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农业上普遍存在化肥利用率偏低、化肥使用量过大的现象,我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但却消耗了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5%,在这些化肥中,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仅有33%左右,钾肥当季利用率仅有50%,磷肥的当季利用率更低,仅有15%。这些化肥被使用后,许多氮养分会逸出农田耕层,而磷素和钾素则大部分被土壤固定,成为无效态。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钾矿、磷矿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同时还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农田土壤的耕作条件恶化,如空气内悬浮的氮氧化物浓度越来越高,表面水体的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超标严重等问题,严重的,某些地方直接饮用地下水硝酸盐甚至超标30倍。与此同时,农田土壤的板结、酸化,土传病害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使用一些增效剂以及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由于利用率低带来的环境问题。然而,增效剂易溶于水,进入土壤后,很快被雨水或灌溉水淋洗而脱离土壤耕层,使增效剂降低效果甚至失效;生物菌剂中的活性菌进入土壤后易受土壤酸碱度、缺少食物来源、缺少水分等因素限制而造成效果差异较大,在有些土壤内甚至没有效果。同时由于土壤存在的问题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单使用一种成分,也往往达不到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该增效剂可以更高效的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延长肥效期,活化土壤内固定的磷肥和钾肥,减少化肥投入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而成:环己磷酰三胺10?20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0?80份、钾长石矿粉100?400份、巨大芽孢杆菌50?2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20?80份、胶质芽孢杆菌20?60份、黄腐酸3000?10000份、聚天门冬氨酸50?300份。
[0005]上述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三者指标一般均为:有效活菌数多100亿/克;钾长石矿粉一般为将钾长石经过不低于1200°c煅烧后粉碎至不低于120目的矿粉。
[0006]优选的,上述原料重量配比为:环己磷酰三胺15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50份、钾长石矿粉250份、巨大芽孢杆菌1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60份、胶质芽孢杆菌30份、黄腐酸5000份、聚天门冬氨酸100份。
[0007]上述增效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首先将所述重量的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配成重量百分比为20%的水溶液,将所述重量的钾长石矿粉在滚筒内进行加热,边加热边转动,转速5~10转/分钟,加热物料至85°C时将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水溶液引流至钾长石矿粉上,保持滚筒转速并将温度维持在85°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和钾长石矿粉总重量的3%,得到混合物A ;将所述重量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黄腐酸和聚天门冬氨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A、混合物B和所述重量的环己磷酰三胺混合均匀即得到混合物C,将混合物C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即得到该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
[0008]该粒状增效剂的粒度大小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定,可以将该增效剂直接撒施于农田里,然后覆土或灌溉,此时粒度较小,直径在0.8mm?1.0mm ;或者与肥料混拌后施用于农田内,此时粒度较大,直径在2.0mm?3.0mm。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环己磷酰三胺与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能够将肥料中的氮养分利用率由35%提高至55%以上,肥效期由40天延长至120天,减少了氮肥的农田外排,同时降低了土壤内硝酸盐的积累量,减少了病害微生物的产生;更重要的是:经过本发明的混合方法,可以利用钾长石矿粉的微孔吸附能力将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吸附在微孔内,减少了水分淋洗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本身的作用效果。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剂可以活化土壤固定的无效态磷和无效态钾,使之被作物吸收利用,缓解土壤的板结;黄腐酸和聚天门冬氨酸的混合物因为具有高分子骨架和配位基团,可吸附、络合和保护土壤内有效态的磷肥和钾肥,免于被土壤固定,使得被生物菌活化的磷肥和钾肥避免二次固定,使养分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吸收能力较强的黄腐酸和聚天门冬氨酸可以为菌剂进入土壤后快速繁殖提供了很好的食物和水分来源,同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减轻了土壤极端酸碱条件对于微生物繁殖的阻碍,克服了同种菌剂在不同土壤内效果差异巨大的难题。三组物质组合使用,发挥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减少于水体和空气的环境污染风险,降低了土壤的板结等不良现象,优化了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每份为I千克。
[0011]实施例1肥料增效剂配方I如下:
环己磷酰三胺10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80份、钾长石矿粉400份、巨大芽孢杆菌2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20份、胶质芽孢杆菌20份、黄腐酸3000份、聚天门冬氨酸300份。
[0012]实施例2肥料增效剂配方2如下:
环己磷酰三胺20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0份、钾长石矿粉100份、巨大芽孢杆菌5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80份、胶质芽孢杆菌60份、黄腐酸10000份、聚天门冬氨酸50份。
[0013]实施例3肥料增效剂配方3如下:
环己磷酰三胺15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50份、钾长石矿粉250份、巨大芽孢杆菌1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60份、胶质芽孢杆菌30份、黄腐酸5000份、聚天门冬氨酸100份。
[0014]实施例4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
环己磷酰三胺18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60份、钾长石矿粉350份、巨大芽孢杆菌8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50份、胶质芽孢杆菌40份、黄腐酸6000份、聚天门冬氨酸200份。
[0015]上述实施例中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中有效活菌数均大于等于100亿/克。
[0016]实施例5实施例1-4中增效剂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所述重量的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配成重量百分比为20%的水溶液,将所述重量的钾长石矿粉在滚筒内进行加热,边加热边转动,转速5~10转/分钟,加热物料至85°C时将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水溶液引流至钾长石矿粉上,保持滚筒转速并将温度维持在85°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和钾长石矿粉总重量的3%,得到混合物A ;将所述重量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黄腐酸和聚天门
冬氨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将混合物A、混合物B和所述重量的环己磷酰三胺混合均匀即得到混合物C,将混合物C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即得到该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
[0017]该粒状增效剂的粒度大小可以根据使用方法而定,可以将该增效剂直接撒施于农田里,然后覆土或灌溉,此时粒度较小,直径在0.8mm?1.0mm ;或者与肥料混拌后施用于农田内,此时粒度较大,直径在2.0mm?3.0mm。
[0018]实施例6本发明对于在华北夏玉米地减肥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1例,试验地块为河北省正定县夏米田,将肥料增效剂4kg与复合肥料35kg混拌均匀,按施肥量为35kg/亩将增效剂/复合肥料作为底肥施入农田,后期不再追肥。复合肥料中养分含量为N-P-K=28-8-8。
[0019]2、对比试验:
试验地块为河北省正定县夏米田,按施肥量为45kg/亩将复合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施入,后期不再追肥。复合肥料中养分含量为N-P-K=28-8-8。
[0020]3、结果:
施用增效剂/复合肥料地块,玉米收获时,籽粒色泽金黄,根系发达,说明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高;穗位以上叶片依然颜色浓绿,说明后期没有脱氮肥,与对比试验中直接施用复合肥料的地块相比产量提高5%。在大喇叭口期测定耕层20cm的硝酸盐量,与对照相比,验证地块的硝酸盐量降低87%。
[0021]实施例7本发明对小麦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2,试验地块为山东省成武县小麦田,按亩用量1kg/亩将增效剂撒施到小麦田里,再将化肥施入农田,进行耕田翻地,播种。施用化肥量45kg/亩,养分含量为N-P-K=I5-15-15 ο
[0022]2、对比试验
试验地块为山东省成武县小麦田,按施肥量为60kg/亩将化肥施入农田,进行耕田翻地,播种。施用化肥量60kg/亩,养分含量为N-P-K=15-15-15.3、结果
播种一个月后在入冬前进行观察:施用增效剂田块,小麦根系发达,初期分蘖好;证明磷肥的利用率高;在收获期:施用增效剂田块,小麦灌浆充足,籽粒饱满。
[0023]实施例8本发明对水稻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4为例,试验地块为黑龙江省五常市的水稻田,将肥料增效剂1kg与15kg硫酸铵混拌均匀,作为返青肥施入一亩水稻田里。
[0024]2、对比试验:
试验地块为黑龙江省五常市的水稻田,将20kg硫酸铵混拌均匀,作为返青肥施入一亩水稻田里。
[0025]3、结果:
在施肥20天后观察:施用增效剂地块,水稻苗叶色浓绿,分蘖数比对照地块多2?3株/丛,根系发达,白根多,证实氮肥和磷肥利用率高;收获时:施用增效剂地块,水稻功能叶依然健绿,千粒重增加5%,增产9.7%,证实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高。
[0026]实施例9本发明对葡萄的使用效果:
1、验证试验
以实施例3为例,在山东省栖霞县葡萄基地,在花期按施用量5kg/亩,开沟将增效剂施入沟内覆土。后期不再施用其他化肥,只补充水分。
[0027]2、对比试验1:在山东省栖霞县葡萄基地,在花期进行水分补充,后期也只进行水分补充,不施用化肥。
[0028]对比试验2:在山东省栖霞县葡萄基地,在花期将养分含量为10-30-15的水溶肥料按5kg/亩,随水滴灌至葡萄根处,后期每间隔20天,滴灌施用一次养分含量为10-10-30的水溶肥料,每次施用5kg,直至葡萄收获结束。
[0029]3、结果:
施用增效剂地块,与对比试验I地块相比,产量增加43%,果实均匀,着色好,糖分高;与对比试验2相比,产量持平,但是果实均匀度好,糖分高,减少了病害发生,少喷三次杀菌剂。
[0030]结果分析:在葡萄基地内,施用水溶肥料过于频繁,施用量过大,大量无效养分累计在土壤内,也造成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恶化,为有害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条件。该增效剂可以将土壤内累计的无效养分活化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0031]综上,本增效剂对于综合提高农田内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以及降低土壤内硝酸盐积累有显著作用,在降低化肥施用量的条件下,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的品质。而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即节省了资源和能源,同时减少了农田养分的外排,保护了环境。另外,本增效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同时该制作方法的各组分混合顺序非常科学,使制得的增效剂更能充分发挥各组分的协调作用。
【主权项】
1.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而成:环己磷酰三胺10?20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0?80份、钾长石矿粉100?400份、巨大芽孢杆菌50?2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20?80份、胶质芽孢杆菌20?60份、黄腐酸3000?10000份、聚天门冬氨酸50?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环己磷酰三胺15份、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50份、钾长石矿粉250份、巨大芽孢杆菌10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60份、胶质芽孢杆菌30份、黄腐酸5000份、聚天门冬氨酸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方法制作:首先将所述重量的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配成重量百分比为20%的水溶液,将所述重量的钾长石矿粉在滚筒内进行加热,边加热边转动,转速5~10转/分钟,加热物料至85°C时将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水溶液引流至钾长石矿粉上,保持滚筒转速并将温度维持在85°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和钾长石矿粉总重量的3%,得到混合物A;将所述重量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黄腐酸和聚天门冬氨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将混合物A、混合物B和所述重量的环己磷酰三胺混合均匀即得到混合物C,将混合物C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即得到该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增效剂,该肥料增效剂由环己磷酰三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钾长石矿粉、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黄腐酸、聚天门冬氨酸组成,制作方法简单独特。本增效剂能有效提高土壤内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为作物生长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供应,减少化肥投入量,提高产量,优化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892165
【申请号】CN201510291493
【发明人】张彬
【申请人】张彬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