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印刷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材料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溶剂型油墨的连接料由固体树脂和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构成。固体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后,将色料均勾分散在连接料中,油墨被印至印刷介质后,溶剂迅速挥发干燥结膜。对于油墨,一般期望使用能在印刷介质上产生同时表现出优良品质和长久保持的印刷特性。这些印刷特性的例子包括印刷品质,如光学密度、色度等;以及耐久性,如耐水性、耐褪色性、持久性、耐酸和耐碱等。
[0003]红外透光油墨是一种能让红外线透过,而将可见光和紫外线遮挡的特种功能油墨;其主要应用于过滤可见光而透红外线,以防止由可见光的影响而产生误响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红外透光油墨普遍存在红外线透过率不高,而且附着性、附着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光油墨包括12?15wt%的透明油墨、10?12?1:%的专用稀释剂、8?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12wt%的聚甘油脂肪酸醋、5?1(^1:%的丙稀酸双环戊稀基氧乙基醋,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
[0008](2)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
[0009](3)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10]其中,所述专用稀释剂含有:31.5份松香季戊四醇酯、11.5份亚丙基碳酸酯、15.5份高沸点煤油,和21.0份丁基缩水甘油醚。
[0011]其中,所述专用稀释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松香季戊四醇酯和亚丙基碳酸酯升温至120°C,然后加入高沸点煤油和丁基缩水甘油醚搅拌均匀即可。
[0012]其中,所述紫色油墨由25wt%的丙稀酸树脂肌09、8界1:%的酿稀树脂液、10wt%的富马酸树脂、1 W t %的永固紫RL、2.0 W t %的柠檬酸三丁酯、1.0 W t %的聚乙烯微晶蜡、1wt %的乙酸乙酯、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
[0013]其中,所述紫色油墨的制备工艺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萜烯树脂液和富马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100?110°C加入永固紫RL和聚乙烯微晶蜡,搅拌I小时;继续降温至60?80°C,加入柠檬酸三丁酯搅拌20?30分钟,然后过滤出料。
[0014]其中,所述透明油墨由32wt%的丙烯酸树脂祖09、12?七%的马来酸树脂、2.0wt%的磷酸三甲苯酯、2.0wt %的缩水山梨糖醇酯、1wt %的乙酸乙酯、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
[0015]其中,所述透明油墨的制备工艺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和马来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80?100°C加入磷酸三甲苯酯和缩水山梨糖醇酯搅拌I小时,然后过滤出料。
[0016]其中,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选自四甘油单硬脂酸酯、四甘油单月桂酸酯、六甘油单硬脂酸酯或六甘油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7]其中,所述丙烯酸树脂M109的固含量为45?47wt%。
[0018]其中,所述萜烯树脂液的固含量为40wt%。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红外透光油墨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3%以下,而对波长为900?1500nm的红外透光率为95%以上。而且其中不含有苯类溶剂而且流动性有一,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良好的成膜性。另外本发明的红外透光油墨耐绝缘性能好,与PC、PET、PMMA等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附着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申请人需要申明的是实施例中有关材料、性能以及工艺等的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指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涉及红外透光油墨中紫色油墨的制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应用的紫色油墨由25wt%的丙稀酸树脂M109(固含量为47wt% )、8wt%的酿稀树脂液(固含量为40wt% )、1wt %的富马酸树脂、1wt %的永固紫RL、2.0wt %的梓檬酸三丁醋、1.(^1:%的聚乙烯微晶蜡、1wt %的乙酸乙酯、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具体操作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萜烯树脂液和富马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100?110°C加入永固紫RL和聚乙烯微晶蜡,搅拌I小时;继续降温至60?80°C,加入柠檬酸三丁酯搅拌20?30分钟,然后过滤出料。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涉及红外透光油墨中透明油墨的制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应用的透明油墨由32wt%的丙稀酸树脂M109(固含量为47wt% )、12wt%的马来酸树脂、2.0wt%的磷酸三甲苯酯、2.0wt %的缩水山梨糖醇酯、1wt %的乙酸乙酯、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具体操作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和马来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80?100°C加入磷酸三甲苯酯和缩水山梨糖醇酯搅拌I小时,然后过滤出料。
[0026]实施例3
[0027]在本实施例涉及红外透光油墨中专用稀释剂的制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述专用稀释剂含有:31.5重量份松香季戊四醇酯、11.5重量份亚丙基碳酸酯、15.5重量份270号矿油,和21.0重量份丁基缩水甘油醚。所述稀释剂通过将所述松香季戊四醇酯和亚丙基碳酸酯升温至120°C,加入270号矿油和丁基缩水甘油醚搅拌均匀即可。
[0028]实施例4
[0029]本实施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2wt%的透明油墨、12?丨%的专用稀释剂、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被%的四甘油单硬脂酸酯、8被%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30]实施例5
[0031]本实施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5wt%的透明油墨、10?丨%的专用稀释剂、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2wt %的四甘油单月桂酸酯、1wt %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32]实施例6
[0033]本实施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2wt%的透明油墨、12?七%的专用稀释剂、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被%的六甘油单硬脂酸酯、8被%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 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34]实施例7
[0035]本实施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5wt%的透明油墨、10?丨%的专用稀释剂、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2wt %的六甘油单月桂酸酯、1wt %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36]实施例8
[0037]本实施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3wt%的透明油墨、12?丨%的专用稀释剂、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2被%的六甘油单月桂酸酯、8被%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38]比较例I
[0039]本比较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5wt %的透明油墨、12wt %的专用稀释剂、1wt %的氨基聚酰胺树脂,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混合料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
[0040]比较例2
[0041 ] 本比较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2wt %的透明油墨、12wt %的专用稀释剂、1wt %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wt%的六甘油单月桂酸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 m的油墨。
[0042]比较例3
[0043]本比较例的红外透光油墨,含有12wt %的透明油墨、12wt %的专用稀释剂、1wt %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被%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与所述混合料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 m的油墨。
[0044]将实施例4?8以及比较例I?3得到的红外透光油墨印制在透明PC、PMMA和PET基材上;然后在65± I°C的温度下进行烘烤,烘烤40分钟之后油墨完全干燥即可。
[0045]烘烤后24小时进行测试表明:实施例4?8的红外透光油墨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3%以下,而对900?1500nm的红外光透过率可以达到95%上,LCR测试表明,其电阻值为1ltl欧姆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绝缘性。百格剥离试验表明附着力为5B,结果为100/100不剥离。将其在沸水中煮60min后,在进行百格剥离试验,剥离的数量为0,表明具有良好的附着稳定性。此外,将干燥后的油墨在1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0小时无变化,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0小时无变化,在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00小时无变化,在乙醇和汽油中浸泡100小时均无变化,表明所述红外透光油墨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耐盐和耐乙醇、汽油等性能。
[0046]而比较例I?3得到的红外透光油墨烘烤后24小时后,其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5?10%,对900?1500nm的红外光透过率为85?92%,而且其在沸水中煮60min后,在进行百格剥离试验,剥离的数量为8?15/100,粘结稳定性也较差。
[0047]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透光油墨包括12?15wt%的透明油墨、10?12wt%的专用稀释剂、8?10wt%的氨基聚酰胺树脂、10?12wt%的聚甘油脂肪酸酯、5?10被%的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紫色油墨和所述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 (2)将所述氨基聚酰胺树脂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 (3)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 μπι的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甘油脂肪酸酯选自四甘油单硬脂酸酯、四甘油单月桂酸酯、六甘油单硬脂酸酯或六甘油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稀释剂含有:31.5份松香季戊四醇酯、11.5份亚丙基碳酸酯、15.5份高沸点煤油,和21.0份丁基缩水甘油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稀释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所述松香季戊四醇酯和亚丙基碳酸酯升温至120°C,然后加入高沸点煤油和丁基缩水甘油醚搅拌均匀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色油墨由25wt%的丙稀酸树脂M109、8wt%的酿稀树脂液、1wt %的富马酸树脂、10wt%的永固紫RL,2.0wt %的柠檬酸三丁酯、1.0wt %的聚乙烯微晶蜡、1wt %的乙酸乙酯、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色油墨的制备工艺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萜烯树脂液和富马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100?110°C加入永固紫RL和聚乙烯微晶蜡,搅拌I小时;继续降温至60?80°C,加入柠檬酸三丁酯搅拌20?30分钟,然后过滤出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由32wt %的丙烯酸树脂M109U2wt%的马来酸树脂、2.0wt %的磷酸三甲苯酯、2.0wt %的缩水山梨糖醇醋、1wt %的乙酸乙醋、1wt %的一缩二乙二醇,和余量的异丙醇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的制备工艺如下:将乙酸乙酯、一缩二乙二醇和异丙醇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搅拌,加入丙烯酸树脂和马来酸树脂,至120?130°C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80?100°C加入磷酸三甲苯酯和缩水山梨糖醇酯搅拌I小时,然后过滤出料。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M109的固含量为45?47wt%。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树脂液的固含量为40wt%。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透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属于特种油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红外透光油墨包括透明油墨、专用稀释剂、氨基聚酰胺树脂、聚甘油脂肪酸酯、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和余量的紫色油墨;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紫色油墨和透明油墨与专用稀释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液;将氨基聚酰胺树脂与聚甘油脂肪酸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液。将第一混合料液、第二混合料液和丙烯酸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细度小于5μm的油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红外透光油墨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3%以下,而对波长为900~1500nm的红外透光率为95%以上。
【IPC分类】C09D11/107, C09D11/108, C09D11/03, C09D11/102
【公开号】CN104893416
【申请号】CN201510350497
【发明人】王春生
【申请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