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3

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信异军突起,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I亿户。一般的网络电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受到其环境限制,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容易裂开,为了防止裂开,需要采用其他的包装套,而增加了制造使用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传输使用的电线,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使得其能防腐抗酸碱,目前的做法是设置一些必要的防护套,以便其能满足相应的防腐抗酸碱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其使用成本。
[0003]发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以便实现防腐抗酸碱功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应用中,延长电缆使用寿命,改善其使用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6?10份,羟基聚酯树脂15?30份,耐酸石棉纤维8?16份,丁苯胶乳10?25份,有机硅氧烷8?10份,硅酸钙4?10份,酚醛树脂12?20份,甲醛0.5?I份,硬脂酸钙0.1?0.5份,氯丁橡胶5?15份,钛白粉I?3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60?100份、间苯二酚36?100份、硅树脂60?100份、橡胶衬里颗粒60?100份、无机添加剂60?100份、塑料颗粒8?12份、环氧树脂12?20份。
[0007]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6份,羟基聚酯树脂15份,耐酸石棉纤维8份,丁苯胶乳10份,有机硅氧烷8份,硅酸钙4份,酚醛树脂12份,甲醛0.5份,硬脂酸钙0.1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I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60份、间苯二酚36份、硅树脂60份、橡胶衬里颗粒60份、无机添加剂60份、塑料颗粒8份、环氧树脂12。
[0008]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8份,羟基聚酯树脂18份,耐酸石棉纤维12份,丁苯胶乳16份,有机硅氧烷9份,硅酸钙7份,酚醛树脂16份,甲醛0.8份,硬脂酸钙0.3份,氯丁橡胶10份,钛白粉2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80份、间苯二酚66份、硅树脂80份、橡胶衬里颗粒80份、无机添加剂80份、塑料颗粒10份、环氧树脂16份。
[0009]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10份,羟基聚酯树脂30份,耐酸石棉纤维16份,丁苯胶乳25份,有机硅氧烷10份,硅酸钙10份,酚醛树脂20份,甲醛I份,硬脂酸钙0.5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3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100份、间苯二酚100份、硅树脂100份、橡胶衬里颗粒100份、无机添加剂100份、塑料颗粒12份、环氧树脂20份。
[0010]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电线具有质地柔软、耐磨耐高温、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使得该传输导线可以在要求很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本发明具有更强耐候性、抗变形、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对基层收缩和开裂变形适应性强、抗酸性、抗碱性、防腐防水性能优越,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0012]实施例1
[0013]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6份,羟基聚酯树脂15份,耐酸石棉纤维8份,丁苯胶乳10份,有机硅氧烷8份,硅酸钙4份,酚醛树脂12份,甲醛0.5份,硬脂酸钙0.1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I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60份、间苯二酚36份、硅树脂60份、橡胶衬里颗粒60份、无机添加剂60份、塑料颗粒8份、环氧树脂12。上述材料采用常规工艺制备使用。
[0014]实施例2
[0015]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8份,羟基聚酯树脂18份,耐酸石棉纤维12份,丁苯胶乳16份,有机硅氧烷9份,硅酸钙7份,酚醛树脂16份,甲醛0.8份,硬脂酸钙0.3份,氯丁橡胶10份,钛白粉2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80份、间苯二酚66份、硅树脂80份、橡胶衬里颗粒80份、无机添加剂80份、塑料颗粒10份、环氧树脂16份。上述材料采用常规工艺制备使用。
[0016]实施例3
[0017]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10份,羟基聚酯树脂30份,耐酸石棉纤维16份,丁苯胶乳25份,有机硅氧烷10份,硅酸钙10份,酚醛树脂20份,甲醛I份,硬脂酸钙0.5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3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100份、间苯二酚100份、硅树脂100份、橡胶衬里颗粒100份、无机添加剂100份、塑料颗粒12份、环氧树脂20份。上述材料采用常规工艺制备使用。
[0018]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6?10份,羟基聚酯树脂15?30份,耐酸石棉纤维8?16份,丁苯胶乳10?25份,有机硅氧烷8?10份,硅酸钙4?10份,酚醛树脂12?20份,甲醛0.5?I份,硬脂酸钙0.1?0.5份,氯丁橡胶5?15份,钛白粉I?3份;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60?100份、间苯二酚36?100份、硅树脂60?100份、橡胶衬里颗粒60?100份、无机添加剂60?100份、塑料颗粒8?12份、环氧树脂12?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6份,羟基聚酯树脂15份,耐酸石棉纤维8份,丁苯胶乳10份,有机硅氧烷8份,硅酸钙4份,酚醛树脂12份,甲醛0.5份,硬脂酸钙0.1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I份;所述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60份、间苯二酚36份、硅树脂60份、橡胶衬里颗粒60份、无机添加剂60份、塑料颗粒8份、环氧树脂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8份,羟基聚酯树脂18份,耐酸石棉纤维12份,丁苯胶乳16份,有机硅氧烷9份,硅酸钙7份,酚醛树脂16份,甲醛0.8份,硬脂酸钙0.3份,氯丁橡胶10份,钛白粉2份;所述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80份、间苯二酚66份、硅树脂80份、橡胶衬里颗粒80份、无机添加剂80份、塑料颗粒10份、环氧树脂16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层由以下质量组分物质组成:云母粉10份,羟基聚酯树脂30份,耐酸石棉纤维16份,丁苯胶乳25份,有机硅氧烷10份,硅酸钙10份,酚醛树脂20份,甲醛I份,硬脂酸钙0.5份,氯丁橡胶5份,钛白粉3份;所述保护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组成:聚硅氧烷100份、间苯二酚100份、硅树脂100份、橡胶衬里颗粒100份、无机添加剂100份、塑料颗粒12份、环氧树脂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用防腐抗酸碱电线,包含有多根信号传输线及护层,信号传输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信号传输线外层均利用护层包覆,多个护层外侧利用保护层包裹在一起,其中,护层由以下物质组成:云母粉,羟基聚酯树脂,耐酸石棉纤维,丁苯胶乳,有机硅氧烷,硅酸钙,酚醛树脂,甲醛,硬脂酸钙,氯丁橡胶,钛白粉;保护层由以下物质组成:聚硅氧烷、间苯二酚、硅树脂、橡胶衬里颗粒、无机添加剂、塑料颗粒、环氧树脂。该发明电线具有更强耐候性、抗变形、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对基层收缩和开裂变形适应性强、抗酸性、抗碱性、防腐防水性能优越,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IPC分类】C08L63/00, C08L67/00, C08K7/12, C08L11/00, H01B7/28, C08K13/04, H01B7/42, C08L9/08, H01B7/282, C08L61/06, H01B7/18, H01B7/04, C08K3/34, C08L83/04, H01B7/29, C08K3/22, H01B11/00
【公开号】CN104900321
【申请号】CN201510290871
【发明人】伍雁鹏
【申请人】邵阳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