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雾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通常由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常用 的膜材料主要有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
[0003] 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上所使用的玻璃一般是普通玻 璃,普通玻璃虽然透光度好,便于观察车外的情况。但在驾驶过程中,由于玻璃的比热与空 气的比热的差异,经常会出现结雾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驾驶员以及乘车人员的视线。同 时,现有的汽车除雾主要通过吹风和加热,在出现雾之后需要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否则会影 响驾驶员视线,从而带来潜在危险。
[0004] 中国专利CN200920243860. 2中通过在膜夹层中间置一张电热丝网,从而达到防 雾玻璃膜防雾效果,该防雾玻璃膜防雾效果明显,但会影响膜的透光性,会导致事故的发 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雾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 发明制得的防雾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表面硬度和耐刮擦性能。本发明制得的防雾 薄膜材料可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印刷等行业。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种防雾薄膜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0008] 醋酸乙酯 68-85份, 醋酸丁酸纤维素8-11份, 过氧化苯甲酰 0.5-2份, 五水合硫酸铜 0 5-1. 5份, 锆酸钠 〇〗-0.4份, 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0.02-0. 8份, 氣化钻 0. 02-0. 5份。
[0009] 所述组分还包括四乙烯五胺0-0. 04重量份。
[0010] 所述组分还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双_(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 物〇-l. 8重量份。
[0011] 所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中八甲基 环四硅氧烷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质量比为1:2。
[0012] -种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将醋酸乙酯68-85重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8-11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0. 5-2 重量份、五水合硫酸铜〇. 5-1. 5重量份、错酸钠0. 1-0. 4重量份、氧化钴0. 02-0. 5重量份, 搅拌均匀;
[0014]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混合12-18分钟,加入四乙烯五胺0-0· 04重量份、八甲基环 四硅氧烷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0-1. 8重量份、三氟化硼-二甲基 苯胺0. 02-0. 8重量份,在氮气条件、75-90°C下搅拌10-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烘 干,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15] 所述烘干的具体条件为放入60_65°C的烘箱内烘干4-6小时。
[0016] 所述高压均质机的压强为ll_15Mpa,温度为75_95°C。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本发明防雾薄膜材料,通过加入五水合硫酸铜、锆酸钠、三氟化硼-二甲基苯 胺、氧化钴,使制得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耐高温性、耐水性和高透光性。
[0019] (2)本发明防雾薄膜材料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节能环保等优点。
[0020] (3)本发明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1)将醋酸乙醋68kg、醋酸丁酸纤维素8kg、过氧化苯甲酰0. 5kg、五水合硫酸铜 0. 5kg、错酸钠0. lkg、氧化钴0. 02kg,搅拌均勾;
[0023]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llMpa,温度75°C下,混合12分钟,加入三氟化硼-二 甲基苯胺0. 02kg,在氮气条件、75°C下搅拌10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0°C的烘箱 内烘干4小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24] 实施例2
[0025] (1)将醋酸乙醋68kg、醋酸丁酸纤维素11kg、过氧化苯甲酰0. 5kg、五水合硫酸铜 0. 5kg、错酸钠0. lkg、氧化钴0. 02kg,搅拌均勾;
[0026]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llMpa,温度75°C下,混合12分钟,加入三氟化硼-二 甲基苯胺0. 02kg,在氮气条件、75°C下搅拌10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0°C的烘箱 内烘干4小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27] 实施例3
[0028] (1)将醋酸乙酯85kg、醋酸丁酸纤维素11kg、过氧化苯甲酰2kg、五水合硫酸铜 1. 5kg、错酸钠0. 4kg、氧化钴0. 5kg,搅拌均勾;
[0029]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15Mpa,温度95°C下,混合18分钟,加入四乙烯五胺 0. 04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 6kg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I. 2kg、三氟化 硼-二甲基苯胺〇. 〇2kg,在氮气条件、90°C下搅拌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5°C 的烘箱内烘干6小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30] 实施例4
[0031] (1)将醋酸乙醋85kg、醋酸丁酸纤维素11kg、过氧化苯甲酰2kg、五水合硫酸铜 I. 5kg、错酸钠0. lkg、氧化钴0. 02kg,搅拌均勾;
[0032]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15Mpa,温度95°C下,混合18分钟,加入四乙烯五胺 0. 04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 6kg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I. 2kg、三氟化 硼-二甲基苯胺〇. 〇2kg,在氮气条件、90°C下搅拌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5°C 的烘箱内烘干6小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33] 实施例5
[0034] (1)将醋酸乙醋75kg、醋酸丁酸纤维素10kg、过氧化苯甲酰1kg、五水合硫酸铜 lkg、错酸钠0. 2kg、氧化钴0. 2kg,搅拌均勾;
[0035]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15Mpa,温度95°C下,混合18分钟,加入八甲基环四硅 氧烷0. 6kg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I. 2kg、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 0. 4kg,在氮气条件、90°C下搅拌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5°C的烘箱内烘干6小 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36] 对比例
[0037] (1)将醋酸乙酯75kg、醋酸丁酸纤维素10kg、过氧化苯甲酰1kg,搅拌均匀;
[0038]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压强15Mpa,温度95°C下,混合18分钟,加入乙二胺0· 6kg 和聚乙烯醇I. 2kg,在氮气条件、90°C下搅拌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在65°C的烘箱 内烘干6小时,脱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
[0039] 本发明实施例1-5的防雾薄膜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通过测得 防雾薄膜的透光率和防雾性能,其中防雾性能的具体测试方法为将防雾薄膜放置于50°C / RH90的老化环境中5天后取出。
[0040] 表 1
[0041]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防雾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还包括四乙烯五胺 〇-〇. 04重量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还包括八甲基环四硅 氧烷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0-1. 8重量份。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雾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 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双-(苯基二甲基硅氧 烷)甲基硅醇的质量比为1:2。5. -种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醋酸乙酯68-85重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8-11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0. 5-2重量 份、五水合硫酸铜0. 5-1. 5重量份、锆酸钠0. 1-0. 4重量份、氧化钴0. 02-0. 5重量份,搅拌 均匀; (2) 加入高压均质机中混合12-18分钟,加入四乙烯五胺0-0. 04重量份、八甲基环四硅 氧烷和双_(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的混合物0-1. 8重量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 0. 02-0. 8重量份,在氮气条件、75-90°C下搅拌10-15分钟,脱气,倒入平板模具内,烘干,脱 模,得到防雾薄膜材料。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具体条 件为放入60-65°C的烘箱内烘干4-6小时。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均质机的 压强为ll_15Mpa,温度为75-95°C。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防雾薄膜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醋酸乙酯68-85份、醋酸丁酸纤维素8-11份、过氧化苯甲酰0.5-2份、五水合硫酸铜0.5-1.5份、锆酸钠0.1-0.4份、三氟化硼-二甲基苯胺0.02-0.8份、氧化钴0.02-0.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雾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IPC分类】C09D7/12, C09D101/14
【公开号】CN104893430
【申请号】CN201510299353
【发明人】钱玉珠
【申请人】苏州靖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