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28

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 绝缘子用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高速铁路迅速发展,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列车速度的提高对车顶绝缘子的 材料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用于制作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的硅橡胶混炼 胶的绝缘性能、力学性能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绝缘性能 及力学性能优良的硅橡胶混炼胶,使其适合用作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的材料。
[0003] 现目前,硅橡胶混炼胶生产方法大多是这样的:将硅生胶、补强剂、填充剂和增塑 剂捏合,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混合胶返炼打卷后即可,由于硅橡胶混炼胶粘性一般较大,过滤 时易粘在滤网上,从而导致过滤无法进行,大量杂质不能去除,使得胶料的绝缘性能不够理 想,同时胶料的力学性能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硅橡胶混炼胶的不足,提供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 制备方法,使制得的硅橡胶混炼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
[0005]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将40~70份硅生胶、20~50份补强剂和0~10份增塑剂加入密闭式炼胶 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
[0008] (2)将20~40份硅生胶、50~80份填充剂、0~10份增塑剂、0~5份处理剂加 入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然后将出片烘烤、冷却,得到第二混 合胶料;
[0009] (3)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增塑剂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 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20~50%,第二混合胶料50~ 80%,增塑剂占0~10% ;
[0010]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最后过滤,即得。
[0011]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生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补强剂为气相法白炭黑,增塑 剂为粘度为500~lOOOOcs的二甲基硅油或粘度为10~50cs的羟基硅油,填充剂为氢氧 化铝,处理剂为乙烯基硅烷或甲氧基硅烷,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0012] 进一步,所述处理剂为乙條基二乙氧基硅烷或乙條基二甲氧基硅烷。
[0013] 上述工艺中,加入气相法白炭黑有利于提高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硅橡 胶混炼胶的扯断强度、撕裂强度、电性能,加入硅油有利于提高胶料的贮存稳定性,加入氢 氧化铝有利于提高胶料的电绝缘性,加入硅烷有利于提高胶料的力学性能。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1)中,密闭式炼胶机中的加热温度为120~150°C, 真空压力为-o. 04~-o. 07Mpa,时间为0. 5~2h。该条件下有利于除去胶料中易于导电的 水、低挥发物,降低胶料的导电率,值得注意的是加热温度过高,真空压力过大,真空时间过 长,会使第一混合胶料硬度变大,不利于过滤杂质,但后续步骤中的混炼起到软化胶料的作 用,从而最终的过滤能顺利进行。
[0015] 步骤(2)中密闭式炼胶机中加热温度50~100°C,密炼时间为60~70min。
[0016] 步骤(2)中,薄通时使用的薄通辊距优选为0.5~2mm,薄通次数优选为3~5次。 薄通辊距决定了出片的厚度,将出片的厚度保持在0. 5~2_,有利于在后续的烘烤中热量 均匀进入胶料内;薄通3~5次,能够使胶料充分混合均匀。
[0017] 步骤⑵中的烘烤温度为120~190°C,时间为1~3h。烘烤的目的是除去胶料 中易于导电的水、低挥发物,降低胶料的导电率,烘烤的值得注意的是,烘烤会使第二混合 胶料硬度变大,不利于过滤杂质,但后续步骤中的混炼起到软化胶料的作用,从而使最终的 过滤能顺利进行。
[0018] 步骤(3)中,密闭式炼胶机中加热温度50~80°C,密炼时间为60~70min。
[0019] 步骤⑷中的开放式炼胶机的辊距优选为8~12mm,低于8mm,胶料容易粘棍,不 利于操作,高于12mm,胶料不易返炼均匀。
[0020] 为保证有效的去除胶料中的杂质,步骤(4)中的过滤通过过滤机完成,过滤机的 滤网为四层,目数分别为28、28、150和200。即第一张滤网为28目,第二张滤网为28目,第 三张滤网为150目,第四张滤网为200目。第一张滤网和第二张滤网为整个滤网的骨架,主 要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张滤网和第四张滤网主要起到过滤的作用,确保在其中一张滤网损 坏时,过滤机还能起到过滤效果。越粘的胶料过滤时越容易粘在滤网上,从而导致过滤无法 进行。本发明通过分别制作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同时在第二混合胶料里加入处理 剂,混合后返炼产生的胶料与现有技术相比粘性降低,力学性能提高,使得随后的过滤步骤 可以顺利进行,去除大部分杂质,从而提高硅橡胶混炼胶的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胶料中的杂质容易过滤,制得的硅橡胶混炼胶的 绝缘性能好,力学性能好,适合用作复合绝缘子、复合避雷器外套,尤其是用作350km/h高 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1)将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份气相法白炭黑和0份羟基硅油加入密闭式炼 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20°C,真空度_0.04Mpa, 真空时间0. 5h ;
[0025] (2)将2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0份氢氧化铝、0份羟基硅油、0份乙烯基三乙氧 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80 °C下密炼60min,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时 使用的薄通辊距为0. 5mm,薄通次数为5次,然后将出片于150°C的炉温下烘烤2h后冷却, 得到第二混合胶料;
[0026] (3)将第一混合胶料和第二混合胶料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60°C下密炼60min, 捏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29%,第二混合胶料 71% ;
[0027]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28]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96g、气相法白炭黑97g、氢 氧化铝507g、羟基硅油0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g时,过滤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 炼胶为998g,其中有lg胶料在烘烤过程中挥发掉。
[0029] 实施例2
[0030] (1)将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份气相法白炭黑和0份羟基硅油加入密闭式炼 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50°C,真空度_0.07Mpa, 真空时间2. Oh ;
[0031] (2)将2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0份氢氧化铝、0份羟基硅油、0份乙烯基三乙氧 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60 °C下密炼60min,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时 使用的薄通辊距为2mm,薄通次数为3次,然后将出片于120°C的炉温下烘烤3h后冷却,得 到第二混合胶料;
[0032] (3)将第一混合胶料和第二混合胶料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70°C下密炼60min, 捏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29%,第二混合胶料 71% ;
[0033]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34] 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96g、气相法白炭黑97g、氢 氧化铝507g、羟基硅油0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0g时,过滤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 炼胶为998g,其中有lg胶料在烘烤过程中挥发掉。
[0035] 对比例1
[0036] 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96g、气相法白炭黑97g、氢氧化铝507g、羟基硅油0g、乙烯 基三乙氧基硅烷〇g通过闭式炼胶机捏合至三者混合均匀;将捏合好的胶料返炼打卷后过 滤,过滤出的杂质为〇g,得到l〇〇〇g硅橡胶混炼胶。
[0037]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所制作的硅橡胶混炼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下 表:

[0039] 从上表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硅橡胶混炼胶在扯断强 度、撕裂强度、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都比对比例1高,即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优于对比例 1,满足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的使用要求。
[0040] 实施例3
[0041] (1)将7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0份气相法白炭黑和10份二甲基硅油加入 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20°C,真空 度-0. 04Mpa,真空时间0. 5h ;
[0042] (2)将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份氢氧化铝、10份二甲基硅油、5份乙烯基三甲 氧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90°C下密炼60min,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 时使用的薄通辊距为〇. 5mm,薄通次数为5次,然后将出片于150°C的炉温下烘烤2h后冷 却,得到第二混合胶料;
[0043] (3)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二甲基硅油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70°C下 密炼60min,捏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36% ,第二 混合胶料57 %,二甲基硅油7 % ;
[0044]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45] 本实施例中,二甲基硅油粘度为lOOOcs,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363g、气相法白炭黑138g、氢氧化铝338g、二甲基硅油14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1g时,过 滤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炼胶为998g,滤出的机头胶主要是毛絮、纸肩等杂质。
[0046] 实施例4
[0047] (1)将7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0份气相法白炭黑和10份二甲基硅油加入 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50°C,真空 度-0. 07Mpa,真空时间2. Oh ;
[0048] (2)将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份氢氧化铝、10份二甲基硅油、5份乙烯基三甲 氧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90°C下密炼60min,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 时使用的薄通辊距为2mm,薄通次数为3次,然后将出片于120°C的炉温下烘烤3h后冷却, 得到第二混合胶料;
[0049] (3)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二甲基硅油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70°C下 密炼60min,捏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料,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36%,第二混合胶 料57%,二甲基硅油7% ;
[0050]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51] 本实施例中,二甲基硅油粘度为lOOOcs,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363g、气相法白炭黑138g、氢氧化铝338g、二甲基硅油14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1g时,过 滤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炼胶为999g,滤出的机头胶主要是毛絮、纸肩等杂质。
[0052] 对比例2
[0053] 将甲基乙烯基娃橡胶363g、气相法白炭黑138g、氢氧化错338g、二甲基硅油140g、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1g通过闭式炼胶机捏合至三者混合均匀;将捏合好的胶料返炼打卷 后过滤,过滤出的杂质为〇g,得到l〇〇〇g硅橡胶混炼胶。
[0054] 将实施例3、实施例4和对比例2所制作的硅橡胶混炼胶进行性能检测,测试结果 见下表:
[0056] 从上表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硅橡胶混炼胶在扯断强 度、撕裂强度、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都比对比例2高,即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优于对比例 2,满足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的使用要求。
[0057] 实施例5
[0058] (1)将5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5份气相法白炭黑和5份羟基硅油加入密闭式炼 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20°C,真空度_0.04Mpa, 真空时间0. 5h ;
[0059] (2)将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65份氢氧化铝、5份羟基硅油、2. 5份乙烯基三乙 氧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70 °C下密炼60min,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 时使用的薄通辊距为〇. 5mm,薄通次数为5次,然后将出片于150°C的炉温下烘烤2h后冷 却,得到第二混合胶料;
[0060] (3)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羟基硅油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80°C下密 炼60min,捏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33 %,第二混 合胶料62%,羟基硅油5% ;
[0061]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62] 本实施例中,羟基硅油粘度为50cs,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372g、气相法白炭黑122g、氢氧化铝393g、羟基硅油98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g时,过滤 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炼胶为998g,其中lg胶料在烘烤过程中挥发掉,滤出的机 头胶主要是毛絮、纸肩等杂质。
[0063] 实施例6
[0064] (1)将5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5份气相法白炭黑和5份羟基硅油加入密闭式炼 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密闭式炼胶机中温度为150°C,真空度_0.07Mpa, 真空时间2. Oh ;
[0065] (2)将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65份氢氧化铝、5份羟基硅油、2. 5份乙烯基三乙 氧基硅烷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薄通时使用的薄通辊距 为2_,薄通次数为3次,然后将出片于120°C的炉温下烘烤3h后冷却,得到第二混合胶料;
[0066] (3)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羟基硅油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 得到第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33 %,第二混合胶料62 %,低粘度 羟基硅油5% ;
[0067] (4)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使混合胶料重新变软,开放式炼胶机 辊距为12mm,所得胶料经滤网目数为28、28、150和200的滤网进行过滤,即得。
[0068] 本实施例中,羟基硅油粘度为50cs,当第三混合胶料中含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372g、气相法白炭黑122g、氢氧化铝393g、羟基硅油98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g时,过滤 出的杂质为lg,得到的硅橡胶混炼胶为999g。滤出的机头胶主要是毛絮、纸肩等杂质。
[0069] 对比例3
[0070] 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372g、气相法白炭黑122g、氢氧化铝393g、羟基硅油98g、乙 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g通过闭式炼胶机捏合至三者混合均匀;将捏合好的胶料返炼打卷后 过滤,过滤出的杂质为〇g,得到l〇〇〇g硅橡胶混炼胶。
[0071] 将实施例5、实施例6和对比例3所制作的硅橡胶混炼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下 表:

[0073] 从上表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5、实施例6制得的硅橡胶混炼胶在扯断强 度、撕裂强度、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都比对比例3高,即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优于对比例 3,满足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的使用要求。
【主权项】
1. 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40~70份硅生胶、20~50份补强剂和O~10份增塑剂加入密闭式炼胶机中, 捏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料; (2) 将20~40份硅生胶、50~80份填充剂、0~10份增塑剂、0~5份处理剂加入密 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后再经开炼机薄通出片,然后将出片烘烤、冷却,得到第二混合胶 料; (3) 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增塑剂加入到密闭式炼胶机中,捏合均匀得到第 三混合胶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第一混合胶料占20~50%,第二混合胶料50~80%,增 塑剂占〇~10% ; (4) 将第三混合胶料通过开放式炼胶机返炼,最后过滤,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生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补强剂为气相法白炭黑,增塑剂为 粘度为500~lOOOOcs的二甲基硅油或粘度为10~50cs的羟基硅油,填充剂为氢氧化铝, 处理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密闭式炼 胶机中的加热温度为120~150°C,真空压力为-0. 04~-0. 07Mpa,时间为0. 5~2h。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密闭式炼 胶机中加热温度50~100°C,密炼时间为60~70min。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薄通时使 用的薄通棍距为0. 5~2mm,薄通次数为3~5次。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烘烤温度 为120~190°C,时间为1~3h。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密闭式炼 胶机中加热温度50~80°C,密炼时间为60~70min。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开放式炼 胶机的棍距为8~12mm。8.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中,过滤操作通过过滤机完成,过滤机的滤网为四层,目数分别为28、28、150和20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40-70份硅生胶、20-50份补强剂和0-10份增塑剂加入捏合机中,捏合得第一混合胶料;将20-40份硅生胶、50-80份填充剂、0-10份增塑剂、0-5份处理剂加入捏合机中,捏合均匀后再薄通出片,将出片烘烤、冷却,得第二混合胶料;将第一混合胶料、第二混合胶料和增塑剂加入到捏合机中,捏合得第三混合胶料,其中第一混合胶料占20-50%,第二混合胶料50-80%,增塑剂占0-10%;将第三混合胶料返炼、过滤。本发明的硅橡胶混炼胶的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好,适合用作复合绝缘子、复合避雷器外套,尤其是用作350km/h高速列车上车顶绝缘子材料。
【IPC分类】B29B7/02, B29B7/74, B29B7/56
【公开号】CN104908171
【申请号】CN201510358544
【发明人】徐党生
【申请人】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