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桫椤种植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桫椤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桫稷(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桫 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 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 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 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0003]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 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 本南部也有分布。近年出现偷挖桫椤出售现象,使得桫椤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但 是桫椤的人工栽培技术滞后,现已经成为濒危灭绝的植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桫椤的繁殖与移栽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5年以上,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 椤,在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保存;
[0008]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0-12%的次氯酸钠溶液 中浸泡2-3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 浮液,将孢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2-3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 无菌三角瓶中,培养10小时;
[0009]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 1:2:1混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养土填 装在距离盆口 2-3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0010]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 子悬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 上,再在培养土上撒上2-3cm的中砂;
[0011]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50-60 %,温度为20-22°C 和l〇-12°C,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5-10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 植,空气湿度为60 % -80 %,温度不变;
[0012]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0013]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25-35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 中,根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
[0014]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一中避光保存的温度为22-25°C。
[0015]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生物有机肥为甘蔗废渣35%、牛粪35%、稻草 20%、玉米杆10%,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
[0016] 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培养杯的材质为牛皮纸。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 本发明采用无底培养杯进行孢子培养能够有利于形成的幼苗根部茁壮成长,无束 缚;采用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形成的培养土进行种植能够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各类营 养,促使幼苗快速长高;采用在培养土上加中砂能够在浇水更利于水浸透培养土;采用培 养杯一同移植,减少拔根移植时出现断根显现,能提高幼苗移种后的成活率,所采用的培养 杯使用牛皮纸制成,能够在种植时被腐化作为营养物质继续提供营养物质给桫椤吸收,一 举两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理 解,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 实施例1 :
[0021]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
[0022]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5年,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椤,在 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在温度为22°C保存;
[0024]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 泡2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2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将孢 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2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无菌三角瓶 中,培养10小时;
[0025]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由甘蔗废渣35%、牛粪35%、稻草20%、玉米 杆10%,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1:2:1混 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牛皮纸制作成的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 养土填装在距离盆口 2-3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0026]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 子悬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 上,再在培养土上撒上2cm的中砂;
[0027]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50%,温度为20°C和10°C, 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5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植,空气湿度为 60%,温度不变;
[0028]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0029]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25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中, 根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
[0030] 实施例2 :
[0031]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6年,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椤,在 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在温度为25°C保存;
[0033]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 泡3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将孢 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3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无菌三角瓶 中,培养10小时;
[0034]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由甘蔗废渣35%、牛粪35%、稻草20%、玉米 杆10%,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1:2:1混 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牛皮纸制作成的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 养土填装在距离盆口 3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0035]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 子悬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 上,再在培养土上撒上3cm的中 砂;
[0036]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60%,温度为22°C和12°C, 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10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植,空气湿度为 80%,温度不变;
[0037]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0038]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35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中, 根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
[0039] 实施例3 :
[0040]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7年,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椤,在 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在温度为23°C保存;
[0042]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 泡2. 5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2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将 孢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2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无菌三角 瓶中,培养10小时;
[0043]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由甘蔗废渣35%、牛粪35%、稻草20%、玉米 杆10%,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1:2:1混 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牛皮纸制作成的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 养土填装在距离盆口 3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0044]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 子悬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 上,再在培养土上撒上3cm的中砂;
[0045]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55%,温度为21 °C和11 °C, 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6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植,空气湿度为 65%,温度不变;
[0046]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0047]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30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中, 根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
[0048] 实施例4 :
[0049]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8年,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椤,在 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在温度为24°C保存;
[0051]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 泡2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将孢 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2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无菌三角瓶 中,培养10小时;
[0052]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由甘蔗废渣35%、牛粪35%、稻草20%、玉米 杆10%,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1:2:1混 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牛皮纸制作成的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 养土填装在距离盆口 2. 5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0053]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 子悬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 上,再在培养土上撒上2. 5cm的中砂;
[0054]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58%,温度为21°C和10°C, 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9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植,空气湿度为 70%,温度不变;
[0055]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0056]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32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中, 根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
[0057] 采用实施例1-4的方法各进行30株栽培,种植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分别记 录株高、成苗棵数。
[0058] 表1应用实施例生长情况就表
[0059]
[0060] 上表数据说明栽培过程成苗棵数多,说明成苗率高;株高增长快。
【主权项】
1. 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孢子采集:选取种植5年以上,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成熟、孢子饱满的桫椤,在 8月份采摘成熟的孢子,将采摘好的孢子进行过50目筛后避光保存; 步骤二,孢子消毒:将避光保存的孢子倒入装有浓度为10-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 泡2-3min,然后使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将孢子分装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形成孢子悬浮液, 将孢子悬浮液倒入无菌三角瓶中,再用无菌水冲洗培养皿2-3次,将冲洗液全部倒入无菌 三角瓶中,培养10小时; 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将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按照重量份数比1:2:1混 合成培养土,晒干过100目筛;选用无底营养杯作为播种器皿,将干燥的培养土填装在距离 盆口 2-3cm处,用浸盆的方法对培养土进行充分湿润; 步骤四,播种:将步骤三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三角瓶中的孢子悬 浮液播种后,使用无菌水冲洗三角瓶2次,将冲洗下来的水均匀的喷洒至培养土表面上,再 在培养土上撒上2-3cm的中砂; 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保持大棚空气湿度为50-60%,温度为20-22°C和l〇-12°C,各交换培养12小时,如此循环直至长出的幼苗长5-10cm时,开始进行分盆种植, 空气湿度为60 % -80 %,温度不变; 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 将分盆种植张至高25-35cm时连同培养杯一起按照50X50cm的距离移栽至苗圃中,根 据桫椤的生长情况进行常规病虫害的预防和除草作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桫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避光保存的温度 为 22-2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桫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为甘蔗废渣 35 %、牛粪35 %、稻草20 %、玉米杆10 %,经酵母菌充分发酵熟化而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桫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杯的材质为牛皮纸。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桫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孢子采集;步骤二,孢子消毒;步骤三,准备培养土及播种器皿;步骤四,播种;步骤五,孢子的培养管理与分盆;步骤六,移栽和日常管理。本发明采用无底培养杯进行孢子培养能够有利于形成的幼苗根部茁壮成长,无束缚;采用生物有机肥、塘泥和河沙形成的培养土进行种植能够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促使幼苗快速长高;采用在培养土上加中砂能够在浇水更利于水浸透培养土;采用培养杯一同移植,减少拔根移植时出现断根显现,能提高幼苗移种后的成活率。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4904472
【申请号】CN201510297281
【发明人】韦键
【申请人】韦键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