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粉蕉(MusaABBPisangAwak)是芭蕉属的一个杂交栽培种,又名奶蕉、糯米蕉、美 人蕉、西贡蕉等。由于水田种植亩产高,越来越多的蕉农选用水田种植粉蕉,但种植技术较 其他耕地要高,初种者不易掌握;粉蕉生育期长,组培苗正造蕉全生育期18-20个月,经常 受到低温、霜雪、风害的侵害,且极易感染尖孢镰刀菌枯萎病(F0C1,1号生理小种),丧失商 品价值。有研宄表明:在新地新植粉蕉组培苗第1年发病率一般不低于10%,第2年留芽 蕉则上升到30%以上。因此只能种植1造次,次年病害加重须重新选地种植,种植有一定的 风险,从而限制了粉蕉种植面积的发展。
[0003]目前,常规粉蕉种植中粉蕉枯萎病的发生、危害较为严重,粉蕉生产总的来说比较 分散、零星,一些粉蕉种植大户,主要通过不断更换新地,两年只种植一造粉蕉的种植模式 来规避枯萎病风险,该模式严重制约粉蕉产业发展。
[0004] 发明人针对粉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不间断地开展调查研宄,经过多年的种植、改 进、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与粉蕉种植大户共同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研宄 出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提高粉蕉种植产值和生产效率,并保证在一定 的低温或微霜气候条件下能挂果安全越冬,一造粉蕉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二造粉 蕉枯萎病发病率仍能控制在10%以下。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桂 南、桂东南和桂中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粉蕉生产,有利于提高粉蕉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促进产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香蕉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有利于满足市场对蕉类 品种多样化需求的增长,对香蕉产期调整、产业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保证在一定低温或小霜气 候条件下水田粉蕉能挂果安全越冬、可有效控制粉蕉枯萎病发病率的优点。
[0006]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 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X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 沟规格为宽60cmX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2条,纵排水沟 与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5条;
[0009] (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 挖长60cmX宽60cmX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 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 混匀后填回至穴中;
[0010] (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 2m,行距为2. 2-2. 5m,种植密度为120-130株 /亩;定植时使用12-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 完毕后浇定根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
[0011] (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 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 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 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
[0012] (5)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 收工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
[0013]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60-80份腐 熟鸡粪肥、5-10份钙镁磷肥、2-4份复合肥(15-15-15)、0. 2-0. 5份恶霉灵、0. 1-0. 5份伊维 菌素和0. 01-0. 05份噻唑膦。
[0014]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组培大杯苗在出圃前20天用2. 0g多效唑兑水500mL 进行喷雾。
[0015]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叶面肥按质量百分比含氮彡14%,磷彡6%,钾彡18%, 钙及其它中微量元素多10%,复硝酚钠1.4%,余量为可溶载体。
[0016]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 5%生石灰、5%钙镁磷肥、10%复合肥(15-15-15)、70%腐熟鸡粪肥、8%茶麸和2%氨基寡 糖素。
[0017]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自制"护果"垫为长220cmX宽lOOcmX厚10cm的珍 珠棉板,珍珠棉板外用厚度为〇. 3mm的薄膜塑封。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 (1)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水田粉蕉种植无规模化标准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水田 栽培粉蕉高产、可安全越冬、连年种植,可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
[0020] (2)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水田种植粉蕉,方便蕉园管理,少动土,减少人为带菌传播, 可降低粉蕉枯萎病发病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粉蕉连续种植两造以上;通常对照种植 密度80-110株/亩,本方法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种植密度可达120-130株/亩,在不影响 单产的前提下大大提升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0021] (3)本发明的方法生长过程不培土,保证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面,春季回 暖快利于发根,生长中后期100%吸芽浮于地面之上,可控制吸芽数量、除芽不伤根和减少 病害发生。
[0022] (4)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的有机无机复合药肥配方合理,组分之间具增效作用,可 显著降低香蕉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既可补充营养又 可增强粉蕉的免疫力,实现粉蕉安全越冬。
[0023] (5)本发明的方法采收时利用果穗自身重力自然下垂,采收时同时除掉雄花,省工 省时,避免雄花刺破果皮;"护果"垫可防止装车后果穗间互相挤压、擦伤,保证果面美观,使 销售价格可提高〇. 2-0. 5元/kg。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常规粉蕉种植中枯萎病的发生较为严重,粉蕉种植大户主要通过不断更换新地、 两年只种植一造粉蕉的种植模式来规避枯萎病风险,该模式严重制约粉蕉产业发展。针对 上述情况,发明人所在单位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与当地粉蕉种植大户合 作,将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2000亩水田进行规划,全部按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粉 蕉水田种植,所选品种有"金粉1号"和"广粉1号"2个农业部主推粉蕉品种,具体实施情 况如下:
[0026] 实施例1 :
[0027]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选用"金粉1号"粉蕉品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 (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 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X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 沟规格为宽60cmX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条,纵排水沟与 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条;
[0029] (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8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 60cmX宽60cmX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 0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勾后 填回至穴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60份腐熟鸡粪肥、5份钙镁磷 肥、2份复合肥(15-15-15)、0. 2份恶霉灵、0. 1份伊维菌素和0. 01份噻唑膦;
[0030] (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 2m,行距为2. 2m,种植密度为120株/亩;定植 时使用12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
后浇定根 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所述组培大杯苗在出圃前20天 用2. 0g多效唑兑水500mL进行喷雾;
[0031] (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 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 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 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所述叶面肥按质量百 分比含氮彡14%,磷彡6%,钾彡18%,钙及其它中微量元素彡10%,复硝酚钠1.4%,余量 为可溶载体;所述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5%生石灰、5%钙 镁磷肥、10%复合肥(15-15-15)、70%腐熟鸡粪肥、8%茶麸和2%氨基寡糖素;
[0032] (5)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 收工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 所述自制"护果"垫为长220cmX宽lOOcmX厚10cm的珍珠棉板,珍珠棉板外用厚度为 0. 3mm的薄膜塑封。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选用"广粉1号"粉蕉品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1)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 低地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X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 沟规格为宽60cmX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2条,纵排水沟与 总排水沟垂直,设置为5条;
[0036] (2)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100kg/亩,深翻至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 长60cmX宽60cmX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O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 匀后填回至穴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80份腐熟鸡粪肥、10份 钙镁磷肥、4份复合肥(15-15-15)、0. 5份恶霉灵、0. 5份伊维菌素和0. 05份噻唑膦;
[0037] (3)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 2m,行距为2. 5m,种植密度为130株/亩;定植 时使用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后浇定根 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所述组培大杯苗在出圃前20天 用2. 0g多效唑兑水500mL进行喷雾;
[0038] (4)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 氯化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 割除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 消毒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所述叶面肥按质量百 分比含氮彡14%,磷彡6%,钾彡18%,钙及其它中微量元素彡10%,复硝酚钠1.4%,余量 为可溶载体;所述入冬前施用的过冬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5%生石灰、5%钙 镁磷肥、10%复合肥(15-15-15)、70%腐熟鸡粪肥、8%茶麸和2%氨基寡糖素;
[0039] (5)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 收工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 所述自制"护果"垫为长220cmX宽lOOcmX厚10cm的珍珠棉板,珍珠棉板外用厚度为 0. 3mm的薄膜塑封。
[0040]表1本方法所得粉蕉(一代蕉)的产出情况
[0041]
[0042] 表2本方法所得粉蕉(二代蕉)的产出情况
[0043]
[0044] 注:对照为按照常规方法栽培的粉蕉;注的指标均为平均值。
[0045] 由表1、2可知,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得到的粉蕉(一代蕉和二代蕉)的枯萎病发 病率均低于对照;一代蕉和二代蕉产值均比对照高,因此,本方法可进一步在粉蕉生产上推 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46]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 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 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 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 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 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25g/kg、前茬不种植蕉类、地势较平坦的水田建园,沿低地 势方向设置总排水沟,总排水沟规格为宽60cmX深80cm,园内再设纵排水沟,纵排水沟规 格为宽60cmX深60cm,并与总排水沟相通;总排水沟为横向,设置为1-2条,纵排水沟与总 排水沟垂直,设置为3-5条; (2) 种植前全园撒施生石灰IOOkg/亩,深翻至80-100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面挖长 60cmX宽60cmX深50cm的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入3.Okg有机无机复合药肥,与土混勾后 填回至穴中; (3) 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为2. 2m,行距为2. 2-2. 5m,种植密度为120-130株/亩; 定植时使用12-15片叶龄的组培大杯苗,将无纺布育苗杯浸透水后放入种植穴,定植完毕 后浇定根水;生长过程不培土,使球茎膨大期有1/4球茎裸露地表; (4) 生长前期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生长后期施肥采用撒施或淋施,整个过程不施氯化 钾肥,每个月喷叶面肥1次,入冬前施入过冬肥;生长期,在保证有12片功能叶基础上割除 多余或已衰老叶片;除吸芽要从吸芽中间挖除生长点,每除一株吸芽前用80%石灰氮消毒 一次除芽工具;生长期粉蕉的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 (5) 采收时在假茎1/2处斜割,利用果穗自身重力使其沿果穗抽生方向倾倒,至采收工 人高度时,人工摘除残留雄花后再割断穗柄;装车前用自制"护果"垫包裹整弓粉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无 机复合药肥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60-80份腐熟鸡粪肥、5-10份钙镁磷肥、2-4份复合肥 (15-15-15)、0. 2-0. 5份恶霉灵、0. 1-0. 5份伊维菌素和0. 01-0. 05份噻唑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组培大杯 苗在出圃前20天用2.Og多效唑兑水500mL进行喷雾。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叶面肥 按质量百分比含氮彡14%,磷彡6%,钾彡18%,钙及其它中微量元素彡10%,复硝酚钠 1.4%,余量为可溶载体。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入冬 前施用的过冬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5%生石灰、5 %钙镁磷肥、10%复合肥 (15-15-15)、70%腐熟鸡粪肥、8%茶麸和2%氨基寡糖素。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自制"护 果"垫为长220cmX宽IOOcmX厚IOcm的珍珠棉板,珍珠棉板外用厚度为0. 3mm的薄膜塑 封。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一种水田栽培粉蕉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备耕、定植、蕉园管理和采收。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粉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粉蕉的生产效率,保证在一定低温范围内水田粉蕉能挂果且安全越冬,本方法可降低粉蕉枯萎病发病率。
【IPC分类】A01G1/00, A01G17/00
【公开号】CN104904553
【申请号】CN201510355310
【发明人】赵明, 何海旺, 邹瑜, 龙芳, 武鹏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