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体开闭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8

开闭体开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使内线缆的配线路径沿着导轨的方式进行限制的内引导件的开闭体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已知有通过驱动内线缆而沿着导轨使安装于载板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调节器。通常,在使设于车辆用车门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调节器中,导轨为了使窗玻璃对应于车身的形状进行升降,有时以弯曲成弓形的方式形成。因此,在这样的车窗调节器中,例如,为了以使内线缆的配线路径沿着导轨的方式进行限制而在导轨上安装内引导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在导轨的两端间设置引导构件(内引导件),由此将内线缆以接近导轨的方式支承为滑动自如,由此避免在导轨的上端设置成旋转自如的滑轮等内线缆引导构件及在导轨的下端设置的驱动部的滚筒的内线缆槽处将内线缆倾斜地配线的情况,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3118237号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专利文献I所示的引导构件向2个固定爪(保持臂)的间隙插入内线缆并进行保持,因此插入困难,而且,由于具有间隙,因此即使在插入后,也存在内线缆通过间隙而从引导构件脱离的可能性。
[0009]本发明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线缆的插入容易且在插入后即使内线缆在内引导件内移动也不会脱出的开闭体开闭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装置;安装开闭体的移动体;引导所述移动体的导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移动体移动的内线缆;及以使所述内线缆的配线路径沿着所述导轨的方式进行限制的内引导件,所述内引导件具备具有弹性的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利用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形成避免所述内线缆从所述内引导件脱出的封入结构,通过向所述内线缆施加张力,所述内线缆移动,对所述第一限制部进行按压使其挠曲而配置在所述封入结构内。
[0012]发明效果
[0013](I)根据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以使内线缆的配线路径沿着导轨的方式进行限制的内引导件具备具有弹性的第一限制部、第二限制部,由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形成避免所述内线缆从所述内引导件脱出的封入结构,通过向所述内线缆施加张力,所述内线缆移动,对所述第一限制部进行按压使其挠曲而配置在所述封入结构内,因此内线缆的插入容易。而且,内引导件由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而成为避免内线缆从内引导件脱出的封入结构,因此内线缆即使在内引导件内移动也不会脱出。
[0014](2)根据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内引导件具有能够临时放置内线缆的临时放置部,因此在将内线缆插入到封入结构内时,通过将内线缆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由此内线缆的向封入结构内的插入更加容易。而且,在将内线缆向封入结构内插入时,通过将内线缆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由此能够防止内线缆进入内引导件之下等,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内线缆插入到封入结构内。
[0015](3)根据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第一限制部具有在导轨轴向上分离配置的一对限制构件,第二限制部在一对限制构件之间相对地配置,因此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将内线缆插入到封入结构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例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主视图。
[0017]图2是表示内引导件的一例的概略主视图。
[0018]图3是表示内引导件的一例的概略侧视图。
[0019]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0020]图5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0021]图6是表示内引导件固定于导轨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0022]图7是表示内引导件固定于导轨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0023]图8是用于说明向内引导件内插入内线缆时的情况的概略说明图,(a)示出在临时放置部载置有内线缆的状态,(b)示出由于内线缆而限制构件挠曲的状态,(C)示出在内引导件内配置有内线缆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例如为了进行未图示的车辆的窗玻璃的开闭而被使用作为在车辆的车门等设置的车窗调节器等。如图1所示,车窗调节器I具备:驱动装置2 ;安装窗玻璃等开闭体的载板(移动体)3 ;弓丨导该载板3的导轨4 ;通过驱动装置2使载板3移动的内线缆5 ;以使该内线缆5的配线路径沿着导轨4的方式进行限制的内引导件6。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窗调节器I具备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导轨4的上端的作为方向转换构件的滑轮7 ;及为了安装内引导件6而设置在导轨4的两端间(上端与下端之间)的托架8。
[0025]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2安装在导轨4的下端,以位于载板3的下限位置的下侧的方式配置。该驱动装置2例如具有:对内线缆5进行卷绕、送出的滚筒21 ;驱动该滚筒21的马达22 ;及壳体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驱动装置2安装在导轨4的下端的例子,但是驱动装置2的位置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其他的部位设置驱动装置2。
[0026]滚筒21虽然未详细图示,但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设有用于将内线缆5的端部卡定的卡定部。而且,在外周面形成有用于对内线缆5的端部附近进行卷绕的螺旋状的引导槽。
[0027]马达22用于驱动滚筒21,例如,经由蜗轮减速器等减速器(未图示)而与滚筒21连结。在本发明的车窗调节器I中,通过该马达22来驱动滚筒21,由此能够经由内线缆5使固定于载板3的窗玻璃升降。
[0028]壳体23虽然未详细图示,但是具备:用于收容与马达22连结的蜗轮减速器等减速器的齿轮壳体;及收容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结的滚筒21并通过螺钉等而安装于齿轮壳体的滚筒壳体。而且,在该滚筒壳体上形成有例如用于插入并固定导轨4的下端的槽。壳体23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通过由合成树脂制等形成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0029]如图1所示,载板3被保持为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导轨4而滑动自如。在该载板3上,虽然未详细图示,但是设有用于安装内线缆5的端部的线缆端连结部。而且,在载板3上形成有用于通过螺钉等固定未图示的窗玻璃的固定孔31。该载板3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等能够一体形成,但也可以作为分体而利用热粘接等进行相互固定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载板3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为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金属或者将金属与合成树脂组合的材料等。
[0030]导轨4将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镀锌钢板等金属薄板以上下弯曲成弓形的方式形成,以使窗玻璃在弯曲的轨迹上下升降。导轨4例如图1及图6所示,宽度方向的一端在凹面41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弯形成,另一端侧以向反方向的凸面42侧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轨道部43。该轨道部43沿着导轨4的上下方向形成,向形成于载板3的未图示的引导槽嵌入。
[0031]内线缆5通过驱动装置2而使载板3上下移动,在未配置于内引导件6内的状态下,以在设于导轨4的上端的滑轮7与设于导轨4的下端的滚筒21之间通过最短距离的方式配线成直线状。
[0032]滑轮7作为用于改变内线缆5的朝向的方向转换构件发挥作用。该方向转换构件没有限定为滑轮7,作为具有形成为半圆周状的槽的构件等用于改变内线缆5的移动方向的引导构件而可以采用周知的装置。
[0033]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引导件6。内引导件6用于以使内线缆5的配线路径沿着导轨4的方式进行限制,如图2及图3所示,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限制部61和第二限制部62。
[0034]如图3所示,内引导件6由第一限制部61和第二限制部62形成封入结构S,该封入结构S具有能够使内线缆5在载板3的升降时在内引导件6内滑动的空间。该封入结构S是以避免配置于内引导件6的内线缆5从内引导件6内脱出的方式形成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从导轨4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内引导件6的形状以成为没有间隙的闭形状的方式形成。
[0035]另外,内引导件6如图1及图6所示,在导轨4的凹面41侧固定有一端部81的状态下,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沿着与导轨4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托架8上。如图4及图6所示,内引导件6形成能够供托架8的另一端部82插入的插入槽64。而且,在内引导件6上,如图2及图5所示,设有沿着与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卡定片65。该卡定片65具有弹性,如图7所示,前端卡定于在托架8的另一端部82形成的孔82a。托架8例如图6及图7所示,以设置台阶 H的方式折弯形成,由于从载板3升降时的轨道脱离,因此不会妨碍载板3的升降。这样,内引导件6在托架8的另一端部82插入到插入槽64的状态下,卡定片65卡定于托架8的孔82a,由此以使封入结构S的位置成为排列于导轨4的凸面42的高度的位置的方式安装于托架8。
[0036]如图2所示,第一限制部61具有在导轨4的轴向上分离而分别配置的一对限制构件61a。该限制构件61a例如通过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限制构件61a中前端侧如图3所示形成为向与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爪构件,在将内线缆5配置于内引导件6的封入结构S时挠曲,由此能够将内线缆5配置在封入结构S内,在将内线缆5配置于封入结构S内之后,具有能够以再次形成封入结构S的方式返回挠曲之前的原来的位置的弹性。而且,限制构件61a关于向配置在封入结构S内的内线缆5要从封入结构S内脱出的方向上作用的力,以具有抑制挠曲的弹性的方式形成。
[0037]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限制部62在一对限制构件61a之间,在与导轨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与限制部件61a延伸的方向相对的方式配置。该第二限制部62以与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且向与限制构件61a的前端侧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在从导轨4的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限制部62的突出的前端的与导轨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延伸至与限制构件61a的前端重叠的位置。而且,第二限制部62的底面以成为与限制构件61a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设置。因此,在从导轨4的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内引导件6如图3所示,形成没有间隙的封入结构S。而且,第二限制部62的前端如图3所示形成为锥形状。因此,在将内线缆5插入封入结构S内时容易将内线缆5向封入结构S内引导。
[0038]内引导件6具有能够临时放置内线缆5的临时放置部63。在将内线缆5插入到封入结构S内时,临时放置部63是用于临时放置内线缆5的部分,如图2所示,在一对限制构件61a之间设置一对。临时放置部63在施加用于将内线缆5配置于封入结构S的张力之前,能够临时放置内线缆5,通过该张力施加,成为内线缆5能够向限制构件61a移动的部分。临时放置部63在图3中,以向与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以上表面成为大致水平的方式形成。临时放置部63的上表面的与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正交的进深方向的尺寸如图3所示,至少设定得比内线缆5的直径长,能够稳定地载置内线缆5。而且,临时放置部63的上表面设定为在封入结构S内配置有内线缆5时成为与内线缆5滑动的滑动面66大致相同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临时放置部63的上表面的位置没有限定为上述的高度,只要设定为至少比限制构件61a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即可,也可以设定在比滑动面66高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示出了临时放置部63在限制构件61a之间设置一对的例子,但是临时放置部63的个数及设置的位置没有限定于此,只要设置成在将内线缆5插入到封入结构S内时,以能够沿着限制构件61a的外周面容易插入的方式临时放置内线缆5即可。
[0039]滑动面66是配置在封入结构S内的内线缆5滑动的面,如图2所示,以向内线缆5的滑动方向稍弯曲的方式形成。由此,内线缆5沿着弯曲的导轨4的弯曲在滑动面66上滑动,因此能够降低表面压力,从而能够容易使内线缆5滑动。
[0040]以下,关于内线缆5的向内引导件6的插入的方法,参照图8进行说明。内线缆5在未配置于内引导件6的封入结构S内的状态下,通过由驱动装置2施加的张力,以在设于导轨4的上端的滑轮7与设于导轨4的下端的滚筒21之间通过最短距离的方式配线成直线状。从该状态起,将内线缆5向内引导件6的封入结构S内插入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装置或手动而将内线缆5朝向从内线缆5的直线状的配线路径分离的方向施加张力。在此,如图8(a)所示,将内线缆5向限制构件61a的上表面方向拉拽,将内线缆5向临时放置部63的上表面临时放置。
[0041]并且,如图8(a)所示,沿着限制构件61a的外周面向限制构件61a的上表面方向移动。此时,成为向内线缆5施加张力的状态。
[0042]因此,通过向该内线缆5施加的张力,如图8(b)所示,内线缆5移动,将具有弹性的限制构件61a以内线缆5的张力减小的方式按压,向下方挠曲,内线缆5向封入结构S内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向该内线缆5施加的张力只要是至少能够使限制构件61a挠曲的张力即可。
[0043]当内线缆5向封入结构S内配置时,如图8(c)所示,通过内线缆5的张力而挠曲的限制构件61a复位成挠曲之前的位置,再次形成封入结构S。这样,限制构件61a只要是在由驱动装置2施加张力的状态下配线于导轨4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间的内线缆5以沿着导轨4配线的方式配置于内引导件6内时,通过向内线缆5施加的张力而挠曲即可。而且,限制构件61a形成为相对于在配置于封入结构S内的内线缆5要从封入结构S内脱出的方向上作用的力而具有能抑制挠曲的弹性,因此能够防止内线缆5从封入结构S内的脱出。
[0044]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引导件6中,设置临时放置部63,因此在将内线缆5插入封入结构S内时,将内线缆5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63,使内线缆5沿着限制构件61a的外周面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封入结构S内的插入。而且,通过将内线缆5临时放置于临时放置部63,由此能够防止内线缆5进入内引导件6之下等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设置临时放置部63而直接将内线缆5载置在限制构件61a的上表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引导件6中,示出了设有一对限制构件61a的例子,但没有限定于此,只要设置至少I个限制构件61a即可。
[0045]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开闭体开闭装置的例子,使用车窗调节器I进行了说明,但是开闭体开闭装置没有限定为车窗调节器,只要是通过内线缆5使载板3等移动体沿着导轨4移动的装置即可,也可以应用于动力滑动车门或房屋的窗开闭装置等。
[004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0047]工业实用性
[0048]本发明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可以使用作为为了进行车辆的窗玻璃的开闭而设于车辆的车门等的车窗调节器、动力滑动车门、房屋的窗开闭装置等。
[0049]标号说明
[0050]I 车窗调节器(开闭体开闭装置)
[0051]2驱动装置
[0052]3载板(移动体)
[0053]4导轨
[0054]5内线缆
[0055]6内引导件
[0056]61 第一限制部
[0057]61a 限制构件
[0058]62 第二限制部
[0059]63 临时放置部
[0060]S 封入结构
【主权项】
1.一种开闭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装置; 安装开闭体的移动体; 引导所述移动体的导轨; 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移动体移动的内线缆;及 以使所述内线缆的配线路径沿着所述导轨的方式进行限制的内引导件, 所述内引导件具备具有弹性的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 利用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形成避免所述内线缆从所述内引导件脱出的封入结构, 通过向所述内线缆施加张力,所述内线缆移动,对所述第一限制部进行按压使其挠曲而配置在所述封入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引导件具有能够临时放置所述内线缆的临时放置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具有在导轨轴向上分离配置的一对限制构件,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一对限制构件之间相对地配置。
【专利摘要】开闭体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内引导件(6)具备具有弹性的第一限制部(61)、及第二限制部(62),通过第一限制部(61)和第二限制部(62)形成避免内线缆(5)从内引导件(5)脱出的封入结构(S),通过向内线缆(5)施加张力,内线缆(5)移动,对第一限制部(61)进行按压使其挠曲而配置在封入结构(S)内,通过使用该开闭体开闭装置,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内线缆的插入容易且插入后内线缆即使在内引导件内移动也不会脱出的开闭体开闭装置。
【IPC分类】B60J1/17, E05F15/689, E05F11/48
【公开号】CN104903535
【申请号】CN201380068095
【发明人】高冈宏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8日
【公告号】EP2940239A1, WO2014103816A1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