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5

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手机摄像头,通常是将线圈卷绕于载体上,通过对线圈加载电流使之产生磁场,并与周围的永磁铁发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载体受力发生位移,进而带动安装于载体上的摄像头发生位移,以实现调焦的目的。
[0003]此种将线圈卷绕于载体上的手机摄像头结构,一方面,增加了载体在移动过程中的负重,进而会造成载体位移的误差较大,不能很好实现准确调焦;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通过外部电路对线圈加载电流,而载体又是一个运动的部件,这便会增加手机摄像头整体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不能很好保证外部电路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实现准确调焦,且增加外部电路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包括:壳体、弹性片、载体、第一激励软磁体、第二激励软磁体及运动软磁体;
[0007]所述载体悬空于所述壳体内,并通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运动软磁体固定于所述载体上;
[0008]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上分别卷绕有激励线圈,所述激励线圈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0009]所述激励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使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磁化,磁化后的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进而使得所述运动软磁体磁化。
[0010]优选的,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激励线圈电连接。
[0011]优选的,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的磁场变化。
[0012]优选的,所述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均呈“U”字形,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防磁罩及底座,所述防磁罩罩合于所述底座上。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0016]优选的,所述弹性片包括上弹片及下弹片,所述载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弹片及所述下弹片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为软性线路板。
[0018]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通过将激励线圈卷绕于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上,作为定子使用,通过将运动软磁体固定于载体上,作为动子使用。由此可知,激励线圈不受载体移动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激励线圈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整体的使用寿命。另外,将运动软磁体固定于载体上,相比于传统的将线圈卷绕于载体上的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载体的负重,可以使得载体在移动过程中更加轻便,反应更加灵敏,实现准确调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的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的爆炸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去除防磁罩后的结构图;
[0022]图4为图2所示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去除线路板后的结构图;
[0023]图5为运动软磁体受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的磁场力作用的其中一示意图;
[0024]图6为运动软磁体受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的磁场力作用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的结构图。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的爆炸图。
[0027]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包括:壳体100、弹性片200、载体300、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第二激励软磁体500、运动软磁体600及激励线圈700。
[0028]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载体300悬空于壳体100内,并通过弹性片200与壳体100连接,运动软磁体600固定于载体300上。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固定于壳体100内,且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上分别卷绕有激励线圈700,激励线圈700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激励线圈700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使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磁化,磁化后的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进而使得运动软磁体600磁化。
[0029]特别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还包括线路板800及感应线圈900。激励线圈700与线路板800电连接,线路板800用于为激励线圈700提供电流。感应线圈900与线路板800电连接,感应线圈900用于感应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磁场变化,从而产生与磁场变化具有线性关系的感应电流,并将所述感应电流的参数信息输出至线路板800,线路板800通过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控制激励线圈700的电流大小。
[0030]由上述可知,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通过线路板800为激励线圈700输入电流,激励线圈700产生磁场并将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磁化,从而使得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如图5及图6所示,即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相对的两端同为N极或同为S极;
[0032]磁化后的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使得位于载体300上的运动软磁体600被磁化,于是,运动软磁体600受到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磁场力的作用,从而带动载体300发生位移;
[0033]当线路板800停止为激励线圈700输入电流,激励线圈700的磁场消失,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磁性也随之消失,进而使得运动软磁体600的磁性消失,于是,载体300便在弹性片20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0034]感应线圈900用于感应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磁场大小的变化,磁场的变化及运动软磁体600的运动使感应线圈900内部感应电流发生变化,并将所述感应电流变化的参数信息输出至线路板800,线路板800通过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控制 调节激励线圈700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载体300的位移大小,最终实现摄像头调焦的目的。
[0035]要说明的是,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不限于只设置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还可以设置多个卷绕有线圈的软磁体。只要线圈通电后能够使软磁体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从而使得运动软磁体600被磁化,进而带动载体300发生位移。
[00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均呈“U”字形,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的两端与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还可以为“一”字形,并使得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的一端与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一端相对设置。
[0037]在本实例优先采用呈“U”字形的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可以使得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机构运行更加高效。通过对激励线圈700通电,可以使得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的两端带上N极和S极,也可以使得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两端带上N极和S极,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的N极与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N极相对,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的S极与第二激励软磁体500的S极相对。同时在载体300上设置两块对应的运动软磁体600,两块运动软磁体600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带动载体300发生位移。可知,“U”字形的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与两块运动软磁体600的结合,可以使得载体300在发生位移时,运动更加平稳,受力更加平衡,结构也更加简单。
[0038]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将激励线圈700卷绕于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上,此种设计方式有区别于传统的将线圈卷绕于运动的载体上,其理由如下:由于载体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安装摄像头,传统的将线圈卷绕于载体上的设计方式会对载体的螺纹产生挤压,从而影响了摄像头的正常安装,而如果不将线圈卷绕于载体上,便可排除绕线对载体的螺纹的影响,使得载体的螺纹扭矩管控更加容易。
[0039]为更好实现对载体300位移的调节和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片200包括上弹片210及下弹片220,上弹片210及下弹片220固定于壳体100内,载体300的两端分别与上弹片210及下弹片220连接。
[004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防磁罩110及底座120,防磁罩110罩合于底座120上,并形成一中空腔体,弹性片200、载体300、第一激励软磁体400、第二激励软磁体500、运动软磁体600、激励线圈700、线路板800及感应线圈900均收容于所述中空腔体内。其中,线路板800为软性线路板并设于底座120上,感应线圈900设于壳体100内,具体为感应线圈900固定于底座120上,并位于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所产生的磁场区域内。另外,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固定于底座120上,载体300通过上弹片210及下弹片220的作用与底座120连接。
[0041]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通过将激励线圈700卷绕于第一激励软磁体400及第二激励软磁体500上,作为定子使用,通过将运动软磁体600固定于载体300上,作为动子使用。由此可知,激励线圈700不受载体300移动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激励线圈700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10整体的使用寿命。另外,将运动软磁体600固定于载体300上,相比于传统的将线圈卷绕于载体300上的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载体300的负重,可以使得载体300在移动过程中更加轻便,反应更加灵敏,实现准确调焦。
[0042]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弹性片、载体、第一激励软磁体、第二激励软磁体及运动软磁体; 所述载体悬空于所述壳体内,并通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运动软磁体固定于所述载体上; 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上分别卷绕有激励线圈,所述激励线圈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所述激励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使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磁化,磁化后的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进而使得所述运动软磁体磁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激励线圈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的磁场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均呈“U”字形,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防磁罩及底座,所述防磁罩罩合于所述底座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软磁体及所述第二激励软磁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包括上弹片及下弹片,所述载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弹片及所述下弹片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软性线路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头电磁驱动结构,载体悬空于壳体内,并通过弹性片与壳体连接,运动软磁体固定于载体上;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固定于壳体内,且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上分别卷绕有激励线圈,激励线圈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激励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使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磁化,磁化后的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相对的两端的极性相同,进而使得运动软磁体磁化。通过将激励线圈卷绕于第一激励软磁体及第二激励软磁体上作为定子,通过将运动软磁体固定于载体上作为动子,激励线圈不受载体移动的影响,增加了其与外部电路连接稳定性,将运动软磁体固定于载体上,减轻了载体负重,可实现准确调焦。
【IPC分类】H04N5/225
【公开号】CN104902150
【申请号】CN201510141008
【发明人】张需要
【申请人】惠州友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