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通过使用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其中之一来建立无线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通过使诸如数字照相机或打印机等的电子装置搭载无线LAN终端(站) 功能并将其连接至无线LAN来将该电子装置用作通信装置的情况的数量有所增加。例如, 日本特开2011-35768描述了通过在数字照相机中搭载无线LAN功能来容易地共享图像的 方法。
[0003] 此外,经常搭载无线LAN基站(接入点)功能,W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直接连接。如 果电子装置搭载了无线LAN接入点功能,则还经常搭载DHCP服务器功能,W使得容易分配 IP地址。
[0004]Wi-Fi联盟制定了被称为Wi-Fi直连(Wi-FiDirect?)的标准。Wi-Fi直连定义 了用于确定各电子装置是作为无线LAN接入点还是作为无线LAN站来工作的协议。例如, 通过执行该协议能够自动地确定两个电子装置中哪一个用作无线LAN接入点、哪一个用作 无线LAN站,从而提高用户便利性。
[0005]Wi-Fi直连还将对上层应用程序所支持的服务进行广告/捜索的功能(服务发现 功能)定义为选项功能。根据该服务发现功能,能够在执行连接处理之前获得作为连接对 方的电子装置所保持的服务信息,从而提高用户便利性。
[0006] 然而,需要利用服务发现功能来识别对方设备,并且将所支持的服务查询发送至 该对方设备。基于对方设备或通信设备自身的无线LAN连接状态,即,基于该设备是作为基 站还是作为终端来工作,需要进行暂时断开已经建立的无线LAN并且再次连接无线LAN等 的处理。结果,应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数量增加。
[0007] 考虑了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提供一种减少应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的数量的 技术,并且使得通信设备能够自动执行无线连接控制。
【发明内容】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具有基站功能和终 端功能、并且使用所述基站功能和所述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 括: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所要执 行的服务,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用于通信的对方设备;W及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 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的执行状态,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在与所 述对方设备相连接时是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基 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并且使用所述基站功能和所述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所述 控制方法包括W下步骤:识别步骤,用于利用识别部件,基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 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用于通信的对 方设备;w及确定步骤,用于利用确定部件,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 和终端功能的执行状态,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在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时是使用基站功能还 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
[0010] 根据W下参考附图的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示出通信设备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0012] 图2是示出与通信设备的通信控制功能相关联的功能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0013] 图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0014]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1下的连接建立处理的序列图;
[0015]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1下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16]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2下的连接建立处理的序列图;
[0017]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2下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1引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3下的连接建立处理的序列图;
[0019]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况3下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20]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21] 图1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图;
[0022]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23] 图13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当注意,除非特别陈述,否则 在该些实施例中提出的组件的相关结构、数字表达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5] 尽管W下将说明使用符合IE邸802. 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系统的情况,但通信方 法不限于符合IE邸802. 11标准的无线LAN。
[0026] 第一连施例
[0027](无线通信设备的结构)
[0028] 图1是示出各无线通信设备(稍后说明)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无线通信设备101 包括例如控制单元102、存储单元103、无线单元104、显示单元105、天线控制单元106、天 线107、操作单元108和服务提供单元109。控制单元102通过执行存储单元103所存储的 控制程序来控制设备整体。控制单元102还对与其它设备的通信参数的设置进行控制。存 储单元103存储由控制单元102执行的控制程序、W及诸如通信参数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 在例如控制单元102执行存储单元103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操作(稍后 说明)。
[0029] 无线单元104是用于执行符合IE邸802. 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通信的功能单元。 显示单元105是用于进行各种显示操作的功能单元,并且具有能够输出如LCD或L邸等的 视觉上可认知的信息的功能、或者输出如扬声器等的声音的功能。显示单元105包括输出 视觉信息和音频信息至少之一的功能。
[0030] 天线控制单元106控制天线107,W根据来自无线单元104的指示发送/接收无线 电波。操作单元108具有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输入的功能,并且是用于通过将所接受的操 作发送到例如控制单元102来对通信设备进行操作的功能单元。操作单元108检测用户操 作,并识别例如包括要执行通信的服务。服务提供单元109包括提供由通信设备所提供的 应用水平的服务信息的功能。例如,如果通信设备是打印机,则通信设备提供打印功能。可 选地,如果通信设备是数字照相机,则通信设备提供摄像功能。
[0031](无线通信设备的功能结构)
[0032] 图2是示出用于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稍后说明)的无线通信设备101的软件功能 模块结构的示例的框图。附图标记201表示软件功能模块整体。
[0033] 附图标记202表示进行捜索作为通信对方的通信设备的捜索处理的发现控制单 元;并且附图标记203表示GO协商(GONegotiation)控制单元,其中该GO协商控制单元 基于Wi-Fi直连协议规范来进行控制,并且确定例如两个通信设备中哪个用作无线LAN接 入点(AP)、哪个用作无线LAN站(STA)。在Wi-Fi直连中,执行无线LANAP功能(基站功 能)的通信设备被称为P2P组所有者(groupowner,W下称为GO),并且执行无线LANSTA 功能(终端功能)的通信设备被称为P2P客户端(client,W下称为化)。如果通信设备用 作GO或AP,则无线LAN接入点(A巧功能控制单元211 (稍后说明)被启动。如果通信设 备用作化或无线LAN站,则无线LAN站(STA)功能控制单元210 (稍后说明)被启动。GO 协商是Wi-Fi直连规范中所定义的预定协议,但不是本发明的特征并且将省略其说明。在 Wi-Fi直连中,由GO所形成的网络被称为P2P组。在W下说明中,网络可W被称为P2P组, 并且该些术语将被用作同义词。
[0034] 注意,在W下说明中,P2P组所有者佑0)、P2P客户端(CL)W及未确定其角色佑0 或者CL)的通信设备将被统称为P2P装置。
[00巧]附图标记204表示在GO协商控制单元203将通信设备自身的角色确定为STA的 情况下被启动的DHCP客户端控制单元;附图标记205表示在GO协商控制单元203将通信 设备自身的角色确定为AP的情况下被启动的DHCP服务器控制单元。
[0036] 附图标记206表示接收来自其它WS注册者设备的通信参数的WS参与者控制单 元。类似于DHCP客户端控制单元204,WPS参与者控制单元206在通信设备自身的角色为 无线LAN站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附图标记207表示向其它WS参与者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的 WI^S注册者控制单元。类似于DHCP服务器控制单元205,WI^S注册者控制单元207在通信 设备自身的角色为无线LAN接入点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0037] 附图标记208表示无线LAN包接收单元;并且附图标记209表示无线LAN包发送单 元。单元208和209分别控制包括上层的通信协议的所有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无线LAN STA功能控制单元210执行例如在通信设备自身作为无线LANSTA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的认 证/加密处理。无线LANAP功能控制单元211执行例如在通信设备自身作为无线LANAP 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的认证/加密处理W及通信对方设备的管理。无线LANSTA功能控制单 元210和无线LANAP功能控制单元211中的一个或两个能够进行工作。
[003引附图标记212表示在无线LANAP功能控制单元211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对通信数据 包进行桥接和路由的路由控制单元;并且附图标记213表示存储和保持软件自身、无线LAN 参数和诸如如上所述的DHCP地址表和ARP表等的各种表的数据存储单元。
[0039] 附图标记214表示对Wi-Fi直连特有的服务发现功能进行控制的服务发现控制单 元。服务发现功能用于通过IE邸802.llu标准中所
定义的发送/接收动作框来交换对方通 信设备所保持的服务信息。更具体地,服务发现控制单元214发送信号SD查询(SDQuery), 并且接收作为应答的信号SD应答(SDResponse)。可选地,服务发现控制单元214从对方 设备接收信号SD查询,并发送作为应答的信号SD应答。
[0040] 附图标记215表示对Wi-Fi直连标准中所定义的邀请功能进行控制的P2P邀请功 能控制单元。在Wi-Fi直连规范中定义了邀请功能,并且将省略其说明。邀请功能是由GO 设备或CL设备使用W促使尚未确定角色的P2P装置作为P2P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
[0041] 注意,所有功能模块具有软件或硬件方式上的相互关系。上述功能模块仅是示例。 多个功能模块可W形成一个功能模块,或者任一个功能模块可W被分割成多个功能模块。
[0042](系统结构)
[0043] 图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图3示出通信设备A32(STA-A)和 通信设备B33 (STA-B)形成网络A的情况。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除了STA-A和STA-BW 夕F,还存在通信设备C34(STA-C)和通信设备D35(STA-D)。各通信设备具有上述图1和2 所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STA-A作为GO进行工作并且STA-B作为化进行工作。
[0044](连接建立处理)
[0045]W下将说明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连接所执行的处理。W下将顺次说明通信设备自 身为STA-C的情况(情况1)、通信设备自身为STA-B的情况(情况2)、W及通信设备自身 为STA-A的情况(情况3)。
[004引(情况1)
[0047] 将参考图4和5说明情况1。图4是示出由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序 列图。图5是由通信设备自身(STA-C)所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004引 由于STA-C是新执行Wi-Fi直连的设备,因此STA-C进行Wi-Fi直连标准中所定 义的捜索处理。将说明Wi-Fi直连中的发现处理。在操作单元108启动Wi-Fi直连的情况 下,捜索(SCAN)所有通道。进行该处理的阶段被称为SCAN(扫描)阶段。在SCAN阶段,捜 索诸如Wi-Fi直连设备和不是Wi-Fi直连设备的无线LAN接入点等的所有接入点。之后,执 行被称为发现(FIND)阶段的Wi-Fi直连兼容设备捜索处理。在发现阶段,在预先指定的通 道进行等待处理(监听(Listen))。在经过给定时间之后,进行捜索处理(捜索(Search))。 等待处理和捜索处理中所使用的通道被限定为指定的通道,从而使得能够比扫描所有通道 更快地捜索对方设备。对于详细的工作过程,参见Wi-Fi直连规范。
[0049]STA-C执行上述SCAN阶段。STA-C广播探测请求(ProbeRequest)数据包(F401)。 用作GO的STA-A返回探测应答(ProbeResponse)数据包(F402)。来自GO的探测应答数 据包附有当前连接至GO的化(图4中的STA-B)的信息。STA-C然后执行发现阶段。STA-C 广播探测请求数据包(F403)。监听状态下的STA-D返回探测应答数据包(F404)。F401到 F404中的过程使得STA-C能够识别STA-A、STA-B和STA-D的存在。
[0050]STA-C继续执行服务发现处理W获得与各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服务有关的信息。
[0051]STA-C将服务查询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D(F405)。STA-D将服务查询应答信号 SD应答发送到STA-C(F406)。类似的,STA-C将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A(F407),并且从 STA-A接收信号SD应答(F408)。之后,STA-C将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B(F409),并且从 STA-B接收信号SD应答(F410)。由于上述过程使得STA-C能够识别可通信的通信设备所 保持的服务,因此STA-C识别由用户选择等所确定的连接对方,并且执行与所识别出的连 接对方的连接处理(F411)。基于连接对方的角色,连接处理的行为不同,并且将参考图5来 说明。
[0052]STA-C确认被选择为连接对方的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步骤S501)。如果对方通信 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通信设备自身被强制作为GO进行工作,W形成P2P组(步骤S502)。 之后,Wi-Fi直连规范中所定义的邀请功能启动(步骤S503)。该使得将对方设备连接至步 骤S502中所形成的P2P组自身(步骤S506)。
[0053] 另一方面,假设在步骤S501中确定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装置,而对方通信设 备的角色佑0或者CL)未确定。在该种情况下,STA-C执行与对方设备的角色确定处理佑0 协商)(步骤S504),并且确定设备自身和对方设备的角色,W执行连接处理(步骤S506)。
[0054] 如果在步骤S501中确定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组所有者佑0),则通信设备自身 的角色被确定为P2P客户端(步骤S505),并且执行与对方设备的连接处理(步骤S506)。 [00巧]注意,判断为通信设备的角色为P2P客户端的情况包括在判断阶段设备连接至 P2P组所有者的情况、W及设备保持与之前所连接的网络有关的信息并且当再次连接时再 次变成P2P客户端的情况。根据Wi-Fi直连标准,该再次连接功能被定义为持久的组(永 久的组)。类似的,即使通信设备在判断阶段没有形成网络并且具有作为持久的组所有者进 行工作的能力,该通信设备也可W被判断为P2P组所有者。同样的情况适用于W下说明。 [005引(情况。
[0057] 将参考图6和7说明情况2。图6是示出由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所执行的处理的序 列图。图7是示出由通信设备自身(STA-B)所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注意,如上所述,STA-B属于STA-A用作GO的P2P组,并且具有作为P2P客户端(CL)的角色。
[005引 STA-B广播信号探测请求W捜索无线LAN层中的周边设备(F601)。STA-A用作GO, 并且STA-A的无线LAN接入点功能是活动的。因此,STA-A发送信号探测应答W响应F601 中的信号探测请求(F602)。如果STA-D和STA-C各自处于监听状态,则各自返回信号探测 应答(F603和F604)。F601到F604中的过程使得STA-B能够识别STA-A、STA-C和STA-D 的存在。
[0059]STA-B继续执行服务发现处理W获取与各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服务有关的信息。
[0060]STA-B将服务查询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A(F605)。STA-A将服务查询应答信号 SD应答发送到STA-B(F606)。类似的,STA-B将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D(F607),并且从 STA-D接收信号SD应答(F608)。之后,STA-B将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C(F609),并且从 STA-C接收信号SD应答(F610)。由于上述过程使得STA-B能够识别可通信的通信设备所 保持的服务,因此STA-B识别由用户选择等所确定的连接对方,并且执行与所识别出的连 接对方的连接处理(F611)。基于连接对方的角色,连接处理的行为不同,并且将参考图7来 说明。
[0061]STA-B确认被选择为连接对方的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步骤S701)。如果对方通 信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STA-B从当前所属的网络离开(步骤S702),并且作为P2P客户 端而再次执行到对方装置所属的P2P组的网络的连接处理(步骤S709)。已经说明如果对 方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STA-B变更网络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STA-B可W在不 离开网络的情况下,使用Wi-Fi直连规范所定义的邀请功能来邀请对方装置加入通信设备 自身所属的P2P组。在该种情况下,STA-B可W跳过上述处理,并且仅输出错误,W结束该 处理。
[006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1中确定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组所有者,则STA-B 确认对方设备的P2P组是否与通信设备自身当前所属的P2P组相同(步骤S703)。如果确 认为设备属于同一组,则由于通信设备自身已经连接至对方设备,因此STA-B在不执行任 何处理的情况下结束处理。目P,如果STA-A要执行由用户操作所指定的服务,则已经建立了 与STA-A的连接,因而仅需要使用已建立的连接来进行通信而无需执行通信所用的连接处 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3中判断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与通信设备自身所属的P2P组 不同的组的G0,则STA-B暂时将通信设备自身从当前连接的网络断开(步骤S704)。STA-B 继续执行到由所期望的对方通信设备所形成的P2P组的连接处理(步骤S705)。
[0063] 此外,如果在步骤S701中确定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装置,而对方通信设备的 角色佑0或CL)未确定,则STA-B将通信设备自身从当前连接的网络断开(步骤S706)。之 后,STA-B执行角色确定处理佑0协商)(步骤S707),并确定设备自身和对方设备的角色, W执行连接处理(步骤S708)。注意,在该种情况下,STA-B可W在不离开网络的情况下,使 用Wi-Fi直连规范所定义的邀请功能来邀请对方装置加入通信设备自身所属的P2P组。
[0064](情况 3)
[0065] 最后,将参考图8和9来说明情况3。图8是示出由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所执行的处 理的序列图。图9是由通信设备自身(STA-A)所执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注意,如上所 述,STA-A用作P2P组所有者佑0),并且设备自身形成P2P组。STA-B作为P2P客户端(CL) 而属于该P2P组。
[0066]STA-A广播信号探测请求W捜索无线LAN层中的周边设备(F801)。
[0067]STA-B用作化,并且STA-B的无线LAN客户端功能是活动的。因此,STA-B不响应 F801中的信号探测请求。如果STA-D和STA-C各自处于监听状态,则各自返回信号探测应 答(F802和F803)。F80
1到F803中的过程使得STA-A能够识别STA-C和STA-D的存在。由 于P2P组所有者总是必须识别连接状态下的P2P客户端,因此STA-A已经识别到STA-B的 存在。因此,如其它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设备自身可W识别图3所示的网络的=个剩余通信 设备的存在。
[006引STA-A继续执行服务发现处理W获取与各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服务有关的信息。
[0069] 由于STA-A用作G0,因此STA-A已识别出属于STA-A的组的用作化的STA-B的信 息。在该种情况下,STA-A不将服务查询信号发送到STA-B。注意,为了使得处理与其它情 况共通化,STA-A可W将服务查询信号发送到STA-B。
[0070]STA-A将服务查询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D(F804)。STA-D将服务查询应答信号 SD应答发送到STA-A(F805)。类似的,STA-A将信号SD查询发送到STA-C(F806),并且从 STA-C接收信号SD应答(F807)。由于上述过程使得STA-A能够识别可通信的通信设备所 保持的服务,因此STA-A识别由用户选择等所确定的连接对方,并且执行与所识别出的对 方的连接处理(F808)。基于连接对方的角色,连接处理的行为不同,并且将参考图9来说 明。
[0071]STA-A确认被选择为连接对方的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步骤S901)。如果对方通 信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STA-A判断该对方通信设备是否属于由通信设备自身所形成的 P2P组(步骤S902)。如果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在组自身中存在该对方通信设备,则STA-A在不执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并且接收上层服务。目P,如果STA-A根据用户操作的 服务选择等来将STA-B选择为连接对方,则由于与STA-B的连接已经建立,因而STA-A不再 执行连接建立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对方通信设备属于其它P2P组, 则STA-A使用Wi-Fi直连规范中所定义的邀请功能来邀请对方通信设备到通信设备自身所 属的P2P组。STA-A使对方通信设备加入与通信设备自身连接的网络(步骤S903)。可选 地,在不使用邀请功能的情况下,STA-A可W结束通信设备自身的网络,并且作为P2P客户 端而连接至由对方设备所形成的P2P组。
[007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组所有者,则GO不交 换正常的数据包,因而STA-A异常地结束连接处理(步骤S904)。注意,代替异常地结束处 理,STA-A可W结束通信设备自身的P2P组,并且作为P2P客户端连接至由对方设备所形成 的P2P组。
[0073] 假设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装置而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GO 或者CL)未确定。在该种情况下,STA-A结束通信设备自身的网络(步骤S905)。之后, STA-A执行角色确定处理佑0协商)(步骤S906)。在步骤S906中,STA-A确定通信装置自 身和对方通信装置的角色,并执行连接处理(步骤S907)。注意,在没有在步骤S905中离开 网络的情况下,STA-A可W使用Wi-Fi直连规范所定义的邀请功能来邀请对方装置到通信 设备自身所属的P2P组。
[0074] 注意,上述连接处理可W通过一个流程来展现。图10是示出由通信设备所执行的 连接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基于通信设备的角色是未确定、是P2P客户端还是P2P 组所有者,来执行图5、7或9所示的处理。
[0075] 如上所述,可W通过判断通信设备自身和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的执行 状态并执行连接处理,在接收所期望的服务时使用服务捜索的结果来控制无线LAN层的连 接。注意,可W在通过用户操作来对要求通信的应用程序等进行启动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处 理。在该种情况下,在用户仅选择和启动应用程序等的情况下,通信设备捜索能够执行根据 应用程序等所请求的服务的对方设备,并且自动连接至所发现的设备,从而提高用户便利 性。在例如用户进行请求通信的操作(例如用户按压按钮)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W捜索 存在于可通信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的服务,并使用显示单元105等基于捜索 结果来通知用户可使用的服务。用户然后可W通过从可使用的服务中选择用户想要使用的 服务(例如打印、显示或数据发送),来选择用于通信的对方设备,从而执行连接处理。
[007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仅选择提供用户想要接收的服务的通信设备 来自动解决无线LAN层中的连接处理,从而提高用户便利性。
[0077] W上说明了存在一个已经建立的P2P组和不属于任何网络的P2P装置的情况。本 方法可适用于存在两个或更多已建立的P2P组的情况。目P,即使在如图11所示的通过除了 图3所示的网络AW外的通信设备X112 (STA-幻和通信设备Y113 (STA-Y)形成网络X的 通信系统中,也可W使用类似于上述方法的方法。
[00巧]第二连施例
[0079]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未描述由各通信设备所提供的服务的情况下说明了典型示 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作为通信对方的通信设备是打印机的情况。作为在通信设备自 身捜索到作为通信对方的打印机的情况下的使用情况,通信设备自身将其图像信息等发送 至用于打印的打印机。打印机通常连接至外部电源,因而即使打印机执行基站功能,就电力 消耗而言也没有问题。假设多个用户顺次请求图像/文件的输出,则打印机保持使基站功 能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通过假设对方设备总是用作P2P组所有者来执行连 接处理。W下将参考图12来提供详细说明。
[0080] 图12是示出捜索打印机W进行连接的连接处理的工作的流程图。为了执行打印 处理,通信设备捜索存在于可通信范围内的打印机(步骤S1201)。如果作为捜索操作的结 果而发现多个打印机,则通信设备指定连接对方(对方打印机)(步骤S1202)。当选择连接 对方时,基于对方打印机的功能(分辨率、可打印页数、是否存在双面打印功能等)和装置 名称,用户可W选择对方或者设备可W自动选择对方。所要发现的打印机限于基站功能被 启动的打印机。
[0081] 在选择对方打印机之后,通信设备判断作为P2P装置的通信设备自身的功能(步 骤S1203)。如果步骤S1203判断为通信设备自身用作P2P客户端,则通信设备判断对方打 印机是否存在于相同网络中(步骤S1204)。如果对方打印机存在于相同网络中,则由于已 经建立了与对方打印机的连接,因此通信设备在不再执行处理的情况下执行打印处理。另 一方面,如果步骤S1204中判断为对方打印机存在于不同的网络中,则通信设备离开当前 建立的网络(步骤S1205),并且执行到对方打印机存在的网络的连接处理(步骤S1206)。
[008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3中判断为通信设备自身的角色未确定,则通信设备 作为P2P客户端进行工作(步骤S1207),并作为P2P客户端而执行到对方打印机的连接处 理(步骤S1208)。或者,如果在步骤S1203中判断为通信设备自身用作P2P组所有者或基 站,则通信设备在不再执行连接处理的情况下异常地结束处理(步骤S1209)。
[0083]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用户请求打印服务的情况下,可W通过将打印机选择 为通信对方并且将打印机当作为P2P组所有者W执行处理,来自动解决无线LAN层中的连 接处理。结果,用户便利性提高。
[0084] 第立连施例
[0085]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未描述由各通信设备所提供的服务的情况下说明了典型示 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通信设备自身是扫描器的情况。作为在通信设备自身是扫描器的 情况下的使用情况,通信设备自身将诸如扫描结果等的图像发送至诸如用于打印的打印机 或用于显示的显示器等的输出装置。注意,尽管将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说明扫描器,但类似 于扫描器,可W使用诸如具有将数据发送至输出装置的功能的数字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等 的其它装置。在该使用情况下,如果通信设备启动了无线LAN客户端功能,则该是有利的。 例如,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如打印机的输出装置最好是执行基站功能,并且对于不从其 它设备接收信息W执行终端功能并连接至输出装置的诸如照相机或扫描器等的设备而言, 其在资源共享方面是更为有利的。W下将参考图13提供详细说明。
[0086] 图13是示出在通信设备自身用作数据提供设备的情况下捜索数据输出设备W进 行连接的连接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0087] 通信设备捜索对方设备W执行输出处理(步骤S1301)。如果作为捜索操作的结果 发现了多个对方设备,则通信设备指定连接对方(步骤S1302)。当选择连接对方时,基于对 方装置的功能(打印机、显示器或PC)和装置名称,用户可W选择对方或者设备可W自动选 择对方。
[0088] 通信设备确认通信设备的角色是P2P客户端还是未确定(步骤S1303)。如果如扫 描器那样,通信设备捜索诸如打印机等的输出设备,则不考虑通信设备作为组所有者或基 站进行工作。注意,如果通信设备自身用作组所有者,则可W确定出通信设备自身的角色未 确定。
[0089] 如果通信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通信设备确认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步骤 S1304)。如果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组所有者,则通信设备确认对方通信设备是否存在于 设备自身所属的网络中(步骤S1305)。如果对方通信设备存在于相同网络中,则结束处理 W转移到服务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305中判断为对方通信设备存在于不同的网络中, 则通信设备离开当前连接的网络(步骤S1306),并且新连接至对方通信设备所形成的P2P 组(步骤S1307)。
[0090] 如果在步骤S1304中判断为对方设备不是用作P2P组所有者,则通信设备离开当 前连接的网络(步骤S1308),并执行与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确定处理(步骤S1309)。通信 设备根据所确定的角色建立与对方通信设备的通信(步骤S1310)。
[009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03
中判断为设备自身的角色未确定,则通信设备确认 对方通信设备的角色(步骤S1311)。如果对方通信设备用作P2P客户端,则通信设备自身 将其角色设置为P2P组所有者(步骤S1312),使用邀请功能来呼叫对方设备(步骤S1313), 并且执行与对方设备的连接处理(步骤S131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11中判断为对 方设备的角色还是未确定,则通信设备执行角色确定处理(GO协商)(步骤S1314),并且根 据所确定的角色执行与对方设备的连接处理(步骤S1316)。如果在步骤1311中判断为对 方设备用作P2P组所有者,则通信设备将其自身设置为P2P客户端(步骤S1315),并执行与 对方设备的连接处理(步骤S1316)。
[009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自动解决无线LAN层中的连接处理,从而提高用户 便利性。
[0093] 其它连施例
[0094] 各上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 下可W进行各种变形。可W组合各实施例。此外,用户可W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或 者第=实施例任意选择各通信设备是否进行工作。
[0095] 根据各上述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不限于数字照相机或打印机。通信设备可W是PC、 台式终端或者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等的移动终端。可选地,通信设备可W是诸如复印 机、扫描器、FAX或者多功能外围装置等的图像处理设备、或者诸如电视机或录音机等的数 字家用电器。
[0096]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与无线连接相关联的用户操作的数量。
[0097] 还可W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 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W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系统或者设备 的计算机、W及通过下述方法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例如,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 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W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来进 行该方法。计算机可W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者其他电路中的一个 或多个,并且可W包括分离的计算机或者分离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可W通过例如网络 或者存储介质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w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 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紧凑型光盘(CD)、 数字多功能光盘值VD)或藍光光盘炬D)?等)、闪速存储器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 个。
[0098]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 实施例。W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W包含所有该类修改、等同配置和功能。
[0099]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86175的优先权,其全 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主权项】
1. 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具有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并且使用所述基站功能和 所述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所要执 行的服务,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用于通信的对方设备;以及 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的执行状 态,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在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时是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 功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部件确定为使用所述终端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而没有与所 述对方设备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件确定为在离开所建立的网络之后使用所述终端 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所 述确定部件确定为结束所述通信设备所建立的网络并且使用所述终端功能与所述对方设 备相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所 述确定部件输出错误。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部件确定为使用所述基站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所 述确定部件确定为离开所建立的网络,然后通过使用所述终端功能来与所述对方设备所连 接的并且执行基站功能的其它通信设备相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既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 件基于预定的协议,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之间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 备中,哪一个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哪一个执行所述终端功能。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对方设备是打印机,以及 所述确定部件在假设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信设备是 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是照相机或者扫描器,以及 所述确定部件在假设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信设备 是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11. 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具有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并且使用所述 基站功能和所述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步骤,用于利用识别部件,基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和一个或多个其它 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用于通信的对方设备;以及 确定步骤,用于利用确定部件,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 功能的执行状态,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在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时是使用基站功能还是使用 所述终端功能。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 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为使用所述终端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而没有与所 述对方设备相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为在离开所建立的网络之后使用所述 终端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14. 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在 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为结束所述通信设备所建立的网络并且使用所述终端功能与所述对 方设备相连接。15. 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在 所述确定步骤中输出错误。16. 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 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为使用所述基站功能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17. 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并且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在 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为离开所建立的网络,然后通过使用所述终端功能来与所述对方设备 所连接的并且执行基站功能的其它通信设备相连接。18. 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对方设备既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终端功能的情况下,在所述确定 步骤中基于预定的协议,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之间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 方设备中,哪一个执行所述基站功能,哪一个执行所述终端功能。19. 根据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对方设备是打印机,以及 在所述确定步骤中,在假设所述对方设备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信 设备是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20. 根据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是照相机或者扫描器,以及 在所述确定步骤中,在假设所述通信设备不执行所述基站功能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 信设备是使用所述基站功能还是使用所述终端功能。21.-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通信设备中所 包括的计算机用作如下部件,其中,所述通信设备具有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并且使用所述 基站功能和所述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 识别部件,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所要执 行服务,来从所述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用于通信的对方设备;以及 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的执行状 态,确认所述通信设备在与所述对方设备相连接时所述通信设备是使用基站功能还是使用 所述终端功能。
【专利摘要】通信设备具有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并且使用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中至少之一来进行通信。该通信设备基于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和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设备所要执行的服务来从其它通信设备中识别对方设备,并且基于通信设备和对方设备的基站功能和终端功能的执行状态,在与对方设备相连接的情况下,确定通信设备是使用基站功能还是使用终端功能。
【IPC分类】H04W76/02, H04W84/20
【公开号】CN104904304
【申请号】CN201380068542
【发明人】后藤史英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9日
【公告号】EP2939494A1, US20150334749, WO2014103656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