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由于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
[0003]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一直以来,菇农都是以木肩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菇栽培料。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
[0004]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年总产量达巨大,居世界第一。但在农作物采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杆,这些农作物秸杆一部分作为农村家庭生活之用,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生活中农作物秸杆已经渐渐被煤气,天然气和电取代,大量的农作物秸杆成为废弃物。甚至大量被烧掉,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
[0005]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农场的建立,农作物秸杆作为一种资源,目前条件下利用率低下,并形成事实上的二次污染。其实,农作物秸杆中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丰富,可作为香菇栽培料的碳源营养,既有速效性,又兼具缓效性,因此是较理想的香菇栽培原料。利用农作物秸杆制作香菇栽培料,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发明内容】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栽培料所采用的各原料容易获得,生产成本低,同时本发明栽培料氮,磷,钾营养全面,栽培出的香菇质量好、产量高,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秸杆,林木废料,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
[0008]( 二 )技术方案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
[0010]一种香菇栽培料,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为:农作物秸杆30-40%,木肩20-35%,米糠5-10%、石膏粉2-5%,氯化钾0.1-0.3 %,尿素1-3%、碳酸铵0.5_2%、过磷酸钙0.5-2%、磷酸二氢钾0.2-0.5%,棉籽皮2-5%、糖类物质1-1.5%,复合益生菌0.2-0.5%。
[0011]一种香菇栽培料,所述石膏粉包括粘土质石膏粉、滑石石膏粉、纤维石膏粉和天然石膏矿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12]—种香葫栽培料,所述农作物稻杆包括水稻稻杆、玉米稻杆、小麦稻杆、野草稻杆和黄豆秸杆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13]一种香菇栽培料,所述糖类物质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或红糖中的一种。
[0014]一种香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晒料、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I)晒料:按上述原料配比准备各原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ld_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
[0016](2)配料:将农作物秸杆,米糠,石膏粉混合,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2_-3_的颗粒,将木肩粉碎为粒径为颗粒,再将两种粉碎料混合均勾;
[0017](3)发酵: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中加入质量份的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糖类物质,复合益生菌,搅拌均匀,接着慢慢加水,边加边拌,充分搅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5% -65% ;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_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I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0018](4)翻堆:当料温达到60°C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碳酸铵,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皮,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5d-6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5% ;
[0019](5)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4mm的聚乙烯筒袋装料,装料时在袋的二端放入菌种,装料后在袋的两侧等距离错位接入5穴菌种,接种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0°C _22°C,湿度控制在60% -75%,经过30d-35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便进入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
[0020]优选的,一种香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栽培料在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为
3.5 ~ 6.5o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栽培料与传统栽培料相比有如下有点:一是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所采用的各原料容易获得,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二是栽培料碳、氮比合理,栽培料氮,磷,钾营养全面,速效性养分与缓效性养分均衡,表现为前期香菇菌丝生长强壮,发菌速度快;后期出耳养分供应充足,生产的香菇质量好、产量高,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对农业废弃物作资源化利用,达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中香菇栽培料,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为:农作物秸杆30%,木肩20%,米糠8 %、石膏粉2 %,氯化钾0.1 %,尿素I %、碳酸铵0.5 %、过磷酸钙0.5 %、磷酸二氢钾0.2%,棉籽皮2%、糖类物质1%,复合益生菌0.3%。
[0026]香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晒料、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7](I)晒料:按本实施例中原料配比准备各原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ld_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
[0028](2)配料:将农作物秸杆,米糠,石膏粉混合,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2_-3_的颗粒,将木肩粉碎为粒径为颗
粒,再将两种粉碎料混合均勾;
[0029](3)发酵:将步骤⑵中的混合料中加入质量份的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糖类物质,复合益生菌,搅拌均匀,接着慢慢加水,边加边拌,充分搅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5% -65% ;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_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I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0030](4)翻堆:当料温达到60°C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碳酸铵,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皮,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5d-6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5% ;
[0031](5)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4mm的聚乙烯筒袋装料,装料时在袋的二端放入菌种,装料后在袋的两侧等距离错位接入5穴菌种,接种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0°C _22°C,湿度控制在60% -75%,经过30d-35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便进入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中香菇栽培料,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为:农作物秸杆35%,木肩25%,米糠9 %、石膏粉3 %,氯化钾0.2 %,尿素2 %、碳酸铵I %、过磷酸钙0.8 %、磷酸二氢钾0.3%,棉籽皮3%、糖类物质1.2%,复合益生菌0.4%。
[0034]按本实施例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中香菇栽培料,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为:农作物秸杆40%,木肩35%,米糠10 %、石膏粉5 %,氯化钾0.3 %,尿素3 %、碳酸铵2 %、过磷酸钙2 %、磷酸二氢钾0.5%,棉籽皮4%、糖类物质1.3%,复合益生菌0.5%。
[0037]按本实施例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香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的百分比组成为:农作物秸杆30-40%,木肩20-35 %,米糠5-10 %、石膏粉2-5 %,氯化钾0.1-0.3 %,尿素1-3 %、碳酸铵0.5-2 %、过磷酸钙0.5-2%、磷酸二氢钾0.2-0.5%,棉籽皮2-5%、糖类物质1-1.5%,复合益生菌0.2-0.5%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香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粉包括粘土质石膏粉、滑石石膏粉、纤维石膏粉和天然石膏矿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香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杆包括水稻秸杆、玉米稻杆、小麦稻杆、野草稻杆和黄豆稻杆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香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物质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或红糖中的一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香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晒料、配料、发酵、翻堆、装袋、接种、发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晒料:按上述原料配比准备各原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ld-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 (2)配料:将农作物秸杆,米糠,石膏粉混合,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的颗粒,将木肩粉碎为粒径为颗粒,再将两种粉碎料混合均勾; (3)发酵: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中加入质量份的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糖类物质,复合益生菌,搅拌均匀,接着慢慢加水,边加边拌,充分搅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5% -65% ;将料堆成高1.0m-1.2m,宽2m_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I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4)翻堆:当料温达到60°C后,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且以后每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碳酸铵,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棉籽皮,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5d-6d,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 -65% ; (5)装袋、接种、发菌: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4mm的聚乙烯筒袋装料,装料时在袋的二端放入菌种,装料后在袋的两侧等距离错位接入5穴菌种,接种后把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养菌房内,温度控制在20°C _22°C,湿度控制在60% -75%,经过30d-35d的培养,菌丝长满料袋,便进入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香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在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为3.5?6.5。
【专利摘要】一种香菇栽培料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由下列原料制成:农作物秸秆,木屑,米糠,石膏粉,碳酸铵,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棉籽皮,糖类物质,复合益生菌。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60%,本发明的栽培料所采用的各原料容易获得,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容易管理,易于推广,同时本发明栽培料氮,磷,钾营养全面,栽培出的香菇质量好、产量高,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林木废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892111
【申请号】CN201510251090
【发明人】张计划
【申请人】张计划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