间4小时,发酵料温度降至49°C,空气温度降至46°C。此阶段控制系 统加大风机运行频率,增加新风量来达到降温目的。
[0057] 2. 5恒温培养:时间4天,发酵料温度50°C,空气温度46°C。
[0058] 2. 6降温出料:时间8小时,料温降至26°C,待氨气转化完全时即可降低料温至 25°C,以免播种时菌种被高温杀死。
[0059] 实施例3. 1、一次发酵: 1. 1备料 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吨,牛粪30吨,玉米芯15吨,菜籽 饼5吨,尿素2吨,石膏3吨; 草料:按照发酵工艺流程操作,大麦草长度为20cm,用轧草机对麦草进行处理。要求大 麦草无霉变、含水量为15%。
[0060] 牛粪:新运输回来的牛粪放在贮粪池内充分搅拌后放置7天以上,让其自然降解。 湿牛奠含氮量(干样含氮2. 5%以上),灰分28%以下,含水量83%。
[0061] 玉米芯颗粒直径为0· 8cm,含水量13%。
[0062] 石膏粉:非结晶硫酸妈,纯度98%以上,细度120目。
[0063] 菜籽饼:含水量12%以下,干样含氮5. 5%以上。
[0064] 1. 2预湿:用装载机在预湿池内进行混料预湿, 第一步:将草料均匀平铺在预湿池内,I. Im厚,然后往草堆内浇水淋透。麦草吸水而启 动麦草的发酵过程,质地开始变软而吸收更多的水分。预湿3天后用铲车将草料堆成一个 大堆,闷堆12小时,使其发热温度到40°C ; 第二步:添加牛粪粪、石膏和菜籽饼, 混均牛粪,搅拌,使池内牛粪充分混合,草料与牛粪混合,让草料充分吸收牛粪,将混合 后的草料平铺在原材料预处理场所上,将石膏和菜籽饼均匀铺洒在麦草上,然
... 后用填料机 在坝子上抛一遍,让石膏和菜籽饼和草料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4小时。
[0065] 经过混合处理后的发酵料技术指标如下:水分78-80%,含氮量1. 5%,pH值8. 5左 右,碳氮比33:1。碳源主要来自草料。氮源一是草料本身所含有的氮,二是牛粪中含有的 氮,三是菜籽饼中含有的氮。
[0066] 1. 3 一次隧道发酵 通过填料机把混合后的发酵料填入一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把预堆发酵的料运 到摆头抛料机上进行布料、出料,让预湿后的草料作为填料均匀地抛撒填满隧道,填料宽度 5m,填料高度达3. 5m。
[0067] 草料遇水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期发酵要求发酵料的温度控制 在80°C,麦草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形式的碳在高温嗜热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发酵 第6天温度达到最高并开始下降时要进行转仓,通过装载机和填料机将发酵料转入另一个 一次发酵隧道内。每隔3天转一次仓,这样转仓4次就可以完成一次发酵过程。转仓时根 据料内水分情况适当补水,使水分维持在75%左右。整个发酵时间为15天。
[0068] -期发酵结束发酵料的检测质量指标为:水分72%,含氮量1. 7%,pH值8. 2。外观 质量标准为:棕黑色、有淡的氨气味,无臭、酸等异味。无生粪团,不粘手,用力拉草即断,用 力捏料指缝有1、2滴水滴下。
[0069] 2、二次发酵: 与一次发酵隧道不同的是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 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料温,发酵中最重要的巴氏杀菌阶段和有益微生物的培养阶段均是 在二次发酵中完成的,使培养料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二次发酵控制系统内有设定好的温 度曲线走势,控制系统电脑根据曲线来自动控制发酵料温度,可实现无人操控。
[0070] 把一次隧道发酵的基料均匀地堆在二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料高3m,整个 二次发酵时间9天,通过风机运行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毒、降 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 2.1平衡阶段:时间7小时,发酵料温度范围49°C,空气温度48°C。此阶段主要是通 过风机满负荷运行使发酵料各处温度都比较均衡; 2. 2升温阶段:时间10小时,发酵料温度升至58°C,空气温度升至57°C。此阶段通过 风机降低运行频率,新风量减少使发酵料温度上升。
[0071] 2. 3巴氏消毒: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58°C,空气温度57°C。此阶段为发酵环节 的最重要阶段,对双孢菇有害的杂菌和虫卵在8小时稳定58度温度下都被杀死,这样可保 证在菇房栽培环节内无杂菌和虫害的发生。
[0072] 2. 4降温:时间4小时,发酵料温度降至50°C,空气温度降至48°C。此阶段控制系 统加大风机运行频率,增加新风量来达到降温目的。
[0073] 2. 5恒温培养:时间6天,发酵料温度49°C,空气温度47°C。
[0074] 2. 6降温出料:时间8小时,料温降至25 °C。
[0075]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二次发酵隧道的长X宽X高为30mX6mX4m,在房 顶风机旁固定有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发酵温度,隧道底部埋有PVC管作通风管,孔密度 200mmX 300mm。地面为混凝土管道钢筋结构,隧道内部墙体有IOcm保温材料、墙面内侧安 装防水材料。墙面外板采用〇. 426mm厚的镀铝锌基板,顶棚和内墙分别采用0. 426mm厚的 PU和EPS夹心彩钢板,吊顶夹心材料厚度55mm,墙体及保温门夹心材料厚度100mm,I. 2m以 下砖墙均贴IOOmm聚苯板,地面均做IOOmm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0076] 二次发酵结束后发酵料技术指标为:水分68%,含氮量2%,PH值7. 5-8。由于二 次发酵经过巴氏消毒,对于双孢菇来说是非常纯净的载体,因此在二次发酵出料区必须采 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出料区地面、进入的车辆、人员等必须用来苏尔消毒液喷洒,以避免发 酵料被外界杂菌污染。
[0077] 效果对比:实施例1中从二次隧道内出来的发酵料就是生产上需要的培养料,可 以直接用于接种生产。二次发酵与一次隧道的发酵料有明显差异(见表1),与传统方法生 产的培养料差异也明显(见表2)。二次隧道集中发酵结束后,培养料放线菌很多,呈灰白 色,不粘手,有弹性,浸出液呈透明状,PH7. 5- 8,含水量66. 3%,含氮量2. 15%,碳氮比为 17. 2:1,无氨味。培养料的这些指标接近国外集中发酵培养料质量水平。传统生产的培养料 放线菌很少,碳氮比为20. 0:1,碳氮比值大,属偏生、发酵不彻底,含氮量1. 05%,属偏低、 养分不足。发酵后的放线菌量和培养料发菌的菌丝状况表明,常规生产的培养料放线菌、培 养料浓毛菌丝较少,质量差。
【主权项】
1.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 备料: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和重量比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牛粪30%、玉米芯 15%、菜籽饼5%、尿素2%、石膏3% ; 预湿:将草料均匀平铺在预湿池内,草料厚度为1-1. 2m,往草堆内浇水,预湿2- 5天, 将草料闷堆12-15小时,使其发热温度到40°C- 50°C; 添加牛粪、石膏和菜籽饼,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2-15小时; (2) -次隧道发酵:把混合后的发酵料填入一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让预湿后的 草料作为填料均匀地抛撒填满隧道, 发酵4一6天,将发酵料转入另一个一次发酵隧道内,每隔3天转一次仓,转仓3-4次, 整个发酵时间为12- 15天; 一期发酵要求发酵料的温度控制在70°C- 80°C; (3) 二次发酵 把一次隧道发酵的基料均匀地堆在二次发酵隧道内的通风地板上,料高2m- 3m,二次 隧道发酵时间5- 9天,通过风机运行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 毒、降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 平衡阶段:时间6. 5-7. 5小时,发酵料温度范围48- 50°C,空气温度47-48°C; 升温阶段:时间8 -12小时,发酵料温度升至57-58°C,空气温度升至56-58°C; 巴氏消毒:时间8小时,发酵料温度57-58°C,空气温度55-56°C; 降温:时间4小时,发酵料温度降至48-50°C,空气温度降至46-48°C; 恒温培养:时间4一6天,发酵料温度48°C- 50°C,空气温度45-47°C; 降温出料:时间6-8小时,料温由48°C降至24-26°C。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麦草 长度为20cm- 40cm,含水量15% -18%。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 米芯颗粒直径为0? 8cm-l. 5cm,含水量13%-15%。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为 非结晶硫酸钙,纯度98%以上,细度100- 120目。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菜籽饼的含 水量不大于12%,干样含氮5. 5%以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 酵隧道,隧道长、宽和高分别为24. 5m、5m和4m。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发 酵隧道,隧道长、宽和高分别为30m、6m和4m,风机安装在隧道后方,自动控制发酵温度,隧 道底部埋有PVC管作通风管,孔密度为200mmX300mm,地面为混凝土管道钢筋结构,隧道内 部墙体设有IOcm保温材料,墙面内侧安装防水材料。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孢菇培养料集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发酵隧 道墙面外板采用0. 426mm厚的镀铝锌基板,顶棚和内墙分别采用0. 426mm厚的PU夹心彩钢 板和EPS夹心彩钢板,吊顶夹心材料厚度55_,墙体及保温门夹心材料厚度100mm,I. 2m以 下砖墙均贴IOOmm聚苯板,地面设有IOOmm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高效、优质高产、节能环保的双孢蘑菇集中二次发酵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备料:培养基原材料由以下成分和重量比混合配制而成:大麦草45%、牛粪30%、玉米芯15%、菜籽饼5%、尿素2%、石膏3%;预湿、一次隧道发酵、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控制发酵料温度,包括平衡阶段、升温阶段、巴氏消毒、降温、恒温培养、降温出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二次发酵隧道是完全密闭具有保温功能的隧道,为低压大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料温。发酵过程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内有设定好的温度曲线走势,控制系统电脑根据曲线来自动控制发酵料温度,实现控温、控湿、控气的目的。
【IPC分类】C05G1/00
【公开号】CN104892064
【申请号】CN201510255023
【发明人】黄加发, 李鹏, 付跃先
【申请人】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