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
【背景技术】
[0002]播种、施肥、破碎秸杆都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每个环节都有特种机械来完成,但是仍然没有一种将几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机械,这样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不同的机械来对进行不同的农业生产,所以亟需一种将上述功能集合在一起的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来解决播种、施肥、破碎秸杆无法采用一种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所以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来解决播种、施肥、破碎秸杆无法采用一种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问题。
[0004]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1)、点播器(2),所述机架⑴中部横向固定设置罩壳(43)将所述机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罩壳(43)前端固定设置有拖拉机牵引支架(53)、前地轮(47);
[0006]所述点播机还包括条播器(3)、秸杆粉碎机构、耩腿(110)、后地轮(15);所述条播器(3)、点播器(2)位于所述的罩壳上部;所述条播器(3)沿所述机架(I)横向排列固定有多个,每个条播器(3)出料口均插入下部对应设置的一个固定于所述机架(I)上的中空的所述耩腿(110)内,平行所述的条播器(3)设置一排所述的点播器(2),且每个所述的点播器(2)对应设置在每个相隔的所述条播器(3)位置的前面,所述点播器(2)的出料口汇入后面对应设置的所述条播器(3)下方的所述耩腿(110)内,所述条播器(3)顶端横向固定有种肥箱(19),所述种肥箱(19)与每个所述条播器(3)的进料口连通,并通过插板封闭;
[0007]所述罩壳(43)前端的机架(I)上设置有变速箱(60),所述变速箱¢0)通过横向设置的驱动轴在所述机架(I) 一侧固定连接主动轮(11);
[0008]所述秸杆粉碎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罩壳(43)下方,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滚筒大轴
(12)平行所述驱动轴横向设置于所述罩壳(43)底部,所述滚筒大轴(12) —端固定连接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1)与所述从动轮(13)设置于同侧并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
[0009]所述耩腿(110)上部固定于所述罩壳(43)上方的一根横向方管梁上,下部穿过所述罩壳(43);并位于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后面,
[0010]驱动所述条播器(3)的播种轴(61),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⑴一侧并固定链轮一(511),所述机架⑴两端的轴承座(18)支撑连接驱动所述点播器(2)的过桥二轴(17),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I)的一侧并固定链轮二(512),所述机架(I)底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截传动轴为过桥一轴(514),所述的过桥一轴(514)由机架上固定的轴承座轴承连接支撑,过桥一轴(514)外侧固定连接后地轮(15),内侧固定连接链轮三(513);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轮一(511),所述机架(I)另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连接链轮二(512)。
[0011]所述机架⑴还包括侧板(41)、异型格子粱(441);
[0012]所述机架⑴左右分别竖直设置所述侧板(41),所述罩壳(43)固定在所述侧板(41)之间,所述罩壳(43)延伸至所述侧板前后端;在所述罩壳(43)的上方,所述侧板
(41)之间前后水平横向固定有两根截面为矩形的方管梁,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421)截面横向设置,后端所述的方管梁二(422)截面纵向设置,所述罩壳(43)顶面与所述方管梁一 (421)底面焊接,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421)固定拖拉机牵引支架(53)后端,所述耩腿(110)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后端所述方管梁二(422)上;
[0013]所述罩壳(43)内侧横向固定设置有多片定刀(44),所述滚筒大轴(12)上螺旋固定排布有弯甩刀座(46),所述弯甩刀座(46)固定弯甩刀并与所述定刀(44)配合设置;
[0014]所述侧板(41)之间、罩壳(43)上方固定的异型格子粱,所述异型格子粱(441)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异型格子粱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上横梁(45)、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之间均布固定有3到4根竖梁,所述异型格子粱(441)后端面横向固定设置有一根后横梁(46);
[0015]所述点播器(2)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上;所述过桥二轴(17)上并排套接多个角型座(171),所述角型座(171)为角钢形,所述角型座(171) —侧面设置有通孔并套接有轴承,该轴承与所述过桥二轴(17)套接,所述角型座(171)另外一侧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孔,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后横梁(46)上,所述角型座(171)上固定设置有涨紧轮(48);
[0016]所述后端方管梁二(422)前后对应夹持垂直设置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相互平行两两对应设置四个通孔,将所述耩腿
(110)夹在上下平行的两个U型管卡内并穿过该通孔螺栓固定将所述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耩腿(110)固定在所述后端方管梁二(422)上,所述槽卡板(116)下方延伸有条形的加强筋(112),所述耩腿(110)上方为漏斗型的进料口(111),所述进料口
(111)下方套接有靴式中空的开沟器(I14),所述进料口下部设置有顶丝(113)锁紧套入的所述开沟器(114)
[0017]所述后地轮(15)上设置有减震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采用弹簧缓冲。
[0018]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横向设置涨紧轮(48),所述过桥一轴(514),过桥二轴
(17)与所述后地轮(15)传动连接一侧设置有涨紧轮(48)。
[0019]所述条播器与所述耩腿之间通过接种斗(31)、排种管(32)连接,所述接种斗
(31)上端与所述条播器(3)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下端通过排种管(32)与所述耩腿(110)的进料口端连通。
[0020]所述罩壳(43)前端左右对称向前伸出一段纵向方管(471),所述纵向方管(471)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向方管座(472),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套接有地轮支柱(473),所述地轮支柱(473)垂直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定位孔并通过圆柱销穿接该通孔,所述地轮支柱(473)近地端设置有并排的两个前地轮(47);在所述的纵向方管(471)之间设置平行的左右牵引支座,其前端固定所述的拖拉机牵引支架
(53)前端。
[0021]所述耩腿下部与所述弯甩刀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左右。
[0022]所述点播器(2)为勺式点播器或指夹式点播器。
[0023]所述点播器与所述上横梁(45)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所述连接座前后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竖直设置的四方板(611),所述前后四方板(611)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左右两两平行并相互对应的四个通孔,所述前后四方板之间焊接竖直的方管(62),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置于所述方管¢2)两侧,所述点播器(2)与后四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四方板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别通过竖置的U型管卡插接并用螺母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
[0024]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0025]1.通过对播种、施肥、破碎秸杆几种机械传动和结构的有机结合,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0026]2.不但可以进行点播,还可以通过后排的条播机还可以进行条播的农业生产。
[0027]3.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
[002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侧视图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发明的地轮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发明的耩腿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架后侧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发明的过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点播器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
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36]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发明本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0037]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1、点播器2,所述机架I中部横向固定设置罩壳43将所述机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罩壳43前端固定设置有拖拉机牵引支架53、前地轮47 ;
[0038]所述点播机还包括条播器3、秸杆粉碎机构、耩腿110、后地轮15 ;所述条播器3、点播器2位于所述的罩壳上部;所述条播器3沿所述机架I横向排列固定有多个,每个条播器3出料口均插入下部对应设置的一个固定于所述机架I上的中空的所述耩腿110内,平行所述的条播器3设置一排所述的点播器2,且每个所述的点播器2对应设置在每个相隔的所述条播器3位置的前面,所述点播器2的出料口汇入后面对应设置的所述条播器3下方的所述耩腿110内,所述条播器3顶端横向固定有种肥箱19,所述种肥箱19与每个所述条播器3的进料口连通,并通过插板封闭;
[0039]所述罩壳43前端的机架I上设置有变速箱60,所述变速箱60通过横向设置的驱动轴在所述机架I 一侧固定连接主动轮11 ;
[0040]所述秸杆粉碎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罩壳43下方,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滚筒大轴12平行所述驱动轴横向设置于所述罩壳43底部,所述滚筒大轴12—端固定连接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1与所述从动轮13设置于同侧并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
[0041]所述耩腿110上部固定于所述罩壳43上方的一根横向方管梁上,下部穿过所述罩壳43 ;并位于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后面,
[0042]驱动所述条播器3的播种轴61,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I 一侧并固定链轮一 511,所述机架I两端的轴承座18支撑连接驱动所述点播器2的过桥二轴17,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I的一侧并固定链轮二 512,所述机架I底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截传动轴为过桥一轴514,所述的过桥一轴514由机架上固定的轴承座轴承连接支撑,过桥一轴514外侧固定连接后地轮15,内侧固定连接链轮三513 ;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轮一511,所述机架I另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连接链轮二 512。
[0043]所述机架I还包括侧板41、异型格子粱441 ;
[0044]所述机架I左右分别竖直设置所述侧板41,所述罩壳43固定在所述侧板41之间,所述罩壳43延伸至所述侧板前后端;在所述罩壳43的上方,所述侧板41之间前后水平横向固定有两根截面为矩形的方管梁,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 421截面横向设置,后端所述的方管梁二 422截面纵向设置,所述罩壳43顶面与所述方管梁一 421底面焊接,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 421固定拖拉机牵引支架53后端,所述耩腿110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后端所述方管梁二 422上;
[0045]所述罩壳43内侧横向固定设置有多片定刀44,所述滚筒大轴12上螺旋固定排布有弯甩刀座46,所述弯甩刀座46固定弯甩刀并与所述定刀44配合设置;
[0046]所述侧板41之间、罩壳43上方固定的异型格子粱,所述异型格子粱441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异型格子粱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上横梁45、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之间均布固定有3到4根竖梁,所述异型格子粱441后端面横向固定设置有一根后横梁46 ;
[0047]所述点播器2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上;所述过桥二轴17上并排套接多个角型座171,所述角型座171为角钢形,所述角型座171 —侧面设置有通孔并套接有轴承,该轴承与所述过桥二轴17套接,所述角型座171另外一侧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孔,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后横梁46上,所述角型座171上固定设置有涨紧轮48 ;
[0048]所述后端方管梁二 422前后对应夹持垂直设置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相互平行两两对应设置四个通孔,将所述耩腿110夹在上下平行的两个U型管卡内并穿过该通孔螺栓固定将所述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耩腿110固定在所述后端方管梁二 422上,所述槽卡板116下方延伸有条形的加强筋112,所述耩腿110上方为漏斗型的进料口 111,所述进料口 111下方套接有靴式中空的开沟器114,所述进料口下部设置有顶丝113锁紧套入的所述开沟器114 ;
[0049]所述后地轮15上设置有减震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采用弹簧缓冲。
[0050]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横向设置涨紧轮48,所述过桥一轴514,过桥二轴17与所述后地轮15传动连接一侧设置有涨紧轮48。
[0051]所述条播器与所述耩腿之间通过接种斗31、排种管32连接,所述接种斗31上端与所述条播器3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下端通过排种管32与所述耩腿110的进料口端连通。
[0052]所述罩壳43前端左右对称向前伸出一段纵向方管471,所述纵向方管471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向方管座472,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套接有地轮支柱473,所述地轮支柱473垂直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定位孔并通过圆柱销穿接该通孔,所述地轮支柱473近地端设置有并排的两个前地轮47 ;在所述的纵向方管471之间设置平行的左右牵引支座,其前端固定所述的拖拉机牵引支架53前端。
[0053]所述耩腿下部与所述弯甩刀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左右。
[0054]所述点播器2为勺式点播器或指夹式点播器。
[0055]所述点播器与所述上横梁45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所述连接座前后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竖直设置的四方板611,所述前后四方板611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左右两两平行并相互对应的四个通孔,所述前后四方板之间焊接竖直的方管62,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置于所述方管62两侧,所述点播器2与后四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四方板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别通过竖置的U型管卡插接并用螺母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
[0056]所述前地轮可以根据地势的不同通过地轮支柱上的通孔来调节高度,一根地轮支柱两个并排设置的地轮使得整个设备更加平稳、不下沉,转动更加灵活。
[0057]所述滚筒大轴通过转动卷起地面的秸杆,与所述定刀相互交叉,切断秸杆,并通过此种方式多次搅动、切断、揉搓将秸杆彻底粉碎,粉碎后的秸杆通过搅动的离心力,抛撒到点播机的设备后方,所述的耩腿的固定安装部件均设置与所述罩壳上方,所述耩腿的下方穿过所述的罩壳,目的是通过使得粉碎后的秸杆在抛撒时不宜堵塞在所述的耩腿上,U型管卡的固定方式确保了所述耩腿在固定后不歪斜。
[0058]另外,所述耩腿与所述的弯甩刀之间的距离一般设置在15毫米左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处的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对秸杆的粉碎。
[0059]所述异型格子粱44为长方体桁架结构,以及所述的上横梁、下横梁,纵梁、横梁形成了框架结构,所述3-4根竖直设置的竖梁确保了所述异型格子粱44的刚性与强度,在使用时设备不会有晃动与变形。
[0060]其传动方式如下:
[0061]首先设置于罩壳前方的变向减速器将从拖拉机连接杆连接的拖拉机上的动力传动到所述主动轮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由带传动将动力传送到滚筒大轴上,通过所述滚筒大轴的转动将地表面的秸杆通过上面的螺旋排布的弯甩刀,与所述定刀配合粉碎秸杆,所述机架一侧的所述地轮通过所述过桥一轴将与地面滚动时的动力传动到所述链轮轮盘上,所述过桥一轴上的涨紧轮对其进行张紧调节,所述链轮轮盘通过链传动到所述的过桥二轴上,过桥二轴上通过固定的所述轮盘与所述点播器上的轮盘通过链传动,所述种肥箱一侧的链轮则与所述另一侧链轮通过链传动,此处的链轮带动所述的条播机进行条播,可以通过插板实现种肥箱对所述耩腿输送种肥,实现播种、施肥的功能。
[0062]所述后地轮上设置有减震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采用弹簧缓冲产生上下浮动,浮动后的地轮与地面的贴合更加良好。防止在耕作过程所述后地轮与地面脱离导致动力无法上传的问题。
[0063]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0064]常规状态下的所述点播器2 —般有一个空挡,另外还有I到6的6个档位,根据农艺要求任意调节到所需要的播量。通过所述
的点播器2实现点播的功能。上方的种肥箱根据具体的要求内装肥料或种子。
[0065]点播玉米时,将指夹式点播器2调到需要的播量,通过条播器3调整到大槽轮的位置,将小槽轮关闭,大槽轮打开,关闭和所述点播器共用的耩腿的条播器,所述的种肥箱内盛放肥料,所述的条播器将肥料播撒在玉米行备垄里,点播器进行点播作业。实现了播种与施肥同时工作的农艺要求。
[0066]条播黄豆时,不需要进行施肥,此时关闭所有点播器,将条播器调整到小槽轮位置,大槽轮全部关闭。此时的条播器对黄豆进行条播,所述的种肥箱盛放黄豆种,起到了“一箱两用”的作用。
[0067]秸杆粉碎在此过程中,相继进行,从而完成粉碎、点播、条播、施肥四种功能的有机彡口口 O
【主权项】
1.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I)、点播器(2),所述机架(I)中部横向固定设置罩壳(43)将所述机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罩壳(43)前端固定设置有拖拉机牵引支架(53)、前地轮(47);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播机还包括条播器(3)、秸杆粉碎机构、耩腿(110)、后地轮(15);所述条播器(3)、点播器(2)位于所述的罩壳上部;所述条播器(3)沿所述机架(I)横向排列固定有多个,每个条播器(3)出料口均插入下部对应设置的一个固定于所述机架(I)上的中空的所述耩腿(110)内,平行所述的条播器(3)设置一排所述的点播器(2),且每个所述的点播器(2)对应设置在每个相隔的所述条播器(3)位置的前面,所述点播器(2)的出料口汇入后面对应设置的所述条播器(3)下方的所述耩腿(110)内,所述条播器(3)顶端横向固定有种肥箱(19),所述种肥箱(19)与每个所述条播器(3)的进料口连通,并通过插板封闭; 所述罩壳(43)前端的机架(I)上设置有变速箱(60),所述变速箱¢0)通过横向设置的驱动轴在所述机架(I) 一侧固定连接主动轮(11); 所述秸杆粉碎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罩壳(43)下方,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滚筒大轴(12)平行所述驱动轴横向设置于所述罩壳(43)底部,所述滚筒大轴(12) —端固定连接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1)与所述从动轮(13)设置于同侧并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 所述耩腿(110)上部固定于所述罩壳(43)上方的一根横向方管梁上,下部穿过所述罩壳(43);并位于所述秸杆粉碎机构的后面, 驱动所述条播器(3)的播种轴(61),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I) 一侧并固定链轮一(511),所述机架⑴两端的轴承座(18)支撑连接驱动所述点播器(2)的过桥二轴(17),其一端伸出所述机架(I)的一侧并固定链轮二(512),所述机架(I)底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截传动轴为过桥一轴(514),所述的过桥一轴(514)由机架上固定的轴承座轴承连接支撑,过桥一轴(514)外侧固定连接后地轮(15),内侧固定连接链轮三(513);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轮一(511),所述机架(I)另一侧所述的链轮三(513)连接链轮二(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还包括侧板(41)、异型格子粱(441); 所述机架(I)左右分别竖直设置所述侧板(41),所述罩壳(43)固定在所述侧板(41)之间,所述罩壳(43)延伸至所述侧板前后端;在所述罩壳(43)的上方,所述侧板(41)之间前后水平横向固定有两根截面为矩形的方管梁,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421)截面横向设置,后端所述的方管梁二(422)截面纵向设置,所述罩壳(43)顶面与所述方管梁一(421)底面焊接,前端所述的方管梁一(421)固定拖拉机牵引支架(53)后端,所述耩腿(110)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后端所述方管梁二(422)上; 所述罩壳(43)内侧横向固定设置有多片定刀(44),所述滚筒大轴(12)上螺旋固定排布有弯甩刀座(46),所述弯甩刀座(46)固定弯甩刀并与所述定刀(44)配合设置; 所述侧板(41)之间、罩壳(43)上方固定的异型格子粱,所述异型格子粱(441)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异型格子粱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上下相互平行的上横梁(45)、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之间均布固定有3到4根竖梁,所述异型格子粱(441)后端面横向固定设置有一根后横梁(46); 所述点播器(2)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上;所述过桥二轴(17)上并排套接多个角型座(171),所述角型座(171)为角钢形,所述角型座(171) —侧面设置有通孔并套接有轴承,该轴承与所述过桥二轴(17)套接,所述角型座(171)另外一侧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孔,通过U型管卡固定在所述后横梁(46)上,所述角型座(171)上固定设置有涨紧轮(48); 所述后端方管梁二(422)前后对应夹持垂直设置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相互平行两两对应设置四个通孔,将所述耩腿(110)夹在上下平行的两个U型管卡内并穿过该通孔螺栓固定将所述的槽卡板(116)与四方压板(115)、所述耩腿(110)固定在所述后端方管梁二(422)上,所述槽卡板(116)下方延伸有条形的加强筋(112),所述耩腿(110)上方为漏斗型的进料口(111),所述进料口(111)下方套接有靴式中空的开沟器(114),所述进料口下部设置有顶丝(113)锁紧套入的所述开沟器(114)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轮(15)上设置有减震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采用弹簧缓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横向设置涨紧轮(48),所述过桥一轴(514),过桥二轴(17)与所述后地轮(15)传动连接一侧设置有涨紧轮(4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播器与所述耩腿之间通过接种斗(31)、排种管(32)连接,所述接种斗(31)上端与所述条播器(3)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下端通过排种管(32)与所述耩腿(110)的进料口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43)前端左右对称向前伸出一段纵向方管(471),所述纵向方管(471)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竖向方管座(472),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套接有地轮支柱(473),所述地轮支柱(473)垂直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竖向方管座(472)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定位孔并通过圆柱开口销穿接该通孔,所述地轮支柱(473)近地端设置有并排的两个前地轮(47);在所述的纵向方管(471)之间设置平行的左右牵引支座,其前端固定所述的拖拉机牵引支架(53)前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耩腿下部与所述弯甩刀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播器(2)为勺式点播器或指夹式点播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播器与所述上横梁(45)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所述连接座前后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竖直设置的四方板(611),所述前后四方板(611)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左右两两平行并相互对应的四个通孔,所述前后四方板之间焊接竖直的方管(62),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置于所述方管(62)两侧,所述点播器(2)与后四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前四方板所述左右两组通孔分别通过竖置的U型管卡插接并用螺母固定在所述上横梁(45)。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点播机,沿所述机架横向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机架下部横向设置有滚筒大轴,所述左右侧的地轮传动轴一端分别与所述机架上方的链轮配合,所述横向设置的点播机平行并排设置一台或多台条播机,所述条播机上方设置有种肥箱,所述点播机和条播机下方的出料口汇入与其对应设置的耩腿上方的进料口中,通过对播种、施肥、破碎秸秆几种机械传动和结构的有机结合,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来解决播种、施肥、破碎秸秆无法采用一种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问题。
【IPC分类】A01C7/06, A01D82/00
【公开号】CN104904382
【申请号】CN201510367469
【发明人】廖玄
【申请人】宿州市科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