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有刷电机、风扇、散热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1

调速有刷电机、风扇、散热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调速有刷电机、风扇、散热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电机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在诸多领域,电机都具有调速的客观需求。如汽车的散热器,该散热器需要根据发送机发热状况的不同提供不同等级的散热速度。
[0003]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散热器电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电机11包括两对电刷12,两对电刷12的负极电路13相连并接地,两对电刷12的正极电路14也相连,且该正极电路14具有两个接口:第一接口 15和第二接口 16,其中,第一接口 15上连接有发热电阻17。当散热器需要高速运转时,第一接口 15、第二接口 16均与电源接通或者仅第二接口 16与电源接通,此时,发热电阻17被短路或断开,电刷12获得电源的全部功率;当散热器需要低速运转时,第一接口 15与电源接通,第二接口 16与电源断开,此时,电源功率被发热电阻17和电刷12平分,电机的转速自然降低。
[0004]为了低速运行,现有技术额外的为电机11配置了一个发热电阻17,发热电阻17 —方面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高温的发热电阻17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速有刷电机、风扇、散热器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需额外设置发热电阻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调速有刷电机,包括控制器、电机轴以及以所述电机轴为中心而对称设置的电刷,所述电刷有两对以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源电路,各所述电源电路至少与一对电刷电连接,各所述电源电路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
[0008]上述的调速有刷电机,所述电刷有两对。
[0009]上述的调速有刷电机,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
[0010]上述的调速有刷电机,各所述电源电路的接地线相连。
[0011 ] 一种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由上述的调速有刷电机驱动。
[0012]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为上述的风扇。
[0013]一种汽车,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上述的散热器。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每对电刷均设置有单独的控制开关,如此,接通不同数量的电刷,电机轴获得的电磁驱动力就不同,最终达到的转速也就不同,从而完成了电机的速度调节。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省去了发热电阻,更加节能环保。
[0015]由于上述调速有刷电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调速有刷电机的风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6]由于上述风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风扇的散热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0017]由于上述散热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散热器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散热器电机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的节能对比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现有技术:
[0025]11、电机;12、电刷;13、负极电路;14、正极电路;15、第一接口 ;16、第二接口 ;17、发热电阻。
[0026]本发明:
[0027]21、控制器;22、电刷;23、控制开关;2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9]如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调速有刷电机,包括控制器21、电机轴以及以电机轴为中心而对称设置的电刷22,电刷22有两对以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源电路,各电源电路至少与一对电刷22电连接,各电源电路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23,控制开关23接收控制器21的控制。
[0030]具体的,电刷22在电机24中与换向器相连,用于将电能通过换向器传输给线圈,线圈为电机轴提供电磁驱动力。电刷22成对布置,每对两个,其中一个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连接电源的负极或接地。一般的,每个电机24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的电刷2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24除电刷22正极的电源电路外其它结构均可参考相关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电刷22正极电源电路的主要改进在于:现有技术中所有电刷22由一条电源电路连接电源,本实施例提供至少两条电源电路。如电刷22有两对,电源电路有两个,两对电刷22各通过一个电源电路连接电源;又如电刷22有三对,电源电路有两个,其中一个电源电路为一个电刷22连接电源,另一个电源电路为两个电刷22连接电源;再如电刷22有五对,电源电路有三个,其中一个为为一个电刷22连接电源,另两个各为两个电刷22连接电源。电刷22和电源电路的对应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不再--列举。
[0031]本实施例中,各电源电路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23,控制开关23接收控制器21的控制,控制开关23均为自动控制,通过控制器21进行开启和关闭操作。如控制开关23为继电器,控制器21控制继电器进行电源电路的开启和关闭。由于电刷22用于给电机24的线圈提供电能,全部电刷22全部连接电源时,所有线圈都工作以提供电磁驱动力,电机轴的转速为理论设计转速;当只有部分控制开关23连接电源时,只有部分线圈工作,也就只有部分线圈提供电磁驱动力,此时电机轴的转速自然就下降。由此,通过组合多个控制开关23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了电机轴转速的调节。
[0032]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每对电刷22均设置有单独的控制开关23,如此,接通不同数量的电刷22,电机24轴获得驱动力就不同,最终达到的转速就不同,从而完成了电机24的速度调节。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省去了发热电阻,一方面节省了发热电阻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省去了发热电阻的无用功,节能环保。
[0033]图4为在图2所示的结构下,电机的节能效果图,由图可见,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0034]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3的数量及其与电刷22的配对可根据实际中需要的转速档数确定。另外,当电刷22为两对,电源电路为两个时,低速运行时仅一个电源电路和一个电刷22工作,作为优选的,两个电刷22交错工作,即第一次低速工作时一个电刷22工作,第二次低速工作时另一个电刷22工作。也可由控制器21单独统计每个电刷22的工作时间,尽量确保所有电刷22的总工作时间相近。电刷22在工作时会发生磨损,如此可确保所有电刷22使用寿命的最大化。
[0035]本实施例中,各电源电路的接地线相连,由此节省电线。
[003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风扇本体,风扇本体由上述的调速有刷电机驱动。
[0037]由于上述调速有刷电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调速有刷电机的风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3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为上述的风
Ho
[0039]由于上述风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风扇的散热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004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散热器,散热器为上述的散热器。
[0041]由于上述散热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散热器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O
[0042]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级别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控制器,如电扇的控制电路,汽车的车身控制器等,本实施例中电机24的控制开关23在具体使用时,可由任意一级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如汽车的车身控制器。开关的自动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赘述。
[004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调速有刷电机,包括控制器、电机轴以及以所述电机轴为中心而对称设置的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有两对以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源电路,各所述电源电路至少与一对电刷电连接,各所述电源电路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速有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有两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速有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速有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源电路的接地线相连。5.一种风扇,包括风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调速有刷电机驱动。6.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7.一种汽车,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速有刷电机、风扇、散热器及汽车,该调速有刷电机,包括控制器、电机轴以及以所述电机轴为中心而对称设置的电刷,所述电刷有两对以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源电路,各所述电源电路至少与一对电刷电连接,各所述电源电路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本发明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每对电刷均设置有单独的控制开关,如此,接通不同数量的电刷,电机轴获得驱动力就不同,最终达到的转速就不同,从而完成了电机的速度调节。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调速有刷电机省去了发热电阻,更加节能环保。
【IPC分类】H02P25/18
【公开号】CN104901603
【申请号】CN201510224171
【发明人】李海亮, 殷红敏, 杨栋, 李玉森, 翁锐, 翟晓红, 曹维维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