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互动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开始普及到用户家里,进而用户对智能终端之间多屏互动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早期,关于智能终端之间的多屏互动仅局限于通过HDMI高清线将手机中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如此并不能控制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画面内容,隐私性差。
[0003]目前,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投影的方式,使得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主动式投影。具体为用户将投影的内容在第一终端上先打开,然后通过特定设备连接到其他终端上,在这个过程中终端可以自动判断第一终端当前显示的内容是否满足设定的条件,并当且仅当当前显示的内容满足设定的条件时,将当前显示的内容在与之连接的其他终端显示。进而智能的实现了多屏的互动。
[0004]然而,在上述多屏的互动中并不能实现定制化的多屏互动,即无法将第一终端显示的画面中任意选取部分信息并将且只将选取的部分信息传输至与之连接的其他终端上。例如,用户想将手机上的某个图片传输至与之连接的显示器上,但是该图片在彩信中且用户不想让人知道彩信中的文字内容。上述方案无法实现,不能满足人们对互动信息实时性的要求及对自身隐私的保护要求。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多屏互动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以解决多屏互动时互动的信息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互动信息的实时性差且互动时具有隐私泄露风险的问题。
[000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所述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终端生成分享窗口 ;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
[0009]优选的,在所述生成分享窗口之前还包括获取显示缓存信息,并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按照数据通道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分解。
[0010]优选的,在所述生成分享窗口之后还包括根据用户的第二控制指令将预处理后的所述显示缓存信息在所述分享窗口显示并对所述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所述变更包括对所述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
[0011]优选的,所述生成分享窗口包括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所述固定窗口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
[0012]优选的,所述用户的第二控制指令还包括:切换所述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
[0013]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屏互动系统,所述多屏互动系统包括分享窗口生成模块及发送模块,其中:
[0014]分享窗口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分享窗口 ;
[0015]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
[0016]优选的,所述多屏互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分解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显示缓存信息,所述分解单元用于按照数据通道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分解。
[0017]优选的,所述多屏互动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显示单元和变更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分解后的所述显示缓存信息在所述分享窗口显示,所述变更单元用于对所述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所述变更包括对所述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
[0018]优选的,所述分享窗口生成模块还包括分屏单元,所述分屏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所述固定窗口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包括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控制指令切换所述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及系统,通过生成分享窗口且其内应用的内容可进行变更,提高了互动信息的实时性;避免涉及隐私内容在互动中传出,提高了互动时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对第一终端进行分屏,将预处理后的显示缓存信息在分享窗口中显示,且分享窗口显示的内容可以依据用户的变更指令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的操作,实现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的自定义发送;且可以对分享窗口和固定窗口进行切换操作,使得多屏互动时,互动的屏幕可以分别显示不同的内容,进而增加了多屏互动时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0022]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00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一处理模块的模块结果图。
[00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的模块结构图。
[002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二处理模块的模块结构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还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2]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0033]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0034]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0035]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 (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0036]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0037]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 (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0038]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0039]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
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 (W1-Fi)、Wibro (无线宽带)、Wimax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0040]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0041]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玮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0042]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0,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0。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0043]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0044]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0将在下面结合触摸屏来对此进行描述。
[0045]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ΠΜ)、客户识别模块(S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0046]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0047]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0048]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IXD)、薄膜晶体管IXD(TFT-1X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0049]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0050]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 communicat1n)时,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1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0051]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0052]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0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0053]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0054]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0055]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ro)、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0056]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
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0057]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0058]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0059]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0060]参考图2,⑶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 270、基站控制器(BSC) 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 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 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0061]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 等等)。
[0062]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0063]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 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0064]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0065]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0066]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006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68]实施例一
[0069]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
[0070]S101、根据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终端生成分享窗口。
[0071]执行本发明多屏互动方法的主体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以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各实施例以移动终端进行举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显示器、投影仪等显示设备。
[0072]具体的,用户找到想要分享的信息,例如为手机上的彩信,长按彩信3秒钟出现功能菜单,该功能菜单包括分享选项,选择分享选项即为发出分享指令。手机接收到用户的分享指令后,在手机的显示屏上生成分享窗口,彩信的内容可以通过程序自动放置于分享窗口内,也可以只生成没有内容的分享窗口,等待用户的指令将彩信放置于分享窗口内。
[007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常规自定义的用于生成分享窗口的触发条件。
[0074]S102、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
[0075]其中分享窗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视频、图片、网页和新闻等。也可以为游戏、视频、图片、网页和新闻中任意两项以上的结合。
[0076]具体的,通过步骤SlOl后,选中的彩信显示在分享窗口内后,用户可以对分享窗口内的彩信进行删除和增添光标等操作。并在分享窗口内的内容符合发送要求后发出发送指令,第一终端可以将符合用户当时要求的分享窗口及分享窗口内的内容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并通过通讯连接发送至第二终端上,第二终端接收并进行显示。例如,手机上的彩信内容被放入分享窗口并被用户将其中的图片部分删除,然后用户发出发送的指令,被删除图片部分的彩信内容数据被压缩,然后通过MHL驱动经MHL传输至显示器端。
[0077]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临时进行讲解,发现手机上需要分享的PPT有几处明显的错误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在分享时进行实时的删除,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0078]本实施例中,多屏互动方法能对分享窗口内应用的内容进行操作,进而可以显示定制化的界面;提高了多屏互动时信息的实时性;避免涉及隐私内容在互动中传出,提高了互动时的安全性。
[0079]实施例二
[0080]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008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多屏互动系统SlO包括第一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ll及第一发送模块S12。
[0082]其中,第一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ll用于根据用户的生成分享窗口指令生成分享窗口。具体的,当用户长按选定的彩信3秒后,出现功能菜单,用户再次选择了多屏分享的选项,则第一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ll生成分享窗口。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自定义的触发方式生成分享窗口,例如,在显示界面设置多屏互动的图标,点击图标即可生成分享窗
□ O
[0083]第一发送模块S13包括发射端和传输端,生成的分享窗口及其内容经过压缩,并在压缩后通过发射端的发送驱动将其发送至与之连接的传输端。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端为MHL接口。具体的,将分享窗口及其中删除部分内容的彩信数据进行压缩,然后通过MHL发送驱动经MHL传输至显示器内的MHL接收驱动并显示。
[0084]本实施例中,第一多屏互动系统SlO通过接收用户发出的生成分享窗口的指令由第一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ll生成分享窗口,进而可以将选定的待分享数据信息在分享窗口内显示并可以对分享窗口内的待分享数据信息进行删除等处理,提高了多屏互动时信息的实时性;避免涉及隐私内容在互动中传出,提高了互动时的安全性。
[0085]实施例三
[0086]再看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0087]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
[0088]步骤S1001:获取显示缓存信息,并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预处理。
[0089]具体的,当用户长按选定的彩信3秒后,多屏互动系统自动获取该彩信对应的显示缓存信息,然后对获取的显示缓存信息按照数据通道进行分解,并分解为音频数据流、视频数据流及图像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流包括界面显示信息等。
[0090]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界面上设置多屏分享图标,用户点击图标时获取显示缓存信息,并对显示缓存信息进行预处理。
[0091]步骤S1002: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所述固定窗口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
[0092]具体的,当用户长按选定的彩信3秒后,界面会出现功能菜单,该功能菜单可以包括短信发送、微信分享、打开及分屏显示等选项。
当用户选择分屏显示的选项后,多屏互动系统对界面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窗口显示原界面的界面内容,分享窗口内无任何内容,即为空窗口。
[0093]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在界面上设置分享图标,点击该分享图标即可对第一终端的界面进行分屏。
[0094]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选择分屏显示的选项或者点击分享图标之后,还可以生成一个浮动在原界面之上的窗口,该窗口可以在原界面上进行拖动。
[0095]步骤S1003:匹配第二终端的分辨率及调节画质。
[0096]在本实施例中,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之前还包括:调整分享窗口的分辨率及画质。
[0097]具体的,当第一终端的界面分屏完成后,会弹出选择对话框,该选择对话框的内容是询问是否发送分享窗口及其内容,若是则调整分享窗口的分辨率及画质,使得分享窗口内的内容分辨率及画质提高至与第二终端相匹配,例如第二终端为4K显示器,则可以将分享窗口的内容调整至4K的分辨率。
[0098]步骤S1004:根据用户的第二控制指令将预处理后的所述显示缓存信息在所述分享窗口显示并对所述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
[0099]具体的,当匹配第二终端的分辨率及调节画质之后,用户可以在固定窗口内选择需要分享的彩信,在找到该彩信后将该彩信拖拉至分享窗口,即可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彩信映射至分享窗口内并显示。
[010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在第一终端进行分屏之后,也可以在固定窗口中长按待分享的彩信3秒,即可出现发送至分享窗口的选项,选择该选项后预处理后的彩信即可映射至分享窗口内并显示。
[0101]在分享窗口内显示待分享的彩信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彩信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的操作。具体的,当用户只想发送彩信中的图片时,可以在分享窗口中对其中彩信内容中的文字部分进行删除操作。具体为选定文字部分,然后删除。也可以将其他文件或图片库中的图片添加进分享窗口的彩信中,例如,选定图片库中的图片,然后将其拖拉至分享窗口中,然后再在分享窗口中对该图片进行位置编辑。另外,还可以对添加进分享窗口中的图片进行文字说明,也可以对原彩信中的文字进行修改。但上述对分享窗口中彩信的操作不会影响固定窗口中的内容。
[0102]可以理解的是,若分享窗口为浮动在界面上的窗口时,将彩信添加进分享窗口的方式与上述一致。即可以通过在界面上进行拖拉动作,也可以长按选定的彩信3S,在选择发送分享窗口的选项。
[0103]步骤S1005: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
[0104]具体的,对分享窗口内的内容按照步骤S1004进行变更后,用户可以确定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在压缩后经MHL发送驱动传至MHL dongle设备,再由MHL dongle设备传至显示器端的MHL接收驱动中并在显示器上显示。
[010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还可以通过wifi display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传输至显示器端并进行显示。
[010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还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显示出来。
[010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显示缓存信息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使得用户可以对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删除、添加及修改,分享窗口中内容为映射固定窗口中选定的信息,对应的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删除、添加及修改,且对原界面中的内容没有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切换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实现了视窗之间的切换,在多屏分享的同时,各个屏幕互不干扰;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002还可以替换为在第一终端的界面上生成浮动窗口,用户可以发出控制指令切换浮动窗口和第一终端的界面,如此使得用户在将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至第二终端进行显示的同时可以通过切换将第一终端的界面切换至浮动窗口之上,进而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操作第一终端的界面同时在第二终端显示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实现多屏互动的同时不影响第一终端的使用;通过匹配第二终端的分辨率及调节画质,使得分享窗口可以通过MHLdongle设备发送与第二终端匹配的分辨率,进而实现了多屏之间的高分辨率画面传输,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通过步骤SlOOl和步骤S1002,使得步骤S1004中分享窗口的内容可以进行删除、添加及修改,且不会影响固定窗口的内容,提高了互动信息的实时性;避免涉及隐私内容在互动中传出,提高了互动时的安全性;通过wifi display替代MHLdongle设备,提升多屏互动系统的便携性;通过投影仪替代显示器,实现了无需特定的显示设备即可实现定制化的多屏互动,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0108]实施例四
[0109]如图6至9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一处理模块的模块结果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的模块结构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系统中第二处理模块的模块结构图。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多屏互动系统S2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S21、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22、第二处理模块S23、调整单元S24及第二发送模块S25。相对于实施例二,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22和第二发送模块S25同第一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ll及第一发送模块S12功能基本一致,多了一个第一处理模块S21、第二处理模块S23及调整单元S24。
[0110]且其中第一处理模块S21包括获取单元S211和分解单元S212,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22包括窗口生成单元S221和分屏单元S222,第二处理模块S23包括显示单元S231和变更单元S232。具体的,获取单元S21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显示缓存信息,分解单元S212用于按照数据通道对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分解,可以分解为音频数据流,视频数据流,图像数据流。其中,图像数据流为界面显示等。例如,用户使用手机,想分享其中具有图片和文字信息的彩信。进而可以长按彩信3S,之后弹出功能选项,用户选择其中的多屏互动选项后,获取单元S211获取彩信的显示缓存信息,分解单元S212将显示缓存信息分解为音频数据流,视频数据流,图像数据流。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第一终端的界面上设置图标,点击该图标即可令获取单元S211获取被选中的彩信的显示缓存信息。第二分享窗口生成模块S22包括分屏单元S221,分屏单元S221用于对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例如,彩信被分解单元S212处理之后,手机界面被分屏为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其中在固定窗口显示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分享窗口内无内容。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不进行分屏,而是生成浮动在手机界面的窗口。显示单元S231用于将分解后的显示缓存信息在分享窗口中显示,变更单元S232用于对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包括对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例如,经过用户将彩信从固定窗口拖拉至分享窗口中,即可将预处理后的彩信对应的显示缓存信息映射至分享窗口内进行显示,使得分享窗口内的显示缓存信息与固定窗口中预处理后的彩信对应的显示缓存信息一致。当用户对分享窗口内的彩信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彩信的内容的操作时,变更单元S232对彩信对应的显示缓存信息进行相应的添加、删除、和/或修改,但是对分享窗口内的彩信进行的操作不会对固定窗口的内容造成影响。
[0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S23还包括切换单元S233。切换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控制指令切换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可以理解的是,当不进行分屏,而是生成浮动的分享窗口时,切换单元也可以切换手机界面和浮动的分享窗口。
[011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按手机上的“HOME”键,对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进行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手机上的“HOME”键切换手机界面和浮动的分享窗口。
[0113]在本实施例中,多屏互动系统还包括调整单元,用于在将变更后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之前调整分享窗口的分辨率及画质。具体的,当第一终端的界面分屏完成后,会弹出选择对话框,该选择对话框的内容是询问是否发送分享窗口及其内容,若是则调整分享窗口的分辨率及画质,使得分享窗口内的内容分辨率及画质提高至与第二终端相匹配,例如第二终端为4K显示器,则可以将分享窗口的内容调整至4K的分辨率。
[011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获取单元S211和分解单元S212,对待分享的信息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信息映射至分享窗口中,使得分享窗口的内容可以通过变更单元S232进行删除、添加及修改,具体的,分享窗口内彩信信息可以进行变更且可以通过MHLgongle传输至显示器端,进而使得用户可以一边通过固定窗口浏览网页或电视端等,同时通过分享窗口向显示器端传输视屏并播放,丰富了多屏分享的方式,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通过分屏单元S221的分屏功能,方便了用户将信息拖拉至分享窗口的动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通过切换单元S233使得第二处理模块S22可以对固定窗口和分享窗口进行切换,达到了多屏分享的过程中,各屏互不
干扰的体验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同时变更分享窗口的内容也可以有效的保护互动过程中的隐私。
[0115]实施例五
[0116]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还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01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8]步骤S401,用户选定第一终端中开启的应用。
[0119]具体的,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选定需要分享的彩信,并长按该彩信3S,并在探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多屏互动。此时,手机对选定的彩信进行预处理,将彩信按照数据通道进行分解并分解为音频数据流、视频数据流及图像数据流。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流包括界面显示信息等。
[0120]步骤S402,对选定的应用进行分屏显示,并在第一终端上生成一个固定窗口和一个分享窗口。其中固定窗口显示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
[0121]具体的,手机可以对用户选定的彩信进行分屏显示,即在手机显示界面显示一个固定窗口和一个分享窗口。其中固定窗口显示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分享窗口内无内容。分享窗口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指令将彩信添加进来并对彩信的内容进行变更。
[0122]步骤S403,检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连接正常。
[0123]具体的,检测手机与显示器的通讯连接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转至步骤S404,若正常,则转至步骤S406。
[0124]步骤S404,提示连接异常。具体的,手机检测其与显示器通讯连接有异常则转至步骤 S405。
[0125]步骤S405,是否重新检验。
[0126]具体的,若手机的检测结果为异常,则弹出对话框提示是否重新检验,以便用户检查外部连接是否松动或者显示器是否处于开机状态等,并在确认上述常见问题点不存在后再次点击对话框上的确认键,以便手机再次检查手机与显示器之间是否连接正常。
[0127]步骤S406,是否发送分享窗口中应用的内容。
[0128]具体的,若检测的结果为手机与显示器连接正常,则手机界面会出现提示用户是否发送分享窗口的信息和选项。当用户选择是时,转至步骤S407。
[0129]步骤S407,调整分享窗口的分辨率和画质。
[0130]具体的,在确认发送分享窗口内的彩信后,根据与手机通讯连接的显示器的分辨率和画质对分享窗口内的彩信进行调整,使得彩信的显示分辨率和画质与显示器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手机与显示器通过MHLdongle装置连接,进而可以输出4K画质的画面。
[0131]步骤S408,是否变更分享窗口的内容?
[0132]具体的,当分享窗口内的彩信的显示分辨率和画质均调整好后,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是否变更分享窗口内彩信的内容。若否,则转至步骤S409,若是则转至步骤S410。分享窗口内的彩信对应的显示缓存信息为固定窗口内彩信映射至分享窗口的显示缓存信息,该显示缓存信息可以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而不会影响固定窗口的内容。
[0133]步骤S409,将未做更改的分享窗口的内容发送至第二终端。
[0134]具体的,直接将步骤S407中调整好的分享窗口中彩信的内容通过MHLdongle装置发送至显示器,使得显示器根据调整后的分辨率和画质显示彩信的内容。
[0135]步骤S410,用户对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变更操作。
[0136]具体的,用户确认变更分享窗口内的内容时,用户可以对应用的内容进行操作,例如,该应用的内容为具有图片和文字的彩信,用户可以删除其中的图片和/或文字、增加文字或修改文字等改变原彩信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固定窗口内的突变拖至自定义窗内,但固定窗口内的彩信内容不改变。此时,修改后的彩信的内容对应的显示缓存数据也对应的改变。
[0137]步骤S411,将更改后的分享窗口的内容发送至第二终端。
[0138]具体的,将经步骤S410中变更后的彩信内容压缩并经MHLdongle装置发送至显示器并显示。
[013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三的技术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对应适用,这里不再重述。
[0140]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实施例三,增加了检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连接正常的过程并在不正常时具有重新检测的流程,优化了多屏互动的过程,细化了问题的节点,便于快速确定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增加了对是否发送分享窗口内应用的内容和是否变更分享窗口内应用的内容的过程,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进一步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增加了对分享窗口内应用的分辨率和画质进行调整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对高分辨率显示输出的支持,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01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42]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143]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14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终端生成分享窗口; 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分享窗口之前还包括获取显示缓存信息,并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按照数据通道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分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分享窗口之后还包括根据用户的第二控制指令将预处理后的所述显示缓存信息在所述分享窗口显示并对所述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所述变更包括对所述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分享窗口包括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所述固定窗口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控制指令还包括:切换所述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6.—种多屏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互动系统包括分享窗口生成模块及发送模块,其中: 分享窗口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分享窗口 ;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屏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互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分解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显示缓存信息,所述分解单元用于按照数据通道对所述显示缓存信息进行分解。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屏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屏互动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显示单元和变更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分解后的所述显示缓存信息在所述分享窗口显示,所述变更单元用于对所述分享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变更,所述变更包括对所述分享窗口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或修改。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屏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窗口生成模块还包括分屏单元,所述分屏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分屏,生成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所述固定窗口显示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界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屏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包括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控制指令切换所述固定窗口和所述分享窗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及系统,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其中,该多屏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一终端生成分享窗口;将所述分享窗口及其内容发送到第二终端上进行显示。采用本发明,能对分享窗口内应用的内容进行变更操作,提高了多屏互动时信息的实时性;避免涉及隐私内容在互动中传出,提高了互动时的安全性。
【IPC分类】H04M1/725
【公开号】CN104902075
【申请号】CN201510209422
【发明人】李平
【申请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