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草莓种植过程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红蜘蛛、二斑叶螨、花蓟马、蚜虫等。其中:以白粉病、根腐病、红蜘蛛、二斑叶螨、花蓟为害严重,
[0003]白粉病病棚率接近100 %,病株率常达60 %以上,生产损失10 %?30 % ;根腐病一般发病率5%?15%,严重棚室可达50%以上甚至全部毁灭;红蜘蛛、二斑叶螨、花蓟马发生普遍,估计损失10%?20%。
[0004]化学药剂防治是目前草莓病虫防控的主要措施,据调查草莓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达数十种。由于草莓生长周期长,匍匐生长,病虫为害严重,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目前登记用于防治草莓病虫的有效药剂种类极少,果实鲜食,不便彻底清洗,鲜食草莓的农药残留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等化学合成物的有机草莓更是广大消费者追求的优质草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减少草莓种植过程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食品安全。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控:
[0008](I)播种前苗床消毒:用石灰对苗床中的土壤进行消毒;采用富砸育苗基质,母株定植株行距60 X 120厘米,育苗基质覆盖厚度15厘米;所述育苗基质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肥10?12份、尿素3?8份、蚯蚓粪50?80份、海藻粉2.5?3份、芦荟粉4?5份、草乌粉5?7份、偏硅酸钠2?3份、明矾粉I?3份、氢氧化铁3?4份、6?苄基氨基嘌呤0.5?0.7份、羧甲基纤维素0.8?I份、五水硫酸铜1.1?1.3份、七水硫酸锌1.3?1.5份、钼酸铵1.0?1.2份、硫酸锰0.7?0.8份、硫酸锌1.0?1.2份和500?600份消毒土壤。
[0009](2)苗期病虫害的生物防控: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选用中草药防治虫害;
[0010](3)种苗蘸根处理:草莓种苗在定植前,种苗根部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15min ;
[0011]2)定植前棚室中病虫害防控:
[0012](I)棚室的物理防控:草莓种苗定植前在棚室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防虫网,隔离外界害虫;
[0013](2)棚室内部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采用硫磺熏蒸法对棚室内部进行消毒;
[0014](3)棚室土壤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用熟石灰或石膏对棚室中的土壤进行消毒;
[0015]3)种苗定植后病虫害防控:
[0016](I)草莓种苗定植后在棚室内挂设诱虫色板诱杀害虫,并设置硫磺熏蒸器进行硫磺熏蒸预防病害;
[0017](2)草莓生长期选用植物原料防虫液进行防虫;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的:丁香6?7份、花椒9?10份、白茅根8?10份、韭菜3?4份、大蒜7?9份、黄连12?15份、薰衣草8?15份、大黄8?10份、洋葱12?14份、生姜7?9份、生地2?5份、桔梗8?9份、连翘13?15份;
[0018](3)草莓生长期选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病害,其具体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及硝化细菌的发酵液。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0]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进一步,所述育苗基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1]步骤I)制备蚯蚓粪,采用蚯蚓消解牛粪生产蚯蚓粪,选择一块水分含量为70%?75%的长方型地块,宽2?5m、长30?50m,在四周开挖深40?50cm、宽30?40cm的排水沟,建造纟丘顿生物处理床,然后堆放高15?20cm、宽25?35cm、长2?3m的长条垛状牛粪,每条垛相隔10?15cm,覆盖3?5cm厚的蚯蚓原生活基质,然后接种蚯蚓,投入量为0.4?
0.5kg/m2,通过遮阳或覆膜使温度控制在20?30°C,定期观察物料的理化性状,待牛粪被蚯蚓充分消解后,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采集蚯蚓粪;
[0022]步骤(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海藻粉、芦荟粉、草乌粉、偏硅酸钠、明矾粉加适量水混合,加热至75?80°C,保温15分钟,研磨成浆料,再加入磷肥、尿素、步骤(I)制备的蚯蚓粪,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备用。
[0023]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进一步,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比例称取丁香、花椒、白茅根、韭菜、大蒜、黄连、薰衣草、大黄、洋葱、生姜、生地、桔梗及连翘混合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得到浸提液,提取温度为80?85°C,将浸提液浓缩即制备得到植物原料防虫液
[0024]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进一步,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25]乳酸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于Ikg水中加入红糖0.5?0.8kg制成溶液,,以2%接种量加入乳酸菌菌种,于厌氧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8?35°C,发酵时间3?7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发酵罐密闭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糖蜜10%,氨基酸0.1%?0.5%,维生素0.05% ■ 1%控制发酵温度33?38°C,发酵时间3?7天,接种量5%?10%,发酵期间不断加入糖蜜,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pH为4.2时,停止发酵;
[0026]酵母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酵母菌中接种到菌种扩大发酵液中,发酵液的配方为:50g/L,尿素(NH4)2SO41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g/L, FeSO40.lg/L,酵母膏0.5g/L,孟加拉红0.03g/L,pH4.5?5.0,于好气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2?3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好气发酵罐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黄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3?5天,接种量5%?10%,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葡萄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27]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 %,酵母浸出物0.5 %,氯化钠I %,自然pH,置于种子发酵罐中37 °C培养I?2天后,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I %,蛋白胨I %,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钠0.2 %,于自然pH,接种量5 %?10 %,温度35?37°C,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蔗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28]光合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光合细菌接种至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基本配方为=CaCL2 0.3g,MgSO4.7Η20 0.5g,酵母膏 3g,蛋白胨 3g,蒸馏水 1000ml,调整 pH 6.8,于培养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5000LX,下培养3天,之后于好气发酵罐中以15%的接种量,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5000LX,pH:7.5?8.5条件下培养,发酵过程中定期测定PH并用150g/L硫代硫酸钠来中和发酵液,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29]放线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菌种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GA)中,主要成分为:可溶性淀粉 20g,KN031g,K2HP040.5g,MgS04.7H20 0.5g,NaCl 0.5g,FeS04.7H20 0.0lg,pH = 7.4?7.6,水1000ml扩大培养,之后于相同培养基以5%?10%
的接种量于好气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0?7.6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30]硝化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硝化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硫酸钱0.5g,氯化钠0.3g,硫酸亚铁0.03g,磷酸二氢钠Ig,硫酸镁0.03g,CaCl2 7.5g,蒸饱水1000ml,于pH 7.5?8.0,温度28?30°C条件下扩大培养3天,之后以5%?10%的接种量于相同培养基好气大型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5?8.0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31]所述乳酸菌发酵液、酵母菌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光合细菌发酵液、放线菌发酵液及硝化细菌发酵液的重量份比例为1:1.2:4:3.5:2.2:2.5。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各个环节,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显著增加草莓的产量,并提高草莓口感与草莓香气,即保证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又保证了草莓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本发明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I)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控:
[0037](I)播种前苗床消毒:用石灰对苗床中的土壤进行消毒;采用富砸育苗基质,母株定植株行距60X 120厘米,育苗基质覆盖厚度15厘米;所述育苗基质有以下重量kg的原料组成:磷肥10g、尿素3kg、蚯蚓粪50kg、海藻粉2.5kg、芦荟粉4kg、草乌粉5kg、偏硅酸钠2kg、明帆粉1kg、氢氧化铁3kg、6?节基氨基嘌呤0.5kg、羧甲基纤维素0.8kg、五水硫酸铜1.1kg、七水硫酸锌1.3kg、钼酸钱1.0kg、硫酸猛0.7kg、硫酸锌1.0kg和500kg消毒土壤。
[0038]所述育苗基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39]制备蚯蚓粪,采用蚯蚓消解牛粪生产蚯蚓粪,选择一块水分含量为75%的长方型地块,宽2m、长30m,在四周开挖深40cm、宽30cm的排水沟,建造蚯蚓生物处理床,然后堆放高15cm、宽25cm、长2m的长条垛状牛粪,每条垛相隔10cm,覆盖3cm厚的蚯蚓原生活基质,然后接种蚯蚓,投入量为0.4kg/m2,通过遮阳或覆膜使温度控制在20?30°C,定期观察物料的理化性状,待牛粪被蚯蚓充分消解后,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采集蚯蚓粪;
[0040]按组成原料的重量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海藻粉、芦荟粉、草乌粉、偏硅酸钠、明矾粉加适量水混合,加热至75°C,保温15分钟,研磨成浆料,再加入磷肥、尿素、上述制备的蚯蚓粪,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备用。
[0041](2)苗期病虫害的生物防控: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选用中草药防治虫害;
[0042](3)种苗蘸根处理:草莓种苗在定植前,种苗根部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15min ;
[0043]2)定植前棚室中病虫害防控:
[0044](I)棚室的物理防控:草莓种苗定植前在棚室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防虫网,隔离外界害虫;
[0045](2)棚室内部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采用硫磺熏蒸法对棚室内部进行消毒;
[0046](3)棚室土壤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用熟石灰或石膏对棚室中的土壤进行消毒;
[0047]3)种苗定植后病虫害防控:
[0048](I)草莓种苗定植后在棚室内挂设诱虫色板诱杀害虫,并设置硫磺熏蒸器进行硫磺熏蒸预防病害;
[0049](2)草莓生长期选用植物原料防虫液进行防虫;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由以下重量kg原料组成的:丁香6kg、花椒9kg、白茅根8kg、韭菜3kg、大蒜7kg、黄连12kg、薰衣草8kg、大黄8kg、洋葱12kg、生姜7kg、生地2kg、桔梗8kg、连翘13kg ;按照比例称取丁香、花椒、白茅根、韭菜、大蒜、黄连、薰衣草、大黄、洋葱、生姜、生地、桔梗及连翘混合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得到浸提液,提取温度为85°C,将浸提液浓缩即制备得到植物原料防虫液。
[0050](3)草莓生长期选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病害,其具体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及硝化细菌的发酵液。
[0051]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52]乳酸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于Ikg水中加入红糖0.5kg制成溶液,以2%接种量加入乳酸菌菌种,于厌氧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8?35°C,发酵时间3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发酵罐密闭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糖蜜10%,氨基酸0.1%,维生素0.05%控制发酵温度33?38°C,发酵时间3天,接种量5%,发酵期间不断加入糖蜜,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pH为4.2时,停止发酵;
[0053]酵母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酵母菌中接种到菌种扩大发酵液中,发酵液的配方为:50g/L,尿素(NH4)2SO41 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 g/L, FeSO40.lg/L,酵母膏0.5g/L,孟加拉红0.03g/L,pH4.5?5.0,于好气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2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好气发酵罐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黄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3天,接种量5%,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葡萄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54]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酵母浸出物0.5%,氯化钠1%,自然pH,置于种子发酵罐中37°C培养2天后,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蛋白胨1%,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钠0.2 %,于自然pH,接种量5 % %,温度35?37°C,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蔗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55]光合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光合细菌接种至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基本配方为=CaCL2 0.3g,MgSO4.7Η20 0.5g,酵母膏 3g,蛋白胨 3g,蒸馏水 1000ml,调整 pH 6.8,于培养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下培养3天,之后于好气发酵罐中以15%的接种量,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pH:7.5条件下培养,发酵过程中定期测定pH并用150g/L硫代硫酸钠来中和发酵液,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56]放线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菌种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GA)中,主要成分为:可溶性淀粉 20g,KN031g,K2HP040.5g,MgS04.7H20 0.5g,NaCl 0.5g,FeS04.7H20 0.0lg,pH = 7.4,水1000ml扩大培养,之后于相同培养基以5%的接种量于好气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0?7.6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57]硝化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硝化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硫酸钱0.5g,氯化钠0.3g,硫酸亚铁0.03g,磷酸二氢钠Ig,硫酸镁0.03g,CaCl27.5g,蒸饱水1000ml,于pH 7.5,温度28?30°C条件下扩大培养3天,之后以5%的接种量于相同培养基好气大型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5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58]所述乳酸菌发酵液、酵母菌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液、光合细菌发酵液、放线菌发酵液及硝化细菌发酵液的重量比例为1:1.2:4:3.5:2.2:2.5。
[0059]实施例2
[0060]本发明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I)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控:
[0062](I)播种前苗床消毒:用石灰对苗床中的土壤进行消毒;采用富砸育苗基质,母株定植株行距60X 120厘米,育苗基质覆盖厚度15厘米;所述育苗基质有以下重量kg的原料组成:磷肥12kg、尿素8kg、蚯蚓粪80kg、海藻粉3kg、芦荟粉5kg、草乌粉7kg、偏硅酸钠3kg、明帆粉3kg、氢氧化铁4kg、6?节基氨基嘌呤0.7kg、羧甲基纤维素1kg、五水硫酸铜1.3kg、七水硫酸锌1.5kg、钼酸钱1.2kg、硫酸猛0.8kg、硫酸锌1.2kg和600kg消毒土壤。
[0063]所述育苗基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64]制备蚯蚓粪,采用蚯蚓消解牛粪生产蚯蚓粪,选择一块水分含量为70% %的长方型地块,宽5m、长50m,在四周开挖深50cm、宽40cm的排水沟,建造蚯蚓生物处理床,然后堆放高20cm、宽35cm、长3m的长条垛状牛粪,每条垛相隔15cm,覆盖5cm厚的蚯蚓原生活基质,然后接种蚯蚓,投入量为0.5kg/m2,通过遮阳或覆膜使温度控制在20?30°C,定期观察物料的理化性状,待牛粪被蚯蚓充分消解后,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采集蚯蚓粪;
[0065]按组成原料的重量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海藻粉、芦荟粉、草乌粉、偏硅酸钠、明矾粉加适量水混合,加热至80°C,保温15分钟,研磨成浆料,再加入磷肥、尿素、上述制备的蚯蚓粪,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备用。
[0066](2)苗期病虫害的生物防控: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选用中草药防治虫害;
[0067](3)种苗蘸根处理:草莓种苗在定植前,种苗根部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15min ;
[0068]2)定植前棚室中病虫害防控:
[0069](I)棚室的物理防控:草莓种苗定植前在棚室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防虫网,隔离外界害虫;
[0070](2)棚室内部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采用硫磺熏蒸法对棚室内部进行消毒;
[0071
](3)棚室土壤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用熟石灰或石膏对棚室中的土壤进行消毒;
[0072]3)种苗定植后病虫害防控:
[0073](I)草莓种苗定植后在棚室内挂设诱虫色板诱杀害虫,并设置硫磺熏蒸器进行硫磺熏蒸预防病害;
[0074](2)草莓生长期选用植物原料防虫液进行防虫;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由以下重量kg原料组成的:丁香7kg、花椒10kg、白茅根10kg、韭菜4kg、大蒜9kg、黄连15kg、薰衣草15kg、大黄10kg、洋葱14kg、生姜9kg、生地5kg、桔梗9kg、连翘15kg ;
[0075]按照比例称取丁香、花椒、白茅根、韭菜、大蒜、黄连、薰衣草、大黄、洋葱、生姜、生地、桔梗及连翘混合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得到浸提液,提取温度为80?85°C,将浸提液浓缩即制备得到植物原料防虫液;
[0076](3)草莓生长期选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病害,其具体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及硝化细菌的发酵液。
[0077]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78]乳酸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于Ikg水中加入红糖0.5?0.8kg制成溶液,,以2%接种量加入乳酸菌菌种,于厌氧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8?35°C,发酵时间7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发酵罐密闭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糖蜜10%,氨基酸
0.5 %,维生素I %控制发酵温度33?38°C,发酵时间7天,接种量5 %?10 %,发酵期间不断加入糖蜜,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pH为4.2时,停止发酵;
[0079]酵母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酵母菌中接种到菌种扩大发酵液中,发酵液的配方为:50g/L,尿素(NH4)2SO41 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 g/L, FeSO40.lg/L,酵母膏0.5g/L,孟加拉红0.03g/L,pH4.5?5.0,于好气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3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好气发酵罐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黄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5天,接种量5%?10%,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葡萄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8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酵母浸出物0.5%,氯化钠1%,自然pH,置于种子发酵罐中37°C培养2天后,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蛋白胨1%,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钠0.2 %,于自然pH,接种量5 %?10 %,温度35?37°C,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蔗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0081]光合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光合细菌接种至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基本配方为:CaCL20.3g,MgSO4.7H20 0.5g,酵母膏 3g,蛋白胨 3g,蒸馏水 1000ml,调整 pH 6.8,于培养温度:25°C?30°C,光照强度:5000LX,下培养3天,之后于好气发酵罐中以15%的接种量,温度25°C?30°C,光照强度:5000LX,pH:8.5条件下培养,发酵过程中定期测定pH并用150g/L硫代硫酸钠来中和发酵液,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82]放线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菌种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GA)中,主要成分为:可溶性淀粉 20g,KN031g,K2HP040.5g,MgS04.7H20 0.5g,NaCl 0.5g,FeS04.7H20 0.0lg,pH = 7.6,水1000ml扩大培养,之后于相同培养基以5%?10%的接种量于好气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0?7.6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83]硝化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硝化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硫酸钱0.5g,氯化钠0.3g,硫酸亚铁0.03g,磷酸二氢钠Ig,硫酸镁0.03g,CaCl27.5g,蒸饱水1000ml,于pH 8.0,温度28?30°C条件下扩大培养3天,之后以5%?10%的接种量于相同培养基好气大型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8.0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0084]所述乳酸菌发酵液、酵母菌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光合细菌发酵液、放线菌发酵液及硝化细菌发酵液的重量比例为1:1.2:4:3.5:2.2:2.5。
[0085]本发明草莓病虫害的防控方法是根据草莓病虫害发生的初始来源和传播途径,并根据草莓生产上常见病虫害,如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发生特点,采用环保无污染的方法处理棚室及土壤,利用物理方法及生物发酵液及植物源药剂对病虫进行防控,,以实现草莓的有机生产。使用本发明设施草莓病虫害的防控方法后,草莓病虫害发生机率明显减少,苗床土壤消毒可将病虫害的发生率由75?85%降低至12%以内,种苗进行蘸根处理可将病虫害的发生率由30 %降至10 %以内,原来有机生产草莓亩产1800公斤左右,用新技术进行生产,亩产2200?2400公斤,草莓增产4.8%?7.4%,亩增收0.73?1.37万元。
[008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r>【主权项】
1.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控: (1)播种前苗床消毒:用石灰对苗床中的土壤进行消毒;采用富砸育苗基质,母株定植株行距60 X 120厘米,育苗基质覆盖厚度15厘米;所述育苗基质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肥10?12份、尿素3?8份、蚯蚓粪50?80份、海藻粉2.5?3份、芦荟粉4?5份、草乌粉5?7份、偏硅酸钠2?3份、明矾粉I?3份、氢氧化铁3?4份、6?苄基氨基嘌呤0.5?0.7份、羧甲基纤维素0.8?I份、五水硫酸铜1.1?1.3份、七水硫酸锌1.3?1.5份、钼酸铵1.0?1.2份、硫酸锰0.7?0.8份、硫酸锌1.0?1.2份和500?600份消毒土壤。 (2)苗期病虫害的生物防控: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选用中草药防治虫害; (3)种苗蘸根处理:草莓种苗在定植前,种苗根部采用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15min ; 2)定植前棚室中病虫害防控: (1)棚室的物理防控:草莓种苗定植前在棚室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防虫网,隔离外界害虫; (2)棚室内部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采用硫磺熏蒸法对棚室内部进行消毒; (3)棚室土壤消毒:草莓种苗定植前用熟石灰或石膏对棚室中的土壤进行消毒; 3)种苗定植后病虫害防控: (1)草莓种苗定植后在棚室内挂设诱虫色板诱杀害虫,并设置硫磺熏蒸器进行硫磺熏蒸预防病害; (2)草莓生长期选用植物原料防虫液进行防虫;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的:丁香6?7份、花椒9?10份、白茅根8?10份、韭菜3?4份、大蒜7?9份、黄连12?15份、薰衣草8?15份、大黄8?10份、洋葱12?14份、生姜7?9份、生地2?5份、桔梗8?9份、连翘13?15份; (3)草莓生长期选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病害,其具体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及硝化细菌的发酵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I)制备蚯蚓粪,采用蚯蚓消解牛粪生产蚯蚓粪,选择一块水分含量为70%?75%的长方型地块,宽2?5m、长30?50m,在四周开挖深40?50cm、宽30?40cm的排水沟,建造艇顿生物处理床,然后堆放高15?20cm、宽25?35cm、长2?3m的长条垛状牛粪,每条垛相隔10?15cm,覆盖3?5cm厚的蚯蚓原生活基质,然后接种蚯蚓,投入量为0.4?0.5kg/m2,通过遮阳或覆膜使温度控制在20?30°C,定期观察物料的理化性状,待牛粪被蚯蚓充分消解后,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采集蚯蚓粪; 步骤(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海藻粉、芦荟粉、草乌粉、偏硅酸钠、明矾粉加适量水混合,加热至75?80°C,保温15分钟,研磨成浆料,再加入磷肥、尿素、步骤(1)制备的蚯蚓粪,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原料防虫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照比例称取丁香、花椒、白茅根、韭菜、大蒜、黄连、薰衣草、大黄、洋葱、生姜、生地、桔梗及连翘混合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得到浸提液,提取温度为80?85°C,将浸提液浓缩即制备得到植物原料防虫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乳酸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于Ikg水中加入红糖0.5?0.8kg制成溶液,,以2%接种量加入乳酸菌菌种,于厌氧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8?35°C,发酵时间3?7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发酵罐密闭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糖蜜10%,氨基酸.0.1 %?0.5%,维生素0.05% -1 %控制发酵温度33?38°C,发酵时间3?7天,接种量5%?10%,发酵期间不断加入糖蜜,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pH为4.2时,停止发酵;酵母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酵母菌中接种到菌种扩大发酵液中,发酵液的配方为:50g/L,尿素(NH4)2SO41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g/L, FeSO40.lg/L,酵母膏.0.5g/L,孟加拉红0.03g/L,pH4.5?5.0,于好气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2?3天,将活化好的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好气发酵罐发酵,二级发酵液配比为:黄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发酵温度25?28°C,发酵时间3?5天,接种量5%?10%,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葡萄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酵母浸出物0.5%,氯化钠1%,自然pH,置于种子发酵罐中37°C培养I?2天后,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蛋白胨1%,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钠.0.2 %,于自然pH,接种量5 %?10 %,温度35?37°C,发酵期间不断加入蔗糖,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时,停止发酵; 光合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光合细菌接种至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基本配方为:CaCL20.3g,MgSO4.7Η200.5g,酵母膏3g,蛋白胨3g,蒸馏水1000ml,调整pH6.8,于培养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5000LX,下培养3天,之后于好气发酵罐中以15%的接种量,温度25°C?30°C,光照强度:2000LX?5000LX,pH:7.5?8.5条件下培养,发酵过程中定期测定pH并用150g/L硫代硫酸钠来中和发酵液,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放线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菌种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GA)中,主要成分为:可溶性淀粉 20g,KN03 lg, K2HP04 0.5g,MgS04.7H200.5g,NaCl0.5g,FeS04.7H200.0lg,pH=7.4?7.6,水1000ml扩大培养,之后于相同培养基以5%?10%的接种量于好气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0?7.6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硝化细菌发酵液的生产方法为:将硝化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硫酸,安0.5g,氯化钠0.3g,硫酸亚铁0.03g,磷酸二氢钠Ig,硫酸镁0.03g,CaCl27.5g,蒸饱水.1000ml,于pH7.5?8.0,温度28?30°C条件下扩大培养3天,之后以5%?10%的接种量于相同培养基好气大型发酵罐中控制温度28?30°C,pH7.5?8.0发酵培养,待菌种浓度达到3亿个/ml以上时,停止发酵; 所述乳酸菌发酵液、酵母菌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光合细菌发酵液、放线菌发酵液及硝化细菌发酵液的重量份比例为1:1.2:4:3.5:2.2:2.5。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控:包括对播种前苗床消毒、苗期病虫害的生物防控、种苗蘸根处理;定植前棚室中病虫害防控包括棚室的物理防控:草莓种苗定植前在棚室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防虫网、棚室内部消毒、棚室土壤消毒;种苗定植后病虫害防控包括草莓种苗定植后在棚室内挂设诱虫色板诱杀害虫,并设置硫磺熏蒸器进行硫磺熏蒸预防病害;草莓生长期选用植物原料防虫液进行防虫、草莓生长期选用复合益生菌发酵液进行生物防治病害。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各个环节,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显著增加草莓的产量,并提高草莓口感与草莓香气,即保证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又保证了草莓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IPC分类】A01G1/00, A01G9/10
【公开号】CN104904471
【申请号】CN201510293334
【发明人】张亚南
【申请人】张亚南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