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食品袋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3

高强度食品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袋,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度食品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袋,顾名思义是装食品的袋子,小小一个袋子,却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方 便。食品袋按照材质分类可以分为塑料食品袋和纸质食品袋。纸质食品袋虽然具有易降解 的特性,但是纸质食品袋遇水和油等流体后极易变形甚至是降解,进而污染盛装的食品。而 塑料食品袋便可极大地克服遇到流体后变形的缺陷,进而目前塑料食品袋能够得以广泛应 用。
[0003] 虽然塑料食品袋能够适用于盛装具有便面残存有流体的食品,但是在较高或者较 低温度下,塑料食品袋优越的机械性能便会受到极大地的挑战,可能变软也有可能变脆,进 而影响了塑料食品袋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食品袋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高强度 食品袋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抗霉菌能力,同时该制备方法中的原料易得使得该高强度食 品袋能够工业量产。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食品袋的制备方法, 包括:
[0006] 1)将原料混合并进行热处理形成混合物;
[0007] 2)将所述混合物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薄膜;
[0008] 3)将所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
[0009] 其中,所述原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填料、偶联剂、蚕丝、石棉、 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填料和偶联 剂的基础上增加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 姜、升麻、丁香和辛夷,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高强度食品袋既具有优异的机械 性能,又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使得该食品袋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同时该制备方法中的各 原料易得,进一步使得该制备方法能够得以大面积推广。
[0011]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食品袋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4] 1)将原料混合并进行热处理形成混合物;
[0015] 2)将所述混合物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薄膜;
[0016] 3)将所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
[0017] 其中,所述原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填料、偶联剂、蚕丝、石棉、 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
[0018] 在本发明中,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 制得的高强度食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霉菌能力,优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选自毛竹、苦竹和慈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在本发明中,填料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制得的高强度食 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霉菌能力,优选地,填料选自滑石粉、高岭土、凹凸棒土和 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 在本发明中,偶联剂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制得的高强度 食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霉菌能力,优选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铬络合物偶 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 在本发明中,淀粉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制得的高强度食 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霉菌能力,优选地,淀粉选自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绿豆 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 同时,原料中各物质之间的含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制得的高强度 食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霉菌能力,优选地,在原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填料的用量为15-30重量份,偶 联剂的用量为5-10重量份,蚕丝的用量为3-5重量份,石棉的用量为1-2重量份,白炭黑的 用量为〇. 5-1. 5重量份,阜角的用量为3-4重量份,铁树叶的用量为4-8重量份,娃藻土的 用量为1-3重量份,麸皮的用量为5-15重量份,棕榈棕的用量为3-8重量份,笋衣的用量为 9-20重量份,淀粉的用量为1-4重量份,高良姜的用量为2-7重量份,升麻的用量为1-3重 量份,丁香的2-4用量为重量份,辛夷的用量为1. 5-3. 5重量份。
[0023] 在本发明中,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 得制得的高强度食品袋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优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重均分子 量为3万-5万。
[0024] 另外,在步骤1)中,混合的条件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原料混合的 更加均匀,优选地,混合满足以下条件:混合温度为15_35°C,混合时间为l_2h。
[0025] 同时,为了便于混合物的挤出成型,优选地,热处理满足以下条件:热处理温度为 180-220 °C,热处理时间为3-5h。
[0026] 此外,挤出成型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制得的塑料薄 膜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优选地,挤出成型的时间为170-190°C。
[002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食品袋,高强度食品袋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0028]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拉伸强度(Mpa)和收 缩率(δ /% )参数通过国标GB/T 13022-91的方法测得;菌落总数(n/cfu ·〇参数通过 国标GB 4789. 2-2010的方法测得。
[0029] 实施例1
[0030] 1)在25°C下,将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重均分子量为4万)、邻苯基苯酚、滑石粉、 硅烷偶联剂KH-550、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小麦淀 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各物质的重量比为100 :30 :25 :7 :4 :1. 5 :1 :3. 5 :6 :2 :10 : 5 :15 :2 :4 :2 :3 :2)混合I. 5h,接着在200°C下热处理4h制得混合物;
[0031] 2)将上述混合物在180°C下挤压成型制得厚度为0. 08mm的塑料薄膜;
[0032] 3)将上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Al。
[0033] 实施例2
[0034] 1)在15°C下,将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重均分子量为3万)、邻苯基苯酚、凹凸棒 土、硅烷偶联剂KH-560、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小麦 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各物质的重量比为100 :40 :30 :10 :5 :2 :1. 5 :4 :8 :1 :5 : 3 :9 :4 :7 :3 :4 :3. 5)混合lh,接着在180°C下热处理3h制得混合物;
[0035] 2)将上述混合物在170-190°C下挤压成型制得厚度为0. 08mm的塑料薄膜;
[0036] 3)将上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A2。
[0037] 实施例3
[0038] 1)在35°C下,将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重均分子量为5万)、邻苯基苯酚、高岭土、 硅烷偶联剂KH-570、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马铃薯 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各物质的重量比为100 :20 :15 :5 :3 :1 :0. 5 :3 :4 :3 :15 : 8 :20 :1 :2 :1 :2 :1. 5)混合2h,接着在220°C下热处理5h制得混合物;
[0039] 2)将上述混合物在190°C下挤压成型制得厚度为0. 08mm的塑料薄膜;
[0040] 3)将上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A3。
[0041] 对比例1
[004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蚕丝。
[0043] 对比例2
[004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2,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石棉。
[0045] 对比例3
[004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3,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白炭黑。
[0047] 对比例4
[004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M,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皂角。
[0049] 对比例5
[005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5,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铁树叶。
[0051] 对比例6
[005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6,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硅藻土。
[0053] 对比例7
[005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7,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麸皮。
[0055] 对比例8
[005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8,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棕榈棕。
[0057] 对比例9
[005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9,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笋衣。
[0059] 对比例10
[006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0,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淀粉。
[0061] 对比例11
[006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1,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高良姜。
[0063] 对比例12
[006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2,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升麻。
[0065] 对比例13
[006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3,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丁香。
[0067] 对比例14
[006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高强度食品袋B14,所不同的是原料中无辛夷。
[0069] 检测例1
[0070] 将高强度食品袋A1-A4以及B1-B14现在60°C下处理2h,然后再于-5°C下处理2h, 最后按照国标GB/T 13022-91的方法进行拉伸强度(〇 b/Mpa)和收缩率(δ /% )的参数测 试,具体结果见表1。
[00川检测例2
[0072] 将高强度食品袋Α1-Α4以及Β1-Β14置于30°C的敞口环境中,并且空气湿度为8克 水/m 3,10天后通过国标GB 4789. 2-2010的方法检测菌落总数(n/cfu ·〇,具体结果见表 1〇
[0073] 表 1

[0076] 由上述实施例、检测例和对比例可知,本发明中B1-B14的〇b(尤其是BI和B2) 明显小于A1-A3的〇 b,本发明中B1-B14的δ (尤其是Bl和B2)明显大于A1-A3的δ, 而〇b越大、δ越小说明食品袋的机械性能越好,由此说明,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 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食品 袋的机械性能;而本发明中Β1-Β14的η (尤其是Β3-Β14)明显大于Α1-Α3的η,而η越小说 明食品袋的抗霉菌性能越好,由此说明,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 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食品袋的抗霉菌性能。
[007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8]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79]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高强度食品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 将原料混合并进行热处理形成混合物; 2) 将所述混合物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薄膜; 3) 将所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 其中,所述原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填料、偶联剂、蚕丝、石棉、白炭 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高岭土、凹凸棒土和 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铬络合物偶联 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淀粉选自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绿豆 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原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所述邻苯基苯酚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所述填料的用量为15-30重量 份,所述偶联剂的用量为5-10重量份,所述蚕丝的用量为3-5重量份,所述石棉的用量为 1-2重量份,所述白炭黑的用量为0. 5-1. 5重量份,所述皂角的用量为3-4重量份,所述铁树 叶的用量为4-8重量份,所述娃藻土的用量为1-3重量份,所述麸皮的用量为5-15重量份, 所述棕榈棕的用量为3-8重量份,所述笋衣的用量为9-20重量份,所述淀粉的用量为1-4 重量份,所述高良姜的用量为2-7重量份,所述升麻的用量为1-3重量份,所述丁香的2-4 用量为重量份,所述辛夷的用量为1. 5-3. 5重量份。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 万_5万。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满足以下条件:混 合温度为15_35°C,混合时间为l_2h。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满足以下条件: 热处理温度为180-220°C,热处理时间为3-5h。9. 根据权利要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挤出成型的时间为 170-190°C。10. -种高强度食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食品袋通过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 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食品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原料混合并进行热处理形成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薄膜;3)将所述塑料薄膜加工成高强度食品袋;其中,原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基苯酚、填料、偶联剂、蚕丝、石棉、白炭黑、皂角、铁树叶、硅藻土、麸皮、棕榈棕、笋衣、淀粉、高良姜、升麻、丁香和辛夷。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高强度食品袋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抗霉菌能力,同时该制备方法中的原料易得使得该高强度食品袋能够工业量产。
【IPC分类】C08K13/02, C08K5/138, C08L67/02, C08L3/02, C08K3/34, C08K3/36, B65D30/02, C08L97/02
【公开号】CN104893262
【申请号】CN201510280002
【发明人】陈可夏, 陈可亮
【申请人】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