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及其生产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中的合金钢,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阀体用钢及其生 产工艺。
[0002]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对石油的需求量将继续呈 现高增长的趋势,而另一方面,目前易采区的油源逐步枯竭,为满足石油需求量的逐年提 高,石油的开采呈现开采深度增加、由陆地转向海洋、由浅海向深海、由赤道向两级过渡的 趋势,开采设备工况越来越恶劣,对开采设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钻井平台阀体作为 开采设备的关键部件,需要满足高压、低温等越来越苛刻的工况,对其所用钢材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目前用于开发新型石油阀体用钢所需要的特种钢,有的在国内市场很难找到,甚至 是空白,有的因质量存在一定问题而难以使用,仍然需要进口。因此石油机械制造商希望钢 铁企业尽快研制开发,跟上石油开采行业的高速发展的需求。
[0003]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石油阀体用钢为普通中碳络钼钢(30CrMo钢),其抗拉强度Rm 为600~650MPa、屈服强度Rm为430~470MPa、伸长率δ 5为26~30%(由A 2(|(|换算而得)、 断面收缩率Z为26~30%,-60°C下冲击功AKV为9~40J,因此普通中碳铬钼钢强度、耐冲 击性能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满足越来越苛刻的钻井平台工矿条件,寿命短,消耗大, 不稳定性带来的损失大。
[0004] 石油阀体的制造工艺为:下料一加热一自由锻一模锻一热处理一机加工一探伤一 精加工一性能检验。材料的成分,决定了在一定热处理下的组织,组织决定了材料的性能。 由于该类工件特殊的服役工况,对其性能要求较苛刻,因此合理的成分设计,以满足其特殊 的工况对性能的要求是本钢种设计的关键。
[0005]
【发明内容】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强韧性石油阀体用钢,其强度、低温耐冲 击韧性优越,钢坯经锻轧后(压缩比多4),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 843°C~885°C保温后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49°C~704°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 缘25mm部位取样检测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彡665 MPa,屈服强度彡517 MPa,延伸 率多18%,收缩率多35%,-60°C纵向冲击功多30J,能够满足越来越严峻的海洋石油开采工 况。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其化学成分wt%为:C 0. 28-0. 35%, Si 0. 20-0. 35%, Mn 0. 70-0. 80%, Cr 0. 95-1. 10%, Ni 0. 35-0. 50%, Mo 0. 18-0. 25%, Nb 0· 01-0. 04%, S 彡 0· 020%, P 彡 0· 020%,[0]彡 0· 0020%,[H]彡 0· 00016%,余为 Fe。
[0007] 所述化学成分进一步优选为(wt%) :C 0· 29-0. 33%, Si 0· 25-0. 32%, Mn 0. 70-0. 78%, Cr I. 00-1. 06%, Ni 0. 4〇-〇. 45%, Mo 0. 2〇-〇. 25%, Nb 0. 02-0. 03%, S 彡 0· 005%, P 彡 0· 015%,[0]彡 0· 0020%,[H]彡 0· 00016% 余为 Fe。
[0008]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化学成分的限定 理由。
[0009] C :C能与多种元素一起形成不同的碳化物,并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同时又可以提 高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但也使钢的塑韧性恶化。C是提高钢的强度最廉价元素。如果C含 量低于0. 28%,强度达不到客户使用要求。如果C含量高于0. 35%,材料的韧性将明显降低, 因此取C含量控制在0. 28%-0. 35%。
[0010] Si :在钢中不形成碳化物,而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它提高 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变形硬化率的作用极强,仅次于P,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钢的韧性和塑性。Si易使钢呈带状组织,因而使钢材的横向性能低于纵向性能。Si虽然也 提尚钢的泮透性,但由于Si含量尚了,易于广生石墨化现象和增加表面的脱碳倾向,石墨 化的出现,降低了钢的塑性和耐冲击性能及淬硬性,因此仅用Si提高共析钢和亚共析钢淬 透性的办法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本发明按照石油阀体使用的各项性的要求,适当采用低 的Si含量。所以Si取值范围为:0. 25-0. 35%。
[0011] Mn :Mn和铁形成固溶体,提高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又是碳化物形 成元素,进入渗碳体中取代一部分铁原子。Mn在钢中由于降低钢的临界转变温度,所以起到 细化珠光体的作用,也间接起到提高珠光体强度的作用;扩大奥氏体相区,提高奥氏体组织 稳定性,强烈的增加钢的淬透性;当Mn含量低于0. 70%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很难达到石油阀 体用钢的使用要求,当Mn含量高于0. 80%时,加大了工件淬火后的变形趋势,对石油阀体热 处理工艺十分不利,另外Mn含量高时,有使晶粒粗化的倾向、增加钢的回火脆敏感性,综合 考虑Mn含量确定为0. 70-0. 80%。
[0012] Cr : Cr和铁能形成连续固溶体,和多种碳化物,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淬透性,同时 能提高钢的抗腐蚀和耐磨性,但Cr亦增加钢的回火脆性。Cr含量的增加对钢退火后的强 度和硬度提高的比较缓慢。这是因为Cr对于固溶强化铁素体本来就是很弱的元素,当退火 时,一部分Cr又形成碳化物,致使固溶于铁素体中的Cr减少,所以退火后对提高钢的强度 表现的较弱。加入铬,可以与锰起到相互激发的作用,充分发挥锰的作用,更能大大降低临 界冷却速度,而使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考虑到钢的使用性能及成本,所以确定Cr含量为 0. 95-1. 10%〇
[0013] Ni:与Fe以互溶形式存在于钢中的α相或γ相中,使之强化,并通过细化α相 的晶粒,改善钢的低温性能,特别是韧性,可以明显的改善钢材的冲击性能,并提高钢的耐 腐蚀性。但是,Ni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种比较稀缺的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合 金化元素,尽量少用,同时,如果Ni含量过高会造成氧化铁皮不易脱落,未脱落的氧化铁皮 易导致锻造过程中造成锻件表面凹坑,增加后期机加工的量,增加工作量,材料损失大。所 以本发明Ni范围取0. 35%-0. 50%。这也是本发明的一个创新点。
[0014] Mo:能提高钢的淬透性、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抗腐蚀性与防止点蚀倾向的作用。 当Mo含量超过0. 25%时,对材料性能改善的效果不明显,所以综合考虑,本发明Mo含量为 0.18%-0, 25%〇
[0015] Nb: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作用,提高钢的晶粒粗化温度,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 火脆性,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及对蠕变的抗力等。同时,Nb对降低钢中的气体含量及改善钢 的低温冲击韧性有显著作用。当Nb含量高于0.04%时,作用增加不明显。所以,本发明的 一创新点为Nb含量定为0. 01%-0. 04%。
[0016] P :增加钢的脆性,尤其是低温脆性,对钢材低温冲击功影响较大,且P为易偏析 元素,造成钢严重偏析,对本钢种的使用来说,应该控制越低越好,根据生产保障能力,控制 P^0.0 15%〇
[0017] 0:在室温时对钢的强度影响不大,但使钢的伸长率和面缩率显著的降低,在较低 温度和〇含量极低时,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均随〇含量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冲击性能方面,随 着〇含量的增加冲击的最大值逐渐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却很快地升高,脆性转变温度的范 围也随着变宽。同时,随着0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氧化夹杂物几率大大增加,从而降低材料 的疲劳寿命。本发明及生产工艺可以将0含量控制在0.0020%以内。
[0018] H :氢使钢的塑性降低,主要是使低温冲击功、延伸率及断面收收缩降低。氢在钢中 会产生"发纹"或形成应力区,在钢进行锻轧加工时发纹扩展而形成裂纹,使钢的力学性能 特别是塑性恶化,甚至断裂,在钢断口上呈现"白点"。同时氢还会引起点状偏析、氢脆,以及 焊缝热影响区内的裂缝等。因此,本发明及工艺将H控制在0. 0002%以下。
[0019] 残余元素 S等,上述元素都是作为杂质元素存在,允许不超过标准要求,这里不再 叙述。
[0020]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的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 转炉冶炼:在90吨以上的顶底复吹式转炉中冶炼,采用双渣或者多渣实现预脱P, 使用出钢滑板机构控制下渣,防止出钢回P,达到控制出钢P < 〇. 010%,出钢每吨钢加入合 成精炼渣500kg、铝类脱氧剂150kg及多种高纯合金进行预脱氧及成分初调; (2) 精炼:在90吨以上的LF炉中进行钢水深脱氧及合金化,造高碱度渣R为5. 0-8. 0, 强化脱S、去夹杂,精炼过程采用全程吹氩搅拌; (3) 真空脱气:在LF精炼后采用RH/VD脱气设备进行真空脱气和去除夹杂物处理,在 高真空下保持25分钟以上,保证[H]彡0. 00016%、[0]彡0. 0020%,所有成分进入
要求的范 围; (4) 夹杂物变性与软吹:真空处理之后喂丝线对夹杂物变性,并进行软吹处理,软吹时 间为20分钟; (5) 连铸:采用弧形连铸机,使用结晶器专用保护渣,长水口氩封、中包充氩、使用内装 侵入式水口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吸气。
[002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调整c、Mn、Cr、Mo含量,加入一定量的Ni、Nb,使得钢的强度、低温冲击 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钢坯经锻轧后(压缩比多4),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 火(加热至843°C~885°C保温后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49°C~704°C保温后空 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检测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彡665 MPa,屈服强度彡517 MPa,延伸率彡18%,收缩率彡35%,-60°C纵向冲击功彡30J,能够满足越来越严峻的海洋石 油开采工况对材料塑韧性及强硬度同时提高的目的。
[0022] 2)转炉吹炼使用采用双渣或者多渣实现预脱P,使用出钢滑板机构控制下渣,防 止出钢回P,达到控制出钢P彡0. 010% ; 3)连铸过程使用结晶器专用保护渣,长水口氩封、中包充氩、内装侵入式水口实行全程 全保护浇铸。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国内使用的普通石油阀体用钢30CrMo与本发明的化学成分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 不O
[0024] 表1化学成分对比wt%
采用以下生产工艺制备: (1) 转炉冶炼:在90吨以上的顶底复吹式转炉中冶炼,采用双渣或者多渣实现预脱P, 使用出钢滑板机构控制下渣,防止出钢回P,达到控制出钢P < 〇. 010%,出钢每吨钢加入合 成精炼渣500kg、铝类脱氧剂150kg及多种高纯合金进行预脱氧及成分初调; (2) 精炼:在90吨以上的LF炉中进行钢水深脱氧及合金化,造高碱度渣R为5. 0-8. 0, 强化脱S、去夹杂,精炼过程采用全程吹氩搅拌; (3) 真空脱气:在LF精炼后采用RH/VD脱气设备进行真空脱气和去除夹杂物处理,在 高真空下保持25分钟以上,保证[H]彡0. 00016%、[0]彡0. 0020%,所有成分进入要求的范 围; (4) 夹杂物变性与软吹:真空处理之后喂丝线对夹杂物变性,并进行软吹处理,软吹时 间为20分钟; (5) 连铸:采用弧形连铸机,使用结晶器专用保护渣,长水口氩封、中包充氩、使用内装 侵入式水口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吸气。
[0025] 以上制备方法中未加限定的工艺条件均可参照本领域常规技术。
[0026] 按照本发明生产的石油阀体用钢,钢坯经锻轧后(压缩比彡4),经整体热处理,热 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843°C~885°C保温后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 649 °C~704°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其力学性能如表2。
[0027] 表 2 买施例1
取 C 0.31%,Si 0.30%,Mn 0.75%,Cr 1.05%,Ni 0.43%,Mo 0.22%,Nb 0.022%, S 彡 0· 001%, P 彡 0· 013%, [0]彡 0· 0012%,[H]彡 0· 00011%,余为 Fe。连铸 Φ500ι?πι 圆坯 经轧制成Φ 200mm钢材后,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865°C保温后 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80°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力学性能达 到表3。
[0028] 表 3
实施例2 取 C 0.32%,Si 0.28%,Mn 0.74%,Cr 1.06%,Ni 0.42%,Mo 0.23%,Nb 0.028%, S 彡 0· 003%, P 彡 0· 013%,[0]彡 0· 0007%,[Η]彡 0· 00012%,余为 Fe。连铸 Φ 500mm 圆坯 经轧制成Φ 190mm钢材后,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860°C保温后 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70°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力学性能达 到表4。 「00291 衷 4
实施例3 取 C 0.30%,Si 0.26%,Mn 0.77%,Cr 1.03%,Ni 0.44%,Mo 0.23%,Nb 0.030%, S 彡 0· 002%, P 彡 0· 013%, [0]彡 0· 0008%,[H]彡 0· 00009% 余为 Fe。连铸 Φ 500mm 圆坯 经轧制成Φ 210mm钢材后,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870°C保温后 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72°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力学性能达 到表5。
[0030] 表 5
实施例4 取 C 0.29%,Si 0.29%,Mn 0.76%,Cr 1.04%,Ni 0.42%,Mo 0.21%,Nb 0.032%, S 彡 0· 002%, P 彡 0· 011%,[0]彡 0· 0013%,[H]彡 0· 00014%,余为 Fe。连铸 Φ500ι?πι 圆坯 经轧制成Φ 220mm钢材后,经整体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正火+淬火(加热至850°C保温后 水或聚合物淬火)+回火(加热至680°C保温后空冷),在距边缘25mm部位取样,力学性能达 到表6。
[0031] 表 6
本发明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阀体,应用于高压低温的海洋石油开采工 况,用户试用良好,性能优,稳定性高,阀体寿命提高,降低维护、失效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本 发明的材料使用性能得到使用商的好评。
【主权项】
1.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Wt%为: C0.28-0.35%,Si0.20-0.35%,Mn0.70-0.80%,Cr0.95-1. 10%,Ni0.35-0. 50%,Mo 0. 18-0. 25%,Nb0. 01-0. 04%,S^O. 020%,P^O. 020%, [〇]^ 0. 0020%, [H]^ 0. 00016%, 余量为Fe。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其特征在于:其 化学成分wt% 为:C0? 29-0. 33%,Si0? 25-0. 32%,Mn0? 70-0. 78%,Cr1. 00-1. 06%,Ni 0. 40-0. 45%,Mo0. 20-0. 25%,Nb0. 02-0. 03%,S^O. 005%,P^ 0. 015%, [〇] ^ 0. 0020%, [H] < 0? 00016%,余量为Fe。3. -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 骤:按权利要求1所述组分wt%, (1) 转炉冶炼:在90吨以上的顶底复吹式转炉中冶炼,采用双渣或者多渣实现预脱P, 使用出钢滑板机构控制下渣,防止出钢回P,达到控制出钢P< 〇. 010%,出钢每吨钢加入合 成精炼渣500kg、铝类脱氧剂150kg及多种高纯合金进行预脱氧及成分初调; (2) 精炼:在90吨以上的LF炉中进行钢水深脱氧及合金化,造高碱度渣R为5. 0-8. 0, 强化脱S、去夹杂,精炼过程采用全程吹氩搅拌; (3) 真空脱气:在LF精炼后采用RH/VD脱气设备进行真空脱气和去除夹杂物处理,在 高真空下保持25分钟以上,保证[H]彡0. 00016%、[0]彡0. 0020%,所有成分进入要求的范 围; (4) 夹杂物变性与软吹:真空处理之后喂丝线对夹杂物变性,并进行软吹处理,软吹时 间为20分钟; (5) 连铸:采用弧形连铸机,使用结晶器专用保护渣,长水口氩封、中包充氩、使用内装 侵入式水口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吸气; (6) 锻轧和热处理:钢坯经锻轧后,压缩比彡4,进行整体热处理:正火+淬火,S卩加热至 843°C~885°C保温后水或聚合物淬火,再回火,S卩加热至649°C~704°C保温后空冷。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石油钻井平台阀体用钢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通过调整C、Mn、Cr、Mo含量,加入一定量的Ni、Nb,使得钢的强度、低温冲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满足石油阀体的工况对材料塑韧性及强硬度同时提高的要求,明显优于普通30CrMo钢。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为转炉+精炼+真空处理+连铸。转炉工序采用双渣或多渣操作控制出钢P≤0.010%;在精炼装置中进行精炼,精炼成分调整完成后,采用RH/VD进行脱气和去除夹杂物。本发明通过RH/VD工艺,可显著提高钢的洁净度,从而显著提高钢的強韧性;采用弧形连铸机,使用结晶器专用保护渣,长水口氩封、中包充氩、使用内装侵入式水口实行全程全保护浇铸生产连铸圆坯,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吸气。
【IPC分类】C22C38/48, C22C33/04, B22D11/00
【公开号】CN104894487
【申请号】CN201510356334
【发明人】石可伟, 郑力宁, 马建超, 孙大文, 卢洪星, 张洪才, 梁佰战, 左辉, 杨顺虎
【申请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