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机,特别涉及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适用于广大丘陵、山区等田、地及蔬菜、果园大棚地的耕地作业机械中,由于考虑田地较小、转移不方便等因素,微耕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常用微耕机的基本结构为:底盘选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动力经三角皮带传递到变速箱减速至输出末端传动,该末端可安装相应的旋转机构实现旋耕和行走作业;目前实现驱动和旋耕作业的微耕机基本有两种型式机型:第一种是双轮驱动前耕型微耕机,第二种为双滚旋耕驱动兼用型微耕机。第二种机型由于旋耕装置直接安装在驱动轴上转动前进驱动的同时完成旋转作业,旋转部件离操作者随机步行前进距离较近,相比而言,第一种机型由于旋耕装置安装在驱动轮及整机的前面完成旋转作业,驱动轮驱动行走时轮距较宽,故操作者随机步行前进时,安全性优于第二种机型,其应用更加普遍。
[0004]以上两种机型中,无论是将旋耕刀设计安装在微耕机整机的前面,或是直接安装在驱动轴上作业,均存在以下不足:
[0005]1.由于微耕机动力安装的位置都是位于或偏向于整机前方,故整机重心不在变速箱的中心,而是偏向前方,故扶手处轻,整机易向前倾斜,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用力下压扶手且还需用力平衡保持在某一恰当的高度,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0006]2.无法准确控制旋耕深度,耕作效果不能确保满足农艺要求,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
[0007]3.目前微耕机有为防止操作微耕机下压扶手过多失去平衡而影响安全时,在整机后安装了阻力器以减小行走速度和限制下压的高度,但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8]中国专利CN032164955公开了一种田园管理机,核心在于:带动轮子的最终传动轴为花键卧式传动轴,轮毂内孔上的花键槽与传动轴上的花键槽相配合。
[0009]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中国专利CN2013203086772的微耕机的铁轮装置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述,该铁轮由法兰2、叶片1、轮毂4及连接加强筋3组成,法兰与轮毂之间设置连接加强筋,法兰两边缘设置叶片,叶片与轮轴轴线呈10度角,轮毂设置在法兰中央,铁轮和犁刀的轮毂与轴采用六角形连结。
[0010]上述田园管理机及铁轮装置均存在一些不足,如:轮毂结构复杂,如加工出花键槽、内六角形,制造难度高,从而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001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易加工、成本低的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
[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3]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所述微耕机包括动力装置、机轮、旋耕装置,所述旋耕装置设置在所述微耕机的机头处;所述微耕机进一步包括:
[0014]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旋耕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轮的同一侧;
[0015]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6]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0017]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支撑件和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
[0018]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机轮的轮毂为管状部件经挤压成型,内缘与所述微耕机的传动轴匹配。
[0019]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进一步包括:
[0020]套筒,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
[0021]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上端,所述调节杠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架;
[0022]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
[0023]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
[0024]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且处于所述固定架的下部;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
[0025]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调节杆具有较粗部分和较细部分,所述较粗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的较细部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所述较细部分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通孔的外径。
[0026]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较细部分具有外螺纹,所述调节件采用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母,该螺母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调节杆上。
[0027]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较细部分的穿过所述固定架的不同高度处另具有通孔,调节件采用便于穿过所述较细部分的通孔的插件。
[0028]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可选地,所述套筒的与所述调节杆连接处固定有便于所述调节杆下端穿过的螺母,该螺母具有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下端的外螺纹匹配。
[0029]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呈“L”或“ J”形。
[0030]根据上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竖直部分的水平截面呈“V”形或“T” 形。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32]1.旋转机构、支撑件与调节件的组合一方面便于用于支撑微耕机过重的机头,显著地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和微耕机同步转向,转向容易、方便;再一方面可方便地调节支撑件与传动装置的距离,也即调节了微耕机的旋耕深度;支撑件的“V”形或“T”形设计有助于减小移动作业中的阻力,也有助于破碎大块的土块;
[0033]2.易于加工,机轮的轮毂可采用无缝钢管等管状部件经挤压而成,管状部件易于获得,且加工方便快捷,显著地降低了原料及加工成本;
[0034]3.末端向外延伸的延伸部能明显地提高了机轮的筒形部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35]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6]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铁轮装置的结构简图;
[0037]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支撑件和调节单元的结构简图;
[0038]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行走轮的结构简图;
[0039]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筒状部件的结构简图;
[0040]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微耕机的结构简图;
[0041]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支撑件和调节单元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图2-6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43]实施例1:
[0044]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限深功能的微耕机,所述微耕机包括:
[0045]动力装置(如柴油机)、旋耕装置、扶手,所述旋耕装置设置在所述微耕机的机头处,也即前置式微耕机;
[0046]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和旋耕装置之间;
[0047]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装置(作为固定旋转机构的固定架)的下部;所述旋转机构可采用轴承等部件,轴承的外圈51固定在所述传动装置上,如图2所示;
[0048]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如,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分 72及竖直部分71,总体呈“L”形,如图2所示;所述竖直部分71的水平截面呈“V”形,所述水平部分处于所述竖直部分的背对微耕机行进方向的一侧。
[0049]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整所述支撑件和旋转机构之间的距离;如,调节件包括管状部件61,所述管状部件固定在轴承的内圈52。且不同高度处的圆周上具有相对应的(沿径向的)通孔62,所述支撑件也具有通孔,通过调节支撑件与管状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插件穿过所述支撑件、管状部件上的通孔,从而调节支撑件与传动装置的相对位置,也即具有限深功能;且使支撑件随着管状部件一起转动,如图2所示。
[0050]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轮的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所述机轮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机轮包括:
[0051]轮毂21 ;所述轮毂为管状部件如无缝钢管经挤压成型,内缘与微耕机的传动轴匹配;如传动轴的垂直于其轴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轮毂的内缘与所述传动轴匹配,也呈矩形,比所述传动轴外缘稍大;所述轮毂的一端卡在片状的固定件31的开口内,该开口的形状与所述轮毂21的外缘匹配;
[0052]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筒状部件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圆筒形部件11固定在所述轮毂的外围,与所述轮毂同轴,片状连接件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圆筒形部件的内缘,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片状的固定件及轮毂上;所述筒形部件的沿其轴向的末端具有向外的延伸部12,如沿着筒形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
[0053]防滑齿,所述防滑齿的截面呈“[”形,沿着所述圆筒形部件的径向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筒形部件的外缘;平行于筒形部件轴线的防滑齿通过加固件连接在一起。
[0054]实施例2:
[0055]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限深功能的微耕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调节部件采用液压装置,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液压装置上,液压装置的动力来自于柴油机。
[0056]实施例3:
[0057]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限深功能的微耕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传动装置底部设有盲孔,将管状部分的一端卡入所述盲孔,所述管状部件的一端在所述盲孔内自由旋转而不脱离所述盲孔,从而代替轴承。
[0058]实施例4:
[0059]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微耕机包括:
[0060]动力装置81 (如柴油机)、机轮82、旋耕装置83、扶手,所述旋耕装置设置在所述微耕机的机头处,也即前置式微耕机;
[0061]固定架91,所述固定架91安装在微耕机的机架上,与动力装置81处于机轮的同一侧;
[0062]图6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件和调节单元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单元进一步包括:
[0063]套筒92,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套筒的与所述调节杆连接处固定有便于所述调节杆下端穿过的螺母,该螺母具有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下端的外螺纹匹配。
[0064]调节杆93,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上端,所述调节杠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架,具体为:所述调节杆具有较粗部分96和较细部分97,所述较粗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的较细部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所述较细部分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通孔的外径,所述较细部分具有外螺纹。
[0065]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具体为:调节件采用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调节杆上,第一螺母匹配有调节摇臂94,便于旋转第一螺母。所述套筒的与所述调节杆连接处固定有便于所述调节杆下端穿过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具有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下端的外螺纹匹配。
[0066]旋转机构95,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旋转机构可采用平面轴承等部件;
[0067]支撑件98,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如,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部分及竖直部分,总体呈“J”形,所述竖直部分71的水平截面呈“T”形,所述水平部分处于所述竖直部分的背对微耕机行进方向的一侧。
[0068]实施例5:
[0069]本实施例的前置式微耕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
[0070]调节件采用螺母,该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且处于所述固定架的下部;防止调节杆全部穿过固定架。
[0071]实施例6:
[0072]本实施例的前置式微耕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
[0073]调节件具体为:所述较细部分的穿过所述固定架的不同高度处另具有通孔,调节件采用便于穿过所述较细部分的通孔的插件。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所述微耕机包括机轮、旋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耕机进一步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旋耕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轮的同一侧;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支撑件和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轮的轮毂为管状部件经挤压成型,内缘与所述微耕机的传动轴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进一步包括: 套筒,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上端,所述调节杠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架;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且处于所述固定架的下部;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具有较粗部分和较细部分,所述较粗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便于所述调节杆的较细部分穿过的通孔的外径,所述较细部分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通孔的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较细部分具有外螺纹,所述调节件采用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母,该螺母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调节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较细部分的穿过所述固定架的不同高度处另具有通孔,调节件采用便于穿过所述较细部分的通孔的插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与所述调节杆连接处固定有便于所述调节杆下端穿过的螺母,该螺母具有的内螺纹与所述调节杆下端的外螺纹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L”或“J”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置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竖直部分的水平截面呈“V”形或“T”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限深功能的前置式微耕机,所述微耕机包括机轮、旋耕装置;所述微耕机进一步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旋耕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轮的同一侧;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支撑件和固定架间的相对距离。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低成本等优点。
【IPC分类】A01B33/02, A01B33/10
【公开号】CN104904338
【申请号】CN201510362841
【发明人】刘文胜, 张东火, 尹国庆, 高岳陵, 程义明
【申请人】安徽鲁班集团神牛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