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识别系统,具体是指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语音识别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语音识别技术已广泛进入到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消费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语音识别系统其识别精度并不高,容易出现错误识别的现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传统的语音识别系统其识别精度并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由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相连接的语音库、特征提取模块、语音识别模块以及端点检测模块,与端点检测模块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与预处理模块相连接的音频编码模块,以及与音频编码模块相连接的语音采集单元组成;所述的预处理模块则由三极管触发电路,与三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检测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组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该检测电路相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三极管触发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正极经二极管D2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l,N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l,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则经电阻Rl后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与电阻R2相并联的电容C3,P极顺次经二极管D3和电阻R5后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则作为该三极管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其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12V电压。
[0006]所述的检测电路由检测芯片U,电容C4,电阻R6,电阻R7以及二极管D5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检测芯片U的LBI管脚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负极则与检测芯片U的VBAT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检测芯片U的LBO管脚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阻R7后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检测芯片U的RLIM管脚经电阻Rl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FB管脚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而其LX管脚则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
[0007]所述的自激振荡电路由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异或门IC1,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N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7,一端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异或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3,N极经电阻R7后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l的负极以及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作为该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则分别与检测芯片U的FB管脚以及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0008]所述的检测芯片U为SP6648集成电路。
[0009]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0](I)本发明的识别距离远,人们在识别的过程中不需要靠得很近,只要在远处发出声音本发明即可识别。
[0011](2)本发明识别精度高,避免误识别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012](3)本发明结构简单,并且能耗低,适合广范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预处理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主控单元I,与主控单元I相连接的语音库2、特征提取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以及端点检测模块5,与端点检测模块5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6,与预处理模块6相连接的音频编码模块7,以及与音频编码模块7相连接的语音采集单元8组成。
[0018]其中,主控单元I作为本发明的控制中心,其采用现有的单片机来实现。语音采集单元8用于接收语音信号并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后输出,其可采用现有的麦克风来实现。音频编码模块7用于将所接收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后输出,预处理模块6则用于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处理,避免信号失真,而端点检测模块5则用于把语音信号和非语音信号的时段区分开来。
[0019]语音库2则用于预先存储被识别目标的声音信号,特征提取模块3则用于对输入的数字语音词条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词条信号所代表的命令。语音识别模块4则用于对特征提取模块3所提取的语音信号与语音库2中的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判定语音命令是否一致。该音频编码模块7、端点检测模块5、语音库2、特征提取模块3以及语音识别模块4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0020]所述的预处理模块6则为本发明的重点所在,如图2所示,其由三极管触发电路,与三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检测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组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该检测电路相连接。
[0021]其中,三极管触发电路由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Cl,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l,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组成。
[0022]连接时,电容Cl的正极经二极管D2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二极管Dl的N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其P极则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则经电阻Rl后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3则与电阻R2相并联,二极管D4的P极顺次经二极管D3和电阻R5后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
。
[0023]同时,该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则作为该三极管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其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需要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12V电压。
[0024]所述的检测电路可以对语音信号频率进行检测,其由检测芯片U,电容C4,电阻R6,电阻R7以及二极管D5组成。连接时,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检测芯片U的LBI管脚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负极则与检测芯片U的VBAT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检测芯片U的LBO管脚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阻R7后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检测芯片U的RLIM管脚经电阻Rl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FB管脚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而其LX管脚则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该检测芯片U优先采用SP6648集成电路来实现。
[0025]所述的自激振荡电路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异或门ICl,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N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7,一端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异或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3,N极经电阻R7后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2。
[0026]其在连接时,该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需要分别与电容Cl的负极以及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作为该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则分别与检测芯片U的FB管脚以及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0027]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主控单元(1),与主控单元(I)相连接的语音库(2)、特征提取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以及端点检测模块(5),与端点检测模块(5)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6),与预处理模块(6)相连接的音频编码模块(7),以及与音频编码模块(7)相连接的语音采集单元(8)组成;所述的预处理模块(6)则由三极管触发电路,与三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检测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组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该检测电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触发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正极经二极管D2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l,N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则经电阻Rl后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与电阻R2相并联的电容C3,P极顺次经二极管D3和电阻R5后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则作为该三极管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其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12V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由检测芯片U,电容C4,电阻R6,电阻R7以及二极管D5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检测芯片U的LBI管脚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负极则与检测芯片U的VBAT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检测芯片U的LBO管脚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阻R7后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检测芯片U的RLIM管脚经电阻Rl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FB管脚则与自激振荡电路相连接、而其LX管脚则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激振荡电路由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异或门IC1,N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N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7,一端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异或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3,N极经电阻R7后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l的负极以及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作为该自激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异或门IC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则分别与检测芯片U的FB管脚以及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芯片U为SP6648集成电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清语音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主控单元(1),与主控单元(1)相连接的语音库(2)、特征提取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以及端点检测模块(5),与端点检测模块(5)相连接的预处理模块(6),与预处理模块(6)相连接的音频编码模块(7),以及与音频编码模块(7)相连接的语音采集单元(8)组成;所述的预处理模块(6)则由三极管触发电路,与三极管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检测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组成;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该检测电路相连接。本发明的识别距离远,人们在识别的过程中不需要靠得很近,只要在远处发出声音本发明即可识别,同时,本发明识别精度高,避免误识别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IPC分类】G10L15/28
【公开号】CN104900234
【申请号】CN201510292722
【发明人】刘霖, 刘永, 邱会中, 杨先明, 张晓奕
【申请人】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