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和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氟化 溶剂中的组合物,并涉及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其它氟树脂中,因为由四氟乙烯(TFE)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的共聚 物(PFA)特别代表的全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纯度、介电常数等特性, 所以该聚合物用于熔融模塑在化工厂和半导体或液体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用于运输各种化 学品的管道、管道接头、运输容器、储存容器、泵和过滤器外壳等;并用于给电子板、钢管、纸 浆、配件等加内衬。
[0003] 然而,因为一般来讲这些全氟聚合物是不溶性的,所以这些聚合物被用于所谓的 热熔融模塑方法中的各种应用中。
[0004] 为了向各种基材赋予该氟树脂的特性,尝试将非晶质氟树脂溶解于溶剂中。例如, 已提出将非晶质四氟乙烯共聚物溶解并分散于全氟烷烃等的一烷氧基取代的溶剂中,作为 被覆的组合物。此外,已提出将主链中具有含氟脂族环状结构的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特 定全氟溶剂,例如全氟(2-丁基四氢呋喃)中;然后,可由该含氟聚合物的全氟溶剂溶液形 成不含小孔的含氟聚合物的薄膜。(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
[0005] 然而,现有技术中所用的全氟烷烃、氢氟烃、氢氟醚等的含氟溶剂具有高全球变暖 潜能值,并且从努力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不能满足要求(参见下文所述的表1)。
[0006] 现有抟术f件
[0007] 专利f献
[0008] [专利文献1]专利申请公布2000-355677
[0009] [专利文献2]公布经审查的专利申请8-22929
[0010] [专利文献3]专利公布3, 968, 899
[0011]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公布2011/0282104
【发明内容】
[0012]待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0013]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深入研宄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非晶质含氟树脂 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成膜能力,并因为其具有非常小的全球变暖潜能值而对全 球环境具有较小的影响,并且从地球的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能够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实现本 发明。
[0014]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成膜能力, 并对全球环境具有较小影响。
[0015]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6]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使用烷氧基氟代烯烃作为溶剂,能够获得非晶质含氟树脂 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改善的成膜能力,并由于其非常小的全球变暖潜能值而对全球环 境具有较小影响,并且从地球的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能够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实现本发 明。
[0017]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 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组合物。
[0018]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例是上述非晶质氟树脂组合物,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 (DSC)以10°C /分钟的加热速度进行测定时,组合物具有小于3J/g的上述非晶质含氟树脂 的熔化热。
[0019]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在基材上涂覆上述非晶质氟树脂组合物,之后进行干燥,而在 基材上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的方法。
[0020] 此外,本发明提供物品,所述物品包含由薄膜形成的被覆,所述薄膜由上述非晶质 氟树脂组合物制成。
[0021] 发明的效果
[0022] 通过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和所述薄膜的制造方法可获得物品,所述物品用非晶 质含氟树脂涂覆,其中,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在物品的表面上形成,而不赋予对全球变暖 的任何不利影响,从薄膜的表面立即除去所用的溶剂,致使覆盖的物品的表面不被热空气 等损坏。
[0023] 通过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 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根据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 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组合物,以及所述薄膜的制造方法。
[0025] 本发_的溶齐1丨
[0026] 在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中,烷氧基氟代烯烃为具有烷氧基基团和双键 的氟代烯烃。
[0027] 烷氧基基团优选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并且更优选为具有1或2个 碳原子的甲氧基基团或乙氧基基团。
[0028] 希望氟代烯烃的碳数为2-10,其中,更优选5-8。
[0029]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例为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将具有2-10个,优选地5-8 个的氟代烯烃碳数的乙氧基氟代烯烃或甲氧基氟代烯烃用作溶剂。
[0030] 就烷氧基氟代烯烃的优选的示例而言,可提及烷氧基全氟烯烃。全氟化烯烃是指 其中烃具有1个双键,所有氢原子均被氟取代的化合物。
[0031] 就本发明的烷氧基全氟烯烃而言,全氟烯烃的碳数优选为2-10,并且碳数更优选 为5-8〇
[0032] 就烷氧基全氟烯烃的优选的示例而言,可提及甲氧基全氟戊烯、甲氧基全氟己烷、 甲氧基全氟庚烯、甲氧基全氟辛烯等的烷氧基全氟烯烃;以及乙氧基全氟戊烯、乙氧基全氟 己烷、乙氧基全氟庚烯、乙氧基全氟辛烯等的乙氧基全氟烯烃作为示例。
[0033] 虽然烷氧基全氟烯烃中存在多种结构异构体,但对于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还 可接受那些异构体的混合物,并且可适当地选择适用于本发明目的的结构。例如,就甲氧基 全氟庚烯的结构而言,虽然提及了以下示例,但可接受任何结构,并且也可接受这些异构体 的混合物。在选自烷氧基全氟烯烃的结构异构体的情况下,希望选择更不可燃的材料。
[0034] (1)CF3(CF2) 2CF = CFCF (OCH3) CF3
[0035] (2)CF3CF2CF = CF (CF3) 3 (OCH3) CF3
[0036] (3)CF3CF2CF = CFCF (OCH3) CF2CF3
[0037] (4)CF3CF = CFCF (OCH3) (CF2) 2CF3
[0038] (5)CF3CF = CFCF2CF (OCH3) CF2CF3
[0039] (6) CF3CF2CF = C (OCH3) (CF2) 2CF3
[0040] (7)CF3CF2C (OCH3) = CFCF2CF2CF3
[0041]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例为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将其全氟烯烃的碳数为 2-10,优选地5-8的烷氧基全氟烯烃或甲氧基全氟烯烃用作溶剂。在这些组合物中,其中, 将甲氧基全氟庚烯用作溶剂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是更优选的。
[0042] 此外,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可单独使用,并且还可用作混合物。此外,因为当制 造用于物品表面的薄膜时,通过在不损坏被覆盖物品表面的范围内的高温下进行工作来改 善可加工性,所以优选从本发明的烷氧基氟代烯烃中选择具有较高沸点的烯烃。
[0043]烷氣基全氟燔烃的制诰方法
[0044] 在本发明中,就用作用于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溶剂的烷氧基氟代烯烃的制造 方法而言,将作为优选的示例的烷氧基全氟烯烃引入下文作为代表性示例。制造方法不限 于这些示例。
[0045]烷氧基全氟烯烃可通过将由反应产生的产物蒸馏约2小时来获得,其中,在可由 以下方法制造的全氟烯烃中,在强碱如KOH等的存在下,加入醇和少量水以进行放热反应。 更具体地,通过专利文献4中所述的方法,通过选择全氟烯烃作为适当的反应物和醇来进 行所述反应,可制造各种类型的烷氧基全氟烯烃,也就是说,甲氧基全氟戊烯、甲氧基全氟 己烷、甲氧基全氟庚烯或甲氧基全氟辛烯、以及乙氧基全氟戊烯、乙氧基全氟己烷、乙氧基 全氟庚烯或乙氧基全氟辛烯等。
[0046] 仵诜组分
[0047] 在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对应于必要 性,除了烷氧
基氟代烯烃之外,还可添加以下组分,诸如溶剂、稳定剂等。
[0048] 作为溶剂,除了烷氧基氟代烯烃之外,还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选自例如烃、醇、 酮、醚、酯等的至少多于一种类型的溶剂。如果这些混合物形成共沸组合物,则因为混合物 可从本发明的溶剂中一起除去,所以更优选。
[0049] 在除烷氧基氟代烯烃之外的溶剂为易燃的情况下,因为当将大量溶剂混合时,整 个组合物将变成易燃的,所以优选在考虑易燃性的范围内使用。
[0050] 就稳定剂而言,可提及选自硝基烷烃如硝基甲烷等、环氧化物如环氧丙烷等、呋 喃、苯并三唑、酚、胺等中的至少一种类型作为示例。
[0051] 非晶质含氟树脂
[0052] 本发明中的非晶质含氟树脂为如下树脂:其中,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检 测出的树脂的任何熔化热均小于3J/g;甚至在开始时加热期间也仅检测到弱的热吸收,但 在第二次DSC加热期间可观察到没有热吸收。
[0053] 在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中,就非晶质含氟树脂而言,优选至少包含四 氟乙烯(TFE)并包含其它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在所述共聚物中,其它含氟共聚单体的量为 赋予含氟树脂非晶质性质的量。
[0054] 此外,其还可选自市面上可用的被称为非晶质含氟树脂或全氟弹性体的物质。
[0055] 就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的示例而言,可提及1-70重量%的四氟乙烯与99-30 重量%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丁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四 氟乙烯/全氟二甲基间二氧杂环戊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CF2 =CFOCF2CF(CF3) 0CF2CF2S02F 的共聚物等作为示例。就这些树脂的优选的非晶质含氟树脂而言,可提及1-70重量%的四 氟乙烯与99-30重量%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作为示例。
[0056] 就可用作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的树脂而言,可提及所述的以下示例作为具体 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从这些示例中,可适当地选择适用于本发明目的的一种类 型或多于两种类型以用于使用。
[0057] (a) 1-70重量%的四氟乙烯与99-30重量%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 (TFE/PEVE共聚物)
[0058] (b)Teflon(注册商标)AF1600 [产品名称,由DuPont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 全氟二甲基间二氧杂环戊烯的共聚物,Tg= 160°C]
[0059] (c)Teflon(注册商标)AF2400 [产品名称,由DuPont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 全氟二甲基间二氧杂环戊烯的共聚物,Tg= 240°C]
[0060] (d)Teflon(注册商标)SF-60 [产品名称,由DuPont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全 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
[0061] (e)Teflon(注册商标)SF-50 [产品名称,由DuPont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六 氟丙烯的共聚物]
[0062] (f)Cytop[产品名称,由Asahi Glass 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全氟(丁烯基乙 烯基醚)的共聚物]
[0063] (g)Nafion(注册商标)的磺酰基氟化物[由DuPont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CF2 =CFOcf2cf(cf3)ocf2cf2so2f的共聚物]
[0064] (h)Hyflon AD[产品名称,由Solvay Company制造,四氟乙稀/全氟二甲基二氧杂 环戊烯的共聚物]
[0065] 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制各
[0066] 在通过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获得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 物中,非晶质含氟树脂的浓度优选在〇. 01-10重量%的范围内,还更优选〇. 5-5重量%。
[0067] 就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方法而言,没有特别限制,可使 用常规已知的方法。在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时,如果进行超声处理则 可促进溶解。
[0068] 就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而言,根据所述使用的目的,还可将多于两种 的非晶质含氟树脂混合并溶解。非晶质含氟聚合物的混合比率,对于一种组分而言在树 脂的总重量的〇. 1-99. 9 %的范围内,并且对于其它组分的总和而言,在99. 9-0. 1 %的范围 内。
[0069] 伸用本发明的含氟聚合物的液体组合物形成薄腊的方法
[0070]通过在基材上涂布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之后进行干燥,而可在基材上 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
[0071] 就在基材上涂布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方法而言,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常规 已知的方法。例如,除了正常刷涂和喷涂方法之外,还可使用其它浸渍方法、浇注方法、辊涂 方法、旋涂方法等。通过在涂布之后干燥,而可在基材上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
[0072] 可使用获得的薄膜,同时所述膜紧密附着在基材上或从基材剥离。通过调节溶解 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的浓度等,薄膜的厚度可以在1-30 y m的范围内。
[0073]就获得的薄膜的用途而言,可提及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薄膜等,电气和电子部件、 光学部件、精密机械部件、机动车部件等中的保护膜作为示例。就基材而言,出于通过从基 材剥离而获得薄膜的目的,优选由金属、树脂等制成的平板状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那些示 例。
[0074]在使用薄膜同时所述膜紧密附着到基材上的情况下,作为基材的主体,可提及电 路板如印刷电路板、陶瓷电路板等;光纤、太阳能电池、触摸面板、薄膜电容器、液晶显示屏、 等离子体显示屏以及其它显示屏组件作为示例。
[0075]作为光学组件,提及用于眼镜、相机的透镜、以及透镜的外壳作为示例。
[0076] 实盤
[0077]在以下段落中,给出实例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例。
[0078]本发明中的物理特性的测试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0079] (1)溶解度
[0080]将19. 8g含氟溶剂和0. 2g含氟树脂置于样品管(50mL)中,通过在50°C下超声处 理经过一段约180分钟的时间,基于树脂和溶剂的合并重量计,形成1重量%的组合物。处 理之后,将组合物在50°C下静置10分钟,然后目视观察获得的组合物的状态。
[0081] 根据以下标准评价超声处理之后的样品管的状态。
[0082]可溶:不能观察到混浊和沉淀
[0083]不溶:可观察到在底部的混浊和沉淀
[0084] (2)成腊能力
[0085] 在尺寸为76mmX 26mm的玻璃板的一例上,涂布含氟树脂的2mL溶液,在通过使玻 璃板成90°倾斜除去任何过量溶液之后,将所述玻璃板在60°C下干燥3小时,然后目视观 察获得的被覆膜的状态。
[0086]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干燥后的被覆膜的状态。
[0087] 0:其为良好的被覆膜
[0088] X:观察到不均匀性
[0089]表1示出常用的氟化溶剂的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沸点,以及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 脂组合物。常规氟化溶剂的值从已公布的报告中转录,然而本发明的溶剂的值为由申请人 对甲氧基全氟庚烷所计算的值,其描述于以下实例1中。此外,所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 基于二氧化碳计,并且是指指示其它温室气体具有全球变暖潜力的程度的数值;并且GWP 是当温室气体以单位质量释放到大气环境中时,在给定时间内施加于地球的辐射能的积分 值(也就是说,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对〇2的比率的估计值。
[0090] i
[0091] 表1:全球夺暖潜能倌
[0092]
[0093] 注释1)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缩写为:IPCC)的2007年第四 次评估报告
[0094] 注释2)由申请人计算
[0095] 注释3)来自专利申请公布2010-164043的表2
[0096] 制备例1
[0097] T
FE/PEVE共聚物(PEVE的含量为56重量%)的制各
[0098] 在一加仑(3. 8L)反应器中,使用2400mL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和聚合引发剂,供 入323gPEVE,通过与TFE反应,获得固体物质含量为5重量%的分散溶液。使用去离子水 将生成的共聚物冲洗干净,然后在150°C下干燥1. 5小时。由19F-核磁共振(NMR)谱分析 法测定的所生成共聚物的组成为TFE/PEVE= 44/56 (按重量计)。该TFE/PEVE共聚物的熔 点未通过DSC检出,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C。
[0099]实例1
[0100] 将19. 8g甲氧基全氟庚烯、作为含氟聚合物的0.2gTFE/PEVE共聚物(PEVE的含量 为56重量% )置于样品管(50mL)中,通过在50°C下超声处理经过约180分钟的时间段,基 于树脂和溶剂的合并重量计,形成1重量%的组合物。测试获得的组合物的成膜能力。结 果示于表2中。应当理解,溶解含氟聚合物以形成溶液。
[0101] 所用的甲氧基全氟庚烯为异构体的混合物,段落[0016]中所示的异构体的混合 物的构成为49%异构体(3)、20%异构体(4)、20%异构体(7)、6%异构体(6)、并且剩余的 百分比为其它异构体。
[0102]实例2
[0103] 使用Teflon(注册商标)AF1600作为含氟聚合物,并且进行与实例1相同的程 序。结果示于表2中。
[0104]实例3
[0105] 使用Teflon(注册商标)AF2400作为含氟聚合物,并且进行与实例1中相同的程 序。结果示于表2中。
[0106]实例4
[0107] 将实例1中所用的19. 8g甲氧基全氟庚烯、作为含氟聚合物的0.lgTFE/PEVE共聚 物(PEVE的含量为56重量% )、以及0.lgTeflon(注册商标)AF1600置于样品管(50mL) 中,通过在50°C下超声处理经过约180分钟的时间段,基于树脂和溶剂的合并重量计,形成 1重量%的组合物。测试获得的组合物的成膜能力。结果示于表2中。应当理解,溶解含氟 聚合物以形成溶液。
[0108]实例5
[0109] 使用作为含氟聚合物的TFE/PEVE共聚物(PEVE的含量为56重量% )以及 Teflon(注册商标)AF2400,并进行与实例4相同的程序。结果示于表2中。
[0110] 比较例1
[0111] 使用 1,1,1,2,3,4,5,5,5_ 十氟戊烷作为溶剂(由Dupont-Mitsui FluorochemicalsCo.,Ltd.制造,Vertrel(注册商标)XF),并进行与实例1相同的程序。 结果示于表2中。
[0112] 比较例2
[0113]使用 1,1,1,2,3,4,5,5,5_ 十氟戊烷作为溶剂(由Dupont-Mitsui FluorochemicalsCo.,Ltd.制造,Vertrel(注册商标)XF),并进行与实例2相同的程序。 结果示于表2中。
[0114]比较例3
[0115] 使用九氟丁基甲基醚作为溶剂(由3mM Company制造,Novec(注册商标) HFE-7100),并进行与实例2相同的程序。结果示于表2中。
[0116]表2
[0117] 表2: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溶解度的比较结果
[0118]
[0119]实例 6-10
[0120] 成腊能力的测试
[0121] 通过以下方法可形成均匀的薄膜而没有任何小孔,其中,将根据实例1-5获得的 组合物涂覆在玻璃板上,然后在60°C下干燥3小时。目视观察获得的被覆的状态。结果示 于表3中。
[0122] 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干燥后的被覆膜的状态。
[0123] 0:其为良好的被覆膜
[0124]X:观察到不均匀性
[0125]实例11
[0126] 将19. 0g甲氧基全氟庚烯和作为含氟聚合物的l.OgTeflon(注册商标)AF2400 置于样品管(50mL)中,通过在50°C下超声处理经过约180分钟的时间段,基于树脂和溶剂 的合并重量计,形成5重量%的溶液。将该溶液涂覆在玻璃板上,然后在100°C下干燥3小 时。目视观察获得的被覆的状态。结果示于表3中。
[0127]比较例6-8
[0128] 将根据比较例1-3获得的分散溶液涂覆在玻璃板上,然后在60°C下干燥3小时以 形成薄膜。在获得的被覆膜中观察到小孔。结果示于表3中。
[0129]3
[0130]表3 :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成腊能力的比较结果
[0131]
[0132]工业实用性
[0133] 根据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成膜能力,并具 有对全球环境的较小影响。
[0134] 根据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和所述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可以如下 方式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在物品的表面上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而不赋予 对全球变暖的任何不利影响,从薄膜的表面立即除去所用的溶剂,并且热空气等对于覆盖 的物品的表面不造成损坏。
[0135]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以形成薄膜的方法,所述薄膜将不对全 球变暖具有不利影响,可利用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的各种特性在目标物品的表面上快速 形成薄膜。
[0136] 根据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
【主权项】
1. 一种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组 合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烷氧基氟代烯烃为烷氧基全 氣如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烷氧基氟代烯烃为甲氧基氟 代如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甲氧基氟代烯烃为甲氧基全 氟烯烃。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甲氧基全氟烯烃为甲氧基全 氟庚稀。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当利用差示扫描 量热测定(DSC)以KTC/分钟的加热速度进行测定时,非晶质含氟树脂的熔化热小于3g/ J0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非晶质含氟树脂 为1-50重量%的四氟乙烯与99-50重量%的全氟(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其中,非晶质含氟树脂 为组成的0.01-10重量%。9. 一种方法,其通过在基材上涂布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晶质含氟树脂 组合物之后进行干燥,而在基材上形成非晶质含氟树脂的薄膜。10. -种物品,其包含由薄膜形成的被覆,所述薄膜由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 的组合物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成膜能力,并由于其非常小的全球变暖潜能值而对全球环境具有较小影响,并且从地球的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能够充分满足要求;并且本发明提供物品,所述物品包含薄膜形成的被覆,所述薄膜由该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制成。本发明提供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将非晶质含氟树脂溶解于烷氧基氟代烯烃中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物品,所述物品包含由薄膜形成的被覆,所述被覆由该非晶质含氟树脂组合物制成。
【IPC分类】C08L27/12, C08F214/26, C08J3/09, C08K5/02, C09D127/12
【公开号】CN104903366
【申请号】CN201380050237
【发明人】麦泽正辉, 望月雄司, 李庭昌
【申请人】杜邦三井氟化物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9月26日
【公告号】EP2902423A2, US20150259558, WO2014049444A2, WO201404944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