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农药,具体涉及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背景
[0002] 座壳孢菌隶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腔孢纲(Coelomycetes)球壳目 (SpHareopsidales)鲜壳孢科(Nectriadaceae),是粉虱类、介壳虫类害虫重要病原真菌, 对害虫具有强致病力,而对人、畜和植物无毒害,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是目前国内外研 宄应用较多的害虫生物防治病原真菌。
[0003] 早期,主要通过喷施座壳孢菌孢子悬浮液的方式来防治害虫,CN102657236A公开 了一种座壳孢菌油剂,它由座壳孢菌纯孢子粉、溶剂油、乳化剂、吸附剂、紫外吸收剂和抗氧 化剂组成。该油剂可以延长孢子的贮藏期,增强孢子的吸附能力。
[0004] 在开发座壳孢菌生物农药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 的湿度,一般在80%以下湿度条件下,座壳孢菌分生孢子难以萌发,湿度不仅决定孢子萌发 和生长,还影响着座壳孢菌的传播与流行。同时,紫外线等多种因素会使座壳孢菌分生孢子 活性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储藏期短,严重的会在1至4个月内失活。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座壳孢菌微胶囊悬 浮剂。
[0006] 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07] 座壳孢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 0.01~1% 吸附剂 0.01~2% 海藻酸钠 0.06~2% 植物油 20~40% 乳化剂 0.1~2% 氯化钙 1~8%
[0008] 助悬剂 0.01~1% 水为余量,
[0009] 所述吸附剂选自高岭土、娃藻土、白炭黑、活性炭、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 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大于10。
[0011] 优选地,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是:
[0012] 座壳孢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 0,07% 吸附剂 0.06% 海藻酸钠 0.13% 植物油 21.33% 乳化剂 0.3% 氯化钙 4% 助悬剂 0.03% 水为余量。
[001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悬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阿 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一种所述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得到重量浓度为0.5-2%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将座壳孢 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与吸附剂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水相;
[0016] 2)将植物油与乳化剂混合,得到油相;
[0017]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在常温下搅拌形成W/0型乳液;
[0018] 4)将氯化钙溶于水中,得到重量浓度为0. 1-10%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到乳液 中,迅速搅拌,使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并形成沉淀;
[0019] 5)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助悬剂。
[0020] 本发明先将亲水性的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或菌丝用吸附剂吸附形成囊芯,分散于海 藻酸钠溶液中,并加入植物油和乳化剂进行乳化,从而形成W/0型乳液,座壳孢菌分生孢子 或菌丝被包裹在乳液中,然后用界面聚合法制作微胶囊,乳液界面上的海藻酸钠与氯化钙 发生交联聚合反应,海藻酸钠被固化并沉淀下来,形成微胶囊,从使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或菌 丝处在相对湿润的环境里,保证座壳孢菌能够大部分萌发,提高侵染率,同时还利于防止紫 外线等导致的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活性下降。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对座壳孢菌安 全、无毒害作用,可显著延长座壳孢菌制剂的贮藏时间和货架期。所以本发明制备的座壳孢 菌微胶囊悬浮剂是一种有前景的防治粉虱类、介壳虫类害虫的生防制剂。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与孢子粉在贮存期间的萌发率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25] 座壳孢菌的分生孢子 0.07g 吸附剂 0.06g 海藻酸钠 0.13g 大豆油 21.33g 乳化剂 〇3g 氯化钙 4g 助悬剂 〇.〇3g 水 74,08g
[0026] 所述吸附剂为尚岭土;
[0027] 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大于10,为司盘-80;
[0028] 所述助悬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0029] 制备方法是:
[0030] 1)将0. 13g海藻酸钠用26g水溶解,得到0. 5%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将0. 07g座壳 孢菌的分生孢子与0. 06g高岭土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水相;
[0031] 2)将21. 33g大豆油与0. 3g司盘-80混合,得到油相;
[0032]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在常温下搅拌形成W/0型乳液;
[0033] 4)将4g氯化钙溶于100g水中,得到4%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到乳液中,迅速 搅拌,使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并形成沉淀;
[0034] 5)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加入0.03g羧甲基纤维素,并用水定容至 100g〇
[0035] 实施例2
[0036] -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37] 座壳孢菌的菌丝 0.0lg 吸附剂 0.0lg 海藻酸钠 0.06g 橄榄油 40g 乳化剂 2g 氯化钙 lg 助悬剂 O.Olg 水 56.9lg
[0038] 所述吸附剂为硅藻土;
[0039] 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大于10,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40] 所述助悬剂为黄原胶。
[0041] 制备方法是:
[0042] 1)将0. 06g海藻酸钠用6g水溶解,得到1 %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将0.Olg座壳孢 菌的菌丝与0. 〇lg硅藻土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水相;
[0043] 2)将40g橄榄油与2gHLB值大于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得到油相;
[0044]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在常温下搅拌形成W/0型乳液;
[0045] 4)将lg氯 化钙溶于100g水中,得到1 %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到乳液中,迅速 搅拌,使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并形成沉淀;
[0046] 5)将沉淀过滤、洗绦后,分散于水中,加入0.0 lg黄原胶,并用水定容至100g。
[0047] 实施例3
[0048] 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49] 座壳孢菌的的分生孢子 lg 吸附剂 2g 海藻酸钠 2g 玉米油 20g 乳化剂 〇.lg 氯化钙 8g 助悬剂 lg
[0050] 水 65.9g
[0051] 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和淀粉,重量比为1:1;
[0052] 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大于10,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53] 所述助悬剂为明胶和阿拉伯胶,重量比是5 : 1。
[0054] 制备方法是:
[0055] 1)将2g海藻酸钠用100g水溶解,得到2%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将lg座壳孢菌的 分生孢子与2g吸附剂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水相;
[0056] 2)将20g玉米油与0.lgHLB值大于1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得到油相;
[0057]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在常温下搅拌形成W/0型乳液;
[0058] 4)将8g氯化钙溶于80g水中,得到10%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到乳液中,迅速 搅拌,使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并形成沉淀;
[0059] 5)将沉淀过滤、洗绦后,分散于水中,加入lg助悬剂,并用水定容至100g。
[0060] 试验例
[0061]L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对柑橘粉虱致病力
[0062] 如表1所示,在25°C条件下,相对湿度55%时,座壳孢菌孢子悬浮液对柑橘粉虱侵 染能力较弱,致死中浓度为1.64X107个孢子/mL,而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在相同条件下, 对柑橘粉虱侵染力显著高于孢子悬浮液,致死中浓度为7. 65X105个孢子/mL。说明把座壳 孢菌孢子粉制成微胶囊悬浮剂后,能提高座壳孢菌孢子的活性。
[0063] 表1座壳孢菌对柑橘粉虱若虫的致死中浓度
[0064]
[0065] 2.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0066] 如表2所示,被紫外光照射后,孢子粉存活率迅速降低,照射时间到lh时,孢子 粉完全失活,而相同条件下,微胶囊悬浮剂存活率较高,紫外照射3小时后,存活率仍达到 67. 50%。本发明的得到的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在长时间紫外照射下,存活率也显著高于 分生孢子悬浮液和菌丝体悬浮液。
[0067] 存活率测定方法:配制孢子萌发液:2%葡萄糖+1%胰蛋白胨,每个50ml的锥形瓶 装9ml孢子萌发液,封口膜封口,122°C湿热灭菌30min,冷却备用。在超净工作台内,将被 紫外光照射过的分生孢子和微胶囊悬浮剂分别置于萌发液中。此时体系浓度为1X105个/ ml。置于l〇〇r/min,25°C条件下培养24h后,检测萌发率,即存活率。
[0068] 表1紫外线对孢子粉和微胶囊的影响
[0069]
[0071]在常温25°C和低温4°C贮存座壳孢菌孢子粉和微胶囊悬浮剂,观察萌发率。结果 表明,25°C贮存的孢子粉萌发率随时间逐渐降低,90d后萌发率降低了 70. 49%,与0d萌发 率相比显著降低(t= 8. 054,p〈0. 01),4°C贮存的孢子粉90d后萌发率降低9. 94%,降低不 显著(t= 1. 325,p>0. 05)。微胶囊制剂稳定性较强,90d后,微胶囊制剂25°C和4°C贮存分 别降低了 4. 52%和 7. 90%,降低不显著(t= 1. 291,p>0. 05;t= 1. 496,p>0. 05)。
【主权项】
1. 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座壳孢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 0.01~1 % 吸附剂 0.0丨~2% 海藻酸钠 0.06~2% 植物油 20~40% 乳化剂 0.1~2% 氯化钙 卜-8% 助悬剂 0.01~1 % 水为余量, 所述吸附剂选自高岭土、娃藻土、白炭黑、活性炭、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乳化剂的HLB值大于1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的重量百分比 是: 座壳孢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 0.07% 吸附剂 0.06% 海藻酸钠 0.13% 植物油 21.33% 乳化剂 0.3% 氯化钙 4% 助悬剂 0.03% 水为余量。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选自羧甲基 纤维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4.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得到重量浓度为〇. 5-2%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将座壳孢菌的 分生孢子或菌丝与吸附剂混合均匀后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水相; 2) 将植物油与乳化剂混合,得到油相; 3) 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在常温下搅拌形成W/0型乳液; 4) 将氯化钙溶于水中,得到重量浓度为0. 1-10 %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到乳液中, 迅速搅拌,使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并形成沉淀; 5)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助悬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壳孢菌微胶囊悬浮剂,它是先将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或菌丝用吸附剂吸附形成囊芯,分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并加入植物油和乳化剂进行乳化,从而形成W/O型乳液,然后用界面聚合法制作微胶囊,乳液界面上的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发生交联聚合反应,海藻酸钠被固化并沉淀下来,最后将沉淀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浮剂。本发明使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或菌丝处在相对湿润的环境里,保证座壳孢菌能够大部分萌发,提高侵染率,同时还防止了紫外线等导致的座壳孢菌分生孢子活性下降,可显著延长座壳孢菌制剂的贮藏时间和货架期,是一种有前景的防治粉虱类、介壳虫类害虫的生防制剂。
【IPC分类】A01N63/04, A01N25/04, A01P7/04, A01N25/28
【公开号】CN104904710
【申请号】CN201510247135
【发明人】张宏宇, 张为丽, 郑薇薇
【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