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5

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3]汽车行驶时,齿轮始终在重载荷、高转速中工作。在换挡时,还承受冲击载荷,所以要求齿轮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在齿轮加工中,为保证齿轮能满足以上要求,应对齿轮进行热处理,从而提高汽车二轴齿轮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现有的齿轮的热处理工序和参数较不合理,影响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从而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下料、铸造、热处理工艺、喷丸、磨内孔及换档槽和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1-3小时内加温至1050-1335°C,再保温2-4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3_5小时加温至12250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7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880°C,再以5_6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1-3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3小时后冷至室温。
[0006]上述的汽车二轴齿轮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2小时内加温至1225°C,再保温3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2.5小时加温至1225°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5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C,再以5.5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2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5小时后冷至室温。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中的工序和参数作了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齿轮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经测定奥氏体晶粒度多6,HB400以上,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0009]实施例1:一种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下料、铸造、热处理工艺、喷丸、磨内孔及换档槽和装配,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2小时内加温至1050°C,再保温3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4小时加温至1225°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80°C,再以5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2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5小时后冷至室温。
[0010]实施例2: —种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下料、铸造、热处理工艺、喷丸、磨内孔及换档槽和装配,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2小时内加温至1225°C,再保温3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2.5小时加温至1225°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5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C,再以5.5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2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5小时后冷至室温。
【主权项】
1.汽车二轴齿轮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下料、铸造、热处理工艺、喷丸、磨内孔及换档槽和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1-3小时内加温至1050-1335°c,再保温2_4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3-5小时加温至1225°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7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880°C,再以5_6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1_3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3小时后冷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二轴齿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2小时内加温至1225°C,再保温3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2.5小时加温至1225°C,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5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C,再以5.5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2小时加温至200°C,再保温2.5小时后冷至室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二轴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是先在1-3小时内加温至1050-1335℃,再保温2-4小时,再空冷至室温,进行机加工,再在3-5小时加温至1225℃,再保温并且气体渗碳5-7小时,先在30分钟内预冷至870-880℃,再以5-6小时油冷至室温,再以1-3小时加温至200℃,再保温2-3小时后冷至室温。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从而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C21D9/32
【公开号】CN104894358
【申请号】CN201510327545
【发明人】沈文宝, 童小燕
【申请人】湖州市千金宝云机械铸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