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稻-鱼湿地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在国际湿地公约分类系统中,稻田属于"人工湿地系统"、"灌溉地"湿地型,其公约 指定代码为"3"。
[0003] 盐化土地是指土壤中对作物生长有害的水溶性盐类积累超过一定限度,达到危害 作物正常生长的一种土地类型。盐化土地包括没被利用的盐化撂荒地和盐化耕地。其中 后者属于我国中低产田范畴,并占有相当的比例。盐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的研宄 表明,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不合理灌溉等原因,盐化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盐化不 仅降低了土地生产力,而且严重制约着土地利用的永续性,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 此,盐化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0004] 种稻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开发利用盐化土地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开发面积占盐化 土地开发利用总面积的80%以上。在近年来开展的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重大项目中,仅在 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就将新增盐化耕地20万hm2,其中稻田面积将超过18万hm2。
[0005] 构建稻-鱼湿地,就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在原有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鱼类, 使稻田的浅水环境能够同时满足稻鱼生长的要求,形成稻鱼互利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从 而增强原来稻田湿地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实践表明,构建稻-鱼湿地,可以改变稻田湿 地的平面农业为立体农业,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具有节地、节水、节粮、节资、增产、增收 等作用,是农、渔结合开发利用盐化土地的一种湿地生态农业模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寒区盐化稻田地产量低,经营单一和经济效益差的问 题,而提供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0007] -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008] 一、冲洗盐分:
[0009] ①、翻田:秋季,对寒区盐化稻田地进行耕翻;
[0010] ②、平整田面:秋季农闲季节至上冻前,打碎耕翻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中的大块 土,再取土填平洼地,使耕层土质均匀,寒区盐化稻田地的平整度达到±5cm;
[0011] ③春季冲洗:翌年春季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2次,得到冲 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
[0012] 步骤一③中所述的第1次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的用水量 为1500m3/hm2~1800m3/hm2,浸泡时间为2天~3天,再排出;再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 盐化稻田地进行第2次泡田,用水量为900m3/hm2~1200m3/hm2,浸泡3天~4天再排出;
[0013] 二、田间工程:
[0014] ①、整修田埂:
[0015] 对冲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的田埂进行加高、并夯实加固,得到加高后的田 埂;
[0016] ②、改进鱼沟规格:
[0017] 在每块稻田中,距离田埂1. 5m远挖鱼沟,使鱼沟与进水渠和排水渠相通;再在挖 好的鱼沟组成的封闭的稻田中,每间隔75cm~85cm挖纵沟,再在中间挖一条横沟;
[0018] ③、改进鱼坑规格:
[0019] 在鱼沟交叉处、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开挖鱼坑;
[0020] 三、水稻插秧:
[0021] ①、冲洗:水稻插秧前对稻田进行冲洗3次~4次,得到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
[0022] ②、在每块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的鱼沟、鱼坑外进行水稻插秧;稻行与鱼沟、鱼坑 的边线垂直;5月31日前结束插秧;
[0023] 四、引入鱼类:
[0024] ①、鱼种暂养:5月10日~15日购买鱼种,使用含盐量低于2g/L的泡田水,将购 买鱼种暂存于排水渠中的栅栏内;
[0025] 步骤四①中所述的鱼种为鲤鱼、鲫鱼和草鱼;
[0026] ②、田间准备:水稻插秧结束后,整修田埂和清理鱼沟、鱼坑;
[0027] ③、引入试水鱼:将5尾~10尾鲢鱼放入到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观察5尾~10 尾鲢鱼的活动;
[0028] ④、若在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的5尾~10尾鲢鱼活动正常,在插秧结束后的7~ 10天向稻田中引入鲤鱼和鲫鱼;再在插秧结束后的25~30天向稻田中引入草鱼;
[0029] 五、水层管理:
[0030] ①、插秧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再进行灌水3~5cm,2~3天后排掉,再灌 水3~5cm,2~3天后再排掉,一直保持到有效分蘖结束;此期间每隔5~7天对稻田冲洗 1次;
[0031] ②、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保持稻田中的水层为l〇cm~15cm,同时扩大 鱼类活动与觅食范围;
[0032] ③、晒田排水:晒田排水前先对稻田冲洗1次,同时清理鱼沟和鱼坑,再进行排水, 排水速度低于5cm/s,使鱼类顺利进入鱼沟、鱼坑;
[0033] ④、晒田期间维持保鱼水:晒田期间发现鱼沟或鱼坑内的水色变为棕色或茶褐色 时,向鱼沟、鱼坑内注水,冲洗盐分;晒田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保持水深l〇cm~ 15cm;
[0034] ⑤、水稻扬花后期保持稻田内的水层为5cm~10cm;灌浆到成熟期实行早浅晚干 的灌水方法,以防止后期水稻受盐渍之害造成枯熟;
[0035] ⑥、浅-深间歇灌水:稻田中、后期实行浅灌,稻田水层深度3~5cm,期间要每隔 2~3天一次,每次将稻田水层深度抬高至15cm~20cm,维持8h~10h;
[0036] ⑦、适时深灌:分蘖高峰期保持稻田水深15cm~20cm,并维持5~7天;
[0037] ⑧、维持保鱼水:稻-鱼共生期间,在稻田水深低于10cm时段,鱼沟、鱼坑都要保持 满水,同时注意水色的变化,当出现棕色水质时,捞出部分大规格成鱼,降低稻田鱼密度;
[0038]六、施肥:
[0039] ①、施基肥:插秧前向稻田地中施入有机肥20~30t/hm2、尿素1500kg/hm2、过磷酸 妈 2250kg/hm2和硫酸梓 20 ~30kg/hm2;
[0040] ②、追施化肥:
[0041] 在每次追肥前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盐分,并注水至水深8cm~10cm,再追施肥料;
[0042] 步骤六②中所述的在稻鱼共生期间共追施尿素900kg/hm2、硫酸钾750kg/hm2;
[0043] ③、泼洒奠水:稻鱼共生期间,每隔10~15天向鱼沟、鱼坑泼洒浓度为30~40mg/ L的动物粪水2250~3000kg/hm2;
[0044] 七、病害防治:
[0045] ①、鱼类消毒:鱼类引入稻田前,先用5%的食盐对鱼类消毒5min~7min ;
[0046] ②、投喂药饵:7月~8月,每隔10天投喂1次药饵,每次连续投喂3~4天;
[0047]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药馆是由1kg大蒜、15kg玉米面、5kg黏高粱面或黏玉米面和 0. 5kg食盐混合而成的;
[0048]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投喂鱼铒的量为90kg/hm2~120kg/hm2;
[0049] ③、水体消毒:7月~8月,每隔10天在鱼沟、鱼坑内泼洒1次漂白粉溶液,使鱼沟、 鱼坑内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均为20mg/L;
[0050] ④、人工灭虫:当稻田中的水位为15cm~20cm时,使用木杆在田中驱赶,使大量害 虫落入水中为鱼类取食;
[0051] ⑤、药物防治:在插秧后至收获期间,对稻田进行药物防治;
[0052] 八、收获:
[0053] ①、收割水稻:9月初,稻-鱼湿地开始终期撤水,9月25日~30日开始收割水稻;
[0054] ②、收获鱼类:稻田排水期间,将鱼类集中到鱼沟、鱼坑和排水渠内,投喂饲料续养 到水稻收割前10天起捕,即完成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0055] 本发明的优点:
[0056] -、采用本发明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水稻产量可较单一 种稻平均增产5%以上,鱼产量平均450kg/hm2以上,新增经济收入平均超过3000元/hm2, 提高寒区盐化土地稻田经济效益的效果是明显的;
[0057] 二、本发明的一种寒区盐化土地构建稻-鱼湿地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解决我 国寒区盐化土 地稻田增产、增收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0058] 本发明适用于盐化土地农业开发技术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是按以 下步骤完成的:
[0060] 一、冲洗盐分:
[0061] ①、翻田:秋季,对寒区盐化稻田地进行耕翻;
[0062] ②、平整田面:秋季农闲季节至上冻前,打碎耕翻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中的大块 土,再取土填平洼地,使耕层土质均匀,寒区盐化稻田地的平整度达到±5cm;
[0063] ③春季冲洗:翌年春季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2次,得到冲 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
[0064] 步骤一③中所述的第1次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的用水量 为1500m3/hm2~1800m3/hm2,浸泡时间为2天~3天,再排出;再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 盐化稻田地进行第2次泡田,用水量为900m3/hm2~1200m3/hm2,浸泡3天~4天再排出;
[0065] 二、田间工程:
[0066] ①、整修田埂:
[0067] 对冲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的田埂进行加高、并夯实加固,得到加高后的田 埂;
[0068] ②、改进鱼沟规格:
[0069] 在每块稻田中,距离田埂1. 5m远挖鱼沟,使鱼沟与进水渠和排水渠相通;再在挖 好的鱼沟组成的封闭的稻田中,每间隔75cm~85cm挖纵沟,再在中间挖一条横沟;
[0070] ③、改进鱼坑规格:
[0071] 在鱼沟交叉处、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开挖鱼坑;
[0072] 三、水稻插秧:
[0073] ①、冲洗:水稻插秧前对稻田进行冲洗3次~4次,得到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
[0074] ②、在每块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的鱼沟、鱼坑外进行水稻插秧;稻行与鱼沟、鱼坑 的边线垂直;5月31日前结束插秧;
[0075] 四、引入鱼类:
[0076] ①、鱼种暂养:5月10日~15日购买鱼种,使用含盐量低于2g/L的泡田水,将购 买鱼种暂存于排水渠中的栅栏内;
[0077] 步骤四①中所述的鱼种为鲤鱼、鲫鱼和草鱼;
[0078] ②、田间准备:水稻插秧结束后,整修田埂和清理鱼沟、鱼坑;
[0079] ③、引入试水鱼:将5尾~10尾鲢鱼放入到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观察5尾~10 尾鲢鱼的活动;
[0080] ④、若在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的5尾~10尾鲢鱼活动正常,在插秧结束后的7~ 10天向稻田中引入鲤鱼和鲫鱼;再在插秧结束后的25~30天向稻田中引入草鱼;
[0081] 五、水层管理:
[0082] ①、插秧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再进行灌水3~5cm,2~3天后排掉,再灌 水3~5cm,2~3天后再排掉,一直保持到有效分蘖结束;此期间每隔5~7天对稻田冲洗 1次;
[0083] ②、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保持稻田中的水层为10cm~15cm,同时扩大 鱼类活动与觅食范围;
[0084] ③、晒田排水:晒田排水前先对稻田冲洗1次,同时清理鱼沟和鱼坑,再进行排水, 排水速度低于5cm/s,使鱼类顺利进入鱼沟、鱼坑;
[0085] ④、晒田期间维持保鱼水:晒田期间发现鱼沟或鱼坑内的水色变为棕色或茶褐色 时,向鱼沟、鱼坑内注水,冲洗盐分;晒田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保持水深l〇cm~ 15cm;
[0086] ⑤、水稻扬花后期保持稻田内的水层为5cm~10cm;灌浆到成熟期实行早浅晚干 的灌水方法,以防止后期水稻受盐渍之害造成枯熟;
[0087] ⑥、浅-深间歇灌水:稻田中、后期实行浅灌,稻田水层深度3~5cm,期间要每隔 2~3天一次,每次将稻田水层深度抬高至15cm~20cm,维持8h~10h;
[0088] ⑦、适时深灌:分蘖高峰期保持稻田水深15cm~20cm,并维持5~7天;
[0089] ⑧、维持保鱼水:稻-鱼共生期间,在稻田水深低于10cm时段,鱼沟、鱼坑都要保持 满水,同时注意水色的变化,当出现棕色水质时,捞出部分大规格成鱼,降低稻田鱼密度;
[0090] 六、施肥:
[0091] ①、施基肥:插秧前向稻田地中施入有机肥20~30t/hm2、尿素1500kg/hm2、过磷酸 妈 2250kg/hm2和硫酸梓 20 ~30kg/hm2;
[0092] ②、追施化肥:
[0093] 在每次追肥前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盐分,并注水至水深8cm~10cm,再追施肥料;
[0094] 步骤六②中所述的在稻鱼共生期间共追施尿素900kg/hm2、硫酸钾750kg/hm2;
[0095] ③、泼洒奠水:稻鱼共生期间,每隔10~15天向鱼沟、鱼坑泼洒浓度为30~40mg/ L的动物粪水2250~3000kg/hm2;
[0096]七、病害防治:
[0097] ①、鱼类消毒:鱼类引入稻田前,先用5%的食盐对鱼类消毒5min~7min ;
[0098] ②、投喂药饵:7月~8月,每隔10天投喂1次药饵,每次连续投喂3~4天;
[0099]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药馆是由1kg大蒜、15kg玉米面、5kg黏高粱面或黏玉米面和 0. 5kg食盐混合而成的;
[0100]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投喂鱼铒的量为90kg/hm2~120kg/hm2;
[0101] ③、水体消毒:7月~8月,每隔10天在鱼沟、鱼坑内泼洒1次漂白粉溶液,使鱼沟、 鱼坑内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均为20mg/L;
[0102] ④、人工灭虫:当稻田中的水位为15cm~20cm时,使用木杆在田中驱赶,使大量害 虫落入水中为鱼类取食;
[0103] ⑤、药物防治:在插秧后至收获期间,对稻田进行药物防治;
[0104] 八、收获:
[0105] ①、收割水稻:9月初,稻-鱼湿地开始终期撤水,9月25日~30日开始收割水稻;
[0106] ②、收获鱼类:稻田排水期间,将鱼类集中到鱼沟、鱼坑和排水渠内,投喂饲料续养 到水稻收割前10天起捕,即完成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0107]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0108] -、采用本实施方式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水稻产量可较 单一种稻平均增产5%以上,鱼产量平均450kg/hm2以上,新增经济收入平均超过3000元/ hm2,提高寒区盐化土地稻田经济效益的效果是明显的;
[0109] 二、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寒区盐化土地构建稻_鱼湿地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解 决我国寒区盐化土地稻田增产、增收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0110]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盐化土地农业开发技术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111] 二:本实施方式与一不同点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耕 翻深度为25cm~30cm。其他步骤与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2] 三:本实施方式与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①中 所述的加高后的田埂的高度为60cm~70cm,宽度为40cm~45cm。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 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3] 四: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②中 所述的鱼沟的深度为55cm~60cm。其他步骤与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4] 五: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③中 所述的鱼坑的长为2m,宽为2m,深为lm~1. 2m。其他步骤与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5] 六: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①中 所述的每次冲洗的用水量为1200~1500m3/hm2,浸泡2~3天。其他步骤与 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6] 七: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②中 所述的在距离鱼沟、鱼坑lm内的水稻行穴距为12cmX5cm,在距离鱼沟、鱼坑lm的水稻行穴 距为18cmX8cm。其他步骤与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7] 八: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④中 所述的引入鲤鱼密度为350~1200尾/hm2;所述的引入鲫鱼密度为360~930尾/hm2;所 述的引入草鱼密度为320~5 70尾/hm2。其他步骤与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8] 九: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④中 所述的引入鲤鱼的规格为55~80g/尾;所述的引入鲫鱼的规格为20~25g/尾;所述的引 入草鱼的规格为110~120g/尾。其他步骤与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119] 十: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五⑤中 所述的早浅晚干的灌水方法是指早晨向稻田中灌水5~10cm,维持一整天,晚上再将稻田 里的水排至3cm以下。其他步骤与一至九相同。
[0120]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121] 试验1 :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122] -、冲洗盐分:
[0123] ①、翻田:秋季,对寒区盐化稻田地进行耕翻;
[0124] 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耕翻深度为28cm;
[0125] ②、平整田面:秋季农闲季节至上冻前,打碎耕翻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中的大块 土,再取土填平洼地,使耕层土质均匀,寒区盐化稻田地的平整度达到±5cm;
[0126] ③春季冲洗:翌年春季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2次,得到冲 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
[0127] 步骤一③中所述的第1次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的用水量 为1600m3/hm2,浸泡时间为3天,再排出;再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进行第2 次泡田,用水量为1l〇〇m3/hm2,浸泡3天再排出;
[0128] 二、田间工程:
[0129] ①、整修田埂:
[0130] 对冲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的田埂进行加高、并夯实加固,得到加高后的田 埂;
[0131] 步骤二①中所述的加高后的田埂的高度为65cm,宽度为45cm;
[0132] ②、改进鱼沟规格:
[0133]在每块稻田中,距离田埂1.5m远挖鱼沟,使鱼沟与进水渠和排水渠相通;再在挖 好的鱼沟组成的封闭的稻田中,每间隔80cm挖纵沟,再在中间挖一条横沟;
[0134] 步骤二②中所述的鱼沟的深度为55cm ;
[0135] ③、改进鱼坑规格:
[0136] 在鱼沟交叉处、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开挖鱼坑;
[0137] 步骤二③中所述的鱼坑的长为2m,宽为2m,深为1. lm ;
[0138] 三、水稻插秧:
[0139] ①、冲洗:水稻插秧前对稻田进行冲洗3次,得到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
[0140] 步骤三①中所述的每次冲洗的用水量为1300m3/hm2,浸泡3天;
[0141] ②、在每块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的鱼沟、鱼坑外进行水稻插秧;稻行与鱼沟、鱼坑 的边线垂直;5月31日前结束插秧;
[0142] 步骤三②中所述的在距离鱼沟、鱼坑lm内的水稻行穴距为12cmX 5cm,在距离鱼 沟、鱼坑lm的水稻行穴距为18cmX8cm ;
[0143] 四、引入鱼类:
[0144] ①、鱼种暂养:5月13日购买鱼种,使用含盐量低于2g/L的泡田水,将购买鱼种暂 存于排水渠中的栅栏内;
[0145] 步骤四①中所述的鱼种为鲤鱼、鲫鱼和草鱼;
[0146] ②、田间准备:水稻插秧结束后,整修田埂和清理鱼沟、鱼坑;
[0147] ③、引入试水鱼:将10尾鲢鱼放入到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观察10尾鲢鱼的活 动;
[0148] ④、若在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的10尾鲢鱼活动正常,在插秧结束后的8天向稻田 中引入鲤鱼和鲫鱼;再在插秧结束后的28天向稻田中引入草鱼;
[0149] 步骤四④中所述的引入鲤鱼密度为350~1200尾/hm2;所述的引入鲫鱼密度为 360~930尾/hm2;所述的引入草鱼密度为320~570尾/hm2;
[0150] 步骤四④中所述的引入鲤鱼的规格为55~80g/尾;所述的引入鲫鱼的规格为 20~25g/尾;所述的引入草鱼的规格为110~120g/尾;
[0151] 五、水层管理:
[0152] ①、插秧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再进行灌水4cm,3天后排掉,再灌水4cm,3 天后再排掉,一直保持到有效分蘖结束;此期间每隔6天对稻田冲洗1次;
[0153] ②、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保持稻田中的水层为13cm,同时扩大鱼类活 动与觅食范围;
[0154] ③、晒田排水:晒田排水前先对稻田冲洗1次,同时清理鱼沟和鱼坑,再进行排水, 排水速度低于5cm/s,使鱼类顺利进入鱼沟、鱼坑;
[0155] ④、晒田期间维持保鱼水:晒田期间发现鱼沟或鱼坑内的水色变为棕色或茶褐色 时,向鱼沟、鱼坑内注水,冲洗盐分;晒田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保持水深13cm ;
[0156] ⑤、水稻扬花后期保持稻田内的水层为8cm ;灌浆到成熟期实行早浅晚干的灌水 方法,以防止后期水稻受盐渍之害造成枯熟;
[0157] 步骤五⑤中所述的早浅晚干的灌水方法是指早晨向稻田中灌水8cm,维持一整天, 晚上再将稻田里的水排至3cm以下;
[0158] ⑥、浅-深间歇灌水:稻田中、后期实行浅灌,稻田水层深度4cm,期间要每隔3天 一次,每次将稻田水层株度抬尚至20cm,维持9h;
[0159] ⑦、适时深灌:分蘖高峰期保持稻田水深18cm,并维持6天;
[0160] ⑧、维持保鱼水:稻-鱼共生期间,在稻田水深低于10cm时段,鱼沟、鱼坑都要保持 满水,同时注意水色的变化,当出现棕色水质时,捞出部分大规格成鱼,降低稻田鱼密度;
[0161] 六、施肥:
[0162] ①、施基肥:插秧前向稻田地中施入有机肥25t/hm2、尿素1500kg/hm2、过磷酸钙 2250kg/hm2和硫酸梓 25kg/hm2;
[0163] ②、追施化肥:
[0164] 在每次追肥前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盐分,并注水至水深9cm,再追施肥料;
[0165] 步骤六②中所述的在稻鱼共生期间共追施尿素900kg/hm2、硫酸钾750kg/hm2;
[0166] ③、泼洒粪水:稻鱼共生期间,每隔13天向鱼沟、鱼坑泼洒浓度为35mg/L的动物粪 水 2500kg/hm2;
[0167] 七、病害防治:
[0168] ①、鱼类消毒:鱼类引入稻田前,先用5%的食盐对鱼类消毒6min;
[0169] ②、投喂药饵:7月~8月,每隔10天投喂1次药饵,每次连续投喂4天;
[0170]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药馆是由1kg大蒜、15kg玉米面、5kg黏高粱面或黏玉米面和 0. 5kg食盐混合而成的;
[0171]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投喂鱼铒的量为100kg/hm2;
[0172] ③、水体消毒:7月~8月,每隔10天在鱼沟、鱼坑内泼洒1次漂白粉溶液,使鱼沟、 鱼坑内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均为20mg/L;
[0173] ④、人工灭虫:当稻田中的水位为18cm时,使用木杆在田中驱赶,使大量害虫落入 水中为鱼类取食;
[0174] ⑤、药物防治:在插秧后至收获期间,对稻田进行药物防治;
[0175] 八、收获:
[0176] ①、收割水稻:9月初,稻-鱼湿地开始终期撤水,9月25日~30日开始收割水稻;
[0177] ②、收获鱼类:稻田排水期间,将鱼类集中到鱼沟、鱼坑和排水渠内,投喂饲料续养 到水稻收割前10天起捕,即完成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0178] 本试验的目标区域: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吉林省大安市牛心套保,总面积为 12. 2hm2, 土壤类型为碳酸盐型盐化土,耕作层(0~40cm)总盐分含量为7~13g/kg;采 用试验1的方法,2011~2014年目标区域引入的鱼类、平均密度及平均收获量详见表1, 2011~2014年目标区域的增收情况详见表2。
[0179] 表1 2011~2014年目标区域引入的鱼类、平均密度及平均收获量
[0180]
[0181]
[0182]表2 2011~2014年目标K域的增收情况
[0183]
[0184] 由试验1的结果可知,采用本试验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水 稻产量可 较单一种稻平均增产5 %以上,鱼产量平均450kg/hm2以上,新增经济收入平均超 过3000元/hm2,提高寒区盐化土地稻田经济效益的效果是明显的;本试验的一种寒区盐化 土地构建稻-鱼湿地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解决我国寒区盐化土地稻田增产、增收问题, 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主权项】
I. 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 稻-鱼湿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 冲洗盐分: ① 、翻田:秋季,对寒区盐化稻田地进行耕翻; ② 、平整田面:秋季农闲季节至上冻前,打碎耕翻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中的大块土,再 取土填平洼地,使耕层土质均匀,寒区盐化稻田地的平整度达到±5cm; ③ 春季冲洗:翌年春季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2次,得到冲洗2 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 步骤一③中所述的第1次对平整度为±5cm的寒区盐化稻田地泡田冲洗的用水量为 15001113/111112~18001113/11111 2,浸泡时间为2天~3天,再排出;再对平整度为±5〇11的寒区盐 化稻田地进行第2次泡田,用水量为900m3/hm2~1200m3/hm2,浸泡3天~4天再排出; 二、田间工程: ① 、整修田埂: 对冲洗2次后的寒区盐化稻田地的田埂进行加高、并夯实加固,得到加高后的田埂; ② 、改进鱼沟规格: 在每块稻田中,距离田埂I. 5m远挖鱼沟,使鱼沟与进水渠和排水渠相通;再在挖好的 鱼沟组成的封闭的稻田中,每间隔75cm~85cm挖纵沟,再在中间挖一条横沟; ③ 、改进鱼坑规格: 在鱼沟交叉处、进水口和排水口处开挖鱼坑; 三、 水稻插秧: ① 、冲洗:水稻插秧前对稻田进行冲洗3次~4次,得到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 ② 、在每块插秧前冲洗后的稻田的鱼沟、鱼坑外进行水稻插秧;稻行与鱼沟、鱼坑的边 线垂直;5月31日前结束插秧; 四、 引入鱼类: ① 、鱼种暂养:5月10日~15日购买鱼种,使用含盐量低于2g/L的泡田水,将购买鱼 种暂存于排水渠中的栅栏内; 步骤四①中所述的鱼种为鲤鱼、鲫鱼和草鱼; ② 、田间准备:水稻插秧结束后,整修田埂和清理鱼沟、鱼坑; ③ 、引入试水鱼:将5尾~10尾鲢鱼放入到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观察5尾~10尾鲢 鱼的活动; ④ 、若在装有稻田水的容器中的5尾~10尾鲢鱼活动正常,在插秧结束后的7~10天 向稻田中引入鲤鱼和鲫鱼;再在插秧结束后的25~30天向稻田中引入草鱼; 五、 水层管理: ① 、插秧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再进行灌水3~5cm,2~3天后排掉,再灌水3~ 5cm,2~3天后再排掉,一直保持到有效分蘖结束;此期间每隔5~7天对稻田冲洗1次; ② 、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保持稻田中的水层为IOcm~15cm,同时扩大鱼类 活动与觅食范围; ③ 、晒田排水:晒田排水前先对稻田冲洗1次,同时清理鱼沟和鱼坑,再进行排水,排水 速度低于5cm/s,使鱼类顺利进入鱼沟、鱼坑; ④ 、晒田期间维持保鱼水:晒田期间发现鱼沟或鱼坑内的水色变为棕色或茶褐色时,向 鱼沟、鱼坑内注水,冲洗盐分;晒田结束后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保持水深IOcm~15cm; ⑤ 、水稻扬花后期保持稻田内的水层为5cm~IOcm;灌浆到成熟期实行早浅晚干的灌 水方法,以防止后期水稻受盐渍之害造成枯熟; ⑥ 、浅-深间歇灌水:稻田中、后期实行浅灌,稻田水层深度3~5cm,期间要每隔2~3 天一次,每次将稻田水层深度抬高至15cm~20cm,维持8h~IOh; ⑦ 、适时深灌:分蘖高峰期保持稻田水深15cm~20cm,并维持5~7天; ⑧ 、维持保鱼水:稻-鱼共生期间,在稻田水深低于IOcm时段,鱼沟、鱼坑都要保持满 水,同时注意水色的变化,当出现棕色水质时,捞出部分大规格成鱼,降低稻田鱼密度; 六、 施肥: ① 、施基肥:插秧前向稻田地中施入有机肥20~30t/hm2、尿素1500kg/hm2、过磷酸妈 2250kg/hm2和硫酸梓 20 ~30kg/hm2; ② 、追施化肥: 在每次追肥前对稻田进行冲洗1次盐分,并注水至水深8cm~10cm,再追施肥料; 步骤六②中所述的在稻鱼共生期间共追施尿素900kg/hm2、硫酸钾750kg/hm2; ③ 、泼洒奠水:稻鱼共生期间,每隔10~15天向鱼沟、鱼坑泼洒浓度为30~40mg/L的 动物粪水2250~3000kg/hm2; 七、 病害防治: ① 、鱼类消毒:鱼类引入稻田前,先用5%的食盐对鱼类消毒5min~7min; ② 、投喂药饵:7月~8月,每隔10天投喂1次药饵,每次连续投喂3~4天;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药馆是由Ikg大蒜、15kg玉米面、5kg黏高粱面或黏玉米面和0. 5kg 食盐混合而成的; 步骤七②中所述的投喂鱼铒的量为90kg/hm2~120kg/hm2; ③ 、水体消毒:7月~8月,每隔10天在鱼沟、鱼坑内泼洒1次漂白粉溶液,使鱼沟、鱼 坑内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均为20mg/L; ④ 、人工灭虫:当稻田中的水位为15cm~20cm时,使用木杆在田中驱赶,使大量害虫落 入水中为鱼类取食; ⑤ 、药物防治:在插秧后至收获期间,对稻田进行药物防治; 八、 收获: ① 、收割水稻:9月初,稻-鱼湿地开始终期撤水,9月25日~30日开始收割水稻; ② 、收获鱼类:稻田排水期间,将鱼类集中到鱼沟、鱼坑和排水渠内,投喂饲料续养到水 稻收割前10天起捕,即完成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一①中所述的耕翻深度为25cm~30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二①中所述的加高后的田埂的高度为60cm~70cm,宽度为40cm~4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二②中所述的鱼沟的深度为55cm~60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二③中所述的鱼坑的长为2m,宽为2m,深为Im~I. 2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三①中所述的每次冲洗的用水量为1200~1500m3/hm2,浸泡2~3天。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三②中所述的在距离鱼沟、鱼坑Im内的水稻行穴距为12cmX5cm,在距离鱼沟、鱼坑Im的水 稻行穴距为18cmX8c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四④中所述的引入鲤鱼密度为350~1200尾Am2;所述的引入鲫鱼密度为360~930尾/ hm2;所述的引入草鱼密度为320~570尾Am2。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四④中所述的引入鲤鱼的规格为55~80g/尾;所述的引入鲫鱼的规格为20~25g/尾;所 述的引入草鱼的规格为110~120g/尾。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五⑤中所述的早浅晚干的灌水方法是指早晨向稻田中灌水5~10cm,维持一整天,晚上再 将稻田里的水排至3cm以下。
【专利摘要】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构建稻-鱼湿地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寒区盐化稻田地产量低,经营单一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方法:一、冲洗盐分;二、田间工程;三、水稻插秧;四、引入鱼类;五、水层管理;六、施肥;七、病害防治;八、收获。采用本发明一种构建寒区盐化土地稻-鱼湿地的方法,其水稻产量可较单一种稻平均增产5%以上,鱼产量平均450kg/hm2以上,新增经济收入平均超过3000元/hm2,提高寒区盐化土地稻田经济效益的效果是明显的;本发明适用于盐化土地农业开发技术领域。
【IPC分类】A01K61/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904633
【申请号】CN201510292624
【发明人】杨富亿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