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和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和用 途。
【背景技术】
[0002] 铜离子作为抗菌剂已有悠久的历史,铜的抗菌作用主要基于下面的机理,一是通 过电场吸附作用杀菌,几乎所有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带有负电荷,而金属离子带有正 电荷,由于异性电荷相吸,约束了细菌的活动,使细菌的生存微环境紊乱失调,抑制其呼吸, 最终导致细菌发生"接触死亡";二是与细菌接触的铜离子会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并与 疏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三是 铜离子破坏细菌细胞内的酶系统,造成微生物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影响细菌正 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细菌死亡;四是通过催化作用杀菌。目前很多材料中都通过加入铜离 子的方式达到杀菌的目的。
[0003] 蔗糖是一种绿色、无毒、可再生的资源。蔗糖八硫酸酯与金属铝形成的碱式铝盐在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肠-胃溃疡上。此化合物在胃中离解为氢氧化铝和硫酸蔗糖复合 物,前者有抗酸作用,后者与病灶表面带正电荷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牢固地粘附于上皮 细胞和溃疡基底部,防止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
[0004] 现有的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抗菌药主要有抗生素类和磺胺类。长期大 面积地使用抗生素类抗菌药,会产生全身性的毒副作用,如长期外用庆大霉素,会产生耳毒 性和肾毒性;另一方面还会诱发耐药菌株,不仅造成日后使用此类抗菌药无效,还会给临床 治疗造成新的困扰。磺胺类药属广谱抗菌药,但由于目前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 具有耐药性,故仅用于敏感细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因此,为了能在临床上 有效且安全地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仍需一种既能有效杀灭细菌,抑制细菌感染, 又能对被感染皮肤起到修复作用的新颖化合物。
【发明内容】
[0005]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宄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治疗烧 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抗菌药中含有特定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时,所述化合物有助 于提高外伤感染后的皮肤的抗菌性能。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含有蔗糖硫 酸酯铜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以便为人类治疗烧伤创伤及 其他外伤感染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途径。
[0007]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 优点。
[0008]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 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010]
[0011] 其中,R表示1/2CU或H,所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中1/2CU的个数大于1。Cu2+ 的化合价为正二价,一个Cu 2+会与两个H +进行离子交换,才能达到电荷的平衡,蔗糖硫酸酯 铜类化合物取代基较大,如果一个Cu2+与分子内的两个硫酸酯基相结合,空间位阻较大,不 容易发生,因而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会进行分子间结合,一个Cu 2+会与两个分子上的H + 进行离子交换,从而一个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分子只占1/2的Cu2+。
[0012] 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步骤一、将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 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蔗糖硫酸酯的结构式(II)如下;
[0014]
[0015]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吸附有Cu2+的 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水溶液。
[0016]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吸附有Cu2+的第二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经过预处理步骤:
[0017] 将重量份数为7. 7-8. 2份的&^04溶于双蒸水后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 月旨,然后用蒸馏水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即得所述吸附有 Cu2+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0018]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将步骤二中得到 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水溶液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
[0019]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 酯铜类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
[0020] 步骤a、将重量份数为500-55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 类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静置0. 5-1. Oh至固体完全析出,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 物固体;
[0021]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0-15份的丙 酮洗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
[0022]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 酯钠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0023] 取重量份数为2. 0-2. 2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0-35份的双蒸水中, 即得所述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
[0024]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为IR-120H离子交换树脂。
[0025] 优选的是,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为IRC-50离子交换树脂。
[0026] 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 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7] 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8] 本发明将铜离子与蔗糖硫酸酯相结合,充分利用铜离子的强杀菌能力和蔗糖酯对 人体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制备了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抑菌实验,及该化合 物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大鼠皮肤创伤烧伤感染的活性实验中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高效、广 谱的抗菌活性,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具有高效的抗菌消炎及促进创伤烧伤愈合的活性。
[0029]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宄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 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3] 实施例1
[0034]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035]
[0036] 其中,R 表示 1/2CU。
[0037]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步骤一、将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 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蔗糖硫酸酯的结构式(II)如下;
[0039]
[0040]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吸附有Cu2+的 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
[0041]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吸附有Cu2+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经过预处理步骤:
[0042] 将重量份数为7. 7份的CuSO4溶于双蒸水后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然 后用蒸馏水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即得所述吸附有Cu2+ 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用蒸馏水冲洗过程中,不断收集刚出来的洗脱液,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无游离的Cu 2+。
[0043]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 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44]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包括以下步骤:
[0045] 步骤a、将重量份数为50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 物的水溶液中,静置〇. 5h至固体完全析出,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蔗糖 硫酸酯铜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水和无水乙醇混溶,加入较多量的无水乙醇会降低溶液 中水的比例,使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析出,这时的混合溶液是浑浊的,沉降缓慢,进行离心 分离后可分离出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
[0046]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0份的丙酮洗 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用丙酮可以除掉残留的醇水混合物,丙酮挥发 后,可以得到干燥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47]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的 制备方法为:
[0048] 取重量份数为2. 0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0份的双蒸水中,即得所述 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
[0049]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120H离子交换树脂。
[0050]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C-50离子交换树脂。
[0051] 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 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052] 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 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润 湿剂如甘油,白凡士林,液状石蜡等;乳化剂如单
硬脂酸甘油酯;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 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十八醇等;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 脂酸钙和镁及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在组合物中加入其他辅助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0053] 本发明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可以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外敷的方式施用于需 要进行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治疗的患者。
[0054]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55] 实施例1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057] 其中,R 表示 l/2Cu。
[0058] 实施例2
[0059]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060]
[0061] 其中,R表示1/H
[0062]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 步骤一、将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 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蔗糖硫酸酯的结构式(II)如下;
[0064]
[0065]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吸附有Cu2+的 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
[0066]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吸附有Cu2+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经过预处理步骤:
[0067] 将重量份数为8. 2份的CuSO4溶于双蒸水后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然 后用蒸馏水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即得所述吸附有Cu2+ 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用蒸馏水冲洗过程中,不断收集刚出来的洗脱液,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无游离的Cu 2+。
[0068]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 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69]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包括以下步骤:
[0070] 步骤a、将重量份数为55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 物的水溶液中,静置LOh至固体完全析出,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蔗糖 硫酸酯铜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水和无水乙醇混溶,加入较多量的无水乙醇会降低溶液 中水的比例,使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析出,这时的混合溶液是浑浊的,沉降缓慢,进行离心 分离后可分离出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
[0071]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5份的丙酮洗 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用丙酮可以除掉残留的醇水混合物,丙酮挥发 后,可以得到干燥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72]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的 制备方法为:
[0073] 取重量份数为2. 2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5份的双蒸水中,即得所述 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
[0074]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120H离子交换树脂。
[0075]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C-50离子交换树脂。
[0076] 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 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077] 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 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润 湿剂如甘油,白凡士林,液状石蜡等;乳化剂如单硬脂酸甘油酯;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 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十八醇等;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 脂酸钙和镁及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在组合物中加入其他辅助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0078] 本发明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可以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外敷的方式施用于需 要进行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治疗的患者。
[0079]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80] 实施例2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081]
[0082] 其中,R 表示 l/2Cu。
[0083] 实施例3
[0084]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085]
[0086] 其中,R 表示 l/2Cu。
[0087]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8] 步骤一、将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 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蔗糖硫酸酯的结构式(II)如下;
[0089]
[0090]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吸附有Cu2+的 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
[0091]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吸附有Cu2+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经过预处理步骤:
[0092] 将重量份数为8. 0份的CuSO4溶于双蒸水后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然 后用蒸馏水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即得所述吸附有Cu2+ 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用蒸馏水冲洗过程中,不断收集刚出来的洗脱液,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无游离的Cu 2+。
[0093]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 酯铜化合物的水溶液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94]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包括以下步骤:
[0095] 步骤a、将重量份数为525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 物的水溶液中,静置〇. 7h至固体完全析出,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蔗糖 硫酸酯铜化合物难溶于有机溶剂,水和无水乙醇混溶,加入较多量的无水乙醇会降低溶液 中水的比例,使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析出,这时的混合溶液是浑浊的,沉降缓慢,进行离心 分离后可分离出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
[0096]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2份的丙酮洗 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用丙酮可以除掉残留的醇水混合物,丙酮挥发 后,可以得到干燥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097]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的 制备方法为:
[0098] 取重量份数为2. 1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2份的双蒸水中,即得所述 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
[0099]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120H离子交换树脂。
[0100]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IRC-50离子交换树脂。
[0101]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 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102] 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 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润 湿剂如甘油,白凡士林,液状石蜡等;乳化剂如单硬脂酸甘油酯;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 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十八醇等;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 脂酸钙和镁及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在组合物中加入其他辅助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0103] 本发明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可以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外敷的方式施用于需 要进行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治疗的患者。
[0104]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105] 实施例3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107] 其中,R 表示 l/2Cu。
[0108] 实施例4
[0109] 一种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110]
[0111] 其中,R 表示 1/2CU。
[0112]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3] 步骤一、取重量份数为2. 0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0份的双蒸水中, 之后将所得溶液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一次洗脱液,并将所述第 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0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洗 脱液,合并第一次到第三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并将所得的蔗糖硫酸酯的水 溶液存于冰浴中,备用;
[0114] 步骤二、将重量份数为8. 0份的&^04溶于重量份数为100份的双蒸水中,之后将 所得溶液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 重量份数为900份的蒸馏水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再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 液通过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四次洗脱液,之后将所述第二弱酸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0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五次和第六次洗脱液,合 并第四次到第六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溶液,备用;
[0115] 步骤三、将重量份数为50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溶液 中,静置0. 5h至固体完全析出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备用;
[0116]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0份的丙酮 洗涤两次,干
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117]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pH值为 2〇
[0118]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120H 尚子交换树脂。
[0119]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C-50 尚子交换树脂。
[0120] 用于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 有效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121]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122] 图1中横坐标表示波数,纵坐标表示通过率,从图1可以看出,蔗糖硫酸酯铜在 1200〇11' ΙΙδδαιΓ1处有硫酸醋基的强吸收峰,在656011^59901^1处有硫酸醋基的中等强 度吸收峰。图2中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吸光度,从图2可以看出,蔗糖硫酸酯铜在 223nm处有硫酸醋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了化合物中硫酸醋基的存在。通过向鹿糖硫酸醋 铜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蓝色沉淀,可知,蔗糖硫酸酯铜中含有铜离子。 说明以蔗糖硫酸酯钠为原料合成蔗糖硫酸酯铜的过程中,引入了铜离子,同时硫酸酯基得 以保留,即合成了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123] 实施例4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125] 其中,R 表示 l/2Cu。
[0126] 实施例5
[0127] 一种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128]
[0129] 其中,R 表示 1/2CU。
[0130]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1] 步骤一、取重量份数为2. 2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5份的双蒸水中, 之后将所得溶液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一次洗脱液,并将所述第 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2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洗 脱液,合并第一次到第三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并将所得的蔗糖硫酸酯的水 溶液存于冰浴中,备用;
[0132] 步骤二、将重量份数为7. 7份的&^04溶于重量份数为110份的双蒸水中,之后将 所得溶液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 重量份数为1000份的蒸馏水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再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 液通过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四次洗脱液,之后将所述第二弱酸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2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五次和第六次洗脱液,合 并第四次到第六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溶液,备用;
[0133] 步骤三、将重量份数为55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溶液 中,静置1.0 h至固体完全析出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备用;
[0134]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5份的丙酮 洗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135]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pH值为 3〇
[0136]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120H 尚子交换树脂。
[0137]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C-50 尚子交换树脂。
[0138] 用于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 有效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139]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140] 实施例5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142] 其中,R 表示 1/2CU。
[0143] 实施例6
[0144] 一种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其结构式为(I):
[0145]
[0146] 其中,R 表示 1/2Q1。
[0147]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48] 步骤一、取重量份数为2. 1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2份的双蒸水中, 之后将所得溶液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一次洗脱液,并将所述第 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1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洗 脱液,合并第一次到第三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并将所得的蔗糖硫酸酯的水 溶液存于冰浴中,备用;
[0149] 步骤二、将重量份数为8. 2份的&^04溶于重量份数为105份的双蒸水中,之后将 所得溶液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 重量份数为950份的蒸馏水冲洗至无游离的Cu 2+,再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 液通过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后,得到第四次洗脱液,之后将所述第二弱酸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重量份数为11份的双蒸水冲洗两次,得到第五次和第六次洗脱液,合 并第四次到第六次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溶液,备用;
[0150] 步骤三、将重量份数为525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溶液 中,静置0. 7h至固体完全析出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备用;
[0151]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2份的丙酮 洗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152]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pH值为 3〇
[0153]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120H 尚子交换树脂。
[0154] 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C-50 尚子交换树脂。
[0155] 用于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 有效量的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0156] 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0157] 实施例6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159] 其中,R 表示 1/2CU。
[0160] 实施例7
[0161] 一种治疗创伤烧伤的抗菌外用软膏,所述抗菌外用软膏中含有蔗糖硫酸酯铜化合 物。本实施例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均为实施例4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0162] 所述的治疗创伤烧伤的抗菌外用软膏,所述抗菌外用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组成:
[0163] 蔗糖硫酸酯铜I. 0份,十八醇7. 7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 2份,白凡士林5. 2份,液 状石蜡10. 2份,甘油7.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 2份,尼泊金0. 09份和蒸馏水64份。
[0164] 一种治疗创伤烧伤的抗菌外用软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65] 步骤一、取重量份数为7. 7份的十八醇、3. 2份的单硬脂酸甘油酯、5. 2份的白凡士 林和10. 2份的液状石蜡混合,在90°C下搅拌6min至混合液完全透明,得到油溶液,将所述 油溶液在90°C下保温放置,备用;
[0166] 步骤二、取重量份数为1. 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 09份的尼泊金和7. 7份的甘 油,加入重量份数为51份的蒸馏水中,在90°C下搅拌4min至混合液完全溶解,得到水溶液, 将所述水溶液在90°C下保温放置,备用;
[0167] 步骤三、在90°C下,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油溶液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水溶液中,并沿 同一方向不断搅拌2min,得到乳膏基质,备用;
[0168] 步骤四、向重量份数为I. 0份的蔗糖硫酸酯铜中加入重量份数为13份的蒸馏水后 研磨均匀,之后加入步骤三中得到的乳膏基质中,于室温下持续搅拌7min至混合液完全乳 化,室温冷却,即得所述抗菌外用软膏。
[0169] 实施例8
[0170] 实施例4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0171] 将19. Og营养肉汤粉加入IL蒸馏水中,搅拌均勾,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于121°C 下灭菌15min,得营养肉汤,冷却备用。
[0172] 无菌条件下取5个小锥形瓶,编号,依次加入20mL营养肉汤,分别移取5 μ L大肠 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式菌的悬液置于对应的 小锥形瓶中,瓶口密封,放入摇床中,于36°C下培养36h,备用。
[0173] 将32. Og营养琼脂粉加入I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于121°C 下灭菌15min,冷却至50°C,得营养琼脂液。将营养琼脂液倒入一次性培养皿中,制作平板 培养基,每皿约20mL,冷却备用。
[0174] 将实施例4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溶于蒸馏水,配制成5mg/mL的蔗糖硫酸酯 铜溶液,将蔗糖硫酸酯钠化合物溶于蒸馏水,配制成5mg/mL的蔗糖硫酸酯钠溶液,将磺胺 喃啶银配制成5mg/mL的磺胺喃啶银池液。
[0175] 在净化工作台上,分别用移液枪移取100 μ L上述活化后的5种菌种的悬液至5个 一次性培养基上,并涂抹均匀,用镊子夹取三个已灭菌的牛津杯均匀放置于培养基上,并使 牛津杯到培养基边缘的距离相等,轻压固定,编号为1、2和3,其中,牛津杯的内径为6mm。 取200 μ L蔗糖硫酸酯铜溶液至1号牛津杯中,取200 μ L磺胺嘧啶银浊液至2号牛津杯中, 取200 μ L蔗糖硫酸酯钠溶液至3号牛津杯中,培养皿加盖,做好标记。放置在36°C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36h,最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反复上述操作3次,抑菌圈直径取平均 值。实施例4蔗糖硫酸酯铜溶液,蔗糖硫酸酯钠溶液和磺
胺嘧啶银浊液的抗菌活性结果如 表1所示。
[0176] 表1实施例4蔗糖硫酸酯铜溶液的抗菌活性
[0177]
[0178] 从表1中可以看出,蔗糖硫酸酯铜对变形杆菌等5种革兰氏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了 29mm,对其他四种菌的抑制程度也 达到了高度敏感程度,从抑菌圈来看蔗糖硫酸酯铜溶液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浊 液,蔗糖硫酸酯钠溶液没有抑菌活性,进一步说明合成的新化合物一蔗糖硫酸酯铜化合物 中引入了具有抑菌活性的铜离子,蔗糖硫酸酯铜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菌化合物。
[0179] 实施例9
[0180] 实施例7所述的抗菌外用软膏的动物皮肤创伤促进愈合实验。
[0181] 步骤(一):动物皮肤创伤模型的建立
[0182] 将4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两天后,于腹腔注射1%的戊巴比妥钠4mL/kg进行麻 醉,背部用电动推剪毛,皮肤经碘酒消毒后,在脊柱背部皮肤处标出半径为Icm的圆形皮肤 组织,并用剪刀沿标记线剪下,创面深达筋膜下,使SD大鼠伤口暴露,之后所有SD大鼠均单 笼喂养,充足给水。
[0183] 步骤(二):动物分组及给药
[0184] 将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基质组及样品药物组。分 组后的第二天先用透明薄膜沿创面边缘做好标记,之后沿薄膜标记剪下相同面积的3层滤 纸,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标记范围内的滤纸,并以每层滤纸的平均质量代替面积作为 现创面面积,然后开始外涂给药。
[0185] 空白对照组每创面外涂ImL无菌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创面涂磺胺嘧啶银乳膏, 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磺胺嘧啶银原药I. 0份,十八醇7. 7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 2 份,白凡士林5. 2份,液状石蜡10. 2份,甘油7.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 2份,尼泊金0. 09 份和蒸馏水64份;基质组创面涂相应基质,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十八醇7. 7份,单 硬脂酸甘油酯3. 2份,白凡士林5. 2份,液状石蜡10. 2份,甘油7.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 2 份,尼泊金0. 09%和蒸馏水64份;样品药物组创面涂本发明中实施例7制得的抗菌外用软 膏,每组每只首次所涂药物均为0. 5g,均匀覆盖创面,以后每次涂药恰好均匀覆盖创面,每 天给药一次直至伤口愈合。
[0186] 步骤(三):抗菌消炎活性测定
[0187] 观察4组SD大鼠在创伤和给药后,创面红肿、感染、创缘皮肤收缩、结痂情况,从给 药后第4天起,每隔4天用透明薄膜沿创面边缘做标记,并沿标记剪下相同面积的3层滤 纸,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标记范围内的滤纸,并以每层滤纸平均质量代替面积作为现 创面面积,每组取平均值,与原创面面积比较,计算创面愈合率,以此评价创面愈合程度,结 果如表2所示。创面愈合率计算公式如下:
[0188] 愈合率(%) =(原创面面积-现创面面积)/原创面面积X 100%
[0189] 表2实施例7抗菌外用软膏对大鼠创伤皮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0190]
[0191] 从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7中制得的抗菌外用软膏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 基质组相比,相同时间内创面愈合率高,短时间内创面愈合快,说明实施例7抗菌外用软膏 具有更好的抗菌消炎及促进创伤伤口愈合的活性。
[0192] 实施例10
[0193] 实施例7所述的抗菌外用软膏的动物皮肤烧伤促进愈合实验。
[0194] 步骤(一):动物皮肤烧伤模型的建立
[0195] 将4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两天后,于腹腔注射1%的戊巴比妥钠4mL/kg进行麻 醉,背部用电动推剪毛,皮肤经碘酒消毒后,用底部直径为3cm的砝码于电炉灼烧约5min 后,将其底部接触大鼠去毛区皮肤20秒钟,造成局部皮肤重度烧伤,次日将坏死痂皮剪去, 创面即制备成功。所有SD大鼠均单笼喂养,充足给水。
[0196] 步骤(二):动物分组及给药
[0197] 将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基质组及样品药物组。分 组后的第二天先用透明薄膜沿创面边缘做好标记,并沿标记剪下相同面积的3层滤纸,用 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标记范围内的滤纸,并以每层滤纸平均质量代替面积作为现创面面 积,然后开始外涂给药。
[0198] 空白对照组每创面外涂ImL无菌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创面涂磺胺嘧啶银乳膏, 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磺胺嘧啶银原药I. 0份,十八醇7. 7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 2 份,白凡士林5. 2份,液状石蜡10. 2份,甘油7.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 2份,尼泊金0. 09 份和蒸馏水64份;基质组创面涂相应基质,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十八醇7. 7份,单 硬脂酸甘油酯3. 2份,白凡士林5. 2份,液状石蜡10. 2份,甘油7. 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 2 份,尼泊金0. 09%和蒸馏水64份;样品药物组创面涂本发明实施例7制得的抗菌外用软 膏,每组每只首次所涂药物均为0. 5g,均匀覆盖创面,以后每次涂药恰好均匀覆盖创面,每 天给药一次直至伤口愈合。
[0199] 步骤(三):抗菌消炎活性测定
[0200] 观察4组SD大鼠在创伤和给药后,创面红肿、感染、创缘皮肤收缩、结痂情况,从给 药后第4天起,每隔4天用透明薄膜沿创面边缘做标记,并沿标记剪下相同面积的3层滤 纸,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标记范围内的滤纸,并以每层滤纸平均质量代替面积作为现 创面面积,与原创面面积比较,计算创面愈合率,以此评价创面愈合程度,结果如表3所示。 创面愈合率计算公式如下:
[0201] 愈合率(%) =(原创面面积-现创面面积)/原创面面积X 100%
[0202] 表3实施例7抗菌外用软膏对大鼠烧伤皮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0203]
[0204] 从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7抗菌外用软膏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基质组相 比,相同时间内创面愈合率高,短时间内创面愈合快,说明实施例7抗菌外用软膏具有更好 的抗菌消炎及促进烧伤伤口愈合的活性。本发明为研宄开发新的抗菌外用软膏提供了新的 思路。
[020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主权项】
1. 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I):其中,R表示1/2CU或H,所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中1/2CU的个数大于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将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第一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 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蔗糖硫酸酯的结构式(II)如下;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的水溶液和双蒸水依次通过吸附有Cu2+的第二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合并洗脱液,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水溶液。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有 Cu2+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经过预处理步骤: 将重量份数为7. 7-8. 2份的CuSO4溶于双蒸水后通过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然 后用蒸馏水将所述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冲洗至无游离的Cu2+,即得所述吸附有Cu2+ 的第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 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水溶液除杂制备所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杂制备所 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重量份数为500-550份的无水乙醇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 合物的水溶液中,静置〇. 5-1. Oh至固体完全析出,离心分离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固 体;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固体用重量份数为10-15份的丙酮洗 涤两次,干燥后,得到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 中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重量份数为2. 0-2. 2份的蔗糖硫酸酯钠溶于重量份数为30-35份的双蒸水中,即得 所述蔗糖硫酸酯钠水溶液。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 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120H离子交换树脂。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弱 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IRC-50离子交换树脂。9. 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 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和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 的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I):其中,R表示1/2Cu或H,蔗糖硫酸酯铜类化合物中1/2Cu的个数大于1。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本发明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烧伤创伤及其他外伤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具有高效的抗菌消炎及促进创伤烧伤愈合的活性。
【IPC分类】C07H11/00, A61P17/02, A61K31/7024, A61P31/02, C07H1/00
【公开号】CN104892694
【申请号】CN201510272227
【发明人】黄燕敏, 崔建国, 杨雷, 甘春芳, 郑嘉桦
【申请人】广西师范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