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肥 料技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 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宄,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 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 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0005] 缓释肥料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远远小于速溶 肥料,在土壤中能缓慢放出其养分。它对作物具有缓效性或长效性,它只能延缓肥料的释放 速度,达不到完全控释的目的。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料,它使肥料释放养分的速 度与作物需要养分的量一致,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广义上来说控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 料。缓释肥料能依据作物营养阶段性、连续性等营养特性,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调节 和控释氮、磷、钾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等养分供应强度与容量,能达到供肥缓急相济效果的长 效、高效的植物营养复合体。
[0006] 目前对于专门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肥料的研宄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 提高党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缓释肥料。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党参种植的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0009]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多粘类芽孢杆菌/7〇/贝叹<3)菌液20~30份、 酮丁醇梭菌(菌液10~20份、胶冻样芽抱杆菌 菌液10~20份、枯草芽抱杆菌菌液30~40份混 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 第2步、聚丙烯酰胺5~10份、硬酯酸3~6份、琼脂2~4份、牛粪15~20份混合, 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烘干得到肥料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2~0. 4份、磷酸一铵0. 1~0. 3份、磷酸二铵0. 05~0. 1份、 重过磷酸钙0. 05~0. 1份、氯化钾0. 05~0. 1份、硫酸钾0. 03~0. 06份、明胶0. 2~0. 4 份、聚乙烯醇0. 1~0. 3份、淀粉0. 5~0. 8份、膨润土 0. 1~0. 3份、醋酸纤维素0. 05~ 0. 08份、卵磷脂0. 03~0. 06份、水6~12份混合均匀,加温并搅拌,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10] 所述的第1步中,各个菌液中的菌种含量是1〇~15亿/g。
[0011] 所述的第3步中的烘干温度是60~70°C。
[0012] 所述的第4步中,加温温度是50~60°C,搅拌时间是1~3小时。
[0013] 所述的第4步中,聚乙烯醇的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014]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缓释肥料可以有效地促进党参的生长,并且可以提高党参中有效成 分的含量。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 第1步、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20Kg、酮丁醇梭菌 (菌液 10Kg、胶冻样芽抱杆菌(ifeciBws 菌 液l〇Kg、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0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各个菌液 中的菌种含量是10~15亿/g ; 第2步、聚丙烯酰胺5Kg、硬酯酸3Kg、琼脂2Kg、牛粪15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60°C烘干得到肥料 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2Kg、磷酸一铵0. lKg、磷酸二铵0. 05Kg、重过磷酸钙0. 05Kg、氯 化钾0. 05Kg、硫酸钾0. 03Kg、明胶0. 2Kg、聚乙烯醇(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 lKg、淀 粉0· 5Kg、膨润土 0· lKg、醋酸纤维素0· 05Kg、卵磷脂0· 03Kg、水6Kg混合均匀,加温至50°C 并搅拌1小时,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17] 实施例2 第1步、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30Kg、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 icund 智^贩2明说、徽'夜、培養猶妖魯{.Baci I his muci laginosusT窜 液20Kg、枯草芽孢杆菌菌液40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各个菌液 中的菌种含量是15亿/g以上; 第2步、聚丙稀酰胺10Kg、硬醋酸6Kg、琼脂4Kg、牛奠20Kg混合,搅拌均勾,得到混合 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70°C烘干得到肥料 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4Kg、磷酸一铵0. 3Kg、磷酸二铵0. lKg、重过磷酸钙0. lKg、氯化 钾0. lKg、硫酸钾0. 06Kg、明胶0. 4Kg、聚乙烯醇(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 3Kg、淀粉 0· 8Kg、膨润土 0· 3Kg、醋酸纤维素0· 08Kg、卵磷脂0· 06Kg、水12Kg混合均匀,加温至60°C并 搅拌3小时,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18] 实施例3 第1步、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25Kg、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nd'M'M. 1? {Bacillus mucilaginosus)~^ 液15Kg、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5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各个菌液 中的菌种含量是12亿/g以上; 第2步、聚丙烯酰胺7Kg、硬酯酸5Kg、琼脂3Kg、牛粪IS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65°C烘干得到肥料 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3Kg、磷酸一铵0. 2Kg、磷酸二铵0. 07Kg、重过磷酸钙0. 08Kg、氯 化钾0. 07Kg、硫酸钾0. 05Kg、明胶0. 3Kg、聚乙烯醇(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 2Kg、淀 粉0· 6Kg、膨润土 0· 2Kg、醋酸纤维素0· 06Kg、卵磷脂0· 04Kg、水8Kg混合均匀,加温至55°C 并搅拌2小时,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19]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混合菌液中未加入胶冻样芽孢杆菌。
[0020] 第1步、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25Kg、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M. 1? {Bacillus mucilaginosus)~^ 液15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各个菌液中的菌种含量是12亿/g以上; 第2步、聚丙烯酰胺7Kg、硬酯酸5Kg、琼脂3Kg、牛粪IS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65
°C烘干得到肥料 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3Kg、磷酸一铵0. 2Kg、磷酸二铵0. 07Kg、重过磷酸钙0. 08Kg、氯 化钾0. 07Kg、硫酸钾0. 05Kg、明胶0. 3Kg、聚乙烯醇(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 2Kg、淀 粉0· 6Kg、膨润土 0· 2Kg、醋酸纤维素0· 06Kg、卵磷脂0· 04Kg、水8Kg混合均匀,加温至55°C 并搅拌2小时,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21]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包膜材料中未加入卵磷脂。
[0022] 第1步、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25Kg、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M. 1? {Bacillus mucilaginosus)~^ 液15Kg、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5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各个菌液 中的菌种含量是12亿/g以上; 第2步、聚丙烯酰胺7Kg、硬酯酸5Kg、琼脂3Kg、牛粪IS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65°C烘干得到肥料 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3Kg、磷酸一铵0. 2Kg、磷酸二铵0. 07Kg、重过磷酸钙0. 08Kg、氯 化钾0. 07Kg、硫酸钾0. 05Kg、明胶0. 3Kg、聚乙烯醇(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0. 2Kg、淀 粉0. 6Kg、膨润土 0. 2Kg、醋酸纤维素0. 06Kg、水8Kg混合均匀,加温至55°C并搅拌2小时, 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
[0023] 种植试验 在山西某地进行党参种植试验,大棚种植,每个试验组面积30m2,株距20~30cm,每m2 施肥2Kg,从当年3月插苗时进行施肥,至次年10月下旬成苗,考察整个育苗过程中亩产量、 党参炔苷含量。
[0024] 党参炔苷含量的检测采用HPLC法,步骤如下: 仪器 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 AgilentC1311A 四元泵(Quatpump),Agilent G1322A真空在线脱气机(Degasser) ,Agilent G1329A 自动进样器(ALS) ,Agilent C1315D DAD检测器,Agilent 1200化学工作站,Agilent C1316A (TCC)柱温箱,色谱柱Agilent EclipseXDB-C18(150mmX4·6mm,5μm),AL204 型电子天平(METTLERT0IED0)。
[0025] 试药 党参炔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732-200904),乙腈、甲醇为色谱 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党参为山西党参、辽宁党参、甘肃党参。
[0026]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 (150mmX 4. 6mm,5 μ m);流动相:乙腈-水 (28:72),流速:1. OmL/min ;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67nm。进样量为10mL。色谱柱的理论 板塔数不低于5000nm。按党参炔苷峰计算为在此条件下,党参炔苷与其他组分均能达到基 线分离。
[0027]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党参炔苷对照品5. Omg.置于IO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得到0. 5mg. ml/1对照品储备液。用微量注射器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100 μ L,置ImL量 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0.05 mg. ml/1对照品溶液。
[0028]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党参对照药材适量,捣碎,过40目筛,粉末于4°C干燥5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精密 称取已干燥的党参粉末0. 5g,置量瓶中,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25min,滤过量瓶中残渣再 加无水乙醇8mL,超声15min,滤过,残澄再加无水乙醇8mL,超声lOmin,滤过,合并3次滤 液。滤液置水浴上挥去无水醇近干后,残渣加甲醇溶液,并转移至5mL量瓶内,加甲醇至刻 度,摇匀,用0. 45 μ m微孔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
[0029] 表 1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缓释肥料可以有效地促进党参的生长,并且可以 提高党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其中,实施例3与对照例1相比,通过加入胶冻样芽孢杆菌, 可以有效地提高党参炔苷含量;实施例3与对照例2相比,通过在包膜材料中加入卵磷脂可 以有效地提高缓释效果,达到增产的作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20~30份、酮丁醇梭菌菌液10~20份、 胶冻样芽孢杆菌菌液10~2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液30~40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 第2步、聚丙烯酰胺5~10份、硬酯酸3~6份、琼脂2~4份、牛粪15~20份混合, 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第3步、用圆盘造粒技术,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烘干得到肥料芯; 第4步、将硝磷酸铵0. 2~0. 4份、磷酸一铵0. 1~0. 3份、磷酸二铵0. 05~0. 1份、 重过磷酸钙0. 05~0. 1份、氯化钾0. 05~0. 1份、硫酸钾0. 03~0. 06份、明胶0. 2~0. 4 份、聚乙烯醇0. 1~0. 3份、淀粉0. 5~0. 8份、膨润土 0. 1~0. 3份、醋酸纤维素0. 05~ 0. 08份、卵磷脂0. 03~0. 06份、水6~12份混合均匀,加温并搅拌,制得包膜材料; 第5步、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 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各个菌液中的菌种含量是10~15亿/g。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第3步中的烘干温度是60~70°C。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第4步中,加温温度是50~60°C,搅拌时间是1~3小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第4步中,聚乙烯醇的分子量范围是2000~400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党参种植的缓释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步骤: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液、酮丁醇梭菌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菌液10~2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液;聚丙烯酰胺、硬酯酸、琼脂、牛粪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菌液喷雾在混合料上粘结成颗粒,烘干得到肥料芯;配制包膜材料;在包膜机中,将包膜材料雾化喷洒于运动中的肥料芯颗粒表面,再经通风干燥,使包膜材料固化于肥料芯表面形成包膜,得缓释肥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缓释肥料可以有效地促进党参的生长,并且可以提高党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IPC分类】A01G1/00, C05G3/00
【公开号】CN104892151
【申请号】CN201510277366
【发明人】李孟平
【申请人】李孟平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