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背景
[0002] 苯醚菌酯(试验代号ZJ0712),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国家南方农药创 制中心浙江基地(即浙江省化工研宄院)创制的一种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该产 品经大量实验室与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对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如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 等)、锈病(如苹果锈病、梨锈病等)、霜霉病(葡萄和黄瓜霜霉病等)、炭疽病(如黄瓜、西 瓜和芒果炭疽病等)都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的优点,具有保护及 治疗作用。
[0003] 乙蒜素,英文名称:ethylicin,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系大蒜提取物-大蒜素的乙 基同系物,高效无公害广谱仿生杀菌剂。乙蒜素为我国首创农药新品种,纯品为无色油状透 明液体,工业品为微黄色液体,有大蒜和醋酸臭味。
[0004] 乙蒜素具有速效性好,杀菌效果好,容易被作物吸收和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 点,可有效抑制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及葡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 害,效果显著。其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S-S= 0 = 0)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一SH基 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
[0005] 葡萄霜霉病是危害最严重的葡萄叶部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病叶焦枯早落,有时 甚至成片葡萄园叶片受害脱落,可导致新梢生长不良,果实难以发育成熟,产量严重下降。
[0006]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发病严重时,一般都需 要喷施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为重要水果病害葡萄霜霉病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组合。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 -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苯 醚菌酯4% -20%,乙蒜素15% -40 %,成膜组分0. 5% -15%,其余为助剂与水,其中的百分 比浓度为重量百分比。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含有苯醚菌酯8% -12%:乙蒜素24% -36%,成膜组 分0. 5% -10%,余量为助剂和油类填料。
[0011] 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乳剂或者微乳剂。
[0012] 成膜组分选自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乳液、骨胶、多聚糖中的一 种或者多种。
[0013] 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制剂中,除含有活性成分及成膜组分外,还有其它一些助 剂,这些助剂包括溶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抗冻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等,占该组合物重量 的10-20%。表面活性剂可以充当润湿剂,分散剂,可以是非离子型的和阴离子型的,也可以 是两种以上复合使用,必要时还要加入消泡剂。
[0014] 分散剂可以选自苯乙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EO-PO(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 嵌段共聚物,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萘磺酸缩合物钠盐,木质素磺酸钙, 木质素磺酸钠,高分子聚羧酸盐。润湿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二丁基 萘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溶剂可以是N-甲基吡咯烷酮,二乙二醇甲醚,葵酰胺,乙醇, 正丁醇等。稳定剂为油酸,丁基羟基茴香醚,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增稠剂可以是羧 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镁铝,羧甲基淀粉钠,黄原胶等。防腐剂可以是苯并异噻唑啉酮(BIT)。 防冻剂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等。消泡剂,如乳化硅油类、磷酸三丁酯等。
[0015] 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苯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低毒,低残 留杀菌剂,具备保护和内吸作用,其杀菌谱非常广。与之结构和性能类似的嘧菌酯,其应用 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目前几乎所有农作物上的病害防治。而苯醚菌酯由于受国内推广能 力的限制,目前主要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用于白粉病,霜霉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病害 的防治。但是由于嘧菌酯的大量使用,导致葡萄很多种病害对其产生了较严重的抗药性,防 治效果大为下降。与嘧菌酯结构类似的苯醚菌酯,也有类似风险,需要一种高效,环境友好 的杀菌剂与其复配来降低抗药性风险。
[0016] 乙蒜素是一种仿生型杀菌剂,已经在棉花枯萎病,辣椒炭疽病,水稻稻瘟病,黄 瓜细菌性角斑病,油菜霜霉病的防治上应用,价格较为低廉,但是由于乙蒜素为大蒜提取 物-大蒜素的化学仿制物,仍然保留了部分大蒜素的特性,如刺激的大蒜臭味,对皮肤和咽 喉的刺激性等。
[0017] 本发明将两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一一苯醚菌酯与乙蒜素复配,并辅以成膜组 分,使其药液能均匀地覆盖在葡萄的表面层,一方面可以实现协同增效,降低苯醚菌酯和乙 蒜素单剂的用药量,从而也降低了乙蒜素的刺激性,也有利于降低葡萄病菌对苯醚菌酯的 抗药性,有利于延长苯醚菌酯的市场寿命;另一方面由于乙蒜素杀菌速度快,也提高了防治 的速效性,有利于减少葡萄经济损失。
[0018] 经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葡萄霜霉病具备非常优异的预防和杀菌效 果,且具备杀菌速度快,防效期较长,用药量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葡萄杀 菌剂组合物。
[0019]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的加工工艺及设备均为公开已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实例用以说明,但并非限于这些例子。所有配方中百分比 均为重量比。
[0021] -、组合物制剂
[0022] (一)悬浮乳剂的制备
[0023] A.先配制乙蒜素水乳剂,将乙蒜素加入乳化剂和其它助剂,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相 中,使用高剪切乳化剂剪切均匀后备用。B.将苯醚菌酯及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防冻 剂,水按照配比加入,使用高速剪切机剪切均匀后装入砂磨机分散盘,砂磨至粒径为5微米 以下,得到悬浮剂成品。C.将A和B按比例混合后,剪切均匀得到悬浮乳剂。
[0024]配方例一:苯醚菌酯12%,乙蒜素36%,松香接枝EO-PO嵌段共聚物2%,苯乙烯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多聚糖10%,黄原胶0.2%,BIT0. 03%,硅油乳液0. 1%,水补足100%。
[0025] 配方例二:苯醚菌酯8%,乙蒜素16%,聚氧乙烯醚油酰蓖麻醇酸酯15%,苯乙烯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3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 %,骨胶2 %,黄原胶0. 2 %, BIT0. 03%,硅油乳液0. 1%,水补足100%。
[0026] 配方例三:苯醚菌酯6%,乙蒜素27%,萘磺酸缩合物钠盐3%,苯乙烯酚聚氧乙 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4%,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苯乙烯-丙烯酸乳液10%,黄原胶 0? 2 %,BIT0. 03 %,硅油乳液 0? 1 %,水补足 100 %。
[0027](二)微乳剂的制备
[0028] 将苯醚菌酯用溶剂溶解后,加入乙蒜素,乳化剂等助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水中,用 高剪切乳化机剪切均匀,至透明清澈的液体,得到微乳剂成品。
[0029] 配方例四:苯醚菌酯6%,乙蒜素24%,N-甲基吡咯烷酮10%,无水乙醇15%,苯 乙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苯乙烯-丙烯酸乳液 5%,水补足100%。
[0030] 配方例五:苯醚菌醋8%,乙蒜素16%,N-甲基吡略烧酮13%,无水乙醇20%,苯 乙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苯乙烯-丙烯酸乳液 5%,水补足100%。
[0031] 针对葡萄霜霉病菌,以苯醚菌酯和乙蒜素进行复配增效试验,具体方法如下。
[0032] 二、室内杀菌实验具体实施方法
[0033]( -)苯醚菌酯与乙蒜素的组合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室内生测实验方法
[0034] 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 2-2006》,采用病菌菌丝 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将苯醚菌酯和乙蒜 素设8个混配组合,苯醚菌酯和乙蒜素两个单剂处理,以不含药剂(无菌水)的处理作空白 对照,每处理设4个重复。将供试药剂配制成所需浓度的PDA培养基药剂平板。在无菌工 作台上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取直径为5_的葡萄霜霉病病菌菌饼,接种在平板中央,带 有菌丝一面接触培养基。26°C培养箱中倒置培养72小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菌菌落扩展 直径,计算抑制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6. 50专业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抑制中浓 度EC50,用孙沛云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来表征混配组合的效力。
[0035] 菌丝生长抑制率(% ) =[1-(药剂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八无菌水对照菌落 直径-菌饼直径)]X100
[0036]
[0037]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 =A的毒力指数XA在混用中的含量(% )+B的毒力指 数XB在混用中的含量(% )
[0038]
[0039]共毒糸双my、jnu,仏円少百双',卜扣;々/」、」ou,仏h刀乂⑴口;[儿',卜扣;接近100, 表明为相加作用。
[0040](二)实验药剂
[0041] 96 %苯醚菌酯原药和90%的乙蒜素原液采用丙酮溶解,用无菌水及少量吐温乳化 剂分别配制成200微克/毫升的母液备用;混配组合采用两者的母液在三角瓶中混合,然后 分别将其稀释到 70yg/mL;50yg/mL;35yg/mL;15yg/mL;10yg/mL。
[0042](三)室内实验结果
[0043] (1)以下苯醚菌酯用A代替,乙蒜素用B代替,测试结果均为平均值)。
[0044]表1 :苯醚菌酯与乙蒜素组合对葡萄霜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45]
[0046]从上述实4结果来看,苯醚i醋与乙蒜素的纟i合,相比较单剂',各比例基本±都对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大于120),仅两者复合比例为2:1的表 现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100左右)
[0047] 三、田间试验
[0048] 2014年在浙江诸暨市进行了苯醚菌酯和乙蒜素复配制剂的优选比例,进行了防治 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实验,验证室内生测试验的复配比例筛选结果。试验设在诸暨市山 下湖镇,选择葡萄霜霉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巨峰葡萄园地,按照随机区组排列,共设30个小 区,每个小区面积15平方,每个处理3次重复,设清水处理作为对照。
[0049] 苯醚菌酯采用10%水悬浮剂,乙蒜素采用30%乳油,分别1000倍稀释;复配制剂 选取实施配方例一,例二,例四,分别1000倍,1500倍,2000倍稀释,采用手动喷雾器进行叶 面均匀喷雾,每个小区喷施药液公斤,药后14天调查叶片发病情况,根据田间病害通行计 算方法计算发病的病情指数,统计防效。
[0050]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
[0051] 严重度用发病率的百分数表示时,病情指数=100XE(各级病叶数X相应级严 重度V(调查总叶数X最高级数);防治效果(% )=(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 对照病情指数X100
[0052] 分级标准如下:
[0053] 0级:无病;
[0054] 1级:株发病率为<25% ;
[0055] 2级:株发病率为25. 1 %~50%;
[0056] 3级:株发病率为50. 1 %~75%;
[0057] 4级:株发病率为彡75. 1%。
[0058] 表2 :苯醚菌酯与乙蒜素组合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测定结果
[0059]
[
[0061] 从上述较多样本的处理结果来看,苯醚菌酯与乙蒜素的组合能够在有效成分2000 倍稀释的较低浓度下达到较好的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具备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主权项】
1. 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苯醚 菌酯4% -20%,乙蒜素15% -40 %,成膜组分0. 5% -15%,其余为助剂与水,其中的百分比 浓度为重量百分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含有苯醚菌酯 8% -12% :乙蒜素24% -36%,成膜组分0.5% -10%,余量为助剂和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乳 剂或者微乳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膜组分选自聚乙烯醇、聚丙烯酰 胺、苯乙烯-丙烯酸乳液、骨胶、多聚糖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苯醚菌酯4%-20%,乙蒜素15%-40%,成膜组分0.5%-15%,其余为助剂与水,其中的百分比浓度为重量百分比。该杀菌组合物,制剂组成比例具备技术可行性,且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和治疗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葡萄霜霉病菌对苯醚菌酯的抗药性风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葡萄杀菌剂组合物。
【IPC分类】A01N37/36, A01P3/00, A01N41/08
【公开号】CN104904717
【申请号】CN201510242226
【发明人】张登科, 黄松其, 刘伟, 叶鸿, 吴燕芳, 斯晓帆
【申请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连云港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