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属于草莓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草莓的营养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止养肝作用。它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具有防癌作用。
[0003]但是草莓的生长过程容易造成病害严重,且移栽后成活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幼苗携培育过程中消毒不彻底,且培养方法不当造成。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草莓的生长过程中病害严重,且移栽后成活率不高的缺陷。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I)选取春季的母草莓苗发生的匍匐茎作外植体,用流动水冲洗后用75%精浸泡消毒15秒,再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25%凯润1500倍液消毒3?5分钟后,再用5%腈菌唑1500倍液3?5分钟,最后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
[0007]步骤(2)切取0.3mm的消毒处理后的母草莓苗茎尖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培养45天,控制温度25°C,培养时先在黑暗中放置培养3天后,再按15时/天的光照进行培养,每周采用紫外线对环境进行消毒30分钟;
[0008]其中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9]ΝΗ4Ν0392.5g ;KH2PO41.5g ;KN0395g ;H3B03300mg ;MnSO4.4H2020.5mg ;ZnSO4.7H20 ;Na2MoO4.2H2012.5mg ;1.5mg ;CaCl2.2H3022g ;MgS04.7H2018.5g ;FeS04.7H20 1.5g ;Na2?EDTA 1.2g ;肌酉享15g ;烟酸40mg ;卩比卩多醇4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 ;加水至1L,用Imol/LNaOH调pH值至6.5后,再加入鹿糖25g、琼脂1g后加热至沸腾;分装于培养瓶后加热至121°C并维持15分钟进行,自然冷却后使用;
[0010](3)将初代培养的草莓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的周期为35天,增殖培养15后,分割成单株,再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发根培养25天;
[0011](4)将生根培养的草莓苗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驯化培养7天即得草莓种苗,培养时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2?25°C,遮光率为70% ;
[0012]其中所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0?30份、米糠10?20份、杂木肩 8 份、棉仔壳 20 份、石灰 20 ?25 份、由 ΝΗ4Ν0385.5g ;KN03 78g ;KH2P0411.5g ;H3B03250mg ;MnSO4.4H20109mg ;ZnS04.7H2043mg ;KI41.5mg ;Na2Mo04.2H2012.5mg ;CuSO4.5H201.5mg ;CoCl2.6H201.5mg ;CaCl2.2H2020g ;MgS04.7H20 14.5g ;FeS04.7H201.9g ;Na2? EDTA 1.5g ;肌酉享12g ;烟酸45mg ;卩比卩多醇6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组成的营养素12?18份,混匀加水使菌料基质的含水量达60?65wt%。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发明对母草莓苗采用严格的消毒过程,且培养幼苗的过程采用含有合适比例的适于草莓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且在单株移栽和驯化过程采用了菌料基质,可以实现草莓种苗的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减少后期草莓病害的发生,提高草莓种苗的载培成活率,配料的污染率低、发菌快;草莓的生长力强、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6]如上所述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步骤(4)所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5份、米糠18份、杂木肩8份、棉仔壳20份、石灰22份、营养素15份。
[0017]如上所述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所述玉米秸粉、米糠、杂木肩、棉仔壳粉碎成100目的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本发明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1、选取春季的母草莓苗发生的匍匐茎作外植体,用流动水冲洗后用75%精浸泡消毒15秒,再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25%凯润1500倍液消毒3?5分钟后,再用5%腈菌唑1500倍液3?5分钟,最后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
[0022]2、切取0.3mm的消毒处理后的母草莓苗茎尖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培养45天,控制温度25°C,培养时先在黑暗中放置培养3天后,再按15时/天的光照进行培养,每周采用紫外线对环境进行消毒30分钟;
[0023]其中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24]ΝΗ4Ν0392.5g ;KH2PO41.5g ;KN0395g ;H3B03300mg ;MnSO4.4H2020.5mg ;ZnSO4.7H20 ;Na2MoO4.2H2012.5mg ;1.5mg ;CaCl2.2H3022g ;MgS04.7H2018.5g ;FeS04.7H20 1.5g ;Na2?EDTA 1.2g ;肌酉享15g ;烟酸40mg ;卩比卩多醇4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 ;加水至1L,用Imol/LNaOH调pH值至6.5后,再加入鹿糖25g、琼脂1g后加热至沸腾;分装于培养瓶后加热至121°C并维持15分钟进行,自然冷却后使用;
[0025]3、将初代培养的草莓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的周期为35天,增殖培养15后,分割成单株,再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发根培养25天;
[0026]4、将生根培养的草莓苗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驯化培养7天即得草莓种苗,培养时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2?25°C,遮光率为70% ;
[0027]其中所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0?30份、米糠10?20份、杂木肩 8 份、棉仔壳 20 份、石灰 20 ?25 份、由 NH4NO3 85.5g ;KN03 78g ;KH2P0411.5g ;H3B03250mg ;MnSO4.4H20109mg ;ZnS04.7H2043mg ;KI41.5mg ;Na2Mo04.2H2012.5mg ;CuSO4.5H201.5mg ;CoCl2.6H201.5mg ;CaCl2.2H2020g ;MgS04.7H20 14.5g ;FeS04.7H20
1.9g ;Na2? EDTA 1.5g ;肌酉享12g ;烟酸45mg ;卩比卩多醇6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组成的营养素12?18份,混匀加水使菌
料基质的含水量达60?65wt%。
[0028]实施例2
[0029]本发明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选取春季的母草莓苗发生的匍匐茎作外植体,用流动水冲洗后用75%精浸泡消毒15秒,再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25%凯润1500倍液消毒3?5分钟后,再用5%腈菌唑1500倍液3?5分钟,最后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
[0031]2、切取0.3mm的消毒处理后的母草莓苗茎尖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培养45天,控制温度25°C,培养时先在黑暗中放置培养3天后,再按15时/天的光照进行培养,每周采用紫外线对环境进行消毒30分钟;
[0032]上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33]ΝΗ4Ν0392.5g ;KH2PO41.5g ;KN0395g ;H3B03300mg ;MnSO4.4H2020.5mg ;ZnSO4.7H20 ;Na2MoO4.2H2012.5mg ;1.5mg ;CaCl2.2H3022g ;MgS04.7H2018.5g ;FeS04.7H20 1.5g ;Na2?EDTA 1.2g ;肌酉享15g ;烟酸40mg ;卩比卩多醇4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 ;加水至1L,用Imol/LNaOH调pH值至6.5后,再加入鹿糖25g、琼脂1g后加热至沸腾;分装于培养瓶后加热至121°C并维持15分钟进行,自然冷却后使用;
[0034]3、将初代培养的草莓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的周期为35天,增殖培养15后,分割成单株,再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发根培养25天;
[0035]4、将生根培养的草莓苗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驯化培养7天即得草莓种苗,培养时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2?25°C,遮光率为70% ;
[0036]上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0?30份、米糠10?20份、杂木肩 8 份、棉仔壳 20 份、石灰 20 ?25 份、由 NH4NO3 85.5g ;KN03 78g ;KH2P0411.5g ;H3B03250mg ;MnSO4.4H20109mg ;ZnS04.7H2043mg ;KI41.5mg ;Na2Mo04.2H2012.5mg ;CuSO4.5H201.5mg ;CoCl2.6H201.5mg ;CaCl2.2H2020g ;MgS04.7H20 14.5g ;FeS04.7H20
1.9g ;Na2? EDTA 1.5g ;肌酉享12g ;烟酸45mg ;卩比卩多醇60mg ;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组成的营养素12?18份,混匀加水使菌料基质的含水量达60?65wt%。
[0037]实施例1及实施例2培育的草莓幼苗比常规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和常规土壤培育的草莓幼苗移栽后病害炭疽病减少了 80%,白粉病减少了 50%,幼苗生活率提高了 30%,移栽后15天草莓苗干重增加平均增加100g。
[0038]草莓可以采果3批,亩产1500公斤,果大而硬,耐贮运,色泽鲜红有亮度,口感香甜。最高单果重60克,平均单果重35?45克,草莓糖度16?25% (糖度仪),贮藏期15?20天。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选取春季的母草莓苗发生的匍匐茎作外植体,用流动水冲洗后用75%精浸泡消毒15秒,再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25%凯润1500倍液消毒3?5分钟后,再用5%腈菌唑1500倍液3?5分钟,最后用灭菌水生理盐水清洗; 步骤(2)切取0.3mm的消毒处理后的母草莓苗茎尖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培养45天,控制温度25°C,培养时先在黑暗中放置培养3天后,再按15时/天的光照进行培养,每周采用紫外线对环境进行消毒30分钟; 其中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ΝΗ4Ν0392.5g;KH2PO41.5g;KN0395g;H3B03300mg;MnSO4.4Η2020.5mg; ZnSO4.7H20;Na2MoO4?2H2012.5mg; 1.5mg;CaCl2.2H2022g;MgSO4.7Η2018.5g;FeSO4.7Η201.5g;Na2? EDTA 1.2g;肌醇15g;烟酸40mg ;卩比卩多醇40mg;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 ;加水至1L,用Imol/LNaOH调pH值至6.5后,再加入蔗糖25g、琼脂1g后加热至沸腾;分装于培养瓶后加热至121°C并维持15分钟进行,自然冷却后使用; (3)将初代培养的草莓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的周期为35天,增殖培养15后,分割成单株,再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发根培养25天; (4)将生根培养的草莓苗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驯化培养7天即得草莓种苗,培养时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2?25°C,遮光率为70% ; 其中所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0?30份、米糠10?20份、杂木肩 8 份、棉仔壳 20 份、石灰 20 ?25 份、由 ΝΗ4Ν0385.5g;KN0378g; KH2PO4I1.5g;H3B03250mg;MnSO4 *4H20109mg; ZnSO4 ?7H2043mg;KI41.5mg; Na2MoO4.2Η2012.5mg; CuSO4.5Η201.5mg; CoCl2.6H201.5mg;CaCl2 *2H2020g;MgSO4.7Η2014.5g;FeSO4.7Η20 1.9g;Na2?EDTA 1.5g;肌醇 12g;烟酸45mg ;卩比卩多醇60mg;硫胺酸20mg ;甘氨酸300mg组成的营养素12?18份,混勾加水使菌料基质的含水量达60?65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菌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玉米芯25份、米糠18份、杂木肩8份、棉仔壳20份、石灰22份、营养素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粉、米糠、杂木肩、棉仔壳粉碎成100目的颗粒。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种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将生根培养的草莓苗移入菌料基质中进行驯化培养7天即得草莓种苗,培养时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2~25℃,遮光率为70%;本发明对母草莓苗优化了的消毒过程,且培养幼苗的过程采用含有合适比例的适于草莓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且在单株移栽和驯化过程采用了菌料基质,可以实现草莓种苗的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减少后期草莓病害的发生,提高草莓种苗的载培成活率,配料的污染率低、发菌快;草莓的生长力强、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H4/00
【公开号】CN104904598
【申请号】CN201510293346
【发明人】张亚南
【申请人】张亚南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