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PTC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空调器不仅可以制冷、还可以制暖,所以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夏季乘凉和冬季取暖的需要。而且机体自身体积较小,安装方便;依靠电力驱动,使用的局限性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空调器由于具有上述优点,正逐渐走向千家万户。
[0003]现有的空调加热管,多采用条状散热翅片,现有的条状散热翅片受散热面积限制,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包括一电加热器主体,所述电加热器主体包括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金属PTC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一呈条状的散热翅片主体,所述散热翅片主体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折弯边。本发明通过增加折弯边,可有效增加散热翅片的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优选两侧边上均设有折弯边。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弯边与所述散热翅片主体之间设有夹角。以减少折弯边末端到所述加热管的距离,进而减少加热管的整体体积。
[0008]各折弯边与所连接的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夹角一直。以使各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围成的空间较为均匀,进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
[0009]所述夹角优选5° -90°。在这个范围内设有折弯边,一方面可以保证电加热器主体所占用的空间不会影响到空调其它部分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散热效果O
[0010]各折弯边在所述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可以不小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离。优选各折弯边在所述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是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尚的I倍到2倍。
[0011]下一个折弯边的前端部分可以压在或抵在相邻的上一个折弯边的后端部分上。优选压在或抵在相邻的上一个折弯边的三分之一。一方面,在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改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加热管的外部,通过折弯边可以对加热管形成一保护层。
[0012]所述加热管中设有金属PTC发热元件;所述加热管的左端设有一金属消音机构,所述金属消音机构包括一固定板,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
[0013]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固定用开口,各开口并排排布,所述开口的孔径不小于加热管的外径。所述折弯边优选位于散热翅片主体的左端。即散热翅片开口朝向金属消音机构。
[0014]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加热管可深入开口中,从而被架起,进而将加热管固定在固定板上。该种固定方式铝管不会对加热元件产生压力。加热元件可在加热管内自由膨胀,可有效解决加热管的变形。
[0015]本发明在工作的时候,加热管连接外部电路,电能被传输至加热管中,并借助加热管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通过散热翅片将热能传递出去。
[0016]所述散热翅片上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散热翅片通过所述通孔套在所述加热管上并与所述加热管紧密接触;所述通孔与所述加热管的个数相一致。
[0017]所述加热管外围固定有至少10片平行的散热翅片主体,所述散热翅片主体等间距排布于所述加热管上,所述散热翅片主体的排布间距为2mm?8mm。优选为3.4mm。以均匀散热。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管通过机械胀管方式与通孔无缝隙紧密连接。
[001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外径上设有翻边,所述加热管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散热翅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呈喇叭口。以便于安装。
[0020]所述散热翅片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绕所述通孔的圆周等间距排布。从而提高散热的均匀性。减少散热翅片膨胀收缩的变形量。
[0021]所述加热管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电加热丝、氧化镁粉,所述管体两端设有硅胶塞,所述管体与所述硅胶塞配合处设有密封装置。由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硅胶塞配合处设有密封装置,使硅胶塞与管体的配合更加密切,提高了本发明的密封性能,避免了氧化镁粉裸露受潮,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加热管的安全性和绝缘性。
[0022]所述加热管的管体采用邦迪管材料制作的加热管。即,所述管体采用一邦迪管。
[0023]所述密封装置优选为硅橡胶封口胶。用以保证密封质量。
[0024]所述氧化镁粉均匀填充在所述加热管的空腔中。
[0025]可以是,所述管体内还设有一保护管,所述电加热丝位于所述保护管内,所述氧化镁粉均匀填充与所述保护管内空腔。通过在管体内设有一保护管加大了散热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避免了电加管温度过高、散热不充分,导致空调器线路烧坏。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之间不联通。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时,通过联通,可以改善开口处的受力情况。
[002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之间联通。以改善对铝管的加持效果,进一步减少铝管的晃动。
[0028]所述固定板的任意一端设有向上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设有绝缘块。所述翻边与所述绝缘块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固定。
[0029]所述固定支架至少有两个,各固定支架均位于所述翻边的内侧,且与所述翻边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同一侧。以保证铝管固定牢稳。
[0030]所述开口处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厚度。以对铝管起到支撑的作用,缓解固定支架对铝管的压力。
[0031]所述支撑圈可以呈喇叭口状,以方便铝管穿过。所述支撑圈的侧边上还可以开有槽口,通过开槽可以调整对铝管的夹紧力度。所述支撑圈侧边的内侧还可以设有减震垫圈,以减少铝管热涨冷缩产生的噪声。所述支撑圈也可以由减震垫圈直接构成。
[0032]所述支撑圈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所述支撑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支架方向。
[003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依次排布;
[003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另一侧朝前;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前,另一侧朝后。
[003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依次排布;
[0036]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另一侧朝前;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前,另一侧朝后;第三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前,另一侧朝后。
[0037]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以方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所述螺栓孔优选有两个,两个螺栓孔均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两个螺栓孔分别为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前方,所述第二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支架与
所述翻边之间。
[0038]所述PTC发热元件采用金属PTC发热元件。金属PTC发热元件具有灵敏度高、易加工、无功率衰减、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等特点。
[0039]所述电加热器主体包括一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所述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包括一用于限定所述加热管温度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管相连,所述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管接触,所述加热管通过所述温控器连接供电电路。在所述加热管升到设定的切断温度值时,所述温控器切断所述加热管的供电电路;在所述加热管降到设定的导通温度值时,所述温控器接通所述加热管的供电电路。这样供电电路在温控器的控制下,自动的根据温度变化导通或切断,一方面能够防止加热器过热,一方面节约了电力能源。
[0040]所述加热管的供电电路连接有一熔断体。
[0041]为了保证对加热管的温度检测,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常闭式接点热敏开关,所述热敏开关与所述温控器的触发导通通道串联。当散热翅片温度高于热敏开关温度时,所述温控器切断所述加热管的供电电路;当散热翅片温度低于热敏开关温度时,所述温控器接通所述加热管的供电电路。
[0042]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加热管的右端部,所述加热管的右端部还设有一用于将温控器固定在金属PTC加热管上的安装支架;
[0043]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固定架、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或所述下固定架中的任意一个上设有一插片,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上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之间,所述插片抵住所述温控器。
[0044]本发明通过在下固定架或上固定架上设置插片,可以通过插片限定温控器的位置,可有效防止加热管在组装、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温控器晃动、移位等情况,从而可提高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主体的温度测量准确度。
[0045]还可以所述温控器设有一与所述插片配套的插槽,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内。以固定所述温控器。
[004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固定架上设有所述插片。以方便安装。所述下固定架的长度为70mm-80mm,优选76mm,宽度为20mm-30mm,优选25.5mm。所述插片的高度为优选3.5mm,宽度为优选4mm。
[0047]为了进一步限定温控器的位置,所述下固定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温控器左右运动的左限位机构、右限位机构,所述左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插片的左侧,所述右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插片的右侧,所述左限位机构、所述右限位机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温控器的宽度。所述左限位机构、所述右限位机构距离为10mm-20mm,优选14mm。
[0048]所述插片的左侧设有一呈向上凸起状的第一凸起结构,以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作为所述左限位机构,所述插片的右侧也设有一呈向上凸起状的第二凸起结构,以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作为所述右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凸起状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限定温控器的位置,另一方面凸起状的结构可抵住加热管,组装过程中,可以减少温控器受压损坏的情况,而且可以避免固定支架与加热管硬性接触,可能存在的固定不牢固、部件间磨损等问题。
[0049]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优选半径为lmm-2mm,特别是1.5mm的圆弧。
[0050]所述下固定架的中部开有一槽,所述插片位于所述槽内。一方面通过开槽,可使得温控器处空气流通,避免温控器过热损坏,另一方面允许根据温控器的规格,调整插片在槽内的位置,从而调整温控器相对于加热管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片一端连接所述下固定架,另一端朝上。所述插片可以是槽口翻边形成。
[0051]所述槽优选有两个,两个槽并排排布。两个槽之间的距离为优选4mm。两个槽的宽度均不小于插片的宽度、长度均为10mm-20mm,优选15mm。
[0052]所述下固定架上还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用于固定。至少两个螺栓孔优选与所述插片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固定架上设有两个螺栓孔,其中一个位于所述插片的前方,另一个位于所述插片的后方。位于所述插片前方的螺栓孔到槽的最小距离为优选9mm,位于所述插片后方的螺栓孔到槽的最小距离为10mm-18mm,优选14mm η
[0053]所述上固定板上也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至少一个螺栓孔与位于所述插片前方的螺栓孔相对应。所述下固定架通过至少一个螺栓孔连接所述上固定架。优选所述上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通过所述与位于所述插片前方的螺栓孔相对应螺栓孔以及位于所述插片前方的螺栓孔,利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0054]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的温度测量准确度,所述下固定架的左边侧和右边侧均设有向上的翻边,左边侧的翻边与右边侧的翻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加热管的宽度。通过该种结构,所述下固定架上可形成一加热管限位结构,下固定架通过对加热管进行限位,可进一步限定温控器在加热管上的位置。左边侧和右边侧上的翻边的高度为优选3.4mm,厚度为0.2mm-Q.7mm,优选为0.5mm。
[0055]所述下固定架的前方中部、前方两侧均可以设有向上翻边,以进一步限定加热管的位置。
[0056]所述下固定架的后方设有一线路固定板,所述线路固定板一端连接所述下固定架,一端向上,所述线路固定板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线路固定板可以由位于所述下固定架的后方边上翻,然后在其上打穿线孔形成。所述线路固定板的高度为10mm-19mm,优选16.5臟,宽度为10臟-15臟,优选12.6臟。
[0057]所述温控器的供电线路由所述穿线孔伸出。所述穿线孔的孔径为3_-5_,优选4.2mm。
[0058]所述下固定架的一角部设有一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位于所述线路固定板的一侦牝优选右侧。以方便顺线、利线。
[0059]所述温控器的下固定架的高度与所述金属消音机构固定板的高度相一致。从而将所述加热管水平放置,提高加热管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6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61]图2为本发明金属消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3为本发明的下固定架的主视图;
[0063]图4为本发明的下固定架的A-A剖视图;
[0064]图5为本发明的下固定架的右视图;
[0065]图6为本发明散热翅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66]图7为本发明加热管的局部示意图;
[0067]图8为本发明加热管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8]图9为本发明加热管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70]参见图1,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包括一电加热器主体,电加热器主体包括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金属PTC加热管,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包括一呈条状的散热翅片主体,散热翅片主体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折弯边8。本发明通过增加折弯边8,可有效增加散热翅片的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优选两侧边上均设有折弯边8。
[007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折弯边8与散热翅片主体之间设有夹角。以减少折
弯边8末端到加热管的距离,进而减少加热管的整体体积。各折弯边8与所连接的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夹角一直。以使各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围成的空间较为均匀,进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夹角优选5° -90°。在这个范围内设有折弯边8,一方面可以保证电加热器主体所占用的空间不会影响到空调其它部分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散热效果。
[0072]各折弯边8在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可以不小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离。优选各折弯边8在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是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离的I倍到2倍。下一个折弯边8的前端部分可以压在或抵在相邻的上一个折弯边8的后端部分上。优选压在或抵在相邻的上一个折弯边8的三分之一。一方面,在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改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加热管的外部,通过折弯边8可以对加热管形成一保护层。
[0073]参见图1、图2、图6,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包括一电加热器主体,电加热器主体包括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金属PTC加热管I,加热管I上设有散热翅片2 ;加热管I中设有PTC发热元件;加热管I的左端设有一金属消音机构,金属消音机构包括一固定板3,—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 一端连接固定板3,另一端朝向远离固定板3的方向;固定支架4上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I固定用开口 11,各开口 11并排排布,开口 11的孔径不小于加热管I的外径。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支架4,加热管I可深入开口 11中,从而被架起,进而将加热管I固定在固定板3上。该种固定方式铝管不会对加热元件产生压力。加热元件可在加热管I内自由膨胀,可有效缓解加热管I的变形。本发明在工作的时候,加热管I连接外部电路,电能被传输至加热管I中,并借助加热管I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通过散热翅片2将热能传递出去。
[0074]散热翅片2上有至少一个通孔21,散热翅片2通过通孔21套在加热管I上并与加热管I紧密接触;通孔21与加热管I的个数相一致。加热管I外围固定有至少10片平行的散热翅片2,散热翅片2等间距排布于加热管I上,散热翅片2的排布间距为2mm?8mm。优选为3.4_。以均匀散热。散热翅片2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散热孔绕通孔的圆周等间距排布。从而提高散热的均匀性。减少散热翅片2膨胀收缩的变形量。
[007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加热管通过机械胀管方式与通孔无缝隙紧密连接。
[0076]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通孔的外径上设有翻边,加热管通过翻边与散热翅片固定连接。翻边呈喇叭口。以便于安装。
[0077]参见图7、图8,加热管I包括一管体,管体内设有电加热丝、氧化镁粉31,管体两端设有娃胶塞33,管体与娃胶塞33配合处设有密封装置32,由于管体与娃胶塞配合处设有密封装置,使硅胶塞与管体的配合更加密切,提高了本发明的密封性能,避免了氧化镁粉裸露受潮,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加热管的安全性和绝缘性。加热管的管体采用铝制材料制作的加热管。即,管体采用一铝管。密封装置优选为硅橡胶封口胶。用以保证密封质量。氧化镁粉均匀填充在加热管的空腔中。
[0078]也可以是,参见图9,管体内还设有一保护管35,电加热丝34位于保护管35内,氧化镁粉31均匀填充与保护管内空腔。通过在管体内设有一保护管加大了散热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避免了电加管温度过高、散热不充分,导致空调器线路烧坏。保护管与管体的间隙中设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可以是水、空气、固体。所述固体可以是干冰。
[007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之间不联通。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时,通过联通,可以改善开口处的受力情况。
[0080]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之间联通。以改善对铝管的加持效果,进一步减少铝管的振动。
[0081]固定板的任意一端设有向上的翻边,翻边的外侧设有绝缘块10。翻边与绝缘块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固定。
[0082]固定支架至少有两个,各固定支架均位于翻边的内侧,且与翻边安装在固定板的同一侧。以保证铝管固定牢稳。
[0083]开口处设有支撑圈,支撑圈的厚度大于固定支架的厚度,以对铝管起到支撑的作用,缓解固定支架对铝管的压力。支撑圈可以呈喇叭口状,以方便铝管穿过。支撑圈的侧边上还可以开有槽口,通过开槽可以调整对铝管的夹紧力度。支撑圈侧边的内侧还可以设有减震垫圈,以减少铝管振动产生的噪声。支撑圈也可以由减震垫圈直接构成。支撑圈位于固定支架的一侧,支撑圈的一端连接固定支架,另一端朝向远离固定支架方向。
[008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支架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依次排布;第一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另一侧朝前;第二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前,另一侧朝后。
[008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固定支架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依次排布;第一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另一侧朝前;第二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前,另一侧朝后;第三固定支架设有支撑圈的一侧朝后前,另一侧朝后。
[0086]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以方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螺栓孔优选有两个,两个螺栓孔均位于固定板的中部。两个螺栓孔分别为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位于第一固定支架的前方,第二螺栓孔位于第三固定支架与翻边之间。
[0087]PTC发热元件采用金属PTC发热元件。金属PTC发热元件具有灵敏度高、易加工、无功率衰减、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等特点。
[0088]电加热器主体包括一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包括一用于限定加热管温度的温控器6,温控器与加热管电相连,温控器6的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接触,加热管通过温控器6连接供电电路。在加热管升到设定的切断温度值时,温控器6切断加热管的供电电路;在加热管降到设定的导通温度值时,温控器6接通加热管的供电电路。这样供电电路在温控器6的控制下,自动的根据温度变化导通或切断,一方面能够防止加热器过热,一方面节约了电力能源。加热管的供电电路连接有一熔断体。
[0089]为了保证对加热管的温度检测,散热翅片上设有常闭式接点热敏开关,热敏开关与温控器的触发导通通道串联。当散热翅片温度高于热敏开关温度时,温控器切断加热管的供电电路;当散热翅片温度低于热敏开关温度时,温控器接通加热管的供电电路。
[0090]温控器6位于加热管的右端部,加热管的右端部还设有一用于将温控器固定在金属PTC加热管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上固定架7、下固定架5,上固定架7或下固定架5中的任意一个上设有一插片,温控器位于上固定架7、下固定架5之间,插片抵住温控器。本发明通过在下固定架5或上固定架7上设置插片,可以通过插片限定温控器的位置,可有效防止加热管在组装、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温控器晃动、移位等情况,从而可提高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主体的温度测量准确度。上固定架上设有放置熔断体的熔断体支架9。
[0091]为了便于本发明线路的整洁,熔断器的引出线组件,温控器的引出线组件,加热管的引出线组件通过绝缘材质整理在一起,通过一接
线端子连接外接电源,接线端子外设有护套。绝缘保护。
[0092]还可以温控器设有一与插片配套的插槽,插片插入插槽内。以固定温控器。
[0093]参见图3、图4、图5,下固定架5上设有插片16。以方便安装。下固定架的长度为70mm-80mm,优选76mm,宽度为20mm-30mm,优选25.5mm。插片的高度为优选5mm,宽度为优选4_。
[0094]为了进一步限定温控器的位置,下固定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温控器左右运动的左限位机构、右限位机构,左限位机构位于插片的左侧,右限位机构位于插片的右侧,左限位机构、右限位机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温控器的宽度。左限位机构、右限位机构距离为 10mm-20mm,优选 14mm η
[0095]插片16的左侧设有一呈向上凸起状的第一凸起结构,以第一凸起结构作为左限位机构,插片的右侧也设有一呈向上凸起状的第二凸起结构,以第二凸起结构作为右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凸起状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限定温控器的位置,另一方面凸起状的结构可抵住加热管,组装过程中,可以减少温控器受压损坏的情况,而且可以避免固定支架与加热管硬性接触,可能存在的固定不牢固、部件间磨损等问题。第一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优选半径为特别是1.5mm的圆弧。
[0096]下固定架5的中部开有一槽15,插片16位于槽15内。一方面通过开槽,可使得温控器处空气流通,避免温控器过热损坏,另一方面允许根据温控器的规格,调整插片在槽内的位置,从而调整温控器相对于加热管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插片一端连接下固定架,另一端朝上。插片可以是槽口翻边形成。槽优选有两个,两个槽并排排布。两个槽之间的距离为优选4mm。两个槽的宽度均不小于插片的宽度、长度均为10mm-20mm,优选 15mm。
[0097]下固定架5上还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孔14。用于固定。至少两个螺栓孔优选与插片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下固定架上设有两个螺栓孔,其中一个位于插片的前方,另一个位于插片的后方。位于插片前方的螺栓孔到槽的最小距离为8mm-10mm,优选9mm,位于插片后方的螺栓孔到槽的最小距离为10mm-18mm,优选14mm。
[0098]上固定板上也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至少一个螺栓孔与位于插片前方的螺栓孔相对应。下固定架通过至少一个螺栓孔连接上固定架。优选上固定架、下固定架通过与位于插片前方的螺栓孔相对应螺栓孔以及位于插片前方的螺栓孔,利用螺栓固定在一起。
[0099]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的温度测量准确度,下固定架的左边侧和右边侧均设有向上的翻边,左边侧的翻边与右边侧的翻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加热管的宽度。通过该种结构,下固定架上可形成一加热管限位结构,下固定架通过对加热管进行限位,可进一步限定温控器在加热管上的位置。左边侧和右边侧上的翻边的高度为2mm-8mm,优选 3.4mm,厚度为 0.2mm-Q.7mm,优选为 0.4mm。
[0100]下固定架的前方中部、前方两侧均可以设有向上翻边,以进一步限定加热管的位置。
[0101]下固定架的后方设有一线路固定板,线路固定板一端连接下固定架,一端向上,线路固定板上设有穿线孔。线路固定板可以由位于下固定架的后方边上翻,然后在其上打穿线孔形成。线路固定板的高度为10mm-19mm,优选16.5mm,宽度为10mm-15mm,优选12.6mm。
[0102]温控器的供电线路由穿线孔伸出。穿线孔的孔径为3mm-5mm,优选4.2mm。
[0103]下固定架的一角部设有一弧形开口,弧形开口位于线路固定板的一侧,优选右侧。以方便顺线、利线。
[0104]温控器的下固定架的高度与金属消音机构固定板的高度相一致。从而将加热管水平放置,提高加热管的安装稳定性。
[010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包括一电加热器主体,所述电加热器主体包括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金属PTC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一呈条状的散热翅片主体,所述散热翅片主体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折弯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边与所述散热翅片主体之间设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折弯边与所连接的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夹角一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5。-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折弯边在所述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不小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折弯边在所述加热管的正投影的长度是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主体之间的距离的I倍到2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下一个折弯边的前端部分压在或抵在相邻的上一个折弯边的后端部分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中设有PTC发热元件;所述加热管的左端设有一金属消音机构,所述金属消音机构包括一固定板,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固定用开口,各开口并排排布,所述开口的孔径不小于加热管的外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边位于散热翅片主体的左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主体包括一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所述金属PTC加热管温度监测机构包括一用于限定所述加热管温度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管接触,所述加热管通过所述温控器连接供电电路; 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加热管的右端部,所述加热管的右端部还设有一用于将温控器固定在金属PTC加热管上的安装支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金属PTC电加热管。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包括一电加热器主体,所述电加热器主体包括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金属PTC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一呈条状的散热翅片主体,所述散热翅片主体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折弯边。本发明通过增加折弯边,可有效增加散热翅片的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优选两侧边上均设有折弯边。
【IPC分类】H05B3/02, H05B3/50
【公开号】CN104902597
【申请号】CN201410075097
【发明人】黄加连, 黄骥
【申请人】上海华族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