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充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22

可预充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缩式安全针筒,尤其是一种可预充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包含针具回缩装置及溃缩式活塞,藉由其中的组件之间相互作动,在注射器注射完毕后使针头回缩。
【背景技术】
[0002]血液传染性疾病例如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A型肝炎或C型肝炎均可透过血液或体液接触而感染。众所皆知,血液传染性病原体可能散播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其主要的感染源包含:针具操作不慎所导致的意外针扎,或不当重复使用针头。此外,不当操作注射器或未妥善处置废弃注射器而使针头暴露于外,亦常导致意外的针扎伤害,使医护人员身陷血液传染性病原体的威胁风险,且也可能让其他医院员工暴露在显著的感染风险中。另一方面,重复使用未灭菌或受污染的注射器可能导致疾病散播。遗憾的是,在滥用药物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或共享针头的行为相当普遍,通常又以非法药物居多,明显提高了感染的风险并造成血液传染性疾病散播,对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
[0003]为了减低前述的风险和既存问题,现今广泛使用不可重复使用的安全注射装置或注射器。就现况而言,在注射完毕后,采用弹簧驱动达成针头自动回缩是安全注射器的主流设计,例如美国第8088110B2号专利(名为「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SAFETYINJECT1N DEVICE FOR NON-LIQUID MATERIAL」)即揭露了一种安全注射器,说明如后。
[0004]请参见图1A及图1B,是一种传统的安全注射器。安全注射器9包含针盖900、连结针头90的针座91、连接针座91的注射器外筒92、呈压缩状态的环形弹簧93,以及置于注射器外筒92内的溃缩式活塞套件94。溃缩式活塞套件94包含杆体941 (杆体941具有活塞头942)、回缩式活塞件95及中空活塞件96。注射器外筒92前端设有多个具弹性和弯曲柔韧性的固持钩922 ;而针座91则具有多个滑轨913、斜面914、回转导轨915及导引导轨916。前述注射器外筒92的固持钩922与滑轨913扣合,让使用者在操作安全注射器9将注射物97注射完成之前稳固夹箝针座91。完成注射后,操作者继续对中空活塞件96施加压力,同时让固持钩922间接地受到持续施力压迫而弹性扩张,使固持钩922脱离滑轨913的扣合,于是固持钩922便可依序沿着斜面914、回转导轨915及导引导轨916滑动,继而解除环形弹簧93的压力而释放环形弹簧93,引导并驱动针座91滑动回缩至注射器外筒92内。
[0005]根据前述安全注射器9的技术方案可知,注射器外筒92所设的固持钩922脱离滑轨913后,释放环形弹簧93同时也造成环形弹簧93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很可能妨碍针座91的回缩,导致针座91无法如预期完全缩入注射器外筒92内,甚至导致功能失常无法启动回缩。由此可见,这种回缩机制的设计仍存有功能异常的可能性,显示其可靠性不足,因此仍无法有效解决前述的使用者所面临的安全性风险问题。
[0006]然而,由于这类的安全注射器本身须依赖着精密的机构设计才能达成预期效果,因此需由更多组件组装而成,且制造方面需要更复杂的制程,带来制造效率不佳与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对安全注射器而言,除了功能可靠性的考虑以外,昂贵的成本和售价则是阻碍营销推广高端安全注射器产品的主因。
[0007]综合上述问题,为了提供完善的安全注射器,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针扎造成可能致命的潜在血液传染性疾病感染,提出一种改善且更安全的安全注射器是迫切的需求,而以下本发明即对应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可由使用者启动执行针头回缩,方便操作并且不易在注射过程中因不正确的操作而发生功能异常导致针头无法完全回缩。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可由使用者启动执行针头回缩,不易在制造组装过程中发生损坏,进而以更好的产制效能制造质量更好、可靠性更尚的广品,并减少原料的浪费及制造成本。
[0010]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可由使用者启动执行针头回缩,且适合使用塑料射出成形方法加以简化制造工序,由于本发明的组件构型简单一致,使塑料射出成形工序更加简易且外型尺寸更加一致,减少因组件外型尺寸的差异而遭到淘汰的问题。
[0011]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可由使用者启动执行针头回缩,其中的溃缩式活塞可依预定机械强度而设计制造,因此,只要在注射后继续额外施力即可使溃缩式活塞组间之间的连接瓦解,并实时驱动回缩机制,使针头能自动回缩。
[0012]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可由使用者启动执行针头回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注射需求,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回缩式安全注射器与溃缩式活塞均仅供单次使用。
[0013]以下提出一种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并说明其中的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
[0014]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15]一种回缩式注射器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针座,针座具有第一端,用以容置并固持针头,使针头朝向远侧端,针座于邻近第一端处的侧壁具有第一导引件,且针座相对于第一端具有第二端;以及外筒,具有内壁界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于针座释放时容置针座;外筒具有远侧开放端,使针座的第一端穿过远侧开放端向远侧方向突出;外筒具有外筒壁,外筒于邻近外筒壁处具有第二导引件;且外筒相对于远侧开放端具有近侧开放端;其中,第二导引件具有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且第一部位与第一导引件相互结合,且可于相互结合后再相互释放,使第一导引件与第二导引件相互结合时固持针座,直到第一导引件与第一部位相互释放,使第一导引件朝向第二部位移动。
[0016]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第一导引件为凸起,第二导引件为曲道,曲道设置于外筒的内壁,且曲道的形状依照容纳凸起的功能而设计,以容置凸起。
[0017]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第二导引件沿着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延伸,水平面是依照回缩式注射器整体直立使针头朝上时所界定,且角度介于45度至75度。
[0018]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角度为60度。
[0019]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针座于第二端进一步具有空腔,用以容置栓体,栓体具有长形柱体伸向空腔,以及盘体,并形成至少一条流道路径使针头与容置空间之间的液体连通。
[0020]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针具回缩装置进一步设有封闭件,封闭件的形状是依照针座的形状而设计,且封闭件设置于针座的第二端以及栓体的盘体之间。
[0021]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流道路径是内流道,纵向延伸穿过栓体。
[0022]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中,至少一条流道路径是由沿着栓体的长形柱体的外壁面的多个纵向凹部组成。
[0023]一种回缩式注射器之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活塞件,具有近侧端及远侧端,且于邻近远侧端处形成凸起;以及第二活塞件,与第一活塞件结合,第一活塞件与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后可再相互释放,且第二活塞件的外壁具有纵向滑轨;其中,纵向滑轨设计用以容纳凸起,使凸起可沿着纵向滑轨进行纵向滑动;其中,纵向滑轨具有近侧部及远侧部,近侧部进一步部形成狭缩区,以扣持凸起,使第一活塞件与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直到狭缩区发生形变而与凸起分离,使凸起能沿着纵向滑轨向远侧部滑动,使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能沿着相同轴向相互滑动。
[0024]所述的溃缩式活塞中,第一活塞件是杆体。
[0025]所述的溃缩式活塞中,第一活塞件是圆柱体。
[0026]所述的溃缩式活塞中,第二活塞件是套管。
[0027]所述的溃缩式活塞中,第二活塞件是中空圆柱。
[0028]所述的溃缩式活塞中,第二活塞件进一步于狭缩区周围设有多个孔洞。
[0029 ]一种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针座,针座具有第一端,用以容置并固持针头,使针头朝向远程,针座于邻近第一端处的外壁具有第一导引件,且针座相对于第一端具有第二端;外筒,具有内壁以界定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于针座释放时容置针座;述外筒具有远侧开放端,使针座的第一端穿过远侧开放端向远侧方向突出;外筒具有外筒壁,外筒于邻近外筒壁处具有第二导引件;且外筒相对于远侧开放端具有近端开放端;溃缩式活塞,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外筒内,进一步包含第一活塞件,具有近侧端及远侧端;第二活塞件,与第一活塞件相结合,第一活塞件与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后可再相互释放,其中,第一活塞件邻近远侧端处形成凸起,第二活塞件的外壁具有纵向滑轨,纵向滑轨用以容纳凸起,使凸起可沿着纵向滑轨进行纵向滑动;纵向滑轨具有近侧部,近侧部进一步部形成狭缩区,以扣持凸起,且纵向滑轨具有远侧部,使第一活塞件与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直到狭缩区发生形变而与凸起分离,使凸起能沿着纵向滑轨向远侧部滑动,进而使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能沿着相同轴向相互滑动;以及弹簧,设于针座与外筒的内壁之间,使所述弹簧能作用于针座与外筒;其中,针座进一步形成至少一条流道路径,流道路径纵向延伸,穿越针头,使针头与容置空间之间的液体连通,且其中第一导引件与第二导引件的第一部位相互结合,且可于相互结合后再相互释放,使第一导引件与第二导引件能固持针座,抵住弹簧,并抵抗弹簧的扩张作用力,直到第一导引件与第一部位相互释放,使针座朝向第二部位移动,即启动针座的回缩。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一导引件是凸起,第二导引件为曲道,曲道设置于外筒的内壁,且曲道的形状依照容纳凸起的功能而设计,以容置凸起。
[0030]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二导引件沿着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延伸,水平面是依照回缩式注射器整体直立使针头朝上时所界定,且角度介于45度至75度。
[0031]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角度为60度。
[0032]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溃缩式活塞能承受低于98N的作用力,使溃缩式活塞在一般使用下,第一活塞件及第二活塞件不相互脱离。
[0033]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一活塞件是杆体。
[0034]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一活塞件是圆柱体。
[003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二活塞件是套管。
[0036]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二活塞件是中空圆柱。
[0037]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二活塞件进一步于狭缩区周围设有多个孔洞。
[0038]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第一活塞件近侧端附近设有固持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凸部,外筒于邻近处具凸缘,凸缘内侧设有环状凹部,用以容置并扣合一个或多个凸部,且环状凹部周围设有环状凸部,于第一活塞件完全被推入外筒时,使外筒藉由固持件限制并固定弟一活塞件。
[0039]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针座进一步于第二端具有空腔,用以容置栓体,栓体具有长形柱体伸向空腔,以及盘体。
[0040]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回缩式注射器进一步设有封闭件,封闭件的形状是依照针座的形状而设计,且封闭件系设置于针座的第二端以及栓体的盘体之间。
[0041]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至少一条流道路径是内流道,纵向延伸穿过栓体。
[0042]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中,至少一条流道路径是由沿着栓体的长形柱体的外壁面的多个纵向凹部组成。
【附图说明】
[0043]为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充分理解本发明,现根据以下图示意,对照详细实施例描述,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优点。
[0044]图1A是现有技术中,安全注射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45]图1B是现有技术中,安全注射器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呈现安全注射器的针座及注射器外筒部位。
[0046]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尚未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47]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48]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剖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尚未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49]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正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尚未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50]图2E是根据图2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51]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侧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尚未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52]图2G是根据图2F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53]图2H是根据图2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54]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55]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侧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56]图3C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剖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57]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8]图4B是根据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D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59]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剖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尚未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60]图4D是根据图4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E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61]图4E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的剖面示意图,呈现针座和溃缩式活塞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62]图5是根据图3C及图4E分别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及其溃缩式活塞中,C部位及C’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可快速理解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能通过其他实施方式达成效果并进一步运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轻易根据不同看法和用途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因此在不脱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64]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安全注射器各项组件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相对作动或连接关系,以下定义所述各组件的远侧(部)等叙述,是指组件中相对朝向或较接近针头的部位;而各组件的近侧(部)则是指组件中相对于远侧(部),朝向或较接注射器设于活塞的拇指座(操作注射器时,拇指或施力的手指所按压的位置)的部位。
[0065]如图2A及2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I (以下简称回缩式注射器)具有针头40、针座4、外筒2、弹簧8及溃缩式活塞6,说明如后。
[0066]回缩式的针座4具有第一端401,亦即远侧端,以及第二端402,亦即近侧端。在邻近远侧端401处形成开口,用以容置并固持针头40,并使针头40朝向注射器的远程延伸;针座4的侧壁44邻近此开口处形成第一导引件,例如凸扣42。近侧端402位处相对于远侧端401的位置。
[0067]外筒2具有远侧开放端201以及相对于远侧开放端201的近侧开放端202。远侧开放端201形成开口,让针头40能穿过外筒2向外突出或向内回缩至外筒中。且外筒2的侧壁在 邻近远侧开放端201处形成第二导引件,例如曲道22。外筒2的近侧开放端202形成凸缘203及开口。外筒2具有内壁21,此内壁可界定出外筒2的容置空间20,可供针座4释放时,回缩并容置在在外筒2的容置空间20中。
[0068]可压缩的弹簧8设置在针座4的侧壁44和外筒2的内侧壁之间,且弹簧8因失去压制被释放后,其作用力可带动针座4向外筒2内移动。
[0069]溃缩式活塞6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在外筒2内。溃缩式活塞6具有第一活塞件,例如活塞杆64,于邻近其远侧端形成凸起603 (如图2H所示);并具有第二活塞件,例如活塞套62,于其侧壁处形成纵向滑轨602,其中活塞套62与活塞杆64以可释放的方式搭配结合。其中活塞杆64以可释放的方式部分套入活塞套62内,并且藉由将凸起603扣入纵向滑轨602的方案,使活塞杆64和活塞套62相互连扣。
[0070]事实上,当回缩式注射器I用于注射时,纵向滑轨602当中的狭缩区6021可扣接活塞杆64的凸起603 (参见图2H),使活塞杆64与活塞套62相互扣持。如图2H所示,纵向滑轨602的构型是为了容纳凸起603而设计,因此纵向滑轨602在近侧端附近形成狭缩区6021。根据狭缩区6021的形状设计,可达成箝制凸起603的效果,使得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溃缩式活塞6的时候,狭缩区6021能维持箝制凸起603保持稳定而不会松脱。换句话说,狭缩区6021固持并限制活塞杆64,使其无法活动,直到狭缩区6021受到外力压迫而形变才能解除扣持效果。事实上,溃缩式活塞6能承受的外力上限优选为98N,因此,活塞杆64及活塞套62在一般使用于注射的情况下并不会松脱。
[0071]在邻近狭缩区6021的周围可能形成多个孔洞604,可使活塞套相对具有更大的弹性,或甚至更容易形变破裂,让注射器在受到过多的外力推压时,能促进释放被箝制的凸起603。
[0072]—旦当凸起603受到挤压而通过狭缩区6021后,便能克服原本受到的箝制限制,解开溃缩式活塞6的稳定扣持,使凸起603能沿着纵向滑轨602纵向滑动,让活塞杆64和活塞套62可沿着相同轴向相互滑动。当活塞杆64和活塞套62之间的连结瓦解而溃缩滑动,原先抵住针座4的作用力也跟着消失,因此启动了的回缩机制,并由弹簧8释放后的作用力驱动针座4回缩至外筒2内,且活塞套62也因此藉由凸起603沿着纵向滑轨602的滑行带动,退缩至注射器内并包围活塞杆64。另一方面,活塞套62因设置孔洞结构而易破裂的特性,能使溃缩式活塞在回缩后结构破裂,无法重复使用,以避免任何人意图重复使用本发明的回缩式注射器I。
[0073]图2C及2D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分别从剖面和正面示意说明回缩式注射器I及其溃缩式活塞6在尚未操作注射前的情况,并显示此情况下,针座4和溃缩式活塞6之间呈现部分套接的状态,而且尚未完全置入外筒内。就回缩式注射器I的组件结构而言,针座4是从外筒2的近侧开放端202的开口置入外筒2内(如图2B所示),且使针头40能从远侧开放端201的开口突出于外筒2 (如图2B所示)。当固持着针头40的针座4正确缩回置入外筒2内并且停置于邻近外筒2的远侧开放端201位置,藉由针座4的凸扣42和外筒2的曲道22(如图2B所示)之间相互协和作动,针座4会容置在外筒2内。更具体而言,外筒2的曲道22会约束及导引针座4的凸扣42的活动,使针座4能够沿着曲道22滑动。
[0074]溃缩式活塞6从近侧开放端202的开口置入外筒2,显示溃缩式活塞6和外筒2之间呈现部分套接的关系,使溃缩式活塞6可在外筒2内往复运动。此外,溃缩式活塞6远程进一步设有制止件60覆盖其上,因此将溃缩式活塞6推入外筒2会使制止件60接触并抵住针座4的近侧端402。
[0075]图2D为正面示意回缩式注射器I的外观,图2E则是进一步放大示意回缩式注射器I中A部位的外观。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回缩式注射器的A部位,其中设置曲道22用于导引针座4的凸扣42,使凸扣42能沿着曲道22的路径滑行移动,因此曲道22的设计使凸扣42经启动在曲道22滑动时能带动针座4,让针座4能产生和外筒2同轴旋转的运动效果。为了让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回缩式注射器I的回缩机制技术特征,先行定义本文以下所述的水平面。具体而言,水平面是指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平面;换句话说,当整个回缩式注射器I处于针尖朝上的垂直状态时,根据定义水平面就是和重力方向垂直,也就是能水平横切回缩式注射器1,将其相对区分为上部和下部的平面。
[0076]基于图2E所示A部位的设计,部分的曲道22是环绕着外筒2,使凸扣42能向外筒2的远侧开放端201或近侧开放端202滑行(如图2B所示)。此外,曲道22包含第一部位,亦即涵盖至第一弯道区22a周围的定锚部221 (如图2E所示),且定锚部221是设计用于让曲道22能暂时扣持凸扣42,实现定锚效果,使凸扣42连同针座4在回缩机制启动前能稳定停止在原地。一旦施予充分的外力推压凸扣42,便能将凸扣42从定锚部22脱出,使凸扣42被推动沿着曲道22滑行,并且释放凸扣42,解除前述的扣接状态,使凸扣42能朝向外筒2的远侧开放端201滑动,也就是启动回缩机制。此外,推压的外力不仅能带动凸扣42脱离定锚部221,也能驱动凸扣42进一步沿着曲道22滑行,因此曲道22的构型设计使凸扣42的滑动能带动针座4同轴旋转,逐渐转换成准备回缩的状态,接着针座4便能顺势回缩至外筒2内。
[007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图2F侧面示意说明回缩式注射器I在尚未操作注射前的外观,图2G则进一步放大示意回缩式注射器I中A’部位的外观。图2F及2G示意外筒2的曲道22及第二弯道区22b的侧视外观(如图2F、2G所示)。
[0078]实际上清楚显示第二弯道区22b用于先导引凸扣42转向后,再向外筒2的近侧开放端202移动(如图2B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理解,只要曲道22的弯曲角度及曲道长度设计良好,就能提供充足的滑行驱动力量,使凸扣42转向并向外筒2的近侧开放端202移动;同时,凸扣42突然转向跳脱原有活动方向会启动释放原本环绕于针座4且呈压缩状态的弹簧8 (如图2B所示),亦即前述的滑动力传递到弹簧8时,便会释放弹簧8。优选情况下,部分的曲道22从第一弯道区22a起便按照相对于水平面(即回缩式注射器I以针尖朝上垂直摆放时的横切平面)的特定角度延伸,此角度优选为45度至75度;更优选的角度是60度。
[0079]前述的角度方案不仅能优化凸扣42在曲道22上的滑动效果,也能优化针座4的旋转运动效果,使其朝向外筒2的近端开放端202移动,并启动针座4的回缩机制。另一方面,当回缩机制启动,也解开溃缩式活塞6的组件连接,继而完整驱动整体回缩机制。
[0080]具体而言,来自弹簧8的扩张力量可推动针座4移入外筒2。简单来说,曲道22不仅导引针座4前进(朝向远程开放端201)并带动针座4旋转,也对弹簧8释放后产生的力量产生方向导引的效果,促进整个针座4完整回缩至外筒2内。
[0081]因此,本发明的优点之一在于,回缩式注射器I采用的新颖回缩机制设计显然提供了更可靠的回缩机制方案,并且排除传统注射器常发生的弹簧功能失常导致减损回缩效果的缺陷,或显著减低发生前述现有技术缺陷的可能性。根据回缩式注射器I的实用效果,可靠性显然获得大幅改善。
[008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图2H进一步放大示意图2D所示回缩式注射器I的溃缩式活塞6中B部位的结构外观。为了在注射完成后正确启动回缩机制,更重要的目的是避免针座4意外或提前从外筒2的远侧开放端201释放(如图2B所示)而缩入外筒2。本发明更进一步提供一项解决方案,提出一种活塞套62,于其纵向滑轨602的狭缩区6021邻近位置加设多个孔洞604。
[0083]实际上,设置多个孔洞604用意是调整活塞套62中邻近狭缩区6021的应力型态,使其容易发生形变、易破裂或富有弹性,以促进从狭缩区6021释放凸起603的效果。进一步具体说明,完成注射后,溃缩式活塞6便接触针 座4,此时若使用者继续施力推压,针座4将从定锚部221(即第一弯道区22a周围区域)脱离并向前移动;且针座4同时继续旋转运动,直到抵达最前端的位置(大约是第二弯道区22b的位置),准备启动回缩。如果使用者进一步推压溃缩式活塞6促使凸起603脱离狭缩区6021的箝制,因而解除溃缩式活塞6的组件之间的稳定连接,使原本溃缩式活塞6抵住针座4的作用力释放,因此完全启动回缩机制。在此同时,弹簧8的扩张作用力驱动针座4继续往外筒2内移动;而活塞套62也因此同步回缩至外筒内,围绕在活塞杆64周围。由此可见,凸起603与纵向滑轨602的之间的协同运动确实促成完全的回缩效果。
[008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图3A及3B分别示意说明回缩式注射器I及其溃缩式活塞6的立体结构与侧视外观,呈现完成回缩机制后针座40和溃缩式活塞6置入外筒时的状态。
[008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图4A及4E示意说明回缩式安全注射器2 (以下简称回缩式注射器2),回缩式注射器2具备所有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回缩式注射器I的技术特征和优良设计。简言之,回缩式注射器2包含:回缩式针座4,其外侧壁44上形成凸扣42 (如图4B所示);外筒2,其外筒壁上设置曲道22 (如图4C所示);弹簧8设置于针座4的外侧壁44和外筒2的内侧壁之间(如图4C所示);以及溃缩式活塞6,包含活塞杆64和活塞套62 (如图4C所示),且其中部分的活塞杆64和活塞套62相互套接且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其中,活塞杆64具有凸起,活塞套64则具有纵向滑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回缩机制基本上和前述实施例一回缩式注射器I采用的回缩机制相同。
[0086]此外,图4A及4B分别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揭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A及4B所示,回缩式注射器2的回缩式针座4内部进一步设有空腔,用以从针座4的近侧端402开口纳入并容置栓体41,栓体41包含长形柱体,伸入针座4的空腔;以及直径较大的盘体418,设于邻近栓体41近侧端。此栓体具有至少一条流道路径与栓体41的空腔及外筒2内的液体腔相互连通,供液体于其中流通。须注意于针座4的内侧壁(亦即针座4面向空腔的侧壁)和栓体41的外侧壁(亦即栓体41面向空腔的侧壁)之间会预留充足的空间,用以形成液体流道,供注射用的医疗物质或其他注射液流动于其中。
[0087]此外,回缩式注射器2可进一步设置封闭件43,达成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件43的材质优选但不限于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例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使其适合用于达成封闭的效果,避免液体从组件接合处的缝隙漏出。例如,具有特定形状的O型环(O-ring)即可作为封闭件43。具体而言,封闭件43设置于针座4的近侧端402及栓体41的盘体418之间,且封闭件43的构型必须因应针座4的近侧端402及栓体41的近侧端402附近的盘体418相互组装结构而整体设计,才能达成封闭针座4和栓体41之间接合处原有缝隙的效果。
[0088]封闭件43于其中央处进一步设有通孔430,供栓体41的长形柱体部穿过通孔430,同时进入针座4的空腔,最后使封闭件43设置于栓体41及针座4之间,并使三者相互组装结合。因此,当栓体41的长形柱体部穿过通孔430并同时进入针座4的空腔达预定深度时,栓体41的盘体418会贴附在封闭件43上,使栓体41本身及封闭件43能稳固抵住针座的近侧端402。
[0089]如图4D及4E所示,前述的栓体41进一步形成至少一条流道路径410。优选的情况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栓体41,形成两条流道路径410。流道路径410具有入口 412及出口 416,使注射用的医疗物质或注射液体(以下简称注射物)沿着流道路径410流动。尤其要说明的是,使用者在操作注射时,注射物流向外筒2的远侧端201,接着注射物会流动并依序通过栓体41的盘体418中央处的通孔、入口 412、流道路径410及出口 416,最后抵达针座4的远侧端401的开口,继而完成注射。另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在栓体41内设置内流道,纵向穿过栓体并延伸至针座,同样能达成和前述类似的优良效果。因此,根据实施例二的优选实施方式,显著减少针座4内的无效空间,达到减少注射物残留的情况进而减低注射物浪费的问题。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改善了整体注射效果和成本问题。
[0090]进一步参照图5,图5放大示意图3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描述的回缩式注射器I及其溃缩式活塞6中C部位结构。图5也放大示意图4E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描述的回缩式注射器2中C’部位结构,回缩式注射器2的C’部位结构实质上与回缩式注射器I的C部位结构相同。为了解决重复使用针头所导致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固持件。需注意的是,活塞杆64进一步于近侧端附近设有凸部641 ;外筒2则在其凸缘203内侧设有环状凹部222,并于环状凹部222旁边设有环状凸部223。当活塞杆64完全缩入外筒2时,环状凹部222可容置并扣合凸部641,再由环状凸部223限制并固定凸部641,让活塞杆64无法从外筒2脱出,进而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更优选的情况是,凸部641向外凸出的边缘部分,形状设计上可设计成为斜面,增加其与环状凹部222的扣合效果,使环状凹部222更加稳定固持凸部641。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对应前述的优选设计调整环状凹部222的形状设计,更加强化前述的扣合关系。如此一来,使用者如企图以任何方式将活塞杆64从外筒2卸除,都可能会破坏回缩式注射器1、2,进而减低使用者重复使用回缩式注射器1、2的可能性。
[0091]以上已揭示并说明本发明的回缩式注射器、回缩式针座及溃缩式活塞,其中溃缩式活塞是一种促进启动针座回缩机制的技术方案。在完成注射后,制止件和溃缩式活塞的远侧端相连接,同时抵住针座的近侧端。在使用者推压溃缩式活塞同时,回缩式针座沿着曲道向前滑动,直到抵达最前端的位置后停止,呈现准备回缩的状态;此时进一步的施力会解除溃缩式活塞原有的组件连接,并同步启动回缩。由此可见,本发明藉由施压手段,例如压缩式弹簧或其他压缩性或非压缩性的装置,可促进针头的回缩。
[0092]一般而言,回缩式安全注射器通常是预充注射器,可预先填充所需且适用于注射的医疗物质,制备成复合式产品。现有技术水平的回缩式安全注射器需要设置额外的装置连接阻止件或活塞至持针的装置上,才能使针头回缩;或施需要加设装置脱卸压制弹簧的组件才得以释放弹簧,这些方案都涉及复杂的结构设计,并且使得盛装液体的空腔容易受损,破坏密闭容器的封闭特质,因此并不适用于预充注射器。本发明提出一种更可靠的回缩技术方案,依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解决上述缺陷并改善回缩式注射器内封闭容器的完整性。
[0093]由于本发明的回缩式可制备为实时可用的产品型式,其优点不仅限于因排除填充液体的程序而增进的方便性及使用效果;其他根据前述技术特征衍生的优点包括施打剂量的精确性、减低人们暴露于针扎及后续感染的风险。
[0094]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仅示意本发明的原则和技术方案达成的效果,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所做的不同变化亦落入本发明范围,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回缩式注射器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针座,所述针座具有第一端,用以容置并固持针头,使所述针头朝向远端,所述针座于邻近所述第一端处的侧壁具有第一导引件,且所述针座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二端;以及 外筒,具有内壁以界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针座释放时容置所述针座;所述外筒具有远侧开放端,使所述针座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远侧开放端朝向远侧端方向突出;所述外筒具有外筒壁,所述外筒于邻近所述外筒壁处具有第二导引件;且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远侧开放端具有近侧开放端; 其中,所述第二导引件具有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且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一导引件相互结合,且可于相互结合后再相互释放,使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第二导引件相互结合时固持所述针座,直到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所述第一部位相互释放,使所述 第一导引件向所述第二导引件的所述第二部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件为凸起,所述第二导引件为曲道,所述曲道设置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壁,且所述曲道的形状依照容纳所述凸起的功能而设计,以容置所述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件沿着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延伸,所述水平面是依照所述回缩式注射器整体直立使所述针头朝上时所界定,且所述角度介于45度至75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6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于所述第二端进一步具有空腔,用以容置栓体,所述栓体具有长形柱体伸向所述空腔,以及盘体,并形成至少一条流道路径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的液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具回缩装置进一步设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的形状是依照所述针座的形状而设计,且所述封闭件设置于所述针座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栓体的所述盘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路径是内流道,纵向延伸穿过所述栓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具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路径是由沿着所述栓体的所述长形柱体的外壁面的多个纵向凹部组成。9.一种回缩式注射器之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活塞件,具有近侧端及远侧端,且于邻近所述远侧端处形成凸起;以及 第二活塞件,与所述第一活塞件结合,所述第一活塞件与所述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后可再相互释放,且所述第二活塞件的外壁具有纵向滑轨; 其中,所述纵向滑轨是设计用以容纳所述凸起,使所述凸起可沿着所述纵向滑轨进行纵向滑动;其中,所述纵向滑轨具有近侧部及远侧部,所述近侧部进一步部形成狭缩区,以扣持所述凸起,使所述第一活塞件与所述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直到所述狭缩区发生形变而与所述凸起分离,使所述凸起能沿着所述纵向滑轨向所述远侧部滑动,使所述第一活塞件和所述第二活塞件能沿着相同轴向相互滑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是杆体。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是圆柱体。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是套管。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是中空圆柱。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溃缩式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进一步于所述狭缩区周围设有多个孔洞。15.—种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针座,所述针座具有第一端,用以容置并固持针头,使所述针头朝向远端,所述针座于邻近所述第一端处的外壁具有第一导引件,且所述针座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二端; 外筒,具有内壁界定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针座释放时容置所述针座;所述外筒具有远侧开放端,使所述针座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远侧开放端朝向远侧方向突出;所述外筒具有外筒壁,所述外筒于邻近所述外筒壁处具有第二导引件;且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远侧开放端具有近端开放端; 溃缩式活塞,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筒内,进一步包含第一活塞件,具有近侧端及远侧端;第二活塞件,与所述第一活塞件相结合,所述第一活塞件与所述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后可再相互释放,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件邻近所述远侧端处形成凸起,所述第二活塞件的外壁具有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用以容纳所述凸起,使所述凸起可沿着所述纵向滑轨进行纵向滑动;所述纵向滑轨具有近侧部,所述近侧部进一步部形成狭缩区,以扣持所述凸起,且所述纵向滑轨具有远侧部,使所述第一活塞件与所述第二活塞件相互结合,直到所述狭缩区发生形变而与所述凸起分离,使所述凸起能沿着所述纵向滑轨向所述远侧部滑动,进而使所述第一活塞件和所述第二活塞件能沿着相同轴向相互滑动;以及 弹簧,设于所述针座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使所述弹簧能作用于所述针与所述外筒; 其中,所述针座进一步形成至少一条流道路径,所述流道纵向延伸,穿越所述针头,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的液体连通,且其中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第二导引件的第一部位相互结合,且可于相互结合后再相互释放,使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第二导引件能固持所述针座,抵住所述弹簧,并抵抗所述弹簧的扩张作用力,直到所述第一导引件与所述第一部位相互释放,使所述针座朝向所述第二部位移动,即启动所述针座的回缩。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件是凸起,所述第二导引件为曲道,所述曲道设置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壁,且所述曲道的形状是依照容纳所述凸起的功能而设计,以容置所述凸起。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件沿着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延伸,所述水平面是依照所述回缩式注射器整体直立使所述针头朝上时所界定,且所述角度介于45度至75度。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60度。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式活塞能承受低于98N的作用力,使所述溃缩式活塞在一般使用下,所述第一活塞件及所述第二活塞件不相互脱离。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是杆体。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是圆柱体。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是套管。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是中空圆柱。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件进一步于所述狭缩区周围设有多个孔洞。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近侧端附近设有固持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凸部,所述外筒于邻近处具凸缘,所述凸缘内侧设有环状凹部,用以容置并扣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凸部,且所述环状凹部周围设有环状凸部,于所述第一活塞件完全被推入所述外筒时,使所述外筒藉由所述固持件限制并固定所述第一活塞件。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进一步于所述第二端具有空腔,用以容置栓体,所述栓体具有长形柱体伸向所述空腔,以及盘体。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式注射器进一步设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的形状是依照所述针座的形状而设计,且所述封闭件设置于所述针座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栓体的所述盘体之间。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路径是内流道,纵向延伸穿过所述栓体。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回缩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路径是由沿着所述栓体的所述长形柱体的外壁面的多个纵向凹部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回缩式安全注射器(1),包含:回缩式针座(4),用以固持针头(40),具有第一导引件(42);外筒(2),其相对于第一导引件(42)设有第二导引件(22);溃缩式活塞(6),包括第一活塞件(64)和第二活塞件(62),第一活塞件(64)的凸起(603)能与第二活塞件(62)的纵向滑轨(602)的狭缩区(6021)相互结合,使狭缩区箝制并固定凸起(603),且突起与纵向滑轨两者可于相互结合后再相互释放;弹簧(8),设置于针座(4)和外筒(2)之间,可带动针座(4)和外筒(2)之间相互作动。当溃缩式活塞(6)的组件连接解除松脱同时,开启驱动回缩机制,并藉由弹簧释放时的扩张力,使针座(4)回缩至外筒(2)内。由纵向滑轨(602)及凸起(603)之间的作动效果可促进溃缩式活塞(6)依序回缩,进一步改善回缩机制的可靠性。
【IPC分类】A61M5/50, A61M5/32
【公开号】CN104902946
【申请号】CN201380066578
【发明人】林李李, 张文旭
【申请人】明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9日
【公告号】CA2894138A1, EP2934635A1, US20140180216, WO2014094626A1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