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配电设备配电板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汇流排部段,其中,所述汇流排部段具有多个、尤其三个或整数倍的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其中,所述相导体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口,壳体组件连接在所述接口上。
[0002]这种配电设备配电板例如由西门子公司的“72.5至SOOkv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已知。在此建议,配电板如此构造,使得多个相导体壳体支承在不同的接管上,该相导体壳体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在配电设备配电板上延伸。在此规定,分别根据不同相导体壳体的位置各自使用一个特定弯曲的壳体组件。由此,可以实现各个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的几乎任意的布置。由此,虽然在配电设备配电板的设计方案中针对不同的应用变型可以实现较好的可变性,但是用于支承不同相导体壳体的所需要的不同的壳体组件的数量相对较大。
[0003]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其在减少用于支承相导体壳体的壳体组件的变型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在配电设备配电板的设计方案中具有较高的变化性。
[0004]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由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解决,其中规定,所述相导体壳体的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Y型壳体组件相连接。
[0005]通过使用Y型壳体组件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其在投影中具有至少三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支路。在此,在Y型壳体组件的安装位置上,应沿配电板的横向轴线的方向实现投影。横向轴线是一条轴线,汇流排沿着该轴线延伸,从汇流排上配电设备配电板分支形式地基本垂直于横向轴线地延伸。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汇流排部段横向/跨越、尤其优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顺序排列的相位。汇流排部段尤其可以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多个对齐布置的功率开关壳体。Y型壳体组件使用一个壳体,在该壳体内布置有至少一个相导体。该相导体在此分支出(必要时可连接/转接)至少三个Y壳体的支路。Y型壳体组件的支路例如由接管构成。接管用于将Y型壳体组件与另外的壳体集成/连接。接管显示为Y型壳体组件的接口。Y型壳体组件优选具有流体密封的壳体。例如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的各个支路沿横向轴线的方向轴向地错开地布置。此外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的支路相对于横向轴线环绕地相互对齐取向。尤其在轴向错位时,例如可以围绕各个支路的(在投影中产生的)顶点沿横向轴线的方向设有基本为空心圆柱构形的基体,在基体的外罩表面上基本垂直于圆柱轴线地向前突出有Y型壳体组件的各个支路。备选地也可以规定,各个支路在围绕横向轴线的圆周中对齐(放射形状地)布置,并且Y型壳体组件的支路在顶点相互融合,使得在顶点中围住由各个支路限界的体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还可优选地规定,顶点根据球帽的形式扩展地构造,其中,各个支路优选在直径的平面内放射形状地定向。支路优选被设计为基本呈空心圆柱形的接管。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位置、角度、顶点等涉及接管的圆柱轴线。Y型壳体的接管优选类似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或其它壳体的接口构型。
[0006]相应地,例如可以至少在Y型壳体组件的支路中的一个上定位至少一个相导体壳体。优选地,也可以在支路中的两个上分别设置对一个或多个相导体壳体的支承。Y型壳体组件的未使用的支路可以在端侧被封闭。为此,例如一个法兰盖可以封闭一个接管。为了将相导体壳体与Y型壳体组件相连,在此优选地在Y型壳体组件的接管上装上相导体壳体的接口。接管例如可以设计为焊接接管、粘接接管或法兰造型的接管等。接管例如可以基本呈空心柱形地、尤其空心圆柱形地设计。相导体壳体的接口可以在外壳侧布置在汇流排部段的优选基本呈空心圆柱形构造的相导体壳体上。在这种情况下,相导体壳体的圆柱轴线基本平行于横向轴线。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的接口为了与其他壳体相连而可被设计为接管。所述接口优选位于外壳侧。汇流排部段可以设计为单线汇流排或多线汇流排、尤其双线汇流排。汇流排部段在此可以设计为的单相位或多相位的。在相导体壳体内可以包围一个或多个相导体。当在共同的壳体内包围多个相导体时,可以引入相同的电位(相同相位、单极的绝缘)或引入不同的电位(多相位、多极的绝缘)。Y型壳体组件和相导体壳体的连接应被设计为流体密封的,使得围绕壳体内的相导体的流体不会溢出。壳体本身应被设计为流体密封的压力容器。在壳体内为了输送电流而设置的相导体被电绝缘的流体、如六氟化硫气体、氮气、油等从四面冲刷。流体优选可以具有过压。
[0007]配电设备配电板优选应设计为压力气体或压力流体绝缘的设备,使得相导体布置在被施加压力的流体内,如绝缘气体(六氟化硫、氮)或绝缘酯或绝缘油等。相应的壳体、尤其相导体壳体或Y型壳体组件围绕电绝缘流体并且针对流体形成密闭的阻隔。同样地,Y型壳体组件可以是密闭阻隔的一部分,其中,导入相导体壳体内的相导体可以电绝缘地伸入支路中的至少一个内。
[0008]Y型壳体组件的应用使得不同的相导体壳体在使用一个相同的Y型壳体组件的实施构型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被支承。例如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的非对称的设计,用于在例如围绕Y型壳体组件的一个支路旋转180°时可产生镜像对称的位置。由此,一个相同的Y型壳体组件可以多次应用在配电设备配电板上。例如可以规定,配电设备配电板设计为多相位的、尤其三相位的,也就是说,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多个相导体,该相导体相互电绝缘地布置,其中,各个相导体分别通过所属的相导体壳体和导入的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可以与其他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其他相导体相连。在此,汇流排部段优选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各个相位的排列顺序延伸。尤其在使用三相位设计的配电设备配电板时,通过不同形式的定位,同一个Y型壳体组件可以将多个、尤其至少两个相导体/相导体壳体保持在不同的位置上,并且由此确保相导体壳体连同位于其内的相导体的机械应力。Y型壳体组件和尤其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至少应被设计为单极绝缘的。在这种情况下,分别通过壳体限定流体隔绝,其中在流体内分别仅布置一个相位(一个极)的相导体。
[0009]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Y型壳体组件具有基础支路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其中,所述支承支路形成约135°的夹角。
[0010]具有基础支路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的Y型壳体组件优选如此安装,使得基础支路被用作受力元件,其中,支承支路分别可以容纳至少一个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由此,从可以布置在支承支路上的相导体壳体开始的力能够被导入基础壳体内。在此可以规定,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或者仅仅支承支路之一与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相连接。
[0011]在支承支路之间采用135°的夹角,则在通过其基础支路实现的Y型壳体组件的相应定位下可以对Y型壳体组件的支承支路进行不同形式的布置。由此,例如通过相导体壳体连同位于其内的相导体可以在一个圆形轨道上相间隔,其中,圆的分度分别是45°或其倍数。在整圆上例如可以成组地分布三个不同的相导体壳体、六个不同的相导体壳体或九个不同的相导体壳体,其中,一组的相导体壳体分别以45°相互错开布置。圆形轨道在此围绕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横向轴线同轴地环绕。每个组在圆形轨道内以90°对称地布置。限定相应圆弧段的角的两边(其形成夹角90° )由竖直或水平面偏转,使得第一组合第二组的相导体壳体的分别至少一个相导体壳体以及其轴线位于共同的水平或共同的竖直平面内。优选另一组的相导体壳体分别属于一个组的相导体壳体。平面应相互平行或垂直。为此,组或其圆弧段应从水平面或竖直面逆时针偏转22.5° (尤其参见附图2、11、12、13)。
[0012]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两个支承支路非对称地相对所述基础支路定向。
[0013]通过Y型壳体组件的非对称设计,基础支路优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定向,并且尤其围绕基础支路的圆柱轴线旋转180°,从而相对于转动轴线在转动180°后在转动轴线的两侧在与轴向相继放置的Y型壳体组件的对齐的基础支路上存在镜像伸出的支承支路。转动轴线优选处于竖直或水平面内。
[0014]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两个支承支路对称地相对基础支路定向。
[0015]除了 Y型壳体组件的非对称设计,还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的对称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在Y型壳体组件围绕圆柱轴线旋转180°时,在沿横向轴线的方向的投影中,与旋转无关地保持Y型壳体组件的相同的轮廓。尤其在非对称和对称结合构造的Y型壳体组件中,由此三相设计的配属设备配电板在使用仅两个不同的Y型壳体组件的情况下就可以设计用于支承三相的汇流排部段。沿横向轴线的方向例如基本呈圆柱形形状延伸的相导体壳体可以相互平行地定向,其中,相导体壳体分别具有几乎相等的至Y型壳体组件的顶点的间距。相应地,根据笼型的形状确定Y型壳体组件的位置,其中,限定笼型边界的相导体壳体在圆形轨道上围绕Y型壳体组件分布布置。Y型壳体组件的顶点定义横向轴线并且形成圆形轨道的中点。
[0016]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沿着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的顺序,在基础支路对齐时,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两侧布置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
[0017]在具有多个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设计方案中,尤其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的两侧布置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汇流排部段的各个相导体壳体可以在圆形轨道上分布定位。优选地,两个不同的设计变型方案
,即布置对称的和两个优选相同类型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基础支路应相继对齐地布置,其中,在两个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之间布置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两个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具有相对于基础支路镜像地伸出支承支路,其中,在沿横向轴线的方向的投影中,对称的壳体组件的支承支路在布置于两边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的相应的支承支路之间作为分角件。在此,如此选择各个支承支路的位置,使得例如在四分之一圆上对称地分布不同的相导体壳体(尤其三个)。对四分之一圆限界的边竖直位置不同地且水平位置不同地布置。优选地,四分之一圆从竖直或水平面转动22.5°。22.5°的整数倍还分割45°或135°,从而获得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简化的模块化的构造。在彼此相邻布置的基本相同结构的配电板中(其通过汇流排横向连接),彼此相邻的Y型壳体组件优选分别被设计为非对称的,其中应规定直接相邻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的反向镜像位置。
[0018]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对齐地布置在圆形轨道上,该圆形轨道的圆心位于Y型壳体组件的基础支路和至少一个、尤其两个支承支路的顶点。
[0019]汇流排部段的不同相位的各个相导体壳体在圆形轨道上的分配示出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延伸的汇流排的紧凑的设计方案。优选地,在圆形轨道内在相导体的各个相导体壳体上定位径向指向的用于与相应的Y型壳体组件(尤其与其支承支路)连接的接管。圆形轨道围绕圆心布置,该圆心位于Y型壳体组件的基础支路和至少一个支承支路的顶点,从而实现汇流排部段的对称设计方案。
[0020]还有利地规定,Y型壳体组件在其支承支路的至少一个上设计有环形法兰,所述环形法兰具有22.5°或其倍数的螺栓接合分布。
[0021]为了 Y型壳体组件在配电设备配电板内的连接,有利地使用环形法兰。环形法兰在此可以在Y型壳体组件的所有支路上具有相同的尺寸。环形法兰具有环形的法兰面。优选地,在环形法兰上定位螺栓接合,其在环形法兰的圆周上对称地分布,用于法兰连接的夹紧。螺栓接合应在圆形轨道上均匀地分布布置。在此,螺栓接合分隔应为22.5°。由此确保,即使在Y型壳体组件围绕基础支路的圆柱轴线旋转并且汇流排部段的各个相导体壳体的圆形分布中也可以实现环形法兰的正确的螺栓接合。同时,通过22.5°的分隔强制保持了配电设备配电板内的各个轴线的位置。根据需要,这些轴线也可以例如转出例如竖直或水平面,优选是22.5°或其整数倍。
[0022]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在支承支路的顶点区域内球形帽形式地鼓起。
[0023]球形帽形式的鼓起例如可以通过在各个支路在顶点区域内的Y型壳体组件的球形形状实现。为此有利地,各个支路在一个平面内对齐布置,使得其在利用例如球体时为了球形帽的鼓起在直径平面内径向突出地布置。在第一接近位置中,例如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以及基础支路在球体的半圆上环绕分布地放射状地延伸。各个支路再次分布被设计为基本的空心圆柱形,其中特征是在其圆柱轴线上的放射状的延伸。
[0024]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第一组相导体壳体支承在Y型壳体组件上,并且第二组相导体壳体自由突伸,这些相导体壳体沿横向轴线的方向看尤其各自以45°相互错位地布置在共同的圆形轨道上。
[0025]可以规定,相导体壳体的组、尤其三个相导体壳体分别通过Y型壳体组件定位。这种类型的第一组在此可以将各个相导体壳体在圆形轨道上分布地定位。圆形轨道在此相对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横向轴线定义,其中,汇流排部段的优选基本空心圆柱形的相导体壳体通过其圆柱轴线基本平行于横向轴线地延伸。在同一个圆形轨道上,在此还可以布置相导体壳体的第二组,其中,该第二组尤其间隔地穿过相应的Y型壳体组件,但是自身同样设计为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延伸的。与Y型壳体间隔定位的相导体壳体的相导体没有直接伸入Y型壳体。这种对第一和第二组的应用(其中仅有一个组直接通过Y型壳体组件被支承)例如可以用作所谓的互联配电板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设计方案。在这种互联配电板中,第二组的相导体壳体的相导体通过电气开关装置(例如功率开关)可被接通。由此,在配电设备配电板内可以对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延伸的汇流排部段断电。由此,汇流排可以被划分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中,在第一区段可以布置多个配电设备配电板,并且在汇流排部段的第二区段上可以布置另外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相导体壳体的第一组再次配属于第一区段,相导体壳体的第二组配属于第二区段,使得通过这种设计得配电设备配电板可以实现汇流排的纵向分隔。在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区域内,相导体/相导体壳体优选可以在圆形轨道上跳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区段以不同的方向相互前突,其中,汇流排不同区段的相导体壳体位于圆形轨道的变化的弧段内。
[0026]通过各个相导体壳体保持在圆形上的45°的错位布置,使得这种配电设备配电板为了汇流排纵向分隔对齐地在配电设备内嵌入多个相同类型的配电设备配电板,从而也可以实现汇流排的纵向连通。
[0027]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在Y型壳体组件上安置有接地开关,用于位于Y型壳体组件内的相导体的接地。
[0028]Y型壳体组件可以如此设计,使得处于Y型壳体组件内或伸入其中的相导体例如持续地相互导电接触,从而使例如在基础支路内以及至少在尤其两个支承支路内延伸的不同的相导体节点形式地相互接触。Y型壳体组件的属于一个相位的相导体由此始终被输入相同的电位。相导体可以在Y型壳体组件内例如借助接地开关被施加地电位。接地开关在此可以被设计为不同形式的。例如,接地开关可以位于支承支路和基础支路的顶点的中心,其中,从该点开始可以通过导入地电位的对应触点接触接地开关的活动的接触件。反之也可以规定,接地开关的活动的接触件持续导引地电位,其在Y型壳体组件的壳体的区域内活动地支承并且根据需要可以移动到Y型壳体组件内的相导体上。在此可以规定,仅仅使用一个接地开关,用于相导体、尤其相导体节点的接地。但是也可以规定,穿过支承支路延伸的相导体各自通过独立的接地开关可接地。独立的接地开关可以处于支承支路内,还也可以规定,它们例如布置邻接在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壳体组件(例如相导体壳体)上。
[0029]还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配属有电气开关设备。该电气开关设备例如可以是断路器,其例如可以使在Y型壳体组件的基础支路内延伸的相导体与在支承支路内延伸的相导体相互电接触。断路器例如可以使基础支路的相导体选择性地与第一或第二支承支路的相导体相连。根据需要,基础支路的相导体也可以与两个支承支路的两个相导体相连。除了使用单个断路器,还可以规定,在每个支承支路内布置一个独立的断路器,其分别使位于支承支路内的相导体可断开地与基础支路的相导体相连接。断路器可以在此位于支承支路内,还也可以规定,断路器位于邻接支承支路的壳体组件(例如相导体壳体)内。
[0030]在使用两个独立的断路器时,可以使用单个接地器或也可用于多个接地开关,其中,多个接地开关例如可以使支承支路内的相导体分别接地,尤其是在这些相导体与基础支路的相导体电气断开之后。例如,断路器可以用于接通Y型壳体组件内的汇流排部段的在相导体壳体内延伸的相导体的一个针脚。通过断路器可以交替地将基础支路的相导体连接在支承支路的一个或另一个相导体上。除了在Y型壳体组件内的开关功能,还可以在接地开关布置在Y型壳体组件上。由此,例如相导体壳体的相导体或另外的伸入Y型壳体组件内的相导体可以在需要时被施加地电位。例如可以规定,接地开关设计为断路接地开关组合件的一部分,从而除了接地外,还可以断开在Y型壳体组件内延伸的导电的相导体。
[0031]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Y型壳体组件的顶点区域内被Y型壳体组件包围地移动地支承。
[0032]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布置在Y型壳体组件的顶点区域,从而例如可以应用转动接触、尤其闸刀接触,其例如可转动360°。在可转动的接触件的转动轨道上,不同形式的固定支持的对应接触件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上,该对应接触件尤其时间上相继地可以与活动的开关件相连接。由此,例如对应接触件可持续地被施加地电位,使得可活动的开关件以及相应地与开关件也导电连接的相导体接通在地电位上。此外,通过设在Y型壳体组件的顶点区域内的可活动的开关件的支承,例如可以在多个对齐布置的Y型壳体组件中使用共同的、伸入或穿过各个Y型壳体组件的轴作为驱动元件。由此例如,轴可以通过单一的驱动装置运动,其中,通过共同的轴可以将移动从Y型壳体组件内传递到相应的可活动的开关件上。
[0033]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Y型壳体组件上移动地支承。
[0034]通过可移动的开关件在Y型壳体组件上活动的定位,可移动的开关件能够以简化的方式方法持续地被施加地电位。根据需要,可移动的开关件可以随之移动到Y型壳体组件内的相导体上,使得该相导体被施加地电位。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当Y型壳体组件地至少一个区段由导电的材料制成时,则其导引地电位。例如可以规定,Y型壳体组件的壳体由金属铸件制成,其中,Y型壳体组件的壳体持续地导引地电位。相应地,接地电轨的简化的构造通过Y型壳体组件的壳体实现。
[0035]以下在附图中示意示出并随后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6]在附图中,
[0037]图1示出配
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8]图2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侧视图,
[0039]图3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3的侧视图,
[0040]图4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2的侧视图,
[0041]图5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I的侧视图,
[0042]图6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俯视图,
[0043]图7示出由图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正面视图,
[0044]图8示出在非对称实施方式中的Y型壳体组件的侧视图,
[0045]图9示出在对称实施方式中的Y型壳体组件的侧视图,
[0046]图10示出由图8已知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在不同的安装位置上的应用,
[0047]图11示出作为所谓的互联配电板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二实施方式,
[0048]图12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三实施方式,其类似于由图2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侧视图,和
[0049]图13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四实施方式,其类似于由图11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侧视图。
[0050]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配电设备配电板根据图1被设计为单极的、分离的、三相位的。配电设备配电板设置为,在电源系统中通过第一相位、第二相位和第三相位用于电能传输。三个相位的相导体相互电绝缘地布置,其中,在三个相位的每一个中可以输送时间上和数量上与另外的相位不同的电流,该电流例如由三相交流电压系统供给。
[0051]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第一相位1、第二相位2和第三相位3。所有三个相位在配电设备配电板中在其电路方面被设计为相同形式的,其中示例性地详细阐述第一相位I的结构。配电设备配电板第一相位I具有电缆引入模块4。该电缆引入模块4具有基本上空心圆柱体的外壳,该外壳在端侧设有电缆连接件。例如,该电缆连接件可以设计为电缆插头,使得电缆5可以连接在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I上。在此使用的是单线电缆5。在电缆引入模块4的内部,相导体相对于电缆引入模块4的壳体保持电绝缘。相导体用于导引电流。电缆引入模块4的内部以及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其它壳体内被填充有电绝缘流体、尤其电绝缘气体、如六氟化硫或氮气。电绝缘流体在过压下封闭在各个壳体的内部。这些壳体密封地包围电绝缘流体并且阻止其溢出。在外壳一侧通过接管在电缆引入模块4上装有断路器壳体6。在断路器壳体6内安置有断路开关,该断路开关可以实现与电缆5连接的相导体的电气开关。通过转角组件使断路器壳体6与功率开关壳体7相连接。在功率开关壳体7的内部安置有功率开关的断电单元,通过该断电单元可以切断例如通过电缆5向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I的相导体内供给的电流。通过功率开关可以极大地确保切断额定电流或是短路电流。通过在功率开关壳体的端侧上在中间连接有转角组件的情况下安置的驱动单元8,可以实现对功率开关的断电单元的电机操作。与断路器壳体6相对地,Y型壳体组件9通过转角组件与所使用的功率开关壳体7的驱动单元8相连。Y型壳体组件9通过其基础支路13在外壳侧安装在功率开关壳体7的转角组件上。
[0052]通过Y型壳体组件9的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10a、10b,固定着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延伸的汇流排的第一相导体壳体Ila和第二相导体壳体lib。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汇流排部段横向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1、2、3的顺序延伸。通过Y型壳体组件9,来自断电单元的电位导体通过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可选择地分配于汇流排部段的第一相导体壳体Ila的相导体或者汇流排部段的第二相导体壳体Ilb的相导体。备选地,来自功率开关壳体7的断电单元的电位导体地电位接触。相应地,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设置为,交替地连接第一相导体壳体Ila的相导体或第二相导体壳体Ilb的相导体,或者备选地使来自功率开关壳体7的断电单元的电位导体接地。除了使用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其可以使基础支路的相导体与Y型壳体组件9的支承支路内的相导体电接触,还可以建议使用多个断路器,它们可以使各个支承支路10a、10b内的相导体与相导体壳体lla、llb的相导体断开。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接地开关,其赋予在支承支路10a、10b内导引的各个相导体地电位,其中优选与各个相导体的断路器的开关位置相关地进行。此外,也可以规定,在基础支路13的相导体上安置独立的接地开关。
[0053]综上可以规定,从基础支路13开始,在Y型壳体组件9内部此位置的相导体在支承支路10a、10b的相导体上分配。根据需要,所述分配通过断路器可以不同形式地进行(基础支路13的相导体与支承支路10a、10b的一个相导体或者说与相导体壳体lla、llb的一个相导体相连;基础支路13的相导体与支承支路10a、1b的两个相导体或者说与相导体壳体IlaUlb的多个相导体相连;基础支路13和支承支路10a、10b的所有相导体相互电气耦连)。此外,可以任意布置接地开关,使得基础支路13和支承支路10a、10b内的各个相导体或者说相导体壳体lla、llb的相导体可以被任意地接地。
[0054]图1所示的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的组合应用仅示例性地设置。
[0055]汇流排或汇流排部段在此设计为双汇流排。第一和第二相导体壳体IlaUlb分别配属于相位I并且分别包围双汇流排的相位I的一个相导体。通过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可以选择性地将相位I或电缆5的功率开关断电单元连接在汇流排部段的双汇流排的相位I的相导体中的一个上。
[0056]借助图2的侧视图示出沿横轴方向延伸的汇流排部段的结构。汇流排部段在此设计为所谓的双汇流排。两个平行延伸的三相汇流排束被设计为汇流排部段,其中每个双汇流排分别具有第一相位1、第二相位2和第三相位3的相导体。在此,各个相导体壳体在横轴的方向上(垂直于图2的画图平面)分布设在圆形轨道上,其中汇流排部段的第一三相汇流排和第二三相汇流排分别逆时针地相叠顺序地具有第一相位1、第二相位2和第三相位3。为了可以简单地使各个相位1、2、3的各个相导体壳体分别在圆形轨道上,则使用Y型壳体组件9的两个设计变型方案。在图2正面可以看到第一相位I的Y型壳体组件9。第一相位I的Y型壳体组件9设计具有基础支路13。该基础支路13被设计为基本空心圆柱形状的接管,其中,基础支路13在装配位置中具有其空心圆柱轴线的竖直取向。与基础支路13的空心圆柱轴线非对称地,在Y型壳体组件9上布置有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0b。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b用于相导体壳体11a、Ilb或安置在其内的双汇流排的相应第一相位I的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的定位。与基础支路13的设计方案类似地,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10a、1b被设计为空心圆柱形的接管,其中,基础支路13、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10a、10b的圆柱轴线相互优选在顶点上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由此产生出一个放射形状的Y型壳体组件9,其中,在两个支承支路10a、1b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35°。在此,第一相位I的Y型壳体组件9设计为非对称的,也就是说,第二支承支路1b以22.5°从基础支路13的空心圆柱轴线处偏转。第一支承支路1a相应地以67.5°从基础支路13的空心圆柱轴线处偏转,使得在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b之间形成135°的夹角。
[0057]从图2可以看到,相导体的所有的相导体壳体lla、llb在横轴的方向上分布设在圆形轨道上。为了使各个相位1、2、3与各个相位1、2、3的功率开关断电单元相连接,使用不同的Y型壳体组件。在图3至4中分别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相位1、2、3在第一实施例中的侧视图。总览或重叠地观察图3、4和5,已知示出如图2的视图。在此,图5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一相位I的侧视图,图4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二相位2的侧视图,并且图3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第三相位3的侧视图。可以看到,电缆连接模块4、断路器壳体6以及功率开关壳体7借助转角组件和马达单元8在三个相位的每一个中相同形式地布置,如图3、4和5所示,并且具有每个相导体的相同的电气布线。图5可以看到在图2的侧视图中正面可识别的Y型壳体组件9。在图3中同样可以看到由图5已知的Y型壳体组件9,其中,Y型壳体组件9围绕基础支路13转动180°,使得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b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汇流排部段的沿横轴方向延伸的、基本呈空心圆柱形设计的相导体壳体可以平行延伸。位于第一和第三相位1、3之间的第二相位采用Y型壳体组件9的备选的设计方案。相位2的Y型壳体组件9 (图4)在此相对于相位I和3已知的Y型壳体组件9(图3和5)被设计为对称的。对称设计的Y型壳体组件9的两个支承支路14a、14b还形成135°的夹角,其中,相对于Y型壳体组件9的基础支路13的空心圆柱轴线在对称的设计方案中,两个支承支路14a、14b的圆柱轴线分别相同地偏转67.5°。由此,在双汇流排设计方案中,相对于垂直线采取汇流排部段的相位2的相导体壳体的镜像对称布置。各个相导体壳体以及汇流排部段的各个相导体在双汇流排设计方案中布置在圆形轨道上,其中,各个Y型壳体组件9、9a的各条支路的所有顶点基本上与横向轴线对齐。当汇流排部段被设计为单一汇流排时,则相应只有Y型壳体组件9、9a的支承支路10a、10b、14a、14b中的一个装配有相导体壳体。余下的支承支路10a、10b、14a、14b
被流体密封地封闭。
[0058]图6示出由图1、2、3、4和5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俯视图。汇流排部段的各个相导体壳体基本被设计为管形的,其中,在外壳一侧设计为接管形式的接口布置,其中,如此定位接管,使得其贴靠相应Y型壳体组件9、9a的相应支承支路10a、10b、14a、14b。为了连接而使用环形法兰,其在法兰中具有相应的凹口,以便借助螺纹杆进行拧紧螺栓。这些凹口在圆形轨道上对称地分布,其中,螺栓间隔具有22.5°的角度间隔。优选地,使用尺寸相同的法兰用于在配电设备配电板上构造另外的连接,从而始终可以相同类型尺寸和相同间隔的法兰螺栓。
[0059]在图7中示出由图1、2、3、4和5已知的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正视图。在配电设备配电板内,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a两侧分布设置非对称的壳体组件9。
[0060]图8示出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的结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具有基础支路13。基础支路13被设计为基本呈空心圆柱形的,其中,该空心圆柱的空心圆柱轴线在已安装状态下优选处于竖直或水平。第一支承支路1a和第二支承支路1b与基础支路13连接。两个支承支路10a、10b具有与基础支路13近似相同的空心圆柱形的横截面,其中,各个圆柱轴线相互放射状地延伸并且优选位于一个平面内。各个支路的13、10a、10b的各个圆柱轴线之间分别具有夹角,其中,两个支承支路10a、10b的圆柱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135°。第二支承支路1b和基础支路1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67.5°。第一支承支路1a和基础支路1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约157.5°。如在非对称设计的Y型壳体组件9的侧视图中看到的,各个支路的10a、10b、13顶点区域扩展为球帽形,从而在顶点区域内形成体积增大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例如可以定位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在图6和7内从另外的视角可以看到球帽形的扩展。
[0061]在图9中示出Y型壳体组件9a的对称设计方案。基础支路13在尺寸和位置方面符合非对称构造的Y型壳体组件9。从基础支路13的圆柱轴线分别对称地转动112.5°,两个支承支路14a、14b延伸,使得两个支承支路14a、14b的圆柱轴线之间具有135°的夹角。类似于非对称设计的Y型壳体组件9的支路的位置,对称构造的Y型壳体组件9a的接管13、14a、14b的圆柱轴线位于一个平面内并且在顶点区域内相交。
[0062]在Y型壳体组件9、9a的对称和非对称的设计方案中,各个支路10a、10b、14a、14b、13通过环形法兰进行连接,该环形法兰分别在端侧在各个支路10a、10b、14a、14b、13的自由端部上延伸。支路10a、10b、14a、14b、13分别被设计为空心圆柱形的接管。
[0063]图10示出对于第一相位I和第三相位3的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9的位置。通过围绕基础支路13的圆柱轴线的简单的旋转可以实现定位在支承支路14a、14b上的相导体壳体的位置变化,用于构成设计为双汇流排的汇流排部段。
[0064]图11示出第二设计变型方案的配电设备配电板,设计为所谓的用于汇流排部段的互联配电板。在此,放弃通过电缆连接模块进行电缆的连接,因为在图11所示的配电设备配电板上仅有一个汇流排的纵向分配。通过功率开关壳体7的断电单元可以将汇流排部段分为第一和第二区段。汇流排部段设计为多相位的单极的绝缘的单一汇流排。在此,相导体壳体的第一组通过Y型壳体组件9、9a支承并且保持在圆形轨道上。相导体壳体的第二组保持布置在同一个圆形轨道上,其中,第二组与Y型壳体组件9a、9b间隔地定位。相导体壳体的两个组布置为镜像对称的。第一和第二区段沿横向轴向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区段相对于作图平面基本在后面,并且汇流排部段的第二区段则在作图平面的前面延伸。在图11所示的配电设备配电板上,汇流排部段从一个弧段跳跃到另一个弧段。
[0065]图12示出配电设备配电板的类似于图1已知的第三变形方案。根据图1设有配电板的紧凑的设计方案,其中,各个壳体分别在外壳一侧通过转角组件连接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根据图12的变型方案,电缆连接模块4和Y型壳体组件9、9a在端侧安置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沿横向轴线的方向相互对齐)。相应地,相对于根据图1的设计方案设有用于配电设备配电板的延长的结构。通过基础支路13的轴线在水平位置的定位而产生相位1、2、3的各个相导体壳体的偏转90°的定位。
[0066]图13示出类似于根据图11的互联配电板设计的同样的互联配电板,其中,各个Y型壳体组件9、9a也在端侧连接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为了在圆形轨道上对相导体壳体或其相导体进行补充设置,通过架形的壳体组件15将相导体导引至圆形轨道上。汇流排部段设计为单一汇流排,其中,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壳体的分别位于一个圆形轨道上的两个组属于同一个汇流排,该汇流排相对于横向轴线基本在作图平面的前面或后面延伸,并且通过功率开关壳体7内的断电单元可以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间开关(类似图11)。
[0067]不同的是,根据图1、2、3、4、5、6、7和12的设计方案分别对双汇流排的使用,其中,平行的两个三相的、单极的、绝缘的汇流排既在作图平面的前面也在后面延伸,使得可选择地通过位于Y型壳体组件9、9a内的断路接地组合器件12可以建立汇流排部段的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的相导体在功率开关壳体7上的连接。
【主权项】
1.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配电设备配电板的汇流排部段,其中,所述汇流排部段具有多个、尤其三个或整数倍的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lla、llb),其中,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口,壳体组件(9、9a)连接在所述接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的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Y型壳体组件(9、9a)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具有基础支路(13)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其中,所述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形成约135。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非对称地相对所述基础支路(13)定向。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对称地相对所述基础支路(13)定向。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沿着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的顺序,在基础支路(13)对齐时,在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两侧布置非对称的Y型壳体组件。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部段的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IlaUlb)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对齐地布置在圆形轨道上,该圆形轨道的圆心位于Y型壳体组件的基础支路(13)和至少一个、尤其两个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顶点。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在其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至少一个上设计有环形法兰,所述环形法兰具有22.5°或其倍数的螺栓接合分布。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在支承支路(10a、10b、14a、14b)的顶点区域内球形帽形式地鼓起。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导体壳体(11a、lib)的第一组支承在Y型壳体组件(9、9a)上,并且所述相导体壳体(lla、llb)的第二组自由突伸,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相导体壳体(lla、llb)沿横向轴线的方向观察尤其各自以45°相互错位地布置在共同的圆形轨道上。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上安置有接地开关(12),用于位于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内的相导体的接地。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的顶点区域内被Y型壳体组件(9、9a)包围地移动地支承。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配电设备配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开关的可移动的开关件在所述Y型壳体组件(9、9a)上移动地支承。
【专利摘要】一种配电设备配电板,具有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汇流排部段。汇流排部段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配电设备配电板,其中,所述汇流排部段具有多个、沿横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纳相导体的相导体壳体(11a、11b)。所述相导体壳体(11a、11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接口,其中,所述相导体壳体(11a、11b)的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Y型壳体组件(9、9a)相连接。
【IPC分类】H02B1/22, H02B5/06, H02B13/035
【公开号】CN104904079
【申请号】CN201380068730
【发明人】A.克莱因施密特, A.韦特尼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2日
【公告号】DE102012219906A1, EP2891215A1, WO2014067809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