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0002]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通信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享受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对通信技术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这就要求通信服务商和设备制造商能够提供高效的通信服务。目前通信服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设备和业务的维护需求及正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基于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对设备和业务进行维护,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0003]在实际应用中,因网络规划不合理、网络设备调整等多种原因,网络传输配置可能需重新规划调整,即存在网络割接需求。对于基站间的链路进行割接来说,基站间的X2接口关系错综复杂,调整难度大,这是因为一个基站与它的多个邻基站之间可能均存在X2接口关系,一个基站调整本基站的X2接口地址,需要对本基站以及和它有X2接口关系的所有邻基站的X2接口 SCTP (Steaming 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流控传输协议)关系进行调整,整个过程相当复杂。
[0004]目前,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基站间的链路进行调整,然而,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仅对操作人员要求高,而且建链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基站间的链路进行调整导致建链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包括:
[0007]步骤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
[0008]步骤B、判断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是,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C ;
[0009]步骤C、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D ;
[0010]步骤D、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B。
[0011]较佳的,所述结束条件为:
[0012]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
[0013]较佳的,还包括:
[0014]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删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
[0015]较佳的,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所述第一基站还建立所述SCTP链路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0016]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包括:
[0017]所述第一基站查询所述第一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N为大于I的整数。
[0018]较佳的,所述步骤A,具体为:第一基站根据X2接口割接指令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中还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
[001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0020]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指示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
[0021]控制模块,用于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则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则结束流程。
[0022]较佳的,所述结束条件为:
[0023]从本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
[0024]较佳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0025]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判断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删除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
[0026]较佳的,所述链路建立模块,还用于:
[0027]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还建立所述SCTP链路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0028]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0029]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查询本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N为大于I的整数。
[0030]较佳的,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0031]根据X2接口割接指令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中还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
[0032]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执行步骤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接着执行步骤B、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是,则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C ;步骤C、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D ;步骤D、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再次执行步骤B。可见,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时,通过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可确保第一基站获取到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完成第一基站与第一■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从而可提尚基站间的建链效率。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
[00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 ;
[00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获取IP地址的流程示意图;
[003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0040]步骤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B。
[0041]步骤B、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
建立成功,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C。
[0042]步骤C、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D。
[0043]步骤D、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B。在上述步骤A之前,第一基站可接收X2接口割接指令,该X2接口割接指令用于指示第一基站使用获取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流控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
[0044]X2接口是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基站间的X2接口之间的链路是基于基站的X2接口地址建立的。所述X2接口地址可以是传输层的地址,比如IP地址。
[0045]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可以是基站上层的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比如,在X2接口割接过程中,可需要进行X2接口割接的一个基站发送X2接口割接指令。
[0046]在上述步骤C中的中结束条件可以为: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时间长度可设置为24小时或48小时。
[0047]在上述步骤D中,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可预先设置,比如可根据X2接口割接过程的总用时间长度来确定。
[0048]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包括以下过程:
[0049]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第一基站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删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
[0050]为了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方案:
[0051]第一基站与对端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第一基站建立该SCTP链路与对端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第一基站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链路的过程可以是:第一基站查询第一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 (N为大于I的整数)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
[0052]进一步地,如果第一基站判断与第二基站间存在多条SCTP链路,则这多条SCTP链路中通常只要一条有效链路,因此在删除冗余链路时,可保留该有效的链路,将其他链路删除。
[0053]其中,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可以是第二基站的globalID(全局标识),一个基站的globalID在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唯一标识一个基站。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可以携带于X2接口割接指令中发送到第一基站。
[005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流程实现了冗余链路的自动查找以及删除过程。
[0055]为了实现上述流程,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中可配置定时器,该定时器被触发后可按照设定计时长度循环计时。优选地,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可根据基站进行复位所需的时间长度来设置。
[0056]相应地,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的流程可如图2所示,包括:
[0057]S201、网络管理设备判断第一基站中配置的定时器是否已开启;若第一基站中配置的定时器未开启,则转入步骤S202 ;否则转入步骤S203。
[0058]S202、网络管理设备开启第一基站中配置的定时器,转入步骤S203。
[0059]S203、网络管理设备向第一基站发送X2接口割接配置指令,其中可携带X2接口割接配置文件,X2接口割接配置文件中可包含第二基站的IP地址,转入步骤S204。
[0060]S204、第一基站接收X2接口割接配置指令,并根据接收的割接配置指令中包含的X2接口割接配置文件文件向第二基站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S205。
[0061]S205、第一基站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是,则转入步骤S206 ;否则转入步骤S208。
[0062]S206、第一基站判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转入步骤S207 ;否则,结束流程。
[0063]S207、第一基站删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
[0064]S208、第一基站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S209。
[0065]S209、第一基站触发定时器进行计时,转入步骤S210。
[0066]S210、第一基站判断定时器的计时长度是否到达;若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到达,则转入步骤S211 ;否则转入步骤S212。
[0067]S211、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S205。
[0068]S212、继续等待,待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到达时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
[0069]优选地,所述定时器的工作时长可以预先设定,在该定时器在其工作时间内按照设定计时长度进行循环计时。该定时器也可以由人工方式进行开启和关闭。。
[0070]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入定时器,确保一个基站与其邻基站间相互获取对端的X2接口地址并建立X2接口的SCTP链路,提高了基于X2接口的链路建立的成功率。
[0071]上述第一基站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的流程,可如图3所示。可包括:
[0072]S301、第一基站获取到第二基站的基站全球标识码eNB Global ID,TAI (TrackingArea Identity,跟踪区域标识)信息后,第一基站向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发送eNB Configurat1n Transfer (eNB配置传递)消息,将第一基站的信息填入该消息的Source eNB_ID信息单元里,将第二基站的信息填入该消息的Target eNB-1D信息单元里,并且选择 SON Informat1n (Self-Organized Network Informat1n,自组织网络信息)为 SON Informat1n Request。
[0073]具体的,第一基站可通过ANR(Automatic Neighbor Relat1n,自动邻区关系)获取第二基站的eNB Global ID和TAI信息。
[0074]S302、MME 收到此消息后,判断 SON Informat1n 的类型为 SON Informat1nRequest,则MME将此条消息透传给第二基站,消息名为MME Configurat1n Transfer (MME配置传递)。
[0075]S303、第二基站收到此消息后,组织eNB Configurat1n Transfer (eNB配置传递)消息给 MME,此消息里选择 SON Informat1n 为 SON Informat1n Reply,并在 SONInformat1n Reply填写第二基站的IP地址和端口号。
[0076]S304、MME 收到此消息后,判断 SON Informat1n 为 SON Informat1n Rely,那么MME将此条消息透传给第一基站,消息名为MME Configurat1n Transfer。
[0077]第一基站收到上述步骤S304中MME透传的MME Configurat1n Transfer消息后,便获取到了第二基站的X2接口的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第一基站便可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
[0078]通过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时,通过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可确保第一基站获取到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完成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不仅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成功率。另外,由于无需人工参与,还能够降低运维成本。
[0079]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进行X2接口间的链路割接,存在以下典型的场景:
[0080]场景1:第一基站的IP地址已更新,第二基站的IP地址不变;
[0081]场景2:第一基站的IP地址已更新、第二基站的IP地址更新中,即,第二基站的旧的IP地址已失效,新的IP地址不可用,第一基站的IP地址更新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X2接口链路故障;
[0082]场景3:第一基站的IP地址已更新、第二基站的IP地址更新先于第一基站的IP地址更新;
[0083]场景4:第一基站的IP地址已更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在第一基站的IP地址更新后一段时间后完成,即,第一基站基于第一基站的新的IP地址和第二基站的旧的IP地址成功X2接口链路,并在保持一段时间后故障。
[0084]其中,上述IP地址均为X2接口间的SCTP链路使用的IP地址。
[0085]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对上述各种场景下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0086]为了描述简便起见,将第一基站称为基站A,将第二基站称为基站B。在本例子中使用按照设定计时长度循环计时的定时器,该定时器称为定时器T,定时器T的设定计时长度为5秒。
[0087](I)场景I针对的流程
[0088]基站A将其IP_A1更新为IP_A2,当前基站A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A2。
[0089]网管设备向基站A下发X2接口割接指令,指不基站A向基站B发起基于X2接口的SCTP链路。
[0090]基站A接收到该X2接口割接指令后,使用IP_A2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的IP地址没有变化,当前基站B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B1,因此在基站A与基站B的之间建立起SCTP链路,该SCTP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在基站A侧的地址为IP_A2,在基站B侧的地址为IP_B1。
[0091](2)场景2针对的流程
[0092]基站A将其IP_A1更新为IP_A2,当前基站A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A2。
[0093]基站B正在执行将其IP_B1更新为IP_B2的过程。
[0094]网管设备向基站A下发X2接口割接指令,指不基站A向基站B发起基于X2接口的SCTP链路。
[0095]基站A接收到该X2接口割接指令后,使用IP_A2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的IP地址正在更新过程中,新的地址IP_B2还不可用,旧的地址IP_B1已经失效,因此在基站A与基站B的之间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
[0096]基站A接收到基站B返回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响应后,触发定时器进行计时,基站A等到定时器的计时周期到达时,基站A再次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的地址更新过程结束,此时基站B的可用地址为IP_B2,因此基站A接收到基站B返回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响应,该SCTP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在基站A侧的地址为IP_A2,在基站B侧的地址为IP_B2。
[0097](3)场景3针对的流程
[0098]基站B先将其IP_B1更新为IP_B2,当前基站B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B2。然后,基站A将其IP_A1更新为IP_A2,当前基站A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A2。
[0099]网管设备向基站A下发X2接口割接指令,指不基站A向基站B发起基于X2接口的SCTP链路。
[0100]基站A接收到该X2接口割接指令后,使用IP_A2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的IP地址已更新完毕,且当前基站B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B2,因此在基站A与基站B的之间建立起SCTP链路,该SCTP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在基站A侧的地址为IP_A2,在基站B侧的地址为IP_B2。
[0101](4)场景4针对的流程
[0102]基站A将其IP_A1更新为IP_A2,当前基站A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A2。
[0103]网管设备向基站A下发X2接口割接指令,指不基站A向基站B发起基于X2接口的SCTP链路。
[0104]基站A接收到该X2接口割接指令后,使用IP_A2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当前可用的IP地址为IP_B1。因此在基站A与基站B的之间建立起SCTP链路,该SCTP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在基站A侧的地址为IP_A2,在基站B侧的地址为IP_BI,假设此时在基站A与基站之间建立成功的链路为SCTP-1。
[0105]一段时间后,基站B执行将其IP_B1更新为IP_B2的过程。当前基站B上可用的IP地址为IP_B2。
[0106]网管设备向基站A下发X2接口割接指令,指不基站A向基站B发起基于X2接口的SCTP链路。
[0107]基站A接收到该X2接口割接指令后,使用IP_A2向基站B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由于基站B当前可用的IP地址为IP_B2。因此在基站A与基站B的之间建立起SCTP链路,该SCTP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在基站A侧的地址为IP_A2,在基站B侧的地址为IP_B2,假设此时在基站A与基站之间建立成功的链路为SCTP-2。
[0108]基站B将其IP_B1更新为IP_B2后,SCTP-1故障。
[0109]进一步地,此时基站A可判断出基站A与基站B之间存在两条SCTP链路为SCTP-1和SCTP-2,且SCTP-1为基站A与基站B之间的故障链路,SCTP-2为基站A与基站B之间的有效链路,即SCTP-1为SCTP-2的冗余链路,因此基站A可将SCTP-1链路删除。
[0110]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时,通过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可确保第一基站获取到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完成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不仅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成功率。另外,由于无需人工参与,还能够降低运维成本。
[0111]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011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基站可包括:
[0113]链路建立模块41,用于根据根据控制模块的指示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控制模块42,用于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则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则结束流程。较佳的,所述结束条件为:从本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
[0114]较佳的,控制模块42,还用于:
[0115]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判断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指示链路建立模块41删除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
[0116]较佳的,链路建立模块41
,还用于:
[0117]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还建立所述SCTP链路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0118]控制模块42,具体用于:
[0119]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查询本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N为大于I的整数。
[0120]较佳的,所述链路建立模块41,具体用于:根据X2接口割接指令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中还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
[0121]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时,通过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可确保第一基站获取到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基站的最新的IP地址,完成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不仅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基站间的建链成功率。另外,由于无需人工参与,还能够降低运维成本。
[0122]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23]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24]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25]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2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 步骤B、判断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是,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C ; 步骤C、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转入步骤D ; 步骤D、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转入步骤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条件为: 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删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所述第一基站还建立所述SCTP链路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查询所述第一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N为大于I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第一基站根据X2接口割接指令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中还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指示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 控制模块,用于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失败,则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流程,否则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基站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若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则结束流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条件为: 从本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起的SCTP链路建立过程开始至当前时间为止的时间长度达到第二时间长度,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判断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是否存在冗余SCTP链路,若存在,则指示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删除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冗余SCTP链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建立模块,还用于: 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还建立所述SCTP链路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查询本基站已建立的所有SCTP链路,若所述所有SCTP链路中包含N条SCTP链路,且所述N条SCTP链路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对应,则判定本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存在冗余SCTP链路,N为大于I的整数。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X2接口割接指令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所述X2接口割接指令中还包含所述第二基站的唯一标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及基站间链路管理方法,包括:首先执行步骤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起流控制传输SCTP链路建立过程;接着执行步骤B、判断SCTP链路是否建立成功,若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C;步骤C、判断是否符合结束条件,若符合,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D;步骤D、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基站的IP地址再次发起SCTP链路建立过程,再次执行步骤B。可见,当所述SCTP链路建立失败时,通过在设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后获取第二基站的IP地址可确保获取到最新的IP地址,并根据获取到的IP地址,完成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SCTP链路建立,从而可提高基站间的建链效率。
【IPC分类】H04W24/02, H04W76/02
【公开号】CN104902501
【申请号】CN201510284346
【发明人】吴应芳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