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xiaoxiao2020-10-23  4

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和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动物养殖厂中动物易感染各种流行疾病,极 易导致动物的大规模死亡,病死动物尸体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处理,不但会造成疾病传播问 题,而且很可能会流入市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如何妥善处理病死动 物尸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 根据2013年农业部发布的《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对于病 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深埋、焚烧、高温高压化制和生物发酵等,从技术工艺角度来 讲上述方法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各技术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深埋处理,经常会因 为处理不当,动物尸体会暴露出来,污染周边环境;焚烧处理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气体,容易 造成二次污染;而高温高压化制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更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生物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尸体进行发酵分解,形成腐殖质,最终作为有机肥的过程, 因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且经济,发酵产物用作有机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得到人们的认 可和关注,越来越多利用生物发酵方法处理动物尸体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
[0004]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393180 A《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处理病死动物 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处理病死动物的方法,该发明在利用金针菇菌渣中天 然微生物菌群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芽孢杆菌、嗜热真菌、嗜热放线菌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 化处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393180 A《一种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方 法》,公开了一种向堆肥原料中加入由纳豆芽孢杆菌、酵母菌及枯草杆菌组成的发酵体,从 而快速降解动物尸体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393180 A《一种高温需氧 发酵分解废弃动物尸体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高温需氧发酵分解废弃动物尸体的方法,该法 中添加了由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喜热芽孢杆菌、嗜热脂肪 地衣芽孢杆菌、海栖热袍菌、嗜热网球菌、嗜热古细菌8种菌混合形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0005] 上述技术均是属于传统生物发酵的方法,将动物尸体与秸杆辅料混合分切、绞碎 后加入复合微生物制剂,该方法能够使动物尸体得到有效的处理,但现行的复合微生物制 剂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利用现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生物发酵处理动物尸体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順 3和H2S等恶臭气体,污染周边环境;其次,利用现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 动物尸体不能有效地降解动物尸体中的脂肪,所制得的有机肥料油脂含量较高,不利于作 物的直接吸收利用,若将此肥料施于水田,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水膜,造成植物根系缺氧腐 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和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复合微生物制剂,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嗜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所述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 20~30%,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所述的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 总菌数的10~20%,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所述的弯曲芽孢 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
[0009] 作为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总菌数大于 等于 5. 0 X 109cfu/g。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一)活化菌种
[0012] 分别将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其 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上, 30~40°C培养24~36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上,30~37°C培养36~48小 时,将各个菌种活化;
[0013] (二)三角摇瓶培养
[0014] 分别将步骤(一)活化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 摇瓶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 培养基上,摇床转速150~160rpm,30~40°C培养24~36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 养基上,摇床转速150~160rpm,30~37°C培养36~48小时,得到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 液;
[0015] (三)混合种子液的制备
[0016] 分别将步骤(二)制得的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量接 种到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蛋白胨 15~25%,酵母膏1~2%,玉米粉1~2%,磷酸氢二钾0. 2~0. 4%,磷酸二氢钾0. 3~ 0.6%,硫酸镁0.005~0.01 %,余量为水;种子罐中培养通气量为I : 1~1.5,培养温度 30~35°C,搅拌速度150~160rpm,培养时间为48~72h,得到各个菌种的种子液;
[0017] 活菌计数:按照下述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将上述制得的各个菌种 的种子液混合制成混合种子液: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铜绿假 单胞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20%,巨大芽孢 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且该混合 种子液中总菌数大于等于5. OX 109cfu/mL ;
[0018] (四)混合发酵
[0019] 向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蛋白胨15~25%,酵母膏1~2%,玉米粉1~2%,磷酸氢二钾0.2~0.4%,磷酸二 氢钾0. 3~0. 6%,硫酸镁0. 005~0. 01 %,余量为水;并经121°C灭菌20分钟,待发酵罐温 度降至40°C以下,在发酵罐运作的情况下喷入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种子液;发酵罐中培 养通气量为I : 1~1.5,培养温度30~35°C,搅拌速度150~160rpm,培养时间为48~ 72h,得到混合发酵液,对所述混合发酵液活菌计数,总菌数大于等于5. 0 X 109cfu/mL ;
[0020] (五)制成菌粉
[0021] (1)制作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葡萄糖10~20%,豆柏粉50~70%,玉米粉20~40% ;并经121°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即得;
[0022] (2)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发酵液的pH调节为6. 5~7. 5,按25~35%的质量 百分比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在固体发酵罐中30~35°C培养36~48小时, 得到固体发酵产物;
[0023] (3)配制菌粉保护剂,所述的菌粉保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脱脂奶 粉1. 5~2. 5%,甘油2. 0~3. 0%,蔗糖0. 5~1. 0%,余量为蒸馏水;并经121°C高压蒸汽 灭菌20分钟即得;
[0024] (4)将所述菌粉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为2~5%的比例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产物 中,搅拌1~2小时,得到混合湿料;
[0025] (5)将所述的混合湿料制粒、干燥、粉碎,即得菌粉;
[0026] (6)检验所得菌粉的活菌数大于等于5. 0 X 109cfu/g ;
[0027] (7)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 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动物尸体,投放比例为1 : 500~1 : 200。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 高效、快速的分解动物尸体且无恶臭气体产生,所制成的有机肥料油脂含量低,在水田和旱 田中皆可使用。
[0029]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热链球菌、巨大 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均为可购买菌种,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购 买。
[0030] 所述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属嗜热性需氧芽孢杆菌,兼有厌氧的特性,菌落表面粗 糙呈米黄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有芽孢,耐热。该菌属于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 藏中心购买,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GMCC 1.1923, CICC 10392。
[0031] 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属好氧菌, 菌落表面光滑微隆起,表面呈金属光泽,革兰氏染 色呈阴性,无芽孢,耐热。该菌属于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如铜绿假 单胞菌 CICC23683, CICC 23694, ACCC 10647。
[0032] 所述的嗜热链球菌属兼性厌氧菌,菌落表面呈米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 耐热。该菌属于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如嗜热链球菌CICC 20364, CICC 20365,ACCC 10651。
[0033] 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属好氧菌,但兼有厌氧特性,菌落呈灰白色,革兰氏染色呈阳 性,有芽孢,耐热。该菌属于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如巨大芽孢杆菌 ACCC 01509, CGMCC 1.234。
[0034] 所述的弯曲芽孢杆菌属好氧菌,菌落表面呈微黄色,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有芽 孢,耐热。该菌属于现有技术中的菌株,可以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如弯曲芽孢杆菌ACCC 02938,ACCC 02956。
[0035]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所含的微生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高 效、安全、资源化地处理和利用动物尸体。所述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分泌的脂肪酶及蛋白 酶能够高效的降解动物尸体中的脂肪和蛋白成分,其分解产物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其他微生 物再次利用;所述的弯曲芽孢杆菌能高效的分泌纤维素酶,还能分泌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 等,能够有效的分解处理动物尸体时所添加的秸杆辅料;复合微生物制剂中的其他微生物 能够对脂肪、蛋白质以及纤维素的初步降解产物进行二次利用,加速动物尸体及秸杆辅料 的降解,最终将其分解成植物能利用的有机肥料,实现动物尸体的资源化处理;所述的巨大 芽孢杆菌能够利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H#P H2S,从而减少其释放量,降低臭味浓度。
[0036]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7]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由经过驯化筛选的耐高温微生物制成,包含高效 分解脂肪、分解纤维素及除臭功能的菌株。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高效、快速的分解 动物尸体及秸杆辅料中的脂肪和纤维素等不易分解的大分子化合物,将动物尸体转化成油 脂含量低的有机肥料;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还具有高效的除臭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 处理过程中见1 3和H2S的释放量,降低臭味浓度,达到无臭处理。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 制剂处理动物尸体能够解决用现行的生物发酵处理动物尸体过程中产生恶臭、以及所制得 的有机肥料油脂含量高、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不能用于水田的问题,最终高效、安全、 环保地把动物尸体处理成有机肥料,达到动物尸体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效果实例1中处理1和处理2处理动物尸体的除臭及脱脂效果图。
[0039] 图2为效果实例2中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动物尸体的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0041] 实施例一
[004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 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
[004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 (一)活化菌种
[0045] 分别将各个菌种分别接种到各菌种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 抱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CGMCC 1.192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ICC 23683、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CCC 01509 和弯曲芽抱 杆菌(Bacillus flexus) ACCC 02938接种到LB培养基上,30°C培养24小时;嗜热链球菌 (Str印tococcus thermophilus)CICC 20364 接种到 MRS 培养基上,30°C培养 36 小时,将各 个菌种活化;
[0046] (二)三角摇瓶培养
[0047] 分别将步骤(一)活化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 摇瓶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 培养基上,摇床转速150rpm,30°C培养36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上,摇床转速 150rpm,30°C培养48小时,得到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
[0048] (三)混合种子液的制备
[0049] 分别将步骤(二)制得的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量接 种到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蛋白胨 15 %,酵母膏2 %,玉米粉1 %,磷酸氢二钾0. 3 %,磷酸二氢钾0. 6 %,硫酸镁0. 005 %,余量 为水;种子罐中培养通气量为1 : 1,培养温度30°C,搅拌速度150rpm,培养时间为72h,得 到各个菌种的种子液;
[0050] 活菌计数:按照下述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将上述制得的各个菌 种的种子液混合制成混合种子液: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3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且该混合种子液中总菌数大于等于 5. 0X109cfu/mL ;
[0051] (四)混合发酵
[0052] 向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蛋白胨15%,酵母膏2%,玉米粉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6%,硫酸镁 0. 005 %,余量为水;并经121 °C灭菌20分钟,待发酵罐温度降至40°C以下,在发酵罐运作的 情况下喷入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种子液;发酵罐中培养通气量为1 : 1,培养温度30°C, 搅拌速度150rpm,培养时间为48h,得到混合发酵液,对所述混合发酵液活菌计数,总菌数 大于等于 5. OX 109cfu/mL ;
[0053] (五)制成菌粉
[0054] (1)制作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葡萄糖10 %,豆柏粉70 %,玉米粉20% ;并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55] (2)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发酵液的pH调节为6. 5,按25%的质量百分比加入 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在固体发酵罐中30°C培养48小时,得到固体发酵产物;
[0056] (3)配制菌粉保护剂,所述的菌粉保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脱脂奶 粉2%,甘油2. 0%,蔗糖0. 5%,余量为蒸馏水;并经121°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57] (4)将所述菌粉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为2%的比例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产物中, 搅拌1小时,得到混合湿料;
[0058] (5)将所述的混合湿料制粒、干燥、粉碎,即得菌粉;
[0059] (6)检验所得菌粉的活菌数大于等于5. 0 X 109cfu/g ;
[0060] (7)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
[0061] 实施例二
[006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 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
[006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4] (一)活化菌种
[0065] 分别将各个菌种分别接种到各菌种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 抱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CGMCC 1.192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ICC 23683、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CCC 01509 和弯曲芽抱 杆菌(Bacillus flexus) ACCC 02938接种到LB培养基上,35°C培养24小时;嗜热链球菌 (Str印tococcus thermophilus)CICC 20364 接种到 MRS 培养基上,35°C培养 48 小时,将各 个菌种活化;
[0066] (二)三角摇瓶培养
[0067] 分别将步骤(一)活化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摇 瓶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 培养基上,摇床转速160rpm,35°C培养24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 到MRS培养基上,摇床转速 160rpm,35°C培养36小时,得到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
[0068] (三)混合种子液的制备
[0069] 分别将步骤(二)制得的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量接 种到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蛋白胨 20%,酵母膏1%,玉米粉1.5%,磷酸氢二钾0.4%,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01%,余量 为水;种子罐中培养通气量为1 : 1.5,培养温度35°C,搅拌速度160rpm,培养时间为48h, 得到各个菌种的种子液;
[0070] 活菌计数:按照下述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将上述制得的各个菌 种的种子液混合制成混合种子液: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30%,且该混合种子液中总菌数大于等于 5. 0X109cfu/mL ;
[0071] (四)混合发酵
[0072] 向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蛋白胨20%,酵母膏1%,玉米粉1.5%,磷酸氢二钾0.4%,磷酸二氢钾0.3%,硫酸 镁0. 01 %,余量为水;并经121 °C灭菌20分钟,待发酵罐温度降至40°C以下,在发酵罐运作 的情况下喷入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种子液;发酵罐中培养通气量为1 : 1.5,培养温度 30°C,搅拌速度150rpm,培养时间为48h,得到混合发酵液,对所述混合发酵液活菌计数,总 菌数大于等于5. OX 109cfu/mL ;
[0073] (五)制成菌粉
[0074] (1)制作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葡萄糖10 %,豆柏粉50 %,玉米粉40 % ;并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75] (2)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发酵液的pH调节为7. 0,按30%的质量百分比加入 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在固体发酵罐中30°C培养36小时,得到固体发酵产物;
[0076] (3)配制菌粉保护剂,所述的菌粉保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脱脂奶 粉1. 5%,甘油3. 0%,蔗糖1. 0%,余量为蒸馏水;并经121°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77] (4)将所述菌粉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为3%的比例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产物中, 搅拌1小时,得到混合湿料;
[0078] (5)将所述的混合湿料制粒、干燥、粉碎,即得菌粉;
[0079] (6)检验所得菌粉的活菌数大于等于5. 0 X 109cfu/g ;
[0080] (7)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
[0081] 实施例三
[008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 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
[008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4] (一)活化菌种
[0085] 分别将各个菌种分别接种到各菌种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 抱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CGMCC 1.192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ICC 23683、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CCC 01509 和弯曲芽抱 杆菌(Bacillus flexus)ACCC 02938接种到LB培养基上,40°C培养36小时;嗜热链球菌 (Str印tococcus thermophilus)CICC 20364 接种到 MRS 培养基上,37°C培养 36 小时,将各 个菌种活化;
[0086] (二)三角摇瓶培养
[0087] 分别将步骤(一)活化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 摇瓶培养,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 培养基上,摇床转速160rpm,40°C培养24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上,摇床转速 160rpm,37°C培养48小时,得到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
[0088] (三)混合种子液的制备
[0089] 分别将步骤(二)制得的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量接 种到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蛋白胨 25 %,酵母膏1 %,玉米粉2 %,磷酸氢二钾0. 2 %,磷酸二氢钾0. 6 %,硫酸镁0. 01 %,余量为 水;种子罐中培养通气量为I : 1. 5,培养温度30°C,搅拌速度160rpm,培养时间为48h,得 到各个菌种的种子液;
[0090] 活菌计数:按照下述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将上述制得的各个菌 种的种子液混合制成混合种子液: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且该混合种子液中总菌数大于等于 5. 0X109cfu/mL ;
[0091] (四)混合发酵
[0092] 向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蛋白胨25 %,酵母膏1 %,玉米粉2 %,磷酸氢二钾0. 2 %,磷酸二氢钾0. 6 %,硫酸镁 0. 01 %,余量为水;并经121 °C灭菌20分钟,待发酵罐温度降至40°C以下,在发酵罐运作的 情况下喷入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种子液;发酵罐中培养通气量为1 :1,培养温度35°C,搅 拌速度160rpm,培养时间为72h,得到混合发酵液,对所述混合发酵液活菌计数,总菌数大 于等于 5. OX 109cfu/mL ;
[0093] (五)制成菌粉
[0094] (1)制作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葡萄糖20 %,豆柏粉60 %,玉米粉20 % ;并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95] (2)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发酵液的pH调节为7. 5,按35%的质量百分比加入 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在固体发酵罐中35°C培养36小时,得到固体发酵产物;
[0096] (3)配制菌粉保护剂,所述的菌粉保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脱脂奶 粉2. 5%,甘油2. 0%,蔗糖1. 0%,余量为蒸馏水;并经121°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得;
[0097] (4)将所述菌粉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比例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产物中, 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湿料;
[0098] (5)将所述的混合湿料制粒、干燥、粉碎,即得菌粉;
[0099] (6)检验所得菌粉的活菌数大于等于5. 0 X 109cfu/g ;
[0100] (7)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
[0101] 实施例四
[010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 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
[0103] 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其混合种子液中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 总菌数的百分比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30%,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 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其余步骤同实施例三。
[0104] 实施例五
[010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 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
[0106] 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其混合种子液中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 总菌数的百分比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30%, 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其余步骤同实施例三。
[0107] 效果实例1
[0108] 为了检测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动物尸体的除臭效果及脱脂效果,我们取生 猪肉进行实验室小试试验。取4. 5Kg生猪肉绞碎处理后分别放于9个50L大瓶子中,每个 瓶子中放500g,处理1按微生物制剂:生猪肉=1 : 200的比例加入市售某动物尸体腐熟 剂,处理2加入等量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3为空白对照,不添加 动物尸体腐熟剂,每个大瓶子内 悬挂两个IOOmL的小烧杯分别装有50mLl %硼酸和50mL氢 氧化镉-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液,用于吸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每个处 理做三个平行。培养10天后,分别检测每组实验吸收液中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量以及分 解产物的剩余油脂含量。氨气的测定按照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 7479-87),硫化氢的测 定按照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油脂的测定按照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 (GB/T5009. 6-2003),按照公式:
[0111]
[0112] 分别计算处理1和处理2处理动物尸体的氨气去除率、硫化氢去除率以及油脂去 除率,除臭及脱脂效果图如图1所示。
[0113] 由图1可以看出,与市售的动物尸体腐熟剂相比,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具有高 效的除臭效果和较高的油脂去除率,市售的动物尸体腐熟剂对氨气、硫化氢和油脂的去除 率分别为15. 41%、11. 19%和38. 69%,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而且处理产物油 脂含量仍然很高,使用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处理过程中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可达 到80. 16%和76. 27%,处理过程中鼻嗅无臭味,所制得的有机肥与对照组相比油脂去除率 可达到86. 18 %,该有机肥料可施于水田,不易在水面形成水膜影响植物根部的呼吸,并且 将该有机肥料施于田间后,肥料内含有的微生物仍能继续降解油脂。
[0114] 效果实例2
[0115] 为了检测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动物尸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选用浙江省 海宁市斜桥镇某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基地进行测试,从养殖场收集因病致死的生猪尸体20 头,分为处理1处理2两个处理,两个各取生猪尸体10头,分别按动物尸体:秸杆辅料= 1 : 1的比例将动物尸体与秸杆辅料混合,制成待处理物料;分别将待处理物料分切、绞碎 投入处理槽,按照复合微生物制剂:待处理物料=1 : 300的比例加入复合微生物制剂混 合发酵,处理1加入市售某动物尸体腐熟剂,处理2加入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微生物 制剂,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0116] 在处理过程中用氨气快速测定仪和硫化氢快速测定仪检测处理设备周围的氨气 和硫化氢浓度,按照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GB/T5009. 6-2003)检测所得肥料中的油脂含 量。经上述处理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生猪尸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117] 表 1
[0118]
[0119]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2的待处理物料均得到有效的处理,但是,处理1 在处理过程中可以明显闻到处理设备周围有臭味,而处理2处理设备周围臭味不明显;分 别检测处理1和处理2所得到的有机肥料的油脂含量,结果表明,与处理1相比,使用本复 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动物尸体所得到的有机肥料的油脂含量明显降低。由上表可知,使用本 发明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可以解决使用现行的动物尸体腐熟剂处理 动物尸体有恶臭以及所得肥料油脂含量高,不能用于水田的问题。
[012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 单胞菌、嗜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所述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 菌数的20~30%,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所述的嗜热链球菌 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20%,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所述的 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总菌数 大于等于 5.OX109cfu/g。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 活化菌种 分别将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嗜 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上,30~ 40°C培养24~36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上,30~37°C培养36~48小时,将 各个菌种活化; (二) 三角摇瓶培养 分别将步骤(一)活化的各个菌种接种到各个菌种对应的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上摇瓶培 养,其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 基上,摇床转速150~160rpm,30~40°C培养24~36小时;嗜热链球菌接种到MRS培养基 上,摇床转速150~160rpm,30~37°C培养36~48小时,得到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 (三) 混合种子液的制备 分别将步骤(二)制得的各个菌种的三角瓶培养液按质量百分比为5%的量接种到 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蛋白胨15~ 25%,酵母膏1~2%,玉米粉1~2%,磷酸氢二钾0. 2~0.4%,磷酸二氢钾0. 3~0.6%, 硫酸镁0.005~0.01 %,余量为水;种子罐中培养通气量为I: 1~1.5,培养温度30~ 35°C,搅拌速度150~160rpm,培养时间为48~72h,得到各个菌种的种子液; 活菌计数:按照下述各个菌种的活菌数占总菌数的百分比将上述制得的各个菌种的种 子液混合制成混合种子液: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铜绿假单胞菌 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嗜热链球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10~20%,巨大芽孢杆菌的 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弯曲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总菌数的20~30%,且该混合种子液 中总菌数大于等于5.OX109cfu/mL; (四) 混合发酵 向发酵罐中加入液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 成:蛋白胨15~25%,酵母膏1~2%,玉米粉1~2%,磷酸氢二钾0. 2~0. 4%,磷酸二 氢钾0. 3~0. 6%,硫酸镁0. 005~0. 01 %,余量为水;并经121°C灭菌20分钟,待发酵罐温 度降至40°C以下,在发酵罐运作的情况下喷入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种子液;发酵罐中培 养通气量为I: 1~1.5,培养温度30~35°C,搅拌速度150~160rpm,培养时间为48~ 72h,得到混合发酵液,对所述混合发酵液活菌计数,总菌数大于等于5. 0XIO9CfuAiL; (五) 制成菌粉 (1)制作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葡 萄糖10~20%,豆柏粉50~70%,玉米粉20~40%;并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即 得; (2) 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发酵液的pH调节为6.5~7.5,按25~35%的质量百分 比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在固体发酵罐中30~35°C培养36~48小时,得到 固体发酵产物; (3) 配制菌粉保护剂,所述的菌粉保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脱脂奶粉 1. 5~2. 5%,甘油2. 0~3. 0%,蔗糖0. 5~1. 0%,余量为蒸馏水;并经121°C高压蒸汽灭 菌20分钟即得; (4) 将所述菌粉保护剂按质量百分比为2~5 %的比例加入所述的固体发酵产物中,搅 拌1~2小时,得到混合湿料; (5) 将所述的混合湿料制粒、干燥、粉碎,即得菌粉; (6) 检验所得菌粉的活菌数大于等于5.OX109cfu/g; (7) 检验合格后包装成品。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热链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弯曲芽孢杆菌。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动物尸体中的应用。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高效、快速的分解动物尸体及秸秆辅料中的脂肪和纤维素等不易分解的大分子化合物,将动物尸体转化成油脂含量低的有机肥料;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还具有高效的除臭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过程中NH3和H2S的释放量,降低臭味浓度,达到无臭处理。最终高效、安全、环保地把动物尸体处理成有机肥料,达到动物尸体的资源化利用。
【IPC分类】C05F1/00, C12R1/385, C12R1/07, C12R1/46, C12R1/11, C05F17/00, C12N1/20
【公开号】CN104894007
【申请号】CN201510240284
【发明人】赵海泉, 张宏才, 查君如, 魏荷芬, 王田野, 汪顺丽, 宋永庆, 张龙, 谢丽, 韩保安, 胡子全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清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