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y7的荧光探针及其在检测半胱氨酸(Cys)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L-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唯 一具有还原性基团疏基(-SH)的氨基酸。含疏基的半胱氨酸(Cysteine, Cys)与高半胱氨 酸(Homocysteine, Hey)是同时表达在真核细胞内的含疏基的氨基酸,分子结构只有一个 亚甲基的区别,功能差异则非常明显。Cys作为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之一,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的20中氨基酸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构建重要的谷胱甘肽的三个氨基酸之一,而Hey为甲硫 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的大小与许多疾病 相关联。现代医学研宄表明,细胞内Hey的高表达与心血管疾病及阿尔茨海默与进行性老 年痴呆有直接关联。因此,研制高选择性地识别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0003] 正是因为半胱氨酸具有如此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对存在于生物系统中的半 胱氨酸检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荧光探针是有效检测生命体内半胱氨酸的手段之一。 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荧光探针应具有作用前后荧光变化明显、对目标分子响应快、选择性 好、合成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能够应用于检测活细胞中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了。在可见光区更长区段(对生物组织伤害更小)的检测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仍具有 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选择性检测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荧光探针,所述的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I )所 示:
[0006]
[0007] 上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中间体1的合成:在N2保护下,将Cy7荧光染料、无水乙腈和甲胺水溶液混合 后,于常温下反应,TLC跟踪反应终点,将反应物过硅胶柱(200-300目的硅胶柱),干燥,得 中间体1 ;中间体1的结构如(Π )所示:
[0009]
[0010] 优选的,Cy7荧光染料与甲氨的摩尔比为1:1-1. 5 ;
[0011]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酯:甲醇=2-4:1。
[0012] 2)中间体2的合成:在队保护下,于冰水浴中,将硫代乙酸和2-碘乙醇混合,缓慢 滴加1,8-二氮杂二环^^一碳-7-烯(DBU),滴加完成后,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反应,TLC追 踪反应终点,反应物过硅胶柱,得中间体2 ;中间体2的结构如(III)所示:
[0013]
[0014] 优选的,硫代乙酸、DBU和2-碘乙醇的摩尔比为1-1.5:1-1.5:1 ;
[0015]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二氯甲烷。
[0016] 3)中间体3的合成:在N2保护下,于冰水浴中,将中间体1、无水二氯甲烷和三乙 胺混合,缓慢滴加三光气【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甲苯溶液,滴加完成后,将混合液置于 室温下搅拌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至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将反应液在真空状态下旋 干,无水乙醚洗绦,收集滤饼,得中间体3冲间体3的结构如(IV)所示:
[0017]
[0018] 优选的,中间体1、三乙胺与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15-25:5-7 ;
[0019]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酯:甲醇=10:1。
[0020] 4)荧光探针的合成:在N2保护下,将中间体2、中间体3和三乙胺混合,于30-40°C 下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得到目标产物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I)所示。
[0021] 优选的,三乙胺、中间体2和中间体3的摩尔比为1-1.5:2-2. 5:1-1. 5。TLC跟踪 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10 :1。
[0022] 本发明的荧光探针,采用Cy7作为荧光母体,在Cy7母体上引入硫酯类结构,使得 探针能够测定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发生反应,指示半胱氨酸的存在或定量测定半胱氨酸 的浓度。
[0023] 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可对半胱氨酸定性检测。应用于定性检测半胱氨酸时,其是与 半胱氨酸作用后,从而导致荧光改变;此过程可用于定性检测半胱氨酸。
[0024] 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可对半胱氨酸定量检测。将浓度呈梯度变化的半胱氨酸的PB 缓冲液分别加入荧光探针的PB缓冲液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测定各样品的荧光强度, 然后以半胱氨酸的浓度为横坐标、反应后体系的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根据荧光强 度从图中读出待测溶液中半胱氨酸的含量。此过程可用于定量检测半胱氨酸。
[0025] 本发明的荧光探针,荧光探针本身在750nm处没有荧光,与半胱氨酸作用后750nm 处荧光发生增强,且荧光强度正比于半胱氨酸浓度,从而指示半胱氨酸的存在或定量测定 半胱氨酸的浓度。因此,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可用于定性和/或定量检测半胱氨酸。
[0026] 上述的应用,方法如下:分别将上述的荧光探针和待测物溶于PH = 5-9的磷酸 盐缓冲溶液中,分别取两种溶液,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1的PH = 5-9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二 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液,混合均勾,得工作液,测量该工作液在Aex = 650nm,Aem = 750nm下的焚光发射光谱。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半胱氨酸存在下荧光发生显著增强,可 用于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地定性及定量检测半胱氨酸。这对于深入研宄半胱氨酸在生物体 内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实施例1合成的荧光探针的1H NMR。
[0029] 图2是实施例1合成的荧光探针的13CNMR。
[0030] 图3是实施例2中荧光探针与半胱氨酸响应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31] 其中,图3a :空白;图3b :半胱氨酸终浓度IOuM ;图3c :半胱氨酸终浓度20uM ;图 3d :半胱氨酸终浓度40uM ;图3e :半胱氨酸终浓度60uM ;图3f :半胱氨酸终浓度80uM ;图 3g :半胱氨酸终浓度100uM。
[0032] 图4是实施例2中荧光探针与半胱氨酸响应后的荧光发射光谱;
[0033] 其中,图4a :空白;图4b :半胱氨酸终浓度IOuM ;图4c :半胱氨酸终浓度20uM ;图 4d :半胱氨酸终浓度40uM ;图4e :半胱氨酸终浓度60uM ;图4f :半胱氨酸终浓度80uM ;图 4g :半胱氨酸终浓度100uM。
[0034] 图5是荧光探针与不同浓度下半胱氨酸反应速率的动力学示意图;
[0035] 其中,图5a :空白;图5b :半胱氨酸终浓度IOuM ;图5c :半胱氨酸终浓度20uM ;图 5d :半胱氨酸终浓度40uM ;图5e :半胱氨酸终浓度60uM ;图5f :半胱氨酸终浓度80uM ;图 5g :半胱氨酸终浓度100uM。
[0036] 图6是本发明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示意图;
[0037] 其中,图6a :空白;图6b :抗坏血酸;图6c :甘氨酸;图6d :组氨酸;图6e :半胱氨 酸;图6f :二硫苏糖醇;图6g :色氨酸;图6h :谷胱甘肽;图6i :谷氨酸;图6j :过氧化氢。
[0038] 图7是本发明焚光探针在不同pH下的焚光强度不意图。
[0039] 图8是本发明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定量检测示意图。
[0040]图9是本发明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检出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
[0042] 实施例1 一种焚光探针的合成
[0043] 1)中间体1的合成:在队保护下,将Cy7-Cl (七甲川花菁)1.28g(2.0mm〇l)置于 IOOmL三口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腈和甲胺水溶液(将0. 061g (2. Ommol)甲胺溶于20ml水 中),常温反应3小时。TLC追踪反应终点(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3:l(v/v)),反应 后,将反应产物过硅胶柱(硅胶的颗粒大小为200-300目的),收集流出液,真空状态下用旋 转蒸发仪旋干,得到蓝色粉末状产物lg,即中间体1,产率为79%。
[0044] 2)中间体2的合成:在队保护下,将0. 874g(ll. 5mmol)硫代乙酸置于IOOmL三口 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冰浴中,加入1.72g(10.0mmol)2-碘乙醇,再将 1.749g(11.5mmol)DBU 缓慢滴加于反应液中,滴加完成后,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用纯二 氯甲烷作为展开剂),反应后,将反应产物过硅胶柱(硅胶的颗粒大小为200-300目的),收 集滤液,得到黄色油状液体〇. 5g,即中间体2,产率为42 %。
[0045] 3)中间体3的合成:在队保护下,将0. 127g(0. 2mmol)中间体1置于50mL三口 瓶中,加入50mL无水二氯甲烧中(必须保证绝对无水),加入0. 404g(4mmol)三乙胺,将三 口瓶置于冰浴中,将〇. 386g(l. 3mmol)固体三光气溶于2mL甲苯中,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的 滴加到反应液中,滴加完成后,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反应,搅拌约3小时,TLC追踪反应终点 (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酯:甲醇=10 :1),直至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将反应物在 真空状态下旋干,无水乙醚60mLX 3进行洗涤,将滤饼收集,得到0. 03g绿色固体,即中间体 3,产率为22%。
[0046] 4)荧光探针的合成:在N2保护下,将0. 109g(0. 14mmol)中间体3置于IOOmL三 口瓶中,将〇. 〇34g(0. 28mmol)中间体2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0. 014g(0. 14mmol)三乙胺, 35°C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酯:甲醇=10 :1),直至中间体3 完全反应完毕,过滤,干燥,得到0. 005g绿色的固体粉末,即为荧光探针,产率为5%。荧光 探针的结构式如(I)所示。
[0047]
[0048] 将获得的荧光探针做核磁共振氢谱图,结果如图1 :? NMR (400MHz,⑶Cl3) δ (ppm) : 7. 56-7. 48 (d,2H),7. 43-7. 38 (t,2H),7. 37-7. 33 (d,2H),7. 26-7. 22 (t, 4H),7. 19-7. 14 (d,2H),6. 37-6. 28 (d,2H),5. 32-5. 29 (s,2H),4. 35-4. 29 (m, 3H),4. 16-4. 06 (t,2H),3. 37-3. 33 (s,2H),3. 31-3. 04 (t,2H),2. 89-2. 77 (m, 2H),2. 77-2. 66 (m,2H),2. 00-1. 96 (s,3H),I. 67-1. 64 (s,6H),I. 50-1. 44 (t, 6H),I. 27-1. 24 (s,4H),I. 00-0· 96 (t,2H)。
[0049] 将获得的荧光探针做 核磁共振碳谱图,结果如图2 :13CNMR(100MHZ,DMS0,ppm): 171. 717,170. 367,168. 469,167. 825,153.012,141.813,141.349,141.058,132.073, 130. 908,128. 758,128. 366,125. 533,122. 508,110. 694,101. 930,65· 573,63· 554,62· 641, 53. 793,49. 228,40. 358,38. 459,31. 919,30. 608,29. 621,29. 337,29. 116,29. 110,28. 557, 28. 205,27. 238,25. 354,22. 689,20. 829,20. 526,19. 202,14. 105,13. 688,12. 611。
[0050] 实施例2荧光探针与半胱氨酸响应后的性能研宄
[0051] 将荧光探针溶于0. 1Μ,pH = 7. 40的PB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配制成浓 度为2000uM的荧光探针溶液,作为荧光探针储备液。
[0052] 将半胱氨酸溶于0. 1M,pH = 7. 40的PB缓冲液中,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0uM、 200uM、400uM、600uM、800uM、1000 uM的半胱氨酸溶液,作为半胱氨酸储备液。
[0053] (一)紫外吸收与焚光发射
[0054] 取20uL浓度为2000uM的荧光探针溶液和20uL不同浓度的半胱氨酸溶液,加入到 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中的96孔酶标板中,同时每孔酶标板中另加入160uL体积比为 1:1的PB缓冲液(pH = 7. 40,浓度为0. 1M)和DMSO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工作液,测量该 工作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同时做空白(空白中只是不加荧光探针,其它相 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0055] 由图3和图4可见,随着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大,750nm处的荧光强度在增加。探针 的最大吸收在800nm处,最大发射波长在750nm处。结果显示探针响应后的最大激发波长 为650nm、最大发射波长为750nm。
[0056] (二)荧光探针的动力学试验
[0057] 在96孔酶标板中分别加入160uL体积比为1:1的PB缓冲液(0· 1M,pH = 7. 40)和 DMSO的混合液,然后分别加入20uL的2000uM的荧光探针溶液,再分别加入20uL的100uM、 200uM、400uM、600uM、800uM和1000 uM的半胱氨酸溶液,混合均匀,得工作液。在全波长扫描 式多功能读数仪下测量该工作液的荧光发射光谱,X ex = 650nm,光栅宽度为5nm,Aem = 750nm,监测其荧光强度变化情况,同时做空白(空白中只是不加荧光探针,其它相同)。结 果如图5所示。
[0058] 由图5可见,在空白组中,探针的荧光强度几乎没有变化,随着半胱氨酸浓度的逐 渐增加探针荧光强度不断变化。可知,探针可以稳定的响应半胱氨酸。且随着时间的增长, 荧光强度在增大。
[0059] (三)荧光探针的选择性试验
[0060] 分别将组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二硫苏糖醇、色氨酸、谷胱甘肽、谷氨 酸和过氧化氢溶于PB缓冲溶液(0. 1M,PH = 7. 4)中,分别得到浓度为20mM组氨酸溶液; 20mM甘氨酸溶液;1000 uM半胱氨酸溶液;20mM抗坏血酸溶液;200uM二硫苏糖醇溶液;20mM 色氨酸溶液;200uM谷胱甘肽溶液;20mM谷氨酸溶液;20mM过氧化氢溶液。
[0061] 在160ul体积比为1:1的PB缓冲液(0. 1M,PH = 7. 4)和DMSO的混合液中,加20ul 荧光探针溶液(2000uM),然后分别加入20ul的20mM组氨酸溶液;20mM甘氨酸溶液;1000 uM 半胱氨酸溶液;20mM抗坏血酸溶液;200uM二硫苏糖醇溶液;20mM色氨酸溶液;200uM谷胱 甘肽溶液;20mM谷氨酸溶液和20mM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得到工作液。使用全波 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及96孔酶标板进行测量。分别测量不同工作液的荧光发射光谱,光 栅宽度为 5nm,λ em = 750nm。
[0062] 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中,纵坐标表示荧光强 度,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由图6可见,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对体系 荧光显著增强。测定条件下,相比于半胱氨酸,其他物质导致的荧光增强可以忽略。
[0063] (四)不同的PH对荧光探针荧光强度的影响
[0064] 在96孔酶标板中分别加入160uL体积比为1:1的PB缓冲液(0. 1M)和DMSO的混合 液,加入20uL的1000 uM半胱氨酸溶液,加入20uL的2000uM的荧光探针液。其中PB (0. 1M) 的PH分别为I.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5。利用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 数仪分别对该十个不同PH条件下的反应液在相同的时间点进行单点扫描,以不同的十个 PH作为横坐标,以不同的荧光强度作为纵坐标进行绘图,结果如图7所示。
[0065] 由图7可见,在pH为1. 5到10. 5的pH条件下,荧光探针的荧光在半胱氨酸作用 下可以显著增强,pH对该探针有影响,且在PH = 7. 4左右的生理PH下荧光强度最强。PH =7. 4与生物的生理条件下的酸碱度是接近的,这也说明该荧光探针较适合应用于生物体 内从而进行生物检测。
[0066] 实施例3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定量检测
[0067] ( -)定量检测
[0068] 将荧光探针溶于0· 1M,pH = 7. 40的PB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配置成浓 度为2000uM的荧光探针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0069] 将半胱氨酸溶于0. 1M,pH = 7. 40的PB缓冲液中,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0uM、 200uM、400uM、600uM、800uM和1000 uM的半胱氨酸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0070] 取160ul体积比为1:1的PB缓冲液(0. 1M、PH = 7. 4)和DMSO的混合溶液,加入 20uL浓度为2000uM的标准荧光探针溶液和20uL不同浓度(OuM-1000 uM)的标准半胱氨酸 溶液,混合均匀,作为标准工作溶液。使用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及96孔酶标板进行 测量。测量该标准工作液的荧光发射光谱,λ ex = 650nm,光栅宽度为5nm,λ em = 750nm, 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半胱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结果如图8所示。由图8可见, 当半胱氨酸的浓度在IOOuM以下时,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半胱氨酸的浓度呈现很好的线 性关系。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F 75tlnm= 0. 1763 XC半+2. 9428,其线性相关系数为R = 0. 9873,其中,F为荧光强度,Ciwius为半胱氨酸的浓度。
[0071] (二)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检出限
[0072] 于160ul体积比为1:1的PB缓冲液(0. 1Μ、PH = 7. 4)和DMSO的混合溶液中,加 20uL荧光探针溶液(2000uM)以及20uL不同浓度(OuM-1000 uM)的半胱氨酸溶液。使用全 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及96孔酶标板进行测量。测量该工作液的荧光发射光谱,λ ex = 650nm,光栅宽度为5nm,λ em = 750nm。将750nm处的荧光强度F、最小荧光强度Fmin和最 大荧光强度Fmax数据,利用归一化公式:(F-F minV(Fmax-Fmin)计算得到的数据作为纵坐标,对 半胱氨酸的浓度(uM)取对数Log[半胱氨酸],作为横坐标。做一条线性回归曲线。该曲线 与横坐标的交点即是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的检出限。结果如图9所示,由图9可见,该探针 的检出限是1. 388Χ10-5Μ。
【主权项】
1. 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I )所示:2.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中间体1的合成:在N2保护下,将Cy7荧光染料、无水乙腈和甲胺水溶液混合后,于 常温下反应,TLC跟踪反应终点,将反应物过硅胶柱,干燥,得中间体1 ; 2) 中间体2的合成:在N2保护下,于冰水浴中,将硫代乙酸和2-碘乙醇混合,缓慢滴加 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然后将混合液于室温下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将反应物 过硅胶柱,得中间体2 ; 3) 中间体3的合成:在N2保护下,于冰水浴中,将中间体1、无水二氯甲烷和三乙胺混 合,缓慢滴加三光气的甲苯溶液,然后将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TLC追踪反应终点,至反 应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将反应液在真空状态下旋干,无水乙醚洗涤,收集滤饼,得中间体3 ; 4) 荧光探针的合成:在N2保护下,将中间体2、中间体3和三乙胺混合,于30-40°C下反 应,TLC追踪反应终点,得到目标产物荧光探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Cy7荧光染 料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1-1. 5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酯:甲醇= 2-4:1〇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硫代乙酸、 1,8-二氮杂二环^^一碳-7-烯和2-碘乙醇的摩尔比为1-1. 5:1-1. 5:1 ;TLC跟踪反应终点 的展开剂为二氯甲烷。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中间体1、三 乙胺与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15-25:5-7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按体积比,乙酸乙 酯:甲醇=10: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三乙胺、中间 体2和中间体3的摩尔比为1-1.5:2-2.5:1-1.5 ;TLC跟踪反应终点的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甲醇=10 :1。7. 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在半胱氨酸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中的应用。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分别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 探针和待测物溶于PH = 5-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分别取两种溶液,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1 的PH = 5-9磷酸盐缓冲溶液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工作液,测量该工作液在 λ ex = 650nm,λ em = 750nm下的焚光发射光谱。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 = 7. 4。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荧光探针具有如(I)所示的结构式,这类化合物用作检测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其本身在750nm处没有荧光,与半胱氨酸作用后750nm处的荧光发生增强,且荧光强度正比于半胱氨酸浓度,从而指示半胱氨酸的存在或定量测定半胱氨酸的浓度。
【IPC分类】G01N21/64, C09K11/06, C07D209/14
【公开号】CN104893710
【申请号】CN201510168610
【发明人】夏立新, 张爱霞, 宋朋
【申请人】辽宁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