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0

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林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李树耐瘠、耐旱,特别适宜岩石裸露率高、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易旱 涝的石漠化山区,成为了云贵川等石灰岩山区的重要果树。在李园幼树行间覆盖杂草或秸 杆、间作等是减少石灰岩山区李园地表裸露、保水保肥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
[0003] 而对于李苗的传统繁育方法为:第一年育砧,第二年接芽生长,耗时耗力耗地;如 若采用芽苗栽种,成活率又低。
[0004] 同时,桃树、李树同属蔷薇科,亲缘关系较近,亲和力强,二者嫁接后,容易产生愈 伤组织,所得嫁接苗健壮,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毛桃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旱、耐瘠。因此,有 研究者从此特征出发,选取桃树和李树进行嫁接,无性繁育李苗,使获得的李苗既具有毛桃 的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旱、耐瘠的特征,又具有李树的特征,进而使获得的李苗健壮,抗逆 性强,成活率较高;如唐令军在其《桃李苗的培育技术》一文中公开了李苗的繁育方法,包括 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步骤,其具体步骤是:采回毛桃并处理、贮藏至11-12月份后进行播种, 播种前将苗圃地选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水田。先将圃地深翻数次、整平耙碎、开沟筑 畦,畦宽1. 2m,畦间40cm。每666. 7平方米用腐热的厩肥500kg,加过磷酸钙100kg堆怄混 合后,均匀地撒施在畦面上,用钉耙将肥、土充分拌匀,整平畦面即可播种。播种前,将贮藏 的种子冲洗干净并用清水浸种24小时以上,浸种时去除浮在水面的劣质种。最好是将大小 一致的种子拣出,分批浸种,然后再浸人20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液中消毒1小时,来预 防流腔病、根癌病等,消毒后,捞出浙干。采用直播法播种:从畦的一头开横沟,将种子平放 于沟中,间距8cm左右,并用第二条沟的土覆盖上一沟的种子,沟距掌握在18cm左右,播完 后每666. 7平方米用72%都尔乳油100~150ml喷撒在畦面可有效地防除杂草。然后缓慢 放水浸润1小时后,再缓缓排出水。待到3月上旬时,小苗陆续出土,在幼苗开始展叶时应 防止地老虎对砧木苗的危害,并加强中耕除草,适当增施有机复合肥,剪除砧木上的分枝并 捕心,使之尽快加粗生长。在嫁接时,将薄膜裁成宽2cm、长20cm的短条,将薄膜条叠起来在 中央开一个火柴头大小的孔,选取李树绿枝芽,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进行嫁接,并且5月中旬 至6月初是嫁接的最佳时期。嫁接时在砧木距地面10~15cm处选光滑面斜削一刀,深度 大约5mm,达到木质部,再在离第一刀的深处以上1.2cm处削第二刀,切口呈舌状。左手倒握 接穗,右手持刀从芽的上方5mm处进刀至芽的下方5~6mm处,取出刀再斜削一刀,斜削面 呈45°,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嵌人切口内,再用事先准备好的薄膜条包扎接口即可。嫁接没 有对砧木苗的处理和选绿枝芽作为接穗,使得嫁接苗的成活率难以得到保障,抗逆性较弱, 产量低,得到的果实清脆、甜香度较差,影响李树种植户的收入;同时,采用单独选取苗圃地 进行嫁接育苗,没有使得现有的李树林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加大了劳动力的投入,提 高了李树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0005] 为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当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劳动力投入 较大,农业生产成本高的角度来考虑,在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质量较优,利润较高的前 提下,从以"投入最少的劳动力、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占用最少的土地,进行多层次立体培 育果苗,使苗木大幅度地覆盖土地表面积,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土流失的情况下,生产出较多 的农产品"为目的出发,对李苗的繁育方法提供出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育苗的李树林间 育苗方法,该方法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地表裸露率、缩短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成活率 和抗逆性,使得果苗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旱、耐瘠,进而减少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投入率的李 树林间育苗方法等特点。
[0007]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苗圃地选取与预处理:在1~3年生尚未进入丰产期、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排 水良好、李树行间裸露率较高的李园,使得李树林间的裸露率较高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降低了土地裸露率,进一步的降低了水土流失率,保护了生态环境;采用敌克松进行土壤消 毒,排除了砧木育苗时的病虫妨害、提高了嫁接育苗的成活率;对土壤采用微耕机深翻,并 去除杂草杂物,平整耙细土地,使土壤匀、细、平;选取在李园林间整畦;
[0010] (2)砧木栽种与培育:每年的10月初,选取当年采收的毛桃核作为砧木种子,并用 多菌灵溶液对种子杀菌消毒,确保病菌的不带入,降低病虫妨害率,提高了育苗成活率;10 月下旬开沟条播,并覆土覆盖厚度为2~5cm后,再用稻草覆盖厚度为1-2cm后,烧水保湿, 有利于促进砧木种子的萌发,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次年2月份,毛桃出芽前,采用百 草枯除草;3月下旬浇一次透水,当有10%的小苗出土时,及时撤去稻草,当小苗长到10~ 15cm时,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并喷洒叶面肥,可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木猝倒病,促进苗木生 长;当苗木长到30cm高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打顶,每20~30天用高效氯氰菊脂、甲基托布 津喷洒,每27~32天追施1次复合肥,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待到 7~9月,毛桃实生苗地径达0. 8~1. 5cm,将桃砧留20-30cm短截,并彻底清除苗圃行间 杂草后,进行李苗嫁接;
[0011] (3)嫁接:选取直径0.5~0.8cm的当年生木质化李树枝条作接穗,剪下接穗12~ 15cm,随即抹去叶子,100条绑扎成一捆,放于水桶中,并用水淹没枝条下端10cm,置于阴凉 处备用,确保了接穗枝条不失水,提高了嫁接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选取砧木,在砧木高 度10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1. 5~2. 5cm,并将砧木上 部多余部分斜切除;选取穗条,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保留1个芽, 长度约1-2cm,上部反向斜切;将穗条剥去皮质部分,紧贴砧木剥皮部分,选用0. 02cm厚度 的聚乙烯薄膜条绑实,不让伤口暴露即可;有利于嫁接接口的绑缚,防止水分流失,以利创 口部分加快愈合,加快形成愈伤组织;当新梢长达28~32cm时,留24~26cm去顶,所发侧 枝也留24~26cm去顶,培育至冬季;
[0012] (4)移栽:选取在嫁接当年的11月份采挖,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5~20cm, 主根留5cm、须根留10~15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并置于隐蔽无风处进行包装即可,保证了 水分难以流失,提高了嫁接的成活率,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0013]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土壤中的病菌杀死,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所述的敌 克松的浓度为2. 5-3. 5%的粉剂。
[0014] 进一步的,为了使土壤中的病菌能够被充分的杀灭,降低病虫的妨害,所述的深翻 的次数为2-3次,深度为25~30cm。
[0015]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培育的李苗能够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和水分的吸收,所述的 李园林间整畦为在李园林间的正中央,按照东西方向与李园林间平行,厢口 120cm、沟宽30 cm、沟深20cm整田圭。
[0016] 进一步的,为了使种子能够达到较佳的消毒效果,并且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并且保证种子的含水量,所述的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50-55%的粉剂;所述的杀菌消毒的处 理方式是采用浸泡的方式,浸泡14-16天。
[0017]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种子中的含水量符合发芽的需求,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生 产成本,所述的浸泡的时间为15天,并在浸泡的期间不断补充水分。
[0018]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苗间距能够恰当,同时不会浪费土地资源,提高亩产量,降低 生产成本,所述的开沟条播的沟深3~4cm,行距25cm、种子间距10cm,播种量为75~90kg/667m2 ;为了提高出芽率,所述的覆土覆盖厚度为3~4cm后,再用稻草覆盖厚度为1. 5 cm;所述的浇水保湿为确保土壤湿润;为了保证杂草不与砧木苗形成生长竞争关系,提高 砧木苗的成活率和茁壮率,所述的百草枯除草的时间是在晴天;为了确保病菌能够被杀灭, 进而不影响砧木苗的正常生长,所述的甲基托布津的浓度为70-72%的粉剂;所述的高效氯 氰菊脂浓度为5-6%的水剂。
[0019]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杂草能够被去除的同时,又不影响苗木的生长和成本的浪费, 所述的百草枯 的浓度为25-26%的水剂。
[0020]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繁育的李苗品种的优良,所述的李树枝条的品种为脆红李或 青脆李;
[0021]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接穗在嫁接时候能够削,又不会被损伤,进而提升了嫁接成活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的选取的接穗直径为0. 6~0. 7cm;
[0022]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嫁接的成活率较高,花费成本较小,所述的剪下的接穗为 50~80cm;所述的在站木高度10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皮,见木不伤木,长 度为2cm;所述的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为1. 5cm。
[0023] 进一步的,为了使李树苗的大小适当,在移栽的时候能够便于运输、定干整形和丰 产树冠骨架的培养,所述的当新梢长达30cm时,留25cm去顶,所发侧枝留30~40cm去顶, 培育至冬季即可移栽;
[0024]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采挖起来的苗不会因为丧失水分,而导致移栽的成活率降低, 所述的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7cm,主根留5cm、须根留13c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26] ①通过在李树林间进行苗圃的选择来培养砧木苗,提高了土地的充分利用率,降 低了李树林间的水土流失率,同时,提升了现有李树林的松土率,保证了现有李树林的养分 吸收,进而降低了再度对李树林除草、松土的劳动力;
[0027] ②通过苗圃的建立前的消毒处理和苗圃建立过程翻耕、消毒、整厢处理,确保了砧 木苗的培育过程的成活率,和养分、阳光吸收,提高了砧木苗的成活率,降低了砧木苗的生 产成本;
[0028] ③通过对砧木和接穗的恰当处理,与砧木苗间距的恰当控制,降低了病虫的妨害, 提高了苗密度,确保了苗圃林间的通风状态,保证了苗圃林间的李苗生长的氧份需求;
[0029] ④通过对苗圃上的杂草进行处理,排除了作物间的竞争生长环境,提高了李苗的 养分吸收,促进了李苗的快速生长;
[0030] ⑤通过嫁接过程中的恰当处理,确保嫁接过程不会损伤站木和接穗,进一步的提 高了李苗的成活率;
[0031] ⑥通过砧木的选取和接穗品种和状态的选取,确保了嫁接李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0032] ⑦通过对新梢、侧枝的去顶处理,确保了李树苗的大小适当,在移栽的时候能够便 于运输、定干整形和丰产树冠骨架的培养;通过对采挖的深度和宽度控制,主根、须根断根 长度控制以及起苗后的包装处理,确保采挖起来的苗不会因为丧失水分,而导致移栽的成 活率降低,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多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 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34] 实施例一
[0035] 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1)苗圃地选取与预处理:在1年、2年、3年生尚未进入丰产期、地势平坦、土层较 厚、排水良好、李树行间裸露率较高的李园,使得李树林间的裸露率较高的土地得到充分的 利用,降低了土地裸露率,进一步的降低了水土流失率,保护了生态环境;采用浓度为2. 5% 的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排除了砧木育苗时的病虫妨害、提高了嫁接育苗的成活率;对土 壤采用微耕机深翻,并去除杂草杂物,平整耙细土地,使土壤匀、细、平;选取在李园林间整 畦;
[0037] (2)砧木栽种与培育:每年的10月初,选取当年采收的毛桃核作为砧木种子,并用 浓度为50%多菌灵溶液对种子杀菌消毒,确保病菌的不带入,降低病虫妨害率,提高了育苗 成活率;10月下旬开沟条播,并覆土覆盖厚度为2(^、3(^、4(^、或5(^后,再用稻草覆盖厚 度为lcm、1. 2cm、1. 4cm、1. 6cm、1. 8cm或2cm后,烧水保湿,有利于促进站木种子的萌发,提 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次年2月份,毛桃出芽前,采用浓度为25%的百草枯除草;3月下 旬浇一次透水,当有10%的小苗出土时,及时撤去稻草,当小苗长到l〇cm、11cm、12cm、13cm、 14cm或15cm时,及时喷洒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并喷洒叶面肥,可提高出苗率,防治苗 木猝倒病,促进苗木生长;当苗木长到30cm高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打顶,每20天、21天、22 天、23天、24天、25天、26天、27天、28天、29天或30天用浓度为5%氯氰菊脂、浓度为70% 甲基托布津喷洒,每27天、28天、29天、30天、31天或32天追施1次复合肥,有效的进行病 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待到7~9月,毛桃实生苗地径达0. 8cm、1cm、1. 2cm、1. 4 cm或1. 5cm,将桃站留20cm、22cm、24cm、26cm、28cm或30cm短截,并彻底清除苗圃行间杂 草;
[0038] (3)嫁接:选取直径0. 5cm、0. 6cm、0. 7cm或0. 8cm的当年生木质化徒长李树枝条 作接穗,剪下接穗50cm、60cm、70cm或80cm,随即抹去叶子,100条绑扎成一捆,放于水桶 中,并用水淹没枝条下端10cm,置于阴凉处备用,确保了接穗枝条不失水,提高了嫁接成活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选取砧木,在砧木高度l〇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皮,见 木不伤木,长度1. 5cm、1. 7cm、1. 9cm、2. 1cm、2. 3cm或2. 5cm,并将站木上部多余部分斜切 除;选取穗条,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保留1个芽,长度约1cm、1. 2 cm、l. 4cm、1. 6cm、1. 8cm或2cm,上部反向斜切;将穗条剥去皮质部分,紧贴站木剥皮部分, 选用0. 02cm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条绑实,不让伤口暴露即可;有利于嫁接接口的绑缚,防止 水分流失,以利创口部分加快愈合,加快形成愈伤组织;当新梢长达28cm、30cm或32cm时, 留24cm、25cm或26cm去顶,所发侧枝也留24cm、25cm或26cm去顶,培育至冬季;
[0039] (4)移栽:选取在嫁接当年的11月份采挖,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5cm、16cm、 17cm、18cm、19cm或 20cm,主根留 5cm、须根留 10cm、llcm、12cm、13cm、14cm或 15m进行断 根处理后起苗并置于隐蔽无风处进行包装即可,保证了水分难以流失,提高了嫁接的成活 率,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0040] 实施例二
[0041] 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 (1)苗圃地选取与预处理:在0. 5年、1. 5年、2. 5年生尚未进入丰产期、地势平坦、 土层较厚、排水良好、李树行间裸露率较高的李园,使得李树林间的裸露率较高的土地得到 充分的利用,降低了土地裸露率,进一步的降低了水土流失率,保护了生态环境;采用浓度 为3. 5%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排除了砧木育苗时的病虫妨害、提高了嫁接育苗的成活 率;对土壤采用微耕机深翻,并去除杂草杂物,平整耙细土地,使土壤匀、细、平;选取在李 园林间整畦;
[0043] (2)砧木栽种与培育:每年的10月初,选取当年采收的毛桃核作为砧木种子,并用 浓度为55%多菌灵对种子杀菌消毒,确保病菌的不带入,降低病虫妨害率,提高了育苗成活 率;10月下旬开沟条播,并覆土覆盖厚度为2. 5cm、3. 5cm、4. 2cm、或4. 5cm后,再用稻草覆 盖厚度为1.lcm、1. 3cm、1. 5cm、1. 7cm、1. 9cm或2cm后,烧水保湿,有利于促进站木种子的 萌发,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次年2月份,毛桃出芽前,采用浓度为26%百草枯除草; 3月下旬浇一次透水,当有10%的小苗出土时,及时撤去稻草,当小苗长到10. 5cm、ll. 5cm、 12. 5cm、13. 5cm、14. 5cm或14. 8cm时,及时喷洒浓度为72%的甲基托布津,并喷洒叶面肥, 可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木粹倒病,促进苗木生长;当苗木长到30cm高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打 顶,每30天用高效浓度为6%氯氰菊脂、浓度为72%的甲基托布津喷洒,每30天追施1次复 合肥,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待到7~9月,毛桃实生苗地径达0. 9 cm、1. 1cm、1.3cm、l. 45cm或 1. 48cm,将桃站留 21cm、23cm、25cm、27cm、29cm或 30cm短 截,并彻底清除苗圃行间杂草;
[0044] (3)嫁接:选取直径0? 55cm、0. 65cm、0. 75cm或0? 78cm的当年生木质化徒长李树 枝条 作接穗,剪下接穗50cm、60cm、70cm或80cm,随即抹去叶子,100条绑扎成一捆,放于水 桶中,并用水淹没枝条下端10cm,置于阴凉处备用,确保了接穗枝条不失水,提高了嫁接 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选取砧木,在砧木高度l〇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 皮,见木不伤木,长度1. 6cm、l. 8cm、l. 95cm、2cm、2. 2cm或2. 4cm,并将站木上部多余部 分斜切除;选取穗条,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保留1个芽,长度约1. 1 cm、l. 3cm、1. 5cm、1. 7cm、1. 9cm或2cm,上部反向斜切;将穗条剥去皮质部分,紧贴站木剥 皮部分,选用0.02cm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条绑实,不让伤口暴露即可;有利于嫁接接口的绑 缚,防止水分流失,以利创口部分加快愈合,加快形成愈伤组织;当新梢长达28. 5cm、29cm 或31cm时,留24. 5cm、25. 2cm或25. 5cm去顶,所发侧枝也留30cm、35cm或40cm去顶,培 育至冬季;
[0045] (4)移栽:选取在嫁接当年的11月份采挖,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5. 5cm、16. 5 cm、17. 5cm、18. 5cm、19. 5cm或 19. 8cm,主根留 5cm、须根留 10. 5cm、11. 5cm、12. 5cm、13. 5 cm、14. 5cm或14. 8c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并置于隐蔽无风处进行包装即可,保证了水分难 以流失,提高了嫁接的成活率,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0046] 实施例三
[0047]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土壤中的病菌杀死,达到最佳的消毒效 果,敌克松的浓度为 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 的粉剂,每 亩用80克,兑20倍细土拌匀播撒。
[0048] 实施例四
[0049] 在实施例一到三的基础上,为了使土壤中的病菌能够被充分的杀灭,降低病虫的 妨害,深翻的次数为2次或3次,深度为25cm、26cm、27cm、28cm、29cm或30cm。
[0050] 实施例五
[0051] 根据实施例一到四,为了保证培育的李苗能够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和水分的吸 收,李园林间整畦为在李园林间的正中央,按照东西方向与李园林间平行,厢口 120cm、沟 宽30cm、沟深20cm整田圭。
[0052] 实施例六
[0053] 根据实施例一到五,为了使种子能够达到较佳的消毒效果,并且不会影响种子的 发芽率,并且保证种子的含水量,确保种子中的含水量符合发芽的需求,提高种子的发芽 率,降低生产成本,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51%、52%、53%、54%、55%的粉剂,80克兑100斤水浸 泡,杀菌消毒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浸泡的方式,浸泡14天、15天或16天。
[0054] 实施例七
[0055] 根据实施例一到六,为了确保苗间距能够恰当,同时不会浪费土地资源,提高亩产 量,降低生产成本,开沟条播的沟深3cm、3. 5cm或4cm,行距25cm、种子间距10cm,播种量为 75kg/667m2、78kg/667m2、80kg/667m2、83kg/667m2、85kg/667m2、88kg/667m2、90 kg/667m2。
[0056] 实施例八
[0057] 根据实施例一到六,为了确保苗间距能够恰当,同时不会浪费土地资源,提高亩产 量,降低生产成本,开沟条播的沟深为3cm、3. 5cm或4cm,行距25cm、种子间距10cm,播种量 为23000颗。
[0058] 实施例九
[0059] 根据实施例一到八,为了提高出芽率,覆土覆盖厚度为3cm、3. 5cm或4cm后,再用 稻草覆盖厚度为1. 5cm;浇水保湿到确保土壤湿润即可;并且,为了保证杂草不与砧木苗形 成生长竞争关系,提高砧木苗的成活率和茁壮率,采用百草枯在晴天除草。
[0060] 实施例十
[0061] 根据实施例一到九,为了确保病菌能够被杀灭,进而不影响砧木苗的正常生长,甲 基托布津的浓度为71%或72%的粉剂,100克兑100斤水进行喷洒;氯氰菊脂浓度为5. 5%的 水剂,60毫升兑100斤水喷洒。
[0062] 实施例^-一
[0063]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为了确保杂草能够被去除的同时,又不影响苗木的生长和成 本的浪费,采用浓度为 25. 1%、25. 2%、25. 3%、25. 4%、25. 5%、25. 6%、25. 7%、25. 8% 或 25. 9% 的 百草枯喷洒除草。
[0064]实施例十二
[0065]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一、为了确保繁育的李苗品种的优良,李树枝条的品种为脆红 李或青脆李;并且为了保证接穗在嫁接时候能够削,又不会被损伤,进而提升嫁接成活率, 降低生产成本,选取的接穗直径为〇? 6cm、0. 61cm、0. 63cm、0. 65cm、0. 67cm、0. 69cm或0? 7 cm。
[0066] 实施例十三
[0067]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二,为了确保嫁接的成活率较高,花费成本较小,剪下的接穗为 13cm、13. 5cm或14cm;并且在站木高度10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皮,见木不 伤木,长度为2cm;再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为1. 5cm。
[0068] 实施例十四
[0069]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三,为了使李树苗的大小适当,在移栽的时候能够便于运输、定 干整形和丰产树冠骨架的培养,当新梢长达30cm时,留25cm去顶,所发侧枝留30-40cm去 顶,培育至冬季即可移栽。
[0070]实施例十五
[0071]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四,为了确保采挖起来的苗不会因为丧失水分,而导致移栽的 成活率降低,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7cm,主根留5cm、须根留13c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 苗。
[0072]实施例十六
[0073] 根据实施例一到十五,在起苗后,如果不能够及时调运移栽,则需要进行假植处 理,进而保证李苗的存活率,提高移栽的成活率,降低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074] 实施例十七
[0075] -种李树林间育苗的方法,通过采用在李树林间嫁接繁育李树苗,形成了苗木林 间立体培育模式,进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地表裸露率,一定程度的缓解了水土流失 状况,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意义;并且在嫁接当年移栽,则移栽的为半成苗,苗 高可达20cm左右、地径达lcm左右、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特别适宜结合密植和打顶修剪 技术培育矮化密植提前丰产李园,可以3mX3m的株行距定植,亩植74株,定植的次年可初 花,第3年初果,第4年至第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平均年亩产量达2000千克以上;并且 经多年实践,在1~5年生李园幼树行间繁育嫁接李苗,每轮每亩可育苗1. 5~1. 8万株, 每亩嫁接苗产值可达15000元以上,对提高幼龄李园经济效益、增加果农收入意义重大;与 李树常规育苗方法比较,移栽1年生半成苗可缩短育苗周期1-2年,对提高嫁接李苗的繁育 效率有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利用李园幼树行间露地,在提高李园土地利用率同时,也解决 了幼龄李园的耕作管理和生物覆盖需求,根据李园行间的裸露情况和生物覆盖需要,也可 就地继续培育2龄甚至3龄嫁接苗移栽或出售,具有多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0076]优选地是,李园行间快速繁育无性脆红李或清翠李李苗,其步骤为:
[0077] (1)工具准备和砧木培育:准备塑料薄膜条,切接刀、修枝剪、手锯、磨石一套,选择 行间裸露率高的李园建立苗床,培育毛桃砧木;
[0078](2)嫁接苗培育:①在7月至9月,选择地径达0.8cm以上桃砧,留25cm高用修枝剪 将上部剪除,对苗圃行间杂草进行彻底清理;②砧木剪切:用切接刀,选择砧木平滑,在距 地约10cm处,贴木质部轻削,剥离树皮,以不伤木质为宜,长度2cm,上部多余站木斜切除; ③穗条切削:在母本园里,选芽口饱满,无病虫害的木质化的穗条,从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 皮,同样见木不伤木,保留1个芽,长度约1. 5cm,上部反向斜切,并将接穗削皮面向里轻轻 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④绑缚与延长枝培养:将接穗剥去皮质部分, 紧贴砧木剥皮部分,及时用〇. 02cm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条绑实,25天以后即可萌芽,当新梢 长达30cm左右时,留25cm去顶,所发侧枝也留25cm去顶,冬季就可育成高35c m、地径0. 8 cm以上、具有3~4个分枝(延长枝)的嫁接李苗,由于薄膜条很薄,可在新梢15cm以上时刀 划或让其自行崩破;⑤整形修剪与起苗移栽:冬季11月份取苗移栽时,选留生长角度40度 左右、方位不同的3~4个健壮梢作主枝进行打顶修剪;再到11月份中下旬时,即可起苗移 栽,起苗时,为了确保采挖起来的苗不会因为丧失水分,而导致移栽的成活率降低,采挖的 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7cm,主根留5cm、须根留13c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
[0079] 试验例:
[0080] 试验例一、李树移栽成活率对比
[0081] 选取脆红李和清脆李两种李树品种作为接穗,毛桃品种作为砧木;分别采用《桃李 苗的培育技术》一文中介绍的李苗嫁接技术和传统李苗嫁接技术以及本发明李苗嫁接技术 分别进行李苗嫁接1000株,待移栽时,按照各个技术介绍的移栽方式和传统的移栽方式, 对嫁接的李苗进行移栽处理,得出移栽李苗的成活率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0082]
[0083]
[0084]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的李苗嫁接移栽成活率比桃李苗的培育技术和 传统技术均较高,具有显著提升李苗成活率的效果,使得李苗嫁接移栽成活率达到了 95% 以上。
[0085] 试验例二、砧木栽种预处理与培育研究
[0086] 选取毛桃作为砧木品种,分别采用《桃李苗的培育技术》一文中介绍的李苗嫁接技 术和传统李苗嫁接技术以及本发明李苗嫁接技术,对毛桃砧木进行预处理和培育,栽种500 株,砧木成活率和健壮率如下表所示:
[0087]
[0088] 从表中司kA.m,斗、汉wh'、j:r又兀h'、j:r又4、刀朱wm小wh'、j种预处理与 培育过程中,本发明的技术中,砧木苗的成活率和苗木健壮率比传统技术的均较高,降低了 砧木苗培育的成本,降低了果农李树育苗成本。
[0089] 采用以上嫁接1年生李苗的方法,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苗木大小适中,便 于运输、定干整形和丰产树冠骨架的培养,可充分利用李园幼树行间繁育嫁接李苗,达到繁 育商品李苗提高李园经济效益和实施李园行间间作减少地表裸露、保水保肥双重目的,实 现了李园早产、高产、稳产、低耗的集约化措施,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成本和劳动力;在移栽果 园当年及以后各年,采用配套的每年5~8月打顶修剪培育延长枝、短果枝和弱枝的技术, 可达矮化树冠、密植栽培、提前丰产和稳产的目的,树冠的高度和幅度可控制在2mX(2~ 2. 5)m以内,移栽次年可初果,第三年让其挂果,第四年至第五年进入丰产期。
[0090] 以上实施例并未穷尽本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仅限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替换方式,来达到与本技术方案同样的技术效果,并不能简 单的排除在本技术方案以内。
【主权项】
1. 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苗圃地选取与预处理:在1~3年生尚未进入丰产期、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排水良 好、李树行间裸露率较高的李园,使得李树林间的裸露率较高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降低 了土地裸露率,进一步的降低了水土流失率,保护了生态环境;采用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 排除了砧木育苗时的病虫妨害、提高了嫁接育苗的成活率;对土壤采用微耕机深翻,并去除 杂草杂物,平整耙细土地,使土壤匀、细、平;选取在李园林间整畦; (2)砧木栽种与培育:每年的10月初,选取当年采收的毛桃核作为砧木种子,并用多菌 灵溶液对种子杀菌消毒,确保病菌的不带入,降低病虫妨害率,提高了育苗成活率;10月下 旬开沟条播,并覆土覆盖厚度为2~5cm后,再用稻草覆盖厚度为1-2 cm后,烧水保湿,有利 于促进砧木种子的萌发,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次年2月份,毛桃出芽前,采用百草枯 除草;3月下旬浇一次透水,当有10%的小苗出土时,及时撤去稻草,当小苗长到10~15 cm 时,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并喷洒叶面肥,可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木猝倒病,促进苗木生长; 当苗木长到30 cm高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打顶,每20~30天用高效氯氰菊脂、甲基托布津喷 洒,每27~32天追施1次复合肥,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待到7~ 9月,毛桃实生苗地径达0.8~I.5 cm,将桃砧留20-30 cm短截,并彻底清除苗圃行间杂草 后,进行李苗嫁接; (3) 嫁接:选取直径0. 5~0. 8cm的当年生木质化李树枝条作接穗,剪下接穗12~ 15cm,随即抹去叶子,100条绑扎成一捆,放于水桶中,并用水淹没枝条下端10 cm,置于阴凉 处备用,确保了接穗枝条不失水,提高了嫁接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选取砧木,在砧木高 度IO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剥离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1. 5~2. 5 cm,并将砧木上 部多余部分斜切除;选取穗条,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保留1个芽, 长度约1-2cm,上部反向斜切;将穗条剥去皮质部分,紧贴砧木剥皮部分,选用0. 02cm厚度 的聚乙烯薄膜条绑实,不让伤口暴露即可;有利于嫁接接口的绑缚,防止水分流失,以利创 口部分加快愈合,加快形成愈伤组织;当新梢长达28~32cm时,留24~26cm去顶,所发侧 枝也留24~26cm去顶,培育至冬季; (4) 移栽:选取在嫁接当年的11月份采挖,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5~20cm,主根 留5cm、须根留10~15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并置于隐蔽无风处进行包装即可,保证了水分 难以流失,提高了嫁接的成活率,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敌克松浓度为 2. 5-3. 5%的粉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翻的次数为2-3次, 深度为25~30cm。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李园林间整畦为在李 园林间的正中央,按照东西方向与李园林间平行,厢口 120cm、沟宽30cm、沟深20cm整畦。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 50-55%; 所述的杀菌消毒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浸泡的方式,浸泡14-16天。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的时间为15天, 并在浸泡的期间不断补充水分。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条播的沟深3~ 4cm,行距25cm、种子间距10cm,播种量为75~90kg/667m2 ; 所述的覆土覆盖厚度为3~4cm后,再用稻草覆盖厚度为I. 5cm; 所述的浇水保湿为确保土壤湿润; 所述的百草枯除草的时间是在晴天。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托布津的浓度为 70%-72%的粉剂; 所述的氯氰菊脂浓度为5%-6%的水剂; 所述的百草枯的浓度为25%-26%的水剂。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李树枝条的品种为脆 红李或青脆李; 所述的选取的接穗直径为〇. 6~0. 7cm; 所述的剪下的接穗为50~80cm;所述的在砧木高度IOcm处,贴木质部纵向轻削下刀, 剥离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为2cm; 所述的在穗条下部斜切,轻削部分树皮,见木不伤木,长度为I. 5cm。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新梢长达30cm时, 留25cm去顶,所发侧枝留30- 40cm去顶,培育至冬季即可移栽; 所述的采挖的深度和宽度均应达17cm,主根留5cm、须根留13cm进行断根处理后起苗, 并置于隐蔽无风处进行包装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农林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包括苗圃地的选取步骤、苗圃的整理与处理步骤、砧木的培育管理步骤、砧木的选取处理步骤、接穗的选取处理步骤、嫁接培育步骤以及移栽起苗处理步骤;通过李树林间作苗圃来培养砧木,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了水土流失率,加强了松土率,降低了对李树林除草、松土的劳动力;再通过翻耕、消毒、整厢处理,提高了砧木苗的成活率,降低了病虫的妨害,确保了苗圃林间的通风状态,保证了苗圃林间的李苗生长的氧份需求;并且,通过对杂草处理,排除了作物间的竞争生长环境,促进了李苗的快速生长,具有多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IPC分类】A01G17/00, A01G1/06
【公开号】CN104904537
【申请号】CN201410090239
【发明人】史洪琴, 罗勇, 杨方福
【申请人】遵义县苟江镇勇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