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9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通常涉及夹持装置,特别是将患者头部定位并固定在治疗床或其他支撑结构上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是一种用于治疗脑瘤的常见治疗方式,患者通常需要在一段时期内接受重复剂量的放射治疗。为了确保放射线直达准确靶位,人们通常采用一种定位/固定装置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适当的固定位置。由于要重复利用此装置,因此可以进行调整,使不同部位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方向,以适应患者头部的具体部位。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制造商提供此类头部定位/固定装置。Civco Medical Solut1ns公司(以下简称“CIVC0”)便是提供此类头部定位/固定装置的制造商之一。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保持患者头部固定的装置,包括CIVCO提供的头部定位/固定装置,一般仅适用于特定用途,而且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和调整。例如,Civco提供的头部定位/固定装置采用的是安装在治疗床(或其他支撑面)并横跨患者头部的拱形件或桥形件;也就是说,拱形件的一根支腿安装在患者头部的左侧,另一根支腿则安装在患者头部的右侧。桥接两支腿的拱形件的上部用于安装接触患者头部的组件,从而使患者头部保持固定。其中一个组件即所谓的“鼻根”垫,是一种硅胶垫,用于与患者的鼻部接触。另一个组件是用于插入患者口中并夹持在患者上下齿之间的咬合盘。鼻根垫和咬合盘通过一根横向延伸的长臂杆安装在Civco装置的拱形件上。长臂杆位于靠近拱形件右侧支腿或左侧支腿的桥形件的上部;因此,长臂杆以平行于患者头部左右侧的方式在患者头部上方延伸。两根较短的横向臂杆安装在长臂杆上,并沿着所述长臂杆定位在不同纵向位置,以适应患者头部的具体部位。其中一根横向臂杆用于安装鼻根垫,而另一根横向臂杆则用于安装咬合盘。鼻根垫和咬合盘可安装在横向延伸的臂杆的上侧或下侧。此外,各横向延伸的臂杆可围绕横轴旋转,从而使被夹持的组件相对于位于下方的患者头部保持适当的角度。
[0004]为了在不增加拱形件高度的情况下增大横向臂杆与治疗床床面之间的空间以供患者放置头部,CIVCO装置的横向臂杆以平行于治疗床床面的方式延伸,而且横向臂杆的远端垂直偏离横向臂杆的转轴。因此,各横向臂杆的远端位于横向臂杆的转轴之上,从而增大下方的空间供患者放置头部。
[0005]如上所述,为了使装置与患者头部的具体部位实现最佳配合,长(纵向延伸)臂杆可定位在拱形件的两个位置,即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因此,例如,如果长臂杆不适合安装在拱形件的一侧(如左侧),则可将其安装在另一侧(如右侧);而且长臂杆及安装在其上的横向臂杆可与拱形件分离并移至新的适当位置。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被拆卸的装置零部件存在掉落或误放危险。
[0006]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纵向(长)臂杆和安装在其上的横向(短)臂杆方便地移动(转动)到拱形件左侧或右侧而无需拆卸装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定位/固定装置,而且该装置同时还能够确保纵向臂杆在适当的左侧或右侧安装位置准确定位。同时,还需要一种具有沿着纵向臂杆长度方向任意调整横向臂杆并将横向臂杆锁定到位的机构的装置,而且该装置还能够使横向臂杆沿着其转轴旋转,从而在无需将横向臂杆从纵向臂杆上拆卸下来的情况下通过独立旋钮随时调整横向臂杆的角度并将其安装、锁定到位。另外,还需要一种能够随时将相应横向臂杆上的安装鼻根垫和咬合盘(或其他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组件安装在各臂杆上侧或下侧并随时将其纵向调整和锁定到位的装置。进一步地,还需要一种具有指示装置各组件适当位置的标记的装置,以便该装置能够重复使用,重新设定到先前定义的位置,从而确保该装置可在重复治疗过程中固定患者头部。更进一步地,还需要一种能够简单地通过一步操作实现装置安装固定在治疗床或支撑基座上的装置。
[0007]本发明满足了上述需要。
[0008]本文中引用和/或确定的所有参考资料均具体地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内容】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患者头部定位和固定在治疗台上进行某种反复治疗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桥形件、第一臂杆以及至少第二臂杆(如第二臂杆和第三臂杆),其中所述桥形件安装在治疗台上,具有横跨患者头部延伸的上部;第一臂杆是可枢转连接至所述桥形件上部的细长构件,在患者头部上方纵向凸伸;所述第一臂杆以从所述桥形件上部一侧枢转至所述桥形件上部另一侧(反之亦然)的方式安装,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可纵向定位于患者头部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臂杆是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臂杆的细长构件,并且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第一)臂杆;所述第二臂杆可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定位,用于安装接触患者头部某部位的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即鼻根垫或咬合盘)。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两根横向臂杆,其中一个用于安装鼻根垫,另一个则用于安装咬合盘。所述纵向臂杆包括一纵向轴,所述各横向臂杆分别包括一纵向轴。各横向臂杆可围绕各自的纵向轴旋转,且所述纵向轴垂直于第一(纵向)臂杆的第一轴,使安装在所述横向臂杆上的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相对于治疗台保持准确的角度定位。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通过各自的子部件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横向臂杆上,且可沿着相应的横向臂杆的长度方向定位。而且,所述各子部件也可沿着面向或远离治疗台的方向定位在相应的横向臂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臂杆使安装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所述子部件仅需通过滑出所述横向臂杆的自由端便可安装在所述横向臂杆的上侧面或下侧面。所述纵向臂杆上设置用于指示横向臂杆相对于纵向臂杆正确位置的标记。所述横向臂杆上也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用于指示安装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子部件沿着所述横向臂杆的位置以及安装所述子部件的侧面(即上侧或下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将患者头部定位和固定在治疗台、治疗床或其他支撑结构上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装置的等距视图,其显示了所述装置部分组件(即安装有横向臂杆的纵向延伸臂杆)定位在所述装置右侧以及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在定位和固定患者头部的过程中面朝下时的装置状态)。
[0012]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上部等距视图,其显示了纵向延伸臂杆定位在所述装置左侧且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面朝上以实现安装和调整时的装置状态。
[0013]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上部侧视图,其显示了安装在横向延伸臂杆上的患者接触组件(即鼻根垫和咬合盘)在定位和固定患者头部的过程中朝下时的装置状态。
[0014]图4为所述装置在图2所示状态下时的上部正视图。
[0015]图5为所述装置在图3所示状态下时的上部正视图。
[0016]图6为图1所示装置安装在治疗台或基座上时的缩小俯视图。
[0017]图7为横向延伸臂杆以及安装鼻根垫的子部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其中所述鼻根垫用于指示所述子部件在所述臂杆上的位置。
[0018]图8为与图7类似的俯视图,其显示了子部件的其中一个组件被拆除时的装置状
??τ O
[0019]图9为所述装置在2所示状态下时的上部等距视图,其中各组件被拆除,显示横向臂杆在纵向臂杆上的安装方式。
[0020]图10为图9所示组件(即接口件以及与其耦合的横向臂杆)的局部放大等距视图。
[0021]图11为图9和图10所不接口件的放大等距视图。
[0022]图12为图9和图10所示横向臂杆的放大等距视图。
[0023]图13为所述装置在图6所示状态下时的放大等距视图,其显示了将鼻根垫和咬合盘分别安装在相应横向臂杆上的子部件的详图。
[0024]图14为将咬合盘安装在相应横向臂杆的子部件的局部放大等距视图。
[0025]图15为图14所示子部件的局部俯视图。
[0026]图16为将鼻根垫安装在相应横向臂杆的子部件的局部放大等距视图。
[0027]图17为图1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其显示了止动旋钮与桥形件或拱形件上可枢转安装纵向臂杆以确保所述纵向臂杆准确定位在桥形件或拱形件右侧的凹口之间的配合情况。
[0028]图18为图17所示止动旋钮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0029]图19为将桥形件或拱形件的相应支腿可释放地安装在治疗台(如治疗床)或基座上的锁紧机构的放大等距视图(应理解的是,各支腿包括各自的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参考各图,其中相似的参考符号指相似部件。如图1所示,装置20用于常规治疗台12 (图6)、治疗床或其他支撑面板(未显示),以将患者头部反复地定位/固定在任何适当位置,从而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装置20主要包括桥形或拱形件22,第一纵向延伸的长臂杆24,第二横向延伸的短臂杆26以及第三横向延伸的短臂杆28。所述桥形件22为一拱形结构,包括两根支腿22Α、22Β和连接所述支腿上端的上部22C。所述各支腿包括设置在其下端的用于将相应支腿可释放地固定到治疗台12上相应狭槽10 (图6)中的锁紧机构30 (将在下文描述)。
[0031]构成所述装置20的组件均采用适 用于立体定向装置的传统材料制成。
[0032]最佳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所述长臂杆24为具有基座部24Α和延伸部24Β的L型一体成型构件。所述延伸部24Β为具有纵向轴24D (图3)的细长线性构件。所述基座部24Α通过枢转接头与所述桥形件的上部22C中心位置枢转连接,以使所述纵向臂杆24能够围绕枢转轴32 (图1)枢转,从而将所述纵向臂杆的延伸部24B定位在所述桥形件的左侧或右侧,并使其在治疗台或治疗床上方与治疗台或治疗床保持平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位于所述桥形件右侧且靠近所述支腿22A的所述桥形件上部包括在所述纵向臂杆24位于所述桥形件右侧位置时将连接至基座部24A与延伸部24B之间的接合处的旋钮34 (将在下文描述)容纳其中的狭槽22D,如图1所示;且靠近所述狭槽22D的所述桥形件上部包括靠近所述狭槽的标记“R”,用于指示所述纵向臂杆24的右侧位置。通过类似的方式,位于所述桥形件左侧且靠近所述支腿22B的所述桥形件上部包括在所述纵向臂杆24位于所述桥形件左侧位置时容纳旋钮34的狭槽22E,如图2所示;且靠近所述狭槽22E的所述桥形件上部还设有标记“L”,用于指示左侧位置。
[0033]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是一细长构件,安装在所述纵向臂杆24上,从而使各横向臂杆以垂直于所述纵向臂杆24的延伸部24B的纵向轴24D的方式延伸。所述各横向臂杆通过某装置(将在下文描述)沿着所述纵向臂杆24的长度方向定位在不同位置。而且,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可相对于所述纵向臂杆24围绕旋转轴旋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横向臂杆26围绕轴26A旋转,而所述横向臂杆28则围绕轴28A旋转,最佳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横向臂杆26用于安装一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如咬合盘),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横向臂杆28用于安装另一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如鼻根垫),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咬合盘安装子部件40安装在所述横向臂杆26上,鼻根垫安装子部件42则安装在所述横向臂杆28。所述子部件将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0034]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通过相应的接口件44(图2、图6、图9至图11)安装在所述纵向臂杆24的延伸部24B。所述接口件44包括安装在大致沿着所述纵向臂杆24的延伸部24B的长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狭槽46 (图1、图3和图9)中且中心位于轴24D上的部分44A(图10),从而使所述接口件44能够沿着所述狭槽下滑至任何适当位置。所述接口件44的所述部分44A的上下方设有两条连续的短波状部分48,所述短波状部分48的较短部分与,两条连续的长波状部分50啮合。所述长波状部分50在所述狭槽46上下方的所纵向述臂杆24的延伸部24B的内表面延伸,并用于将所述接口件44沿着所述纵向臂杆24的长度方向定位在任何适当位置。紧固旋钮52具有相应的螺钉(未显示),当所述紧固旋钮52被紧固时候,所述紧固旋钮使所述短波状部分48与所述长波状部分50相互啮合,以将所述接口件44和安装在其上的所述横向臂杆28锁定到所述纵向臂杆24的适当位置。通过类似的方式,紧固旋钮54具有相应的螺钉56 (图9),当所述紧固旋钮54被紧固时候,所述紧固旋钮使所述短波状部分48与所述长波状部分50相互啮合,以将所述接口件44和安装在其上的所述横向臂杆26锁定到所述纵向臂杆24的适当位置。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在所述纵向臂杆上的纵向位置处设置有沿着所述纵向臂杆24的延伸部224B的顶面延伸的标记24C。
[0035]如上所述,所述横向臂杆26、28可分别围绕轴26A和轴28A旋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最佳如图12所示,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包括具有圆形中心凸台60的圆形内端或近端部58。所述凸台包括沿着所述凸台相对两侧延伸的连续缺口或凹槽62。所述缺口与所述接口件44中的一对弹簧加载式棘爪64配合,从而使所述横向臂杆相对于所述接口件围绕其转轴旋转。特别地,所述凸台60配合在所述接口件44正面的相应形状的凹口 66 (图11)中。所述各棘爪64包括在所述横向臂杆围绕其转轴手动扭转时安装在任何凹槽62中的圆形自由端64A。因此,所述配合件形成一个棘爪机构,其中所述棘爪提供的偏向力将所述臂杆保持在其转动方向。但是,用户可通过将所述臂杆从一个转动方向扭转至另一转动方向来克服所述偏向力。
[0036]最佳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各横向臂杆的所述圆形部58的内表面包括三个位于所述凸台60上下方且与所述缺口 62大致呈90°角的圆形的凸出部68。所述凸出部68置在所述圆形凹口 66的相对两侧的弧形部分处的连续凹口 70中,且与所述棘爪64大致呈90°。紧固所述旋钮54,从而将所述横向臂杆28锁定在适当的转动方向。通过旋转,与所述横向臂杆26的螺纹孔72 (图12)螺纹啮合的所述螺钉56使所述臂杆与所述接口件44啮合,以便将所述凸出部68紧固在凸出部对应的所述凹口 70中,从而将所述臂杆可释放地锁定在适当的转动方向。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所述独立旋钮54具有两个作用。也就是说,当松开所述旋钮时,它能够使所述横向臂杆26沿着所述纵向臂杆24移动至适当的纵向位置,并使所述横向臂杆围绕其转轴旋转;当紧固所述旋钮54时,它能够将所述横向臂杆锁定在适当位置和方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了解,当松开所述旋钮54时,所述横向臂杆将通过上述棘爪机构保持其转动方向。标记58A(图6、图10和图12)设置在所述横向臂杆26、28的所述圆形部58的外表面,用于直观指示所述臂杆的角度方向。所述横向臂杆28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构造安装在所述纵向臂杆24上,且其定位和定向由均独立旋钮52控制。
[0037]最佳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各横向臂杆26、28的远端或外端部分别为具有线性狭槽74的叉状结构,所述线性狭槽延伸至线性耙齿74A和74B之间的所述臂杆自由端。所述狭槽通过将所述子部件40、42分别滑入所述横向臂杆26、28的狭槽中,从而将所述子部件分别安装在相应横向臂杆上。
[0038]所述各横向臂杆的叉状端横向偏离所述臂杆的转轴,最佳如图10所示。特别地,所述横向臂杆26的下部耙齿74B位于所述转轴26A的上方,而所述横向臂杆28的下部耙齿位于所述转轴28A的上方。所述横向臂杆26、28的远端发生位移,以便在所述横向臂杆位于正常操作位置时无需增加所述桥形件22的高度便可增大其下方的空间,如图1和图5所示。
[0039]所述各横向臂杆的所述耙齿74A、74B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波状部分76。所述波状部分76与所述纵向臂杆24上的所述波状部分50结构类似。所述耙齿上的所述波状部分76与具有类似波状部分的所述子部件40、42啮合。特别地,最佳如图14所示,所述子部件40包括第一构件80和第二构件106 (将在下文描述)。所述第二构件106作为将所述咬合盘28安装在其底部的底盘。所述第一构件80具有一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上设置有两组波状部分82。所述波状部分与位于所述横向臂杆26上侧或下侧的所述耙齿74A、74B的波状部分76啮合。紧固螺钉(未显示)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旋钮84(图1和图13),并延伸到与所述构件80耦合的锁紧组件(将在下文描述)的螺纹孔86中与其啮合。当紧固的,所述旋钮84使所述波状部分76与所述波状部分82紧密啮合,从而将所述子部件40沿着所述横向臂杆26锁定在适当的横向位置。
[0040]最佳如图16所不,所述子部件42包括第一构件90和第二构件92。所述第一构件90作为将所述鼻根垫36安装在其底部的底盘。所述第二构件92为支架形式,用于可滑动安装所述底盘90,而且其中一面设有螺纹孔94。所述支架92具有一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上设置有两组与所述第一构件80上的波状部分相同的波状部分82。所述支架92上的所述波状部分82与位于所述横向臂杆26上侧或下侧的所述耙齿74A、74B的波状部分76啮合。紧固螺钉(未显示)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旋钮96 (图1和图13),并通过所述螺纹孔94延伸至所述底盘90对应的内部螺纹构件88 (图13)中与其啮合。因此,紧固所述旋钮时,所述旋钮使所述波状部分76与所述波状部分82紧密啮合,从而将所述子部件42沿着所述横向臂杆28锁定在适当的位置。
[0041]位于所述横向臂杆26、28上的标记分别指示所述子部件40、42在所述横向臂杆上的位置。特别地,所述横向臂杆26的所述耙齿74A的上表面设有沿着所述横向臂杆上下侧延伸的标记98。所述横向臂杆28的所述耙齿74A的上表面也设有类似的标记。如示范性实施例所示,所述标记由字母A至Z表示,且所述字母排列成四行,并沿着所述耙齿74A的上表面相互交错。具有窗口 104的外壳102构成所述子部件40的一部分,类似的外壳构成所述子部件42的一部分。所述外壳102与相应的子部件沿着安装所述子部件的所述横向臂杆移动。调整所述窗口 104的方向,以便在所述子部件沿着相应横向臂杆安装在所述横向臂杆上侧或下侧的某纵向位置时,相应的字母A至Z出现在所述窗口 104中指示相应位置。例如,在如图7所不的不ill性实施例中,出现在所述窗口中的字母为G,因此表明所述子部件42位于纵向位置G和所述横向臂杆28的上表面。如果所述子部件40在所述横向臂杆26上的纵向位置相同,但位于所述臂杆的下表面,则字母T将会 出现在所述窗口中。因此,所述标记与所述窗口 104的位置相结合,不但可以向用户提供有关所述子部件在相应横向臂杆上的纵向位置信息,还可以向用户表明所述子部件安装在相应横向臂杆的上侧或是下侧。
[0042]如上所述,所述各子部件40、42可使安装在其上的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朝着面向或远离治疗台12或治疗床的方向进行调整,从而调整患者的头部。现在将首先讨论调整所述子部件40的详细技术特征,然后再讨论调整所述子部件42的详细技术特征。如图14所示,所述子部件42包括底端设置有咬合杯106Α的所述底盘构件106。所述咬合杯106Α用于容纳所述咬合盘36的法兰(未显示),其中所述咬合盘的法兰通过氧化锡固定在所述咬合杯中。所述底盘106的上端为一个具有一后表面的细长主体,所述后表面设置有连续的波状部分108和两条沿着所述后表面延伸的凸出导轨110。所述各导轨包括具有凸轮面112的法兰式自由端,所述凸轮面112与构成上述锁紧组件的凸轮件114啮合。所述锁紧组件是一个偏心锁紧杆机构,包括杆116和设置有螺纹孔86的构件118。所述构件80包括与所述波状部分108相同的波状正面120。所述底盘106可相对于所述构件80上下移动;当所述锁紧组件的杆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表面波状部分108滑过所述构件80的所述波状部分120,从而使所述底盘与所述横向臂杆26固定。在打开位置时,所述杆116从图14所示的位置(即锁紧位置)逆时针旋转。将所述臂杆旋转至闭合或锁紧位置(如图10所示)时,所述凸轮件114紧靠所述凸轮面112,从而在两个正交方向(即垂直于所述导轨110的平面的方向和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平面的方向)施加力,以使所述波状部分108与所述波状部分120啮合,并将所述底盘106锁定在适当的纵向位置。所述底盘106还包括位于紧靠所述波状部分108 —侧的标记,所述标记用于指示所述咬合盘36相对于所述横向臂杆26的纵向位置。以下将对采用所述横向臂杆28上的子部件42对所述鼻根垫实现纵向定位的技术特征进行讨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底部安装所述鼻根垫的所述底盘90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架92中,因此所述底盘可沿着所述支架移动至任何适当位置。上述紧固旋钮96控制所述底盘90的锁紧/解锁。特别地,从所述旋钮96延伸出来的螺钉穿过所述支架92中的所述螺纹孔94,并穿过所述底盘90的纵向延伸狭槽90A,以实现与所述底盘对侧的构件88螺纹啮合,从而将所述底盘90夹持在所述支架90与所述构件88之间。当紧固所述旋钮96时,所述支架与所述构件的底盘会被轻轻挤压,从而使所述底盘固定在固定位置。因此,所述独立旋钮96可将所述子部件沿着所述横向臂杆28锁定在适当的横向位置,同时还可将所述底盘90锁定在治疗台上方的适当高度。相反地,所述子部件40的所述旋钮84仅将所述子部件锁定在所述横向臂杆26的适当横向位置。所述子部件40的所述底盘106则是采用上述锁紧机构进行锁定。所述子部件42的所述底盘90还包括位于一侧标记124,所述标记用于指示所述鼻根垫38相对于所述横向臂杆28的纵向位置。
[0043]如上所述,所述子部件40、42分别沿着所述横向臂杆26、28的长度方向定位于所述臂杆上侧或下侧的不同位置。而且,各子部件安装在相应的横向臂杆上;因此,当所述纵向臂杆所在的位置与适当的操作位置相反时,可将所述子部件向上抬起(如图2所示),以便快速将所述鼻根垫或咬合盘安装到相应的子部件上。可将所述纵向臂杆24旋转180°移至对应(适当的)位置,然后使所述子部件朝下面向患者的头部(如图1所示),最后完成所述鼻根垫或咬合盘的最终定位(必要时)。
[0044]为了确保所述纵向臂杆24的所述延伸部24B在所述纵向臂杆24位于所述桥形件左侧或右侧位置时能够与治疗台保持平行和适当距离,特别设置了与相应狭槽的凹口配合的旋钮34,以达到所述效果。特别地,最佳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旋钮34包括一锥形后表面34A,所述锥形后表面34A位于临近所述狭槽22D的相应形状的锥形凹口 124或位于临近所述狭槽22E的相应形状的凹口 124。所述各凹口 124相对于安装所述装置的治疗台或治疗床保持在相同高度。
[0045]如上所述,所述装置20通过所述锁紧组件30可释放地安装在治疗台、治疗床或基座上。当所述组件如图1所述位于锁紧位置,即当所述锁紧组件(将在下文描述)位于治疗台或基座的所述缺口或狭槽10中并与其下表面啮合时,所述装置被锁定在所述治疗台或基座上。所述锁紧组件是一偏心机构,主要包括C型卡齿126、可枢转控制杆128、偏置弹簧130和止动滑块132。所述可枢转控制杆包括前部或磁轭部,所述前部或磁轭部具有两面相互对立的侧壁,两侧壁之间形成可枢转地安装所述卡齿的空间。所述磁轭部的各侧壁包括棘爪容纳凹口 134。各锁紧机构30位于相应桥形件支腿22A或22B底部的相应腔体内。所述卡齿的上表面136与所述装置支腿的腔体内部的某部分(即唇部)配合,以使所述部分(即唇部)在所述卡齿位于锁紧位置时能够紧靠所述上表面136,如图19所示。为了打开或释放所述卡齿,可将所述控制杆128向上抬起(按照如图19中控制杆附近的箭头所示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从而使所述卡齿向外枢转(按照如图19中卡齿附近的箭头所示的方向逆时针旋转),并使所述止动滑块132进入所述凹口 134,以便将所述控制杆夹持在解锁位置。当所述锁紧机构位于该位置时,会将所述装置20与治疗台或基座12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装置20安装在治疗台上,以便打开的卡齿126进入治疗台或基座上的缺口或狭槽10中。向下(即按照如图19所述的顺时针方向)按压所述控制杆128,以便克服所述弹簧提供的偏向力,使所述止动滑块132从所述凹口 134中退出来,并使所述卡齿126向内(即按照如图19所述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内部安装有所述锁紧机构的支腿腔体的几何结构(即唇部)作用于锁紧面136,向上拉紧所述卡齿,以使所述卡齿的底部与靠近所述缺口或狭槽10的所述治疗台或基座的下表面啮合,从而将所述装置20锁定在治疗台12上的适当位置。
[004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具有以下重要的技术特征。所述纵向臂杆24与所述拱形主架(桥形件)可枢转连接,可实现左右来回翻转而无需拆卸所述臂杆。采用配合面(如锥形几何结构),以确保所述纵向臂杆在固定至适当位置时能够适当定位。所述横向臂杆26、28分别纵向定位安装,可围绕各自的纵向轴旋转,而且分别具有独立旋钮。所述横向臂杆分别采用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有助于发现细微的旋转位置,分别实现旋转调整和纵向调整。而且,所述横向臂杆能够360°旋转而无需拆卸,再次增强了所述臂杆左右来回翻转的功能,在不拆卸组件的情况下便可实现方向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臂杆设置有一开口端(如叉状端),以便通过最小限度的拆卸作业即可实现所述咬合盘和所述鼻根垫与所述子部件之间的拆卸和重新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咬合杯具有细微的配准位置,通过多个啮合的波状实现位置配准。所述横向臂杆通不过所述多个小波状实现纵向移动和横向调整,从而在保持最小磨损的情况下确立多个位置。所述咬合杯底盘包括偏心锁紧杆机构,所述偏心锁紧杆机构将所述咬合盘底盘固定在两个明显垂直的水平方向;如果因安全原因需要使所述咬合盘脱离患者,则释放所述锁紧机构使所述咬合盘从所述两个方向松开即可。所述横向臂杆包括用于指示横向位置和指示所述鼻根垫或咬合杯位于相对于所述横向臂杆的上侧或下侧的标记(术语名称/标签),还包括指示横向中心位置的术语名称或字母符号。将所述装置安装在治疗床或其他基座上的所述锁紧杆/锁紧系统可通过一步操作实现所述安装。此外,所述基座锁紧杆/锁紧系统包括止动定位器一类的装置,以便用户在安装时将所述装置初步定位在基座上或在拆卸时候将其从所述基座撤离,而无需操纵或夹持任何控制杆或卡齿。
[0047]在无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情况下,所述内容充分地展示了本发明,从而使得其他技术人员可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运用相同的现有或未来知识。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将患者头部定位和固定在治疗台上进行某种治疗的装置,包括桥形件、第一臂杆以及至少第二臂杆,其中所述桥形件用于安装在所述治疗台上,具有横跨患者头部延伸的上部;所述第一臂杆是可枢转连接至所述桥形件上部的细长构件,在患者头部上方纵向凸伸;所述第一臂杆以从所述桥形件上部一侧枢转至所述桥形件上部另一侧(反之亦然)的方式安装,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可纵向定位于患者头部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臂杆是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臂杆的细长构件,并且横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臂杆;所述第二臂杆可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定位,用于安装接触患者头部某部位的人体部位接触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具有第一纵向轴,所述第二臂杆可围绕垂直延伸至所述第一臂杆的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紧固和放松的旋钮;当松动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滑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接口件,其中所述接口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之间,所述接口件具有横跨所述接口件延伸的连续小波状部分,所述第一臂杆具有沿着其主体部分延伸的连续小波 状部分;所述接口件的连续小波状部分与所述第一臂杆的连续小波状部分啮合,以确立所述第二臂杆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不同位置;所述波状部分通过所述旋钮的紧固作用实现可释放固定,从而将所述第二臂杆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适当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紧固和放松的旋钮;当松动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臂杆的所述第一轴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至适当的角度;当紧固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方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接口件,其中所述接口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之间,所述接口件具有以弧形横跨所述接口件延伸的连续小凹口 ;所述第二臂杆具有内端部,所述内端部具有以弧形横跨所述内端部延伸的连续小凸出部;所述第二臂杆的连续小凸出部通过所述旋钮的紧固作用与所述接口件的连续小凹口啮合,从而将所述第二臂杆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适当方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紧固和放松的旋钮;当松动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滑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将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和方向的所述旋钮包括独立旋钮。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其中所述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二臂杆围绕所述第二轴手动旋转至适当的角度,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适当方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紧固和放松的旋钮;当松动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至适当的角度;当紧固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方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包括接口件部分,所述接口件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之间;所述接口件具有以弧形横跨所述接口件延伸的连续小凹口 ;所述第二臂杆具有内端部,所述内端部具有以弧形横跨所述内端部延伸的连续小凸出部;所述第二臂杆的连续小凸出部通过所述旋钮的紧固作用与所述接口件的连续小凹口啮合,从而将所述第二臂杆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适当方位。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臂杆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臂杆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任何位置安装人体部位接触装置的子部件;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臂杆上用于指示所述子部件在所述第二臂杆上的位置和指示所述子部件是否位于所述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标记。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部件包括具有一窗口的外壳件,所述外壳件的窗口露出用于指示所述子部件在所述第二臂杆上的位置和指示所述子部件是否位于所述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标记。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臂杆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臂杆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任何位置安装人体部位接触装置的子部件;所述第二臂杆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分别包括横跨所述主体部延伸的连续小波状部分;所述子部件包括横跨延伸的连续小波状部分;所述第二臂杆的连续小波状部分与所述子部件的连续小波状部分啮合,以确立所述子部件沿着所述第二臂杆的不同位置。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紧固和放松的旋钮;当松动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子部件沿着所述第二臂杆的长度方向滑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子部件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臂杆,其中所述第三臂杆为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臂杆并横向延伸的细长构件;所述第三臂杆可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定位,并用于安装与患者头部某部位接触的另一组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杆具有第一纵向轴,所述第三臂杆可围绕垂直延伸至所述第一臂杆的所述第一轴的第三轴旋转。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其中所述各旋钮可被紧固和放松;当松动所述第一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滑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第一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当松动所述第一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第一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二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当松动所述第二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三臂杆沿着所述第一臂杆的长度方向滑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第一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三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当松动所述第二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三臂杆围绕所述第三轴旋转至适当位置;当紧固所述第二旋钮时,该旋钮可使所述第三臂杆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其中所述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二臂杆围绕所述第二轴手动旋转至适当的角度,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适当方位;另一弹簧加载式棘爪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三臂杆围绕所述第三轴手动旋转至适当的角度,并将其保持在所述适当方位。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臂杆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臂杆还包括可将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叉状远端。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子部件;所述子部件可沿着面向或远离所述治疗台的方向调整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位置。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臂杆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臂杆还包括可将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叉状远端;所述第三臂杆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三臂杆还包括可将另一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三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叉状远端。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子部件和第二子部件;所述第一子部件用于将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第一子部件还用于沿着面向或远离所述治疗台的方向调整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子部件用于将所述另一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三臂杆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第二子部件还用于沿着面向或远离所述治疗台的方向调整所述另一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位置。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部件包括具有波状表面的第一构件、具有相应波状表面的第二构件以及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通过所述锁紧机构相对移动,从而使所述波状表面可释放地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波状表面可沿着所述第二波状表面移动,以便沿着面向或远离所述治疗台的方向调整所述人体部位接触组件的位置。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子部件的所述第一或第二构件包括靠近所述波状部分的标记。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紧机构是一个偏心锁紧杆机构。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在大致平行于所述治疗台的两个垂直方向将所述子部件的第一和第二构件可释放地固定。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一旦释放所述锁紧机构,便可将所述子部件的第一和第二构件从所述两个垂直方向释放出来。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桥形件的上部包括两个狭槽;其中一个狭槽靠近所述桥形件的上部一侧,另一个狭槽靠近所述桥形件的上部的另一侧;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臂杆耦合的旋钮;所述旋钮包括适合于安装在所述任一狭槽内的部位。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旋钮包括一表面;所述桥形件的上部包括分别位靠近所述狭槽的表面;所述旋钮的表面与靠近所述狭槽的表面相互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臂杆相对于所述治疗台准确定位。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治疗台包括下表面;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偏心锁紧机构,所述偏心锁紧机构通过使锁紧机构的卡齿接触和作用于所述下表面,将所述装置可释放地安装在所述治疗台上。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枢转控制杆、卡齿和弹簧加载式棘爪;所述可枢转控制杆包括凹口 ;可枢转控制杆可移动至打开位置,从而使所述卡齿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卡齿和所述控制杆通过位于所述凹口内的止动滑块被夹持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控制杆可移动至闭合位置,从而使所述止动滑块移出所述凹口,并使所述装置的某部位作用于所述卡齿,以使所述卡齿移到闭合位置并被卡齿在该位置,从而将所述装置可释放地安装在所述治疗台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患者头部定位和固定在治疗台上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桥形件、纵向臂杆以及两根横向臂杆。所述桥形件可释放地安装在所述治疗台上;所述纵向臂杆可枢转连接至所述桥形件上部,可在患者头部上方从所述桥形件的一侧枢转至所述桥形件的另一侧(反之亦然);所述横向臂杆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纵向臂杆上,且可沿着所述纵向臂杆的长度方向定位。各横向臂杆可围绕其纵向轴旋转,用于安装与患者头部接触的人体部位接触组件(如鼻根垫或咬合盘)。
【IPC分类】A61B19/00
【公开号】CN104902838
【申请号】CN201380063391
【发明人】威尔逊 罗杰F﹒, 威利特F﹒惠特莫尔, 布鲁斯﹒里布尔
【申请人】麦德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6日
【公告号】EP2911605A1, US8973189, US20140115786, WO2014066108A1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