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杀菌活性化合物,特别涉及丁酸钠在制备用 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植物健康地生长与正常的发育,就能向人 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粮油食品、果蔬产品和其他各种农副产品。然而,植物病原菌能导致植 物发生各种病害,直接影响到产量与产品的品质,从而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产生 重大影响。当前,化学防治以其高效、选择性好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因对化 学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不当甚至滥用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上 升,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因此,迫切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并且对环境 友好的新型杀菌剂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0003] 丁酸钠,又名正丁酸钠盐,英文名称:Sodiumbutyrate,CAS号:156-54-7,分子 式:C4H702Na,分子量110. 09,分子结构式为:
[0004]
[0005] 丁酸钠呈白色至类白色,可吸湿性的粉末,似绒毛状,具有特殊的奶酪酸败气味, 易溶于水,水溶液pH呈碱性。在常规贮存和搬运条件下,处于室温和密封状态下稳定,但勿 与性质相反的物质、粉尘、过热物品和强氧化剂混存。丁酸钠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能够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已经应用于肿瘤的临床研宄。并且,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 化工、饲料、养殖等行业,而对其在农药方面,特别是作为杀菌活性物质的应用研宄目前还 没有报道。
[0006] 丁酸钠的有效成分是短链挥发性脂肪酸一丁酸,游离的丁酸具有特殊的气味。丁 酸主要来自大肠中厌氧杆菌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酵解作用,是结肠上皮细胞能量的主 要来源。丁酸具有水、脂两亲的特性,偏重于亲脂,pH值在4~6时不易被分解,动物摄食 后大部分能避过酸性环境的小肠。直接进入盲肠和结肠继续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生物调节 剂。丁酸在维持细胞的分化和结肠上皮的完整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7]因其具有游离性和挥发性的特点,饲料生产中将其制成相对稳定的钠盐一丁酸 钠。丁酸钠具有无污染、无有害残留和独特的营养生理功能等特点而逐渐成为热门的抗生 素替代品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丁酸钠对农业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毒力测定,证明了丁酸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 活性。丁酸钠作为杀菌剂,其高效、低毒,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
[0009]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 的用途。
[0011]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与子囊菌亚门 真菌。
[0012]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菌剂中丁酸钠的有效使用浓度为 50-100mM。
[0013]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知菌亚门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蓝莓枝 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
[0014]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炭 疽叶枯病菌。
[001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菌剂中丁酸钠的浓度为100mM时,丁酸钠 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99%以上。
[0016] 所述植物为苹果、桃、梨、番茄、蓝莓、烟草、黄瓜、水稻、小麦和大豆。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目前杀菌剂的品种作用机制比较 单一,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故抗性也产生较快,且污染大,高残留,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 全。而丁酸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污染少、可降解,并且 具有毒性低、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等优点,通常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而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丁酸钠可以用于防治半知菌亚门真菌与子囊菌亚门真菌等植物病原 真菌,可以用于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范围广泛,而且具有较高的杀菌率,毒性低,能 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宄和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19] 图2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20] 图3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蓝莓枝枯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21] 图4是本发明中丁酸纳对烟草赤星病囷的抑囷实验结果;
[0022] 图5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23] 图6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24]图7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0025] 图8是本发明中丁酸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实验材料
[0029] 丁酸钠(Sodiumbutyrate)为从Sigma公司购买的成品。称取5. 50g丁酸钠于 50ml的蒸馏水中,配成1M的母液,过滤除菌4°C保存待用。
[0030] 本实验中所用的植物病原菌为常见病原菌(病原菌可以从发病植物上分离得 到),实验室4°C保存。
[0031]采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 葡萄糖20g,琼脂15g,自来水1000ml,自然PH。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g切 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八层纱布过滤于烧杯中,加 15g琼脂,加入20g葡萄糖,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稍冷却补足水至1000ml,分装后121°C灭 囷20分钟,冷却后备用。
[0032] 二、实验方法
[0033] 采用生长速率法。
[0034] 1、先将8种植物病原菌在PDA平板上25°C培养2d左右,待用。
[0035]2、将
PDA培养基加热溶化,冷却至45_50°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制成含0、 25mM、50mM和lOOmM药液的培养基,并分别倒入培养皿中冷却。
[0036] 3、以无菌操作手续,用打孔器在培养2d的各菌株菌丝边缘(生长状况尽量一致) 打取圆形菌饼(直径0. 60cm),再用接种针挑至含药平板中央,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 (25°C)中培养。
[0037] 4、于处理后不同时间观察测定菌丝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得直径并处 理数据,计算抑制率并拍照。
[0038] 抑制率(% )=(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X100,
[0039] 每个处理重复3次。
[0040]三、丁酸钠对8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实验结果
[0041] 苹果腐烂病菌:苹果树腐烂病是苹果树最主要、最严重的枝干病害。该病除了侵 染枝干外还可以侵染果实,造成枯枝、死树,严重时造成毁园,从而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 损失。苹果树腐烂病菌拥有比较广泛的寄主植物,危害包括苹果、楼桃、桃和梨等在内的常 见果树。
[0042] 番茄灰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寄主广泛,可侵染番茄、黄瓜、茄子、菜豆、青椒、芹 菜、莴笋、莴苣等多种蔬菜。
[0043] 蓝莓枝枯病菌:该病菌属于拟盘多毛孢属,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寄生大约 五十多科的植物,植物受害后表现为叶斑、腐烂、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研宄拟盘多毛孢菌对农林作物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生产上的蓝莓主栽 品种,如蓝丰、公爵和蓝美人等,均有枝枯病发生,显著影响其果实产量和品质。
[0044] 烟草赤星病菌:烟草赤星菌寄主范围较广,除烟草外,还可侵染棉花、花生、大豆、 番茄、桃、李、小麦等多种植物,引起斑点、根腐病等症状。
[0045]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一种叶部病害,主要危 害苹果的嘎拉、金冠、乔纳金、秦冠等品种,造成苹果树大量落叶和果实严重腐烂,树势严重 削弱,导致次年绝产。富士、红星等品种高度抗病,发病的嘎拉和相邻未发病的富士苹果树 在果园内对比非常明显。苹果炭疽菌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并导致大量落叶。
[0046]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泛,传播方式多样。近几年经调查发现,由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引起的黄瓜、番茄等蔬菜的叶斑病在中国的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等 11个省市区大面积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0047] 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寄主主要有落叶松属、桃、梨属、越橘属、建始槭等植物。
[0048] 水稻稻瘟病菌:该病菌不仅侵染水稻,还能侵染小麦、大麦和粟等农作物,甚至侵 染植物的根部,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0049] 表1 丁酸钠对8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4d)
[0050]
[0051]注:试验中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0052] 从表1中可知,在不同的浓度下,丁酸钠对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的8种植物病 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50mM时,丁酸钠对番茄灰霉病菌等7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较 好,均在50%以上。而当浓度为100mM时,丁酸钠对8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都很好,其中对 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高达99%以上,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
[0053] 丁酸钠对8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图片如图1-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 出,当丁酸钠的浓度在l〇〇mM时,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叶 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这5种病原菌几乎没有或有很少的菌丝生长。而对蓝莓枝枯病菌、 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和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来说,虽有菌丝生长,但与对照相比,菌丝生长稀 薄,说明丁酸钠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
[005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 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与子囊菌亚门真菌。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 杀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中丁酸钠的有效使用浓度为50-100mM。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 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知菌亚门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蓝莓枝枯病菌、烟草 赤星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 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炭疽叶枯病菌。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 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中丁酸钠的浓度为IOOmM时,丁酸钠对番茄灰霉病 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99%以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 菌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苹果、桃、梨、番茄、蓝莓、烟草、黄瓜、水稻、小麦和 大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丁酸钠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丁酸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对环境友好的小分子化合物,污染少、可降解,并且具有毒性低、抗药性差,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安全等优点,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丁酸钠可以用于防治半知菌亚门真菌与子囊菌亚门真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可以用于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范围广泛,而且具有较高的杀菌率,毒性低,能够保证农产品及果蔬的高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IPC分类】A01N37/02, A01P3/00
【公开号】CN104904714
【申请号】CN201510340819
【发明人】梁文星, 谭玲玲, 吕斌娜, 宋丽敏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