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是输出太阳能电源的重要部件,是将太阳能电池引线与外接引线实施连接的过渡装置,通常由盒盖、盒座(也称盒体)、设置于盒座内的旁路二极管、电线电缆和导电连接机构构成。前述的旁路二极管的作用是避免反向充电而损及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防止因一个太阳能光伏电池短路而殃及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正常工作。
[0003]如业界所知之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时,电流会流过前述设在盒座内的旁路二极管,使旁路二极管发热,因此必须使太阳能光伏组件拉线盒具有拔萃的散热效果,藉以使由旁路二极管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于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旨在将由旁路二极管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向外界散发而藉以保障旁路二极管正常工作的技术方案。典型的如:CN201639227U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壳体)、CN101944546B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CN101442280A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CN2716748Y (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的改良结构)、CN101138098A (太阳能模块的输出线的接线盒及该接线盒的安装方法)、CN200941388Y(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接线盒)、CN201075856YC新型太阳能光伏金属接线盒)、CN101286626A(太阳能光伏金属接线盒)和CN101459392A (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用接线盒),等等。
[0004]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接线盒散热效果的优劣对所择用的旁路二极管的功率大小产生直接影响,具体而言,接线盒散热效果越好,那么可选择功率相对大的旁路二极管,反之亦然。
[0005]进而如业界所知,目前太阳能电池逐步向大功率大电流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地,前述的旁路二极管也相应向大功率方向发展。于是,如果接线盒的散热效果不能满足对大功率化的旁路二极管的散热要求,那么毫无疑问会阻碍太阳能电池向大功率大电流发展的进程。
[0006]尽管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所涉及的接线盒对改善散热效果均具积极意义,但仍不足以适应对大功率大电流工况下的旁路二极管的散热要求,原因在于,人们对接线盒的设计思路始终未摆脱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所谓的传统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对制作接线盒的材料加以选择;二是在接线盒上尽可能形成合理的散热通道(包括散热孔);三是将三个旁路二极管在接线盒盒体内的设置方式及其位置加以探索。然而经本申请人所作的反复实验表明,如果不摆脱前述三种因素的羁绊,接线盒将由三个旁路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向外界扩散的程度始终是有限的,其结果是无法适应太阳能电池向大功率大电流方向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接线盒对旁路二极管的优异的散热性与太阳能电池现大功率大电流化发展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均未见诸可供借鉴的技术启示。
[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模拟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对旁路二极管的散热效果而藉以使旁路二极管适应太阳能电池的大功率大电流要求和有利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安装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0009]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的盒体腔内并且位于盒体腔的盒体腔底板上的电连接机构、同样设置在盒体腔内的并且在对应于电连接机构的上方与电连接机构电气连接的旁路二极管以及与盒体相配合的用于对设置在盒体腔内的电连接机构和旁路二极管蔽护的盒盖,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盒体腔内的所述电连接机构和旁路二极管的数量各为一个,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两相邻盒体的盒体腔内的所述电连接机构由引入至盒体腔内的一对汇流条实现彼此的电气连接。
[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盒体腔的盒体腔底板的前侧开设有一用于使盒体腔与外界相通的汇流条引入腔,藉由该汇流条引入腔而使盒体腔底板形成半截式盒体腔底板,所述的一对汇流条自所述汇流条引入腔引入盒体腔内与所述的电连接机构电气连接,所述的旁路二极管具有管脚和电连接脚,管脚和电连接脚均与电连接机构电气连接。
[001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盒体腔底板上构成有一凸起于盒体腔底板的上表面的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和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所述的电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电连接板和一第二电连接板,在第一电连接板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在第二电连接板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相配合,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相配合;所述的旁路二极管的管脚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板电气连接,而旁路二极管的所述电连接脚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板电气连接;所述的一对汇流条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与第一电连接板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第二电连接板电气连接。
[0012]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连接板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朝着汇流条引入腔的方向伸展,所述的一对汇流条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电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连接板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朝向汇流条引入腔的方向伸展并且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相对应,所述的一对汇流条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电气连接。
[0013]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上开设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而在所述的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上开设有一第二流条电气连接孔,所述的一对汇流条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的位置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中的另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孔的位置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电气连接。
[0014]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腔底板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凸缘,而在汇流条引入腔朝向盒体腔底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电气隔离凸缘的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片,电气隔离凸缘与电气隔离片彼此形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
[0015]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的左右侧的外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体卡扣,而在所述盒盖的左右侧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盒体卡扣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盖卡脚,该盒盖卡脚与盒体卡扣相配合,在所述盒体的底部并且围绕盒体的四周延伸有一贯通的盒体泄水栈边,所述盒盖的盒盖底表面与该盒体泄水栈边之间保持有间隙。
[0016]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的左下角的位置延伸有一电缆引入定位座,该电缆引入定位座的电缆引入定位座腔与所述的盒体腔相通,并且在该电流引入定位座腔内配设有一电缆压块;在所述盒盖的左下角并且在对应于电缆引入定位座的位置延伸有一定位座护盖,藉由该定位座护盖与电缆引入定位座的配合而对电缆引入定位座腔蔽护。
[0017]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盒体腔的左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汇流条引入腔的位置各构成有凸起于腔壁表面的灌胶参照标志凸缘。
[0018]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引入定位座腔的腔底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底壁的表面的电缆限定凸缘,所述电缆压块具有一电缆压块腔,在该电缆压块腔的腔顶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顶壁的表面的电缆限位凸缘。
[0019]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一个盒体的盒体腔内只设置一个电连接机构以及一个旁路二极管,因而貌似增加了壳体的数量,但是能使旁路二极管的散热效果满足太阳能光伏电池向大功率大电流
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解决了盒体散热与采用大功率大电流的旁路二极管之间的矛盾;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既可方便制作,又能快捷装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0021]图2为一对汇流条将位于两相邻盒体的盒体腔内的电连接机构实现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的位于两个盒体之间的盒体的结构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的电缆压块在翻转180°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6]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盒体1、设置在盒体I的盒体腔11内并且位于盒体腔11的盒体腔底板111上的电连接机构2、同样设置在盒体腔11内的并且在对应于电连接机构2的上方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的旁路二极管3以及与盒体I相配合的用于对设置在盒体腔11内的电连接机构2和旁路二极管3蔽护的盒盖4。
[0027]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旁路二极管3与电连接机构2焊接固定,由于旁路二极管3和电连接机构2的功用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002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设置在前述盒体I的盒体腔11内的电连接机构2和旁路二极管3的数量各为一个,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两相邻盒体I的盒体腔11内的电连接机构2由引入至盒体腔11内的一对汇流条5 (图2示意)实现彼此的电气连接。由此可知,本发明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盒体I的数量为三个,从形式上看似乎将已有技术中接线盒化整为零而增加了盒体I的数量并且或许增加了制造成本,但是由于盒体I的结构变得显著简单,并且体积显著缩小,因而增加盒体I的数量相对于已有技术因将三个旁路二极管3同设于一个盒体I内导致易损(盒体I散热效果差导致)且频繁更换整个盒体I的使用成本而言,本发明具有已有技术无法媲美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的设计偏见,因为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已有技术无法预期的。
[0029]请重点见图1,在对应于前述盒体腔11的盒体腔底板111的前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使盒体腔11与外界相通的汇流条引入腔112,藉由该汇流条引入腔112而使盒体腔底板111形成半截式盒体腔底板(即半幅式底板),前述的一对汇流条5自汇流条引入腔112引入盒体腔11内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前述的旁路二极管3具有管脚31和电连接脚32,该管脚31和电连接脚32均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
[0030]优选地,在前述的盒体腔底板111上构成有一凸起于盒体腔底板111的上表面的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和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 ;前述的电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电连接板21 (也可称金属导电片,以下同)和一第二电连接板22 (也可称金属导电片,以下同),在第一电连接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211,在第二电连接板22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221,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211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相配合并且通过热熔融焊接方式定位在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上,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221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相配合并且通过热熔融焊接方式定位在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上;前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5与第一电连接板21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第二电连接板22电气连接。前述的旁路二极管3的管脚31通过焊接与第一电连接板31电气连接,前述的电连接脚32同样通过焊接与第二电连接板22电气连接。
[0031]优选地,在前述第一电连接板21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朝着汇流条引入腔112的方向伸展,前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电气连接;在前述第二电连接板22朝向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朝向汇流条引入腔112的方向伸展并且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相对应,前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电气连接。
[0032]在前述的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上开设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121,而在前述的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上开设有一第二流条电气连接孔2221,前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121的位置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221的位置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电气连接。
[0033]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盒体腔底板111朝向前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凸缘113,而在汇流条引入腔112朝向盒体腔底板1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电气隔离凸缘113的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片1121,电气隔离凸缘113与电气隔离片1121彼此形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即电气隔离片1121垂直于电气隔离凸缘113,但两者不接触。电气隔离凸缘113以及电气隔离片1121可以阻止一对汇流条5有可能产生的非正常电气接触而引发短路的情形。
[0034]由图1所示,在前述盒体I的左右侧的外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体卡扣12,而在盒盖4的左右侧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盒体卡扣1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盖卡脚41,该盒盖卡脚41与盒体卡扣12相配合。此外,在前述盒体I的底部并且围绕盒体I的四周延伸有一贯通的盒体泄水栈边13,前述盒盖4的盒盖底表面42与该盒体泄水栈边13之间保持有间隙,盒体泄水栈边13还可称为盒体泄水裙边,既有助于通风,又有利于使进入到盒盖底表面42与盒体泄水栈边13之间的前述间隙内的水(主要由降水天气产生的雨水)快速泄除并蒸发气化,还有便于工具如改锥在对应于该间隙的位置开启盒盖4。
[0035]在盒体I的左下角的位置延伸有一电缆引入定位座14,该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与前述的盒体腔11相通,并且在该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内配设有一电缆压块142 ;在盒盖4的左下角并且在对应于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位置延伸有一定位座护盖43,藉由该定位座护盖43与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配合而对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蔽护。在使用状态下,电缆压块142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与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固定。
[0036]优选地,在前述的盒体腔11的左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位置各构成有凸起于腔壁表面的灌胶参照标志凸缘114,该灌胶参照标志凸缘114的上表面略低于盒体腔11的腔上平面,低于的程度优选为0.3-0.8 mm,较好地为0.4-0.6 mm,更好地为0.5 mm。在本实施例中,灌胶参照标志凸缘114的上表面低于盒体腔11的腔口 0.5mm,因而能避免在向盒体腔11内灌注密封胶时的盲目性,因为过度地超量灌胶会造成不必要浪费,反之会影响对设置于盒体腔11内的前述旁路二极管3的保护效果。
[0037]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前述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的腔底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底壁的表面的电缆限定凸缘1411,前述电缆压块142具有一电缆压块腔1421,并且在该电缆压块腔1421的腔顶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顶壁的表面的电缆限位凸缘14211(由图4详示)。前述电缆限定凸缘1411以及电缆限位凸缘14211的功用是增大对由图2所示的电缆6的牵制力,阻止电缆6轻易地从盒体I上挣
脱。
[0038]通过申请人在上面的说明可知,由于在实际使用时,盒体I的数量为三个,并且以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以左、中、右排列(也可以为上中下排列),左、右各一个盒体的结构是雷同的,仅仅是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位置存在差异,因此左右各一个盒体I的电缆引入定位座14上各引入有一用于与电连接机构2电连接的电缆6,并且电缆6由前述的电缆压块142限定并且与第一电连接板21焊接固定。此外为了方便接线,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左边和右边的一个盒盖4的定位座护盖43的表面分别设计表示电源正负的电源标记431,左、右两侧的两个盒盖4的定位座护盖43上的电源标记431是不同的,当一个为电源负标记(-)时,则另一个为电源正标记( + ),反之同例。
[0039]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2,由于图3示意的位于中间的一个盒体I无需接续电缆6,因而省去了电缆引入定位座14,与其配套的盒盖4也省去了相应的定位座护盖43,而其余结构均与图1所示结构相同。
[0040]装配时,先将旁路二极管3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再将电缆6以及一对汇流条5与电连接机构2的电气连接,而后对盒体腔11灌封密封胶,灌胶完成后,再将盒盖4与盒体I盖配。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盒体(I)、设置在盒体(I)的盒体腔(11)内并且位于盒体腔(11)的盒体腔底板(111)上的电连接机构(2)、同样设置在盒体腔(11)内的并且在对应于电连接机构(2)的上方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的旁路二极管(3)以及与盒体(I)相配合的用于对设置在盒体腔(11)内的电连接机构(2)和旁路二极管(3)蔽护的盒盖(4),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盒体(I)的盒体腔(11)内的所述电连接机构(2)和旁路二极管(3)的数量各为一个,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两相邻盒体(I)的盒体腔(11)内的所述电连接机构(2)由引入至盒体腔(11)内的一对汇流条(5)实现彼此的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盒体腔(11)的盒体腔底板(111)的前侧开设有一用于使盒体腔(11)与外界相通的汇流条引入腔(112),藉由该汇流条引入腔(112)而使盒体腔底板(111)形成半截式盒体腔底板,所述的一对汇流条(5)自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引入盒体腔(11)内与所述的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所述的旁路二极管(3)具有管脚(31)和电连接脚(32),管脚(31)和电连接脚(32)均与电连接机构(2)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盒体腔底板(111)上构成有一凸起于盒体腔底板(111)的上表面的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和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所述的电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电连接板(21)和一第二电连接板(22),在第一电连接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211),在第二电连接板(22)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221),第一电连接板定位孔(211)与第一电连接板定位柱(1111)相配合,第二电连接板定位孔(221)与第二电连接板定位柱(1112)相配合;所述的旁路二极管(3)的管脚(31)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1)电气连接,而旁路二极管(3)的所述电连接脚(32)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板(22)电气连接;所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5)与第一电连接板(21)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第二电连接板(22)电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1)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朝着汇流条引入腔(112)的方向伸展,所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电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连接板(22)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朝向汇流条引入腔(112)的方向伸展并且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相对应,所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与该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电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上开设有一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121),而在所述的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上开设有一第二流条电气连接孔(2221),所述的一对汇流条(5)中的其中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121)的位置与第一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12)电气连接,而一对汇流条(5)中的另一根汇流条在对应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孔(2221)的位置与第二汇流条电气连接腿(222)电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腔底板(111)朝向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凸缘(113),而在汇流条引入腔(112)朝向盒体腔底板(1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电气隔离凸缘(113)的位置构成有一电气隔离片(1121),电气隔离凸缘(113)与电气隔离片(1121)彼此形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I)的左右侧的外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体卡扣(12),而在所述盒盖(4)的左右侧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盒体卡扣(1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盒盖卡脚(41),该盒盖卡脚(41)与盒体卡扣(12)相配合,在所述盒体(I)的底部并且围绕盒体(I)的四周延伸有一贯通的盒体泄水栈边(13),所述盒盖(4)的盒盖底表面(42)与该盒体泄水栈边(13)之间保持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I)的左下角的位置延伸有一电缆引入定位座(14),该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与所述的盒体腔(11)相通,并且在该电流引入定位座腔(141)内配设有一电缆压块(142);在所述盒盖(4)的左下角并且在对应于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位置延伸有一定位座护盖(43),藉由该定位座护盖(43)与电缆引入定位座(14)的配合而对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蔽护。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盒体腔(11)的左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汇流条引入腔(112)的位置各构成有凸起于腔壁表面的灌胶参照标志凸缘(114)。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引入定位座腔(141)的腔底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底壁的表面的电缆限定凸缘(1411),所述电缆压块(142)具有一电缆压块腔(1421),在该电缆压块腔(1421)的腔顶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顶壁的表面的电缆限位凸缘(14211)。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属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包括盒体、设在盒体腔内且位于盒体腔底板上的电连接机构、设在盒体腔内且对应于电连接机构的上方与电连接机构电气连接的旁路二极管及与盒体相配合的用于对设置在盒体腔内的电连接机构和旁路二极管蔽护的盒盖,特点:设置在盒体腔内的电连接机构和旁路二极管的数量各为一个,在使用状态下两相邻盒体的盒体腔内的电连接机构由引入至盒体腔内的一对汇流条实现彼此的电气连接。能使旁路二极管的散热效果满足太阳能光伏电池向大功率大电流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解决了盒体散热与采用大功率大电流的旁路二极管之间的矛盾;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既可方便制作,又能快捷装配。
【IPC分类】H02S40/34, H05K7/20
【公开号】CN104901622
【申请号】CN201510282032
【发明人】邵名巍, 王骏
【申请人】常熟市冠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