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能力提高,变电站自动化在技术上也不断提升,所涵盖的方面也越来越广。站内通讯系统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站内远动通讯中断所产生的后果日益严重。
[0003]目前当通信系统发生中断故障时,必须通过检修人员到现场进行自环实验检测确认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内还是站外,然后再通知信通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这样增加了出工次数,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该变电站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自环功能确认通信故障发生在站内还是站外,实现了中断故障检测的快速诊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该变电站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通道、第二通信通道、第一自环设备以及第二自环设备;其中,
[0007]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第一站内装置、第一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的第一通信线路;
[0008]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包括:第二站内装置、第二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的第二通信线路;
[0009]所述第一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一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自环;
[0010]所述第二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自环。
[0011]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为采用101规约的101通信通道;
[0012]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为采用104规约的104通信通道。
[0013]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站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交换机、第一远动机以及调制解调器;
[0014]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包括:通过第一上行通道以及第一下行通道与所述调制解调器连接的音频配线架;与所述音频配线架连接的第一调度端。
[0015]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上行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均包括两条并行子通道;
[0016]所述第一上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对接;所述第一上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对接。
[0017]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站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第二远动机、实时交换机以及路由器;
[0018]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通道以及第二下行通道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通信配线架;与所述通信配线架连接的第二调度终端。
[0019]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自环设备一端与所述第二远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通道以及所述第一下行通道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连接。
[0020]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一端与所述第一远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通道以及所述第二下行通道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连接。
[0021]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自环设备包括:用于接收自环指令的接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自环指令,进行自环控制的执行模块;为所述接收模块以及所述执行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0022]优选的,在上述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一自环设备结构相同。
[002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通道、第二通信通道、第一自环设备以及第二自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第一站内装置、第一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的第一通信线路;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包括:第二站内装置、第二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的第二通信线路;所述第一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一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自环;所述第二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自环。
[0024]当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中的任一个发生通信中断故障时,通过对应的自环设备控制发生中断故障的通信通道的站内设备自环,可以根据该通信通道自环后的站外装置的报文收发状态确认该通信通道发生中断故障的位置时处于站内装置还是站外装置,无需人工进行现场的自环实验测试,实现了中断故障检测的快速诊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变电站通信系统。
[0031]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第一站内装置12、第一站外装置11以及连接第一站内装置12与第一站外装置11的第一通信线路13。
[0032]第二通信通道包括:第二站内装置15、第二站外装置14以及连接第二站内装置15与第二站外装置14的第二通信线路16。
[0033]第一自环设备17通过第一通信线路13与第一站外装置11连接;且第一自环设备17与第二站内装置15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自环设备17用于将第一站内装置12自环。
[0034]第一工作状态为第二通信通道通信正常,第一通信通道发生通信中断故障时的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由于通信中断,第一站外装置11报文异常。此时,第二站内装置15向第一自环设备17发送第一自环驱动指令以及第一测试报文信号,第一自环设备17根据第一自环驱动指令控制第一站内装置12自环。
[0035]如果第一站外装置η可以接收到该第一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由第一通信线路13与第一站外装置11通信正常,第一通信通道的中断故障发生在第一站内装置12,即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内。
[0036]反之,如果第一站外装置η无法接收到该第一测试报文信号,则证明由第一通信线路13与第一站外装置11通信不正常,说明第一测试报文信号不能通过第一通信线路13以及第一站外装置11传递,由第一通信线路13到第一站外装置11的通信通道部分存在中断故障,可以判断通信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外的第一通信线路13,或第一站外装置11,或二者之间,即可以判断通信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外。
[0037]第二自环设备18通过第二通信线路16与第二站外装置14连接,且第二自环设备18与第一站内装置12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自环设备18用于将第二站内装置15自环。
[0038]第二工作状态为第一通信通道通信正常,第二通信通道发生通信中断故障时的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由于通信中断,第二站外装置14报文异常。此时,第一站内装置12向第二自环设备18发送第二自环驱动指令以及第二测试报文信号,第二自环设备18根据第二自环驱动指令控制第二站内装置15自环。
[0039]如果第二站外装置14可以接收到该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由第二通信线路I6与第二站外装置14通信正常,第二通信通道的中断故障发生在第二站内装置15,即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内。
[0040]反之,如果第二站外装置14无法接收到该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则证明由第二通信线路16与第二站外装置14通信不正常,说明第二测试报文信号不能通过第二通信线路16以及第二站外装置14传递,由第二通信线路16到第二站外装置14的通信通道部分存在中断故障,可以判断通信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外的第二通信线路16,或第二站外装置14,或二者之间,即可以判断通信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外。
[004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自环为短路设置,即第一自环设备17将第一站内装置12自环为将第一站内装置12短路,第二自环设备18将第二站内装置15自环为将第二站内装置15短路。通过对应的自环设备将发生通信中断故障的通信通道的站内设备自环,可以快速判断中断故障发生在站内还是站外。
[0042]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如果判定第一通信通道的站外存在通信中断故障,为了进一步确定第一通信通道的站内是否同时存在通信中断故障,此时,还可以通过第一站内装置12向第二自环设备18发送第二自环驱动指令以及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如果第二站外装置14可以接收到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第一站内装置12通信正常,即第一通信通道内不存在站内的通信中断故障,如果第二站外装置14无法接收到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第一站内装置12也具有通信中断故障,即说明第一通信通道同时具有站内以及站外通信中断故障。
[0043]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如果判定第二通信通道的站外存在通信中断故障,为了
进一步确定第二通信通道的站内是否同时存在通信中断故障,此时,还可以通过第二站内装置15向第一自环设备17发送第一自环驱动指令以及第一测试报文信号,如果第一站外装置11可以接收到第一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第二站内装置15通信正常,即第二通信通道内不存在站内的通信中断故障,如果第一站外装置11无法接收到第一测试报文信号,则说明第二站内装置15也具有通信中断故障,即说明第二通信通道同时具有站内以及站外通信中断故障。
[0044]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通道为采用101规约的101通信通道。第二通信通道为采用104规约的104通信通道。
[0045]第一站内装置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交换机211、第一远动机212以及调制解调器213。第一通信线路22包括:通过第一上行通道以及第一下行通道与调制解调器213连接的音频配线架221 ;与音频配线架221连接的第一调度端222。
[0046]第二站内装置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231、第二远动机232、实时交换机233以及路由器234。第二通信线路24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通道⑤以及第二下行通道⑥与路由器234连接的通信配线架241 ;与通信配线架241连接的第二调度终端242。
[0047]为了便于第一调度端222测试收发数据,第一上行通道与第一下行通道均包括两条并行子通道,第一上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①与第一下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③对接,第一上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②与第一下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④对接。对应的子通道之间可以通过开关对接。
[0048]为了便于第二调度端242测试收发数据,第二上行通道⑤与第二下行通道⑥对接。第二上行通道⑤与第二下行通道⑥可以通过开关实现对接。
[0049]第一自环设备25 —端与第二远动机23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上行通道以及第一下行通道与第一站外装置22连接。
[0050]第二自环设备26 —端与第一远动机21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上行通道⑤与第二下行通道⑥与第二站外装置24连接。
[0051]当故障发生在故障点C时,主站端通过104通道下发自环命令到第二远动机231,第二远动机231发送第一自环驱动指令到第一自环设备25,将通道自环。此时主站端将是收发正常,报文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在第一通信通道的站内。主站端为包括第一调度端以及第二调度端的主电站。包括第一站内装置以及第二站内装置的电站为被调度的厂站。
[0052]当故障发生在故障点D时,主站端通过101通道下发自环命令到第一远动机211,第一远动机211发送第二自环驱动指令到第二自环设备26,将通道自环。此时主站端将是收发仍然异常,没有报文,判断故障发生站外。
[0053]本申请实施例中,站内以及站外均是指通信中断故障发生在厂站内或是厂站外。
[0054]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自环设备25包括:用于接收自环指令的接收模块31 ;用于执行自环指令,进行自环控制的执行模块32 ;为接收模块31以及执行模块32供电的电源模块33。
[0055]对于第一自环设备25,其接收端A用于与第二远动机232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远动机232发送的第一闭环指令以及第二测试报文信号,其发送端B用于与第一通信线路22连接。
[0056]第二自环设备与第一自环设备的结构相同,同样包括:用于接收自环指令的接收模块;用于执行自环指令,控制第二站内装置自环的执行模块;为接收模块以及执行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0057]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可以接收并解读对应远动机发出的103、MMS等站内协议报文中的命令。第一站内装置以及第二站内装置均具有自环状态和正常运行状态两个状态,自环状态为常开节点闭合,常闭节点断开。正常运行状态为常开节点断开,常闭节点闭合。站内装置通过对应的远动机发送自环驱动指令和恢复命令进行状态切换。
[0058]命令执行模块由一个带有多个常开、常闭节点的双位置继电器组成,其常闭辅助节点串接至对应的远动机,将常开辅助节点并接至对应的上行通道以及下行通道,接收模块将自环驱动指令或恢复命令解读驱动继电器动作、复归,进行状态切换。
[0059]电源模块具有稳压、交直流自适应以及电源DCl 10/220兼容的功能。
[0060]自环设备使用前应先在站内远动机中增加对应遥控点,转外装置也增加对应遥控点,完善端遥控界面。遥控方式与常规遥控一致,需与远动、自环设备做相关通讯之后再执行操作:预置-返校-执行。
[0061]自环设备能使用于双网的站控层网络结构,如在220kV变电站省调、地调两路接入,两路可以互相遥控或站内101通道、104通道互相遥控。
[006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音频配线架用于实现101通道中的音频线和通讯线路的连接、配线、调线、转接等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把模拟信号翻译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101通道中数据通过模拟信号传输),实现站内远动机和主站端设备通讯。远动机用于将主站端信号调制下载,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通讯配线架用于实现104通道中的站内2M线和站外通讯线的连接、配线调线、转接等功能。路由器用于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实现站内远动机和主站端设备通讯。
[006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变电站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通信通道中通信故障的快速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006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通道、第二通信通道、第一自环设备以及第二自环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第一站内装置、第一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的第一通信线路; 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包括:第二站内装置、第二站外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站内装置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的第二通信线路; 所述第一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一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自环; 所述第二自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路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一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站内装置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为采用101规约的101通信通道; 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为采用104规约的104通信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站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交换机、第一远动机以及调制解调器; 所述第一通信线路包括:通过第一上行通道以及第一下行通道与所述调制解调器连接的音频配线架;与所述音频配线架连接的第一调度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均包括两条并行子通道; 所述第一上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的一条子通道对接;所述第一上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与所述第一下行通道的另一条子通道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站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第二远动机、实时交换机以及路由器; 所述第二通信线路包括:通过第二上行通道以及第二下行通道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的通信配线架;与所述通信配线架连接的第二调度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环设备一端与所述第二远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上行通道以及所述第一下行通道与所述第一站外装置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一端与所述第一远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通道以及所述第二下行通道与所述第二站外装置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环设备包括:用于接收自环指令的接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自环指令,进行自环控制的执行模块;为所述接收模块以及所述执行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环设备与所述第一自环设备的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通道、第二通信通道、第一自环设备以及第二自环设备;其中,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第一站内装置、第一站外装置以及连接第一站内装置与第一站外装置的第一通信线路;第二通信通道包括:第二站内装置、第二站外装置以及连接第二站内装置与第二站外装置的第二通信线路;第一自环设备通过第一通信线路与第一站外装置连接;且第一自环设备与第二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自环设备用于将第一站内装置自环;第二自环设备通过第二通信线路与第二站外装置连接,且第二自环设备与第一站内装置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自环设备用于将第二站内装置自环。本申请实现了中断故障检测的快速诊断。
【IPC分类】H04L12/24, H02J13/00
【公开号】CN104901427
【申请号】CN201510369659
【发明人】王佳兴, 郑杨, 林高翔, 潘世奇, 叶正策, 张磊, 钱碧甫, 陈颖, 林帆, 陈刚, 刘希嘉, 徐亚乐, 黄哲, 李娜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