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22

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日趋丰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移动终端上的拍照功能,使得用户不用额外携带相机也能随时随地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及身边美丽的景物,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0003]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了多款带有美颜拍照功能的移动终端,并且还对移动终端的美颜效果进行了分级处理以达到不同的美颜效果,用户可根据自我选择设置美颜效果,使拍照所得照片既真实又美观。然而,现有的移动终端拍照时的美颜效果的参数设置通常在出厂时已经内置好了,用户想修改一些参数以改变美颜效果几乎不可能的,美颜效果单一,不够灵活,影响用户体验;并且厂商在对美颜效果的参数进行设置时并不考虑环境因素,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由于用户所处环境的光强度不同,会导致本身的成像效果不同,例如在光线很充足的情况下,用户面部的成像看起来本来就会比较光滑比较白,如此时再采用已设置好的固定的美颜效果,会使得面部成像过白而显得不真实,而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拍照,采用已设置好的固定的美颜效果又会使面部成像看起来不够白皙美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07]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0008]若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0009]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0010]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0011]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12]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0013]感光度获取单元,用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0014]美颜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0015]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0016]本发明实施例,可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还可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判断结果为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进而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感光度获取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美颜设置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1S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和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
[0025]下面将结合图1到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进行具体描述。
[0026]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智能拍照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01,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28]具体实现中,若终端为只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时,当用户开启终端的电源按键时,视为用户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用户若欲使用诸如智能手机类的终端进行拍照时,首先要启动终端中的拍照应用,启动该拍照应用时,视为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该摄像头启动指令通常为用户通过终端的输入装置(物理键盘或者触摸屏)输入的。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摄像头可为终端内置的摄像头,如自带摄像头的手机;也可以是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如终端为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PC内未设置摄像头,但PC与外部摄像头相连接。本步骤终端在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时,启动终端内置的摄像头或者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并采集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30]S102,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0031]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拍摄带有人脸图像的照片,并动态去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得拍摄的照片中的人脸图像白皙而美观。终端可提供给用户美颜模式选项,当用户开启该选项时终端采用美颜拍照模式。其中美颜拍照模式具体是指:根据美颜模式中预设的美颜参数,如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对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使人脸图像区域更加美观。
[0032]实际实施本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步骤SlOl采集到的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预览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区域则执行步骤S103?步骤S104,以根据环境亮度去动态的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最终拍摄到的人脸图像真实而美观;若预览图像帧中没有包含人脸图像区域则不能执行后续步骤,并保持终端持续反复执行步骤S102,直到摄像头关闭或者判断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区域。
[0033]S103,若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0034]具体实现中,感光度原本指的是胶片相机中胶片对光的敏感度(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通常可分为三类:低感光度(通常指IS050以下)、中感光度(IS0100?200)和高感光度(IS0400以上)。环境光线不足时在一定的光圈和快门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会比较低,图像会看起来很暗甚至看不清楚拍摄的景物,因此需采用感光度较高的胶片,提高对光线敏感度以提高图像的亮度;反之环境的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若采用上述同样的光圈和快门,采集的图像亮度就会较高,因此只需要采用感光度较低的胶片即可。
[0035]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其拍照都是采用数码相机的拍照方式),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类似于胶片相机的感光度指 代的仍然是对光线的敏感度,但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主要是指内置的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该感光器件包括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親合器件)和 COMS (Comple-mentaryMetal Oxicl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原理为当光线透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器件上时,感光器件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成为数字图像信号以形成图像。
[0036]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感光度值具体指终端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器件的感光度值。目前,已有一些类型的终端可以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来智能调节终端内感光器件的感光度,例如启动终端以预设的感光度进行拍照时,终端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值,若亮度值较低便提高终端感光器件的感光度,若亮度值较高就采用预设的较低的感光度即可。因此,终端可根据当前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度值来判断环境的亮度,即感光度值高说明环境光线不足亮度低,感光度低说明环境光线充足亮度高。
[0037]其中,美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等等。可在终端中预存感光度与终端中美颜模式的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例如美颜模式中根据感光度可调的美颜参数包括磨皮指数和美白指数,终端支持的感光度为IS050、IS0200和IS0400,可预设感光度IS05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20%,美白指数为2,是较低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2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40%,美白指数为4,是中等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4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80%,美白指数为8,是较高的磨皮和美白力度。在终端获取到当前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度值之后就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表查找到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了。
[0038]上述实例中,映射关系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低光的环境下提高美颜参数,高光的环境下降低美颜参数,从而使得美颜的设置可根据环境的亮度进行动态的调整,使得拍摄的照片真实而又美观。
[0039]S104,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0040]具体实现中,在步骤S103中生成了目标美颜参数之后,可根据目标美颜参数在本步骤之中对步骤S102中识别到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当前终端中感光器件采用的感光度值为IS050,相应的美颜参数中美白指数为2,此时终端根据美白指数对人脸图像区域中的人脸部分做力度为2的美白,使人脸部分稍微增白,并且可将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展示到拍照预览界面中,让用户观看当前的图像效果。
[0041]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
[0042]具体实现中,当终端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好摄像头的感光度之后,终端根据摄像头的感光度值生成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进而根据该目标美颜参数对预览图像帧的人脸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显示到拍照预览界面中。若用户对当前的成像效果满意便可输入拍照指令,终端接收到该拍照指令时,便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可选的,该拍照指令为系统预设触发的,如采用的是定时拍照,到达拍照时间终端触发拍照指令,或者是终端中预设执行完步骤S104之后,自动触发拍照指令,以获取拍照图像。
[0043]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美颜取消指令,将所述预览图像帧恢复到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
[0044]具体实现中,终端可提供给用户美颜模式取消选项,例如用户在拍照时不想采用美颜模式,便可输入美颜取消指令,此时终端不对预览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区域做任何与美颜相关的处理,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恢复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
[0045]本发明实施例,可在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时,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还可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判断结果为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进而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0046]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智能拍照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47]S201,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48]具体实现中,若终端为只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时,当用户开启终端的电源按键时,视为用户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用户若欲使用诸如智能手机类的终端进行拍照时,首先要启动终端中的拍照应用,启动该拍照应用时,视为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该摄像头启动指令通常为用户通过终端的输入装置(物理键盘或者触摸屏)输入的。
[004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摄像头可为终端内置的摄像头,如自带摄像头的手机;也可以是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如终端为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PC内未设置摄像头,但PC与外部摄像头相连接。本步骤在而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时,启动终端内置的摄像头或者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并采集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50]S202,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0051]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拍摄带有人脸图像的照片,并动态去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得拍摄的照片中的人脸图像白皙而美观。终端可提供给用户美颜模式选项,当用户开启该选项时终端采用美颜拍照模式。其中美颜拍照模式具体是指:根据美颜模式中预设的美颜参数,如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对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使人脸图像区域更加美观。
[0052]实际实施本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步骤S201采集到的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预览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区域则执行步骤S203?步骤S206,以根据环境亮度去动态的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最终拍摄到的人脸图像真实而美观;若预览图像帧中没有包含人脸图像区域则不能执行后续步骤,并保持终端持续反复执行步骤S202,直到摄像头关闭或者判断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区域。
[0053]S203,若是,通过内置的感光器件获取拍摄环境的亮度值。
[0054]具体实现中,所述感光器件,也可称为:图像传感器,包括CXD和COMS,其原理为当光线透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器件上时,感光器件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成为数字图像信号以形成图像。当终端中的感光器件以预设的感光度采集预览图像帧时,终端可根据当前所采集的预览图像帧的亮度来判断环境的亮度。
[0055]S204,根据所述亮度值,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0056]具体实现中,已有一些类型的终端可以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来智能调节终端内感光器件的感光度,例如启动终端以预设的感光度进行拍照时,终端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值,若亮度值较低便提高终端的感光度,若亮度值较高就采用预设的较低的感光度即可。
[0057]S205,获取预设的感光度与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根据所述感光度值获取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
[0058]具体实现中,可在终端中预存感光度与终端中美颜模式的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例如美颜模式中根据感光度可调的美颜参数包括磨皮指数 和美白指数,终端支持的感光度为IS050、IS0200和IS0400,可预设感光度IS05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20%,美白指数为2,是较低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2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40%,美白指数为4,是中等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4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80%,美白指数为8,是较高的磨皮和美白力度。在终端获取到当前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度值之后就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表查找到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了。其中,美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等等。
[0059]S206,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0060]具体实现中,在步骤S205中获取到了目标美颜参数之后,可根据目标美颜参数在本步骤之中对步骤S202中识别到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当前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度值为IS050,相应的美颜参数中美白指数为2,此时终端根据美白指数对人脸图像区域中的人脸部分做力度为2的美白,使人脸部分稍微增白,并且可将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展示到拍照预览界面中,让用户观看当前的图像效果。
[0061]本发明实施例,可在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时,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还可在判读到所述预览图像帧中包括人脸图像区域时,通过内置的感光器件获取拍摄环境的亮度值,并根据所述亮度值,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进而获取预设的感光度与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并根据所述感光度值获取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0062]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终端至少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单元301、人脸识别单元302、感光度获取单元303、美颜设置单元304和图像处理单元305。
[0063]图像采集单元301,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64]具体实现中,若终端为只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照相机时,当用户开启终端的电源按键时,视为用户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用户若欲使用诸如智能手机类的终端进行拍照时,首先要启动终端中的拍照应用,启动该拍照应用时,视为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该摄像头启动指令通常为用户通过终端的输入装置(物理键盘或者触摸屏)输入的。图像采集单元301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时,启动摄像头开始采集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6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摄像头可为终端内置的摄像头,如自带摄像头的手机;也可以是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如终端为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PC内未设置摄像头,但PC与外部摄像头相连接。本步骤在而图像采集单元301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时,启动终端内置的摄像头或者与终端相连的外部摄像头,并采集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0066]人脸识别单元302,用于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0067]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拍摄带有人脸图像的照片,并动态去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得拍摄的照片中的人脸图像白皙而美观。终端可提供给用户美颜模式选项,当用户开启该选项时终端采用美颜拍照模式。其中美颜拍照模式具体是指:根据美颜模式中预设的美颜参数,如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对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使人脸图像区域更加美观。
[0068]实际实施本实施的过程中,人脸识别单元302首先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图像采集单元301采集到的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预览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区域则通过感光度获取单元303和美颜设置单元304根据环境亮度去动态的调整预设的美颜参数使最终拍摄到的人脸图像真实而美观。
[0069]感光度获取单元303,用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0070]具体实现中,感光度原本指的是胶片相机中胶片对光的敏感度(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通常可分为三类:低感光度(通常指IS050以下)、中感光度(IS0100?200)和高感光度(IS0400以上)。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其拍照都是采用数码相机的拍照方式),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类似于胶片相机的感光度指代的仍然是对光线的敏感度,但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主要是指内置的感光器件(CCD和C0MS)的光线敏感度。
[0071]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感光度值具体指终端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器件的感光度值。环境光线不足时在一定的光圈和快门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会比较低,图像会看起来很暗甚至看不清楚拍摄的景物,因此感光器件需采用较高的感光度,提高对光线敏感度以提高图像的亮度;反之环境的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若采用上述同样的光圈和快门,采集的图像亮度就会较高,因此只需要采用较低的感光度即可。
[0072]进一步的,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感光度获取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感光度获取单元可以包括:亮度值获取子单元3301和感光度调节子单元3302。
[0073]亮度值获取子单元3301,用于通过内置的感光器件获取拍摄环境的亮度值;
[0074]感光度调节子单元3302,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值,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0075]具体实现中,所述感光器件,也可称为:图像传感器,包括CXD和COMS,其原理为当光线透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器件上时,感光器件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成为数字图像信号以形成图像。当终端中的感光器件以预设的感光度采集预览图像帧时,亮度值获取子单元3301可根据当前所采集的预览图像帧的亮度来判断环境的亮度。通常感光器件采用的感光度高说明环境光线不足亮度低,感光器件采用的感光度低说明环境光线充足亮度高。
[0076]目前,已有一些类型的终端可以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来智能调节终端内感光器件的感光度,例如启动终端以预设的感光度进行拍照时,终端计算当前采集到的图像的亮度值,若亮度值较低感光度调节子单元3302提高感光器件的感光度,若亮度值较高感光度调节子单元3302就降低高感光器件的感光度即可。
[0077]美颜设置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0078]其中,美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磨皮指数、美白指数和瘦脸指数等等。
[0079]进一步的,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美颜设置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所述的美颜设置单元304可包括:映射表获取子单元3401和美颜参数获取子单元3402。
[0080]映射表获取子单元3401,用于获取预设的感光度与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
[0081]美颜参数获取子单元3402,用于根据所述感光度值获取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所述美颜参数包括美白指数和/或磨皮指数。
[0082]具体实现中,可在终端中预存感光度与终端中美颜模式的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例如美颜模式中根据感光度可调的美颜参数包括磨皮指数和美白指数,终端支持的感光度为IS050、IS0200和IS0400,可预设感光度IS05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20%,美白指数为2,是较低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2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40%,美白指数为4,是中等的磨皮和美白力度;IS0400对应的磨皮指数为80%,美白指数为8,是较高的磨皮和美白力度。在感光度获取单元303获取到当 前摄像头采用的感光度值之后,映射表获取子单元3401获取预存的感光度与终端中美颜模式的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美颜参数获取子单元3402就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表查找到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了。
[0083]其中,映射关系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低光的环境下提高美颜参数,高光的环境下降低美颜参数,从而使得美颜的设置可根据环境的亮度进行动态的调整,使得拍摄的照片真实而又美观。
[0084]图像处理单元30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
[0085]具体实现中,在美颜设置单元304生成了目标美颜参数之后,图像处理单元305可根据目标美颜参数对人脸识别单元302识别到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当前终端中感光器件采用的感光度值为IS050,相应的美颜参数中美白指数为2,此时图像处理单元305根据美白指数对人脸图像区域中的人脸部分做力度为2的美白,使人脸部分稍微增白,并且可将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展示到拍照预览界面中,让用户观看当前的图像效果。
[0086]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照片获取单元306,用于接收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
[0087]具体实现中,当终端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好感光器件的感光度之后,美颜设置单元304根据感光度值生成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进而图像处理单元305根据该目标美颜参数对预览图像帧的人脸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显示到拍照预览界面中。若用户对当前的成像效果满意便可输入拍照指令,照片获取单元306接收到该拍照指令时,便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可选的,该拍照指令为系统预设触发的,如采用的是定时拍照,到达拍照时间终端触发拍照指令,或者是终端中预设图像处理单元305处理完预览图像帧之后,自动触发拍照指令,以获取拍照图像。
[0088]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图像恢复单元307,接收美颜取消指令,将所述预览图像帧恢复到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
[0089]具体实现中,终端可提供给用户美颜模式取消选项,例如用户在拍照时不想采用美颜模式,便可输入美颜取消指令,此时终端不对预览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区域做任何与美颜相关的处理,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恢复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
[0090]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图像采集单元301实现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时,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并通过人脸识别单元302和感光度获取单元303判断到所述预览图像帧中包括人脸图像区域时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还可通过美颜设置单元304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最后通过图像处理单元305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0091]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009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 RAM)等。
[0093]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若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感光度与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根据所述感光度值获取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所述美颜参数包括美白指数和/或磨皮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美颜取消指令,将所述预览图像帧恢复到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包括: 通过内置的感光器件获取拍摄环境的亮度值; 根据所述亮度值,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 感光度获取单元,用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美颜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美颜设置单元包括: 映射表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感光度与美颜参数的映射关系表; 美颜参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光度值获取相应的目标美颜参数,所述美颜参数包括美白指数和/或磨皮指数。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照片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采集到的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后的预览图像帧作为拍照图像输出。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图像恢复单元,用于接收美颜取消指令,将所述预览图像帧恢复到进行所述图像处理之前的状态展示到所述预览界面中。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度获取单元包括: 亮度值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内置的感光器件获取拍摄环境的亮度值; 感光度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值,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拍照方法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采集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预览图像帧;判断所述预览图像帧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区域;若是,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感光度值,根据所述感光度值生成目标美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美颜参数,对所述预览图像帧中的人脸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处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动态的调节终端的美颜参数,使美颜参数的设置更加灵活,使终端拍照更加智能化。
【IPC分类】H04N5/262, H04N5/232
【公开号】CN104902177
【申请号】CN201510275824
【发明人】李小朋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