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碳酸苄酯-2,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多种病害的 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等病害是蔬菜 和果树上的多种常见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危害产量和品质。在农业生 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戊唑醇、苯醚甲环唑、 氟硅唑、腈菌唑作为三唑类杀菌剂品种,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很快,单独施用药量越 来越大,且用药量大会抑制作物生长。如果连续用药超过三次,很有可能造成作物叶片变 小、变硬、变脆、变黑等药害情况。因此将三唑类杀菌剂和其他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复配将是 科学、合理用药的发展需要。
[0003]ZJ5337 (化学名称:碳酸苄酯2, 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是中国 专利CN201310571013.x报道的七氟异丙基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其制备及其杀菌活性未 见公开报道,前期的研究中发现ZJ5337杀菌谱广,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较好的活性,尤其 稻瘟病和蔬菜瓜果的白粉病有特效。
[0004] 戊唑醇(Tebuconazole):化学名称:(RS)-1-对-氯苯基_4, 4_二甲 基-3_(1H-1,2, 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面部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 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可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 面喷雾剂,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对许多作物和双子叶植物安全。戊唑醇杀菌谱广,主 要用于防治小麦、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
[0005] 苯醚甲环唑也称噁醚唑(Difenoconazole),化学名称:顺-反-3-氯_4-[4_甲 基-2- (1H-1,2,4-三唑-1-基甲基)-1,3_二氯戊环-2-基]苯基-4-氯苯基醚。苯醚甲 环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是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留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 的生长。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菌纲、担子 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 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 用。
[0006]氟硅唑(Flusilazole),化学名称:双(4-氟苯基)甲基(1H-1,2,4_三唑-1-基甲 基)硅烷。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 亡。对梨黑星病有特效。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有效,如苹果 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 病原菌。
[0007]腈菌唑(Myclobutanil),化学名称:2-(4_ 氯苯基)-2-(lH-l, 2, 4-三唑-1-基甲 基)己腈。是一类具保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留醇的 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 一定刺激生长作用。
[0008] 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ZJ5337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和腈菌唑复配的相关 报道。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 的杀菌组合物。
[0010]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 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ZJ5337和三唑类杀菌剂,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戊唑醇、 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所述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 的质量比为20:1~1:20。
[0012] 作为优选的方式,上述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的质量比为10:1~1:10。
[0013]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以被配制成杀菌剂,当被配制成杀菌剂时,所述杀菌 剂含有杀菌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1%~80%, 进一步地优选为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5%~80%。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优选为水分散粒剂、悬浮 齐IJ、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微乳剂。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水分散粒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 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3~12%、润湿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其余为填 料;所述悬浮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分散剂2~6%、润湿剂0. 5-5%、 增稠剂0~2%、防冻剂0~5%、防腐剂0~0. 2%、消泡剂0~0. 5% ;所述可湿性粉剂中各成 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5~10%、润湿剂0-10%、其余为填料补齐;所述 水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乳化剂3~10%、溶剂5~30%、稳定剂 0~1%、增稠剂0~1%、防腐剂0~2% ;所述微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 80%、乳化剂15~25%、助乳化剂5~10%、溶剂10~30%、稳定剂0~5%。
[0015] 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 剂选用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 磺酸盐;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 基(乙基)纤维素类;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0016]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 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填料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 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0017]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 TERSPERSE2425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 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 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增稠剂选自黄原胶、 聚乙烯醇、膨润土;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 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
[0018] 对水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酯、三苯 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农乳700#、农乳2201#、Span-60#、乳化剂 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 ;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 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增稠剂选自黄原 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防腐剂选自甲醇、苯甲酸、苯甲酸钠。
[0019] 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 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80-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 ;助乳化 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 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
[002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 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 合得到所需要活性物质的浓度。
[0021]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特别适合被用于防治防治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 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
[0022]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两种活性成分具有协同增效方式,杀菌效果好,能够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多种 病害,对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有特效;
[0024] (2)可实现同时防治多种病害,减缓抗性产生;
[0025] (3)用药成本低;
[0026] (4)治疗加保护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 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 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0028] 一、生物测定
[0029] 实施例1、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30] 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uliginea)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 标准NY/T1156. 11 - 2008》孢子悬浮液接种法。选择长势一致黄瓜苗,喷雾处理后阴干24h。 洗取
长满白粉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孢子浓度为10万个/ml左 右的悬浮液,喷雾接种。接种后的试材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灯光下(21-23°C)中,7-8d 后视空白对照发病情况进行分级调查,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通过防治效果和系列浓度的 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I值,再根据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0031]1)调查分级标准:
[0032] 0级:无病;
[0033]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34]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003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0036]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40%;
[0037]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40%以上。
[0038] 2)计算方法:
[0039]
[0040]
[0041] 表1 :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42]
[0043]
[0044]
[0045] 实施例2、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炭疽 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46] 试验对象:香蕉叶斑病(Cordanamusae)和葡萄炭疽病(Colletortrichum gloeosporiodes)由本试验室菌种室保存;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mali)从河北采集 经本实验室分离纯化保存。
[0047] 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 2 - 2006》菌丝生长速 率法。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将上述各病原菌用PDA培养基培养, 待菌落刚长满培养皿时,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成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移至 预先配制成的含毒PDA培养基中央,然后置于25°C培养箱内培养,每处理重复4次。视CK 菌落生长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直径cm,求出校正抑制百分率。通过 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I值,再根据 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0048] 药效计算:每个菌落十字交叉测两个直径,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大小。按下式求 出菌落生长抑制率:菌落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 径)X100/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0049] 表2 :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香蕉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0]
[0051]
[0052] 表3 :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3]
[0054]
[0055]
[0056] 表4 :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对葡萄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7]
[0058] CN104904730A 说明书 8/14 页
[0059]
[0060] 二、制剂配制
[0061] 所有制剂配比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0062] 1、水分散粒剂
[0063] 实施例1 :60%ZJ5337?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0064] 称取20%ZJ5337、40%戊唑醇、3%TERSPERSE2700、2%扩散剂NN0(烷基萘磺酸盐甲 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3%硅藻土、5%葡萄 糖、高岭土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 碎、造粒步骤制取60%ZJ5337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0065] 实施例2 :50%ZJ53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0066]称取 20%ZJ5337、30% 苯醚甲环唑、3%TERSPERSE2700、3%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1%羧甲基纤维素、3%尿素、硅藻土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 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造粒步骤制取50%ZJ53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0067] 实施例3 :80%ZJ5337 ?氟硅唑水分散粒剂
[0068]称取 40%ZJ5337、40% 氟硅唑、4%TERSPERSE2700、2% 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3%玉米淀粉、3%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 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造粒步骤制取80%ZJ5337 ?氟硅唑水分散粒剂。
[0069] 2、悬浮剂
[0070] 实施例4 :40%ZJ5337 ?戊唑醇悬浮剂
[0071]称取 15%ZJ5337、25% 戊唑醇、2%TERSPERSE2500、3%TERSPERSE2425、0. 2% 黄原胶、 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 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 磨后制得40%ZJ5337 ?戊唑醇悬浮剂。
[0072] 实施例5 :35%ZJ5337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0073]称取 15%ZJ5337、20% 苯醚甲环唑、2%NN0、2%TERSPERSE2500、0. 1% 黄原胶、3% 白炭 黑、5%丙二醇、0. 5%甲醛、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 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5%ZJ5337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0074] 实施例6 :25%ZJ5337 ?腈菌唑悬浮剂
[0075]称取 15%ZJ5337、10% 腈菌唑、1%TERSPERSE2500、1%TERSPERSE2425、0. 2% 黄原胶、 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 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5%ZJ5337 ?腈菌唑悬浮剂。
[0076] 3、可湿性粉剂
[0077] 实施例7 :80%ZJ5337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0078] 称取30%ZJ5337、50%戊唑醇、5%木质素磺酸钙、2%拉开粉BX、1%K-12、5%白炭黑、 高龄土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80%ZJ5337 ?戊唑醇可湿性粉 剂。
[0079] 实施例8 :65%ZJ5337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0080] 称取60%ZJ5337、5%苯醚甲环唑、4%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2700、2%拉开 粉BX、2%K-12、5%白炭黑、轻钙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 65%ZJ5337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0081] 实施例9 :52%ZJ5337 ?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0082] 称取4%ZJ5337、48%腈菌唑、4%木质素磺酸钙、4%扩散剂NN0、2%拉开粉BX、 2%K-12、5%白炭黑、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 52%ZJ5337 ?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0083] 4、微乳剂
[0084] 实施例10 :15%ZJ5337 ?戊唑醇微乳剂
[0085]称取 5%ZJ5337、10% 戊唑醇、4%TX-10、5% 农乳 700#、6% 农乳 500#、4% 农乳 1601#、 15%环已酮、5%N-甲基吡咯烷酮、5%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 水加至100%质量份,搅拌后制得15%ZJ5337 ?戊唑醇微乳剂。
[0086] 实施例11 :25%ZJ5337 ?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0087]称取 10%ZJ5337、15% 苯醚甲环唑、5% 农乳 400#、4% 农乳 500#、6% 农乳 1601#、25% 环 已酮、5%二甲苯、5%异丙醇、3%亚磷酸三苯酯、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 质量份,搅拌后制得25%ZJ5337 ?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0088] 实施例12 :15%ZJ5337 ?氟硅唑微乳剂
[0089] 称取10%2邗337、5%氟硅唑、6%农乳2201#、5%农乳700#、6%农乳600#、10%环已 酮、10%N-甲基吡咯烷酮、5%甲苯、5%乙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 水加至100%质量份,搅拌后制得15%ZJ5337 ?氟硅唑微乳剂。
[0090] 5、水乳剂
[0091] 实施例13 :15%ZJ5337 ?氟硅唑水乳剂
[0092] 称取10%ZJ5337、5%氟硅唑、3%农乳2201#、1. 5%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 酯、2.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酸磷脂)、2%Span-60#、1%环氧氯丙烷、 20%二甲苯、10%环己酮、0. 3%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
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 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15%ZJ5337 ?氟硅唑水乳剂。
[0093] 实施例14 :16%ZJ5337 ?苯醚甲环唑水乳剂
[0094]称取6%ZJ5337、10%苯醚甲环唑、2%农乳2201 #、3%壬基酚聚氧乙烯(E0= 10 )醚 磷酸酯、2%Span-60#、2%乳化剂T-60、1%亚磷酸三苯酯、15%二甲苯、10%环己酮、0. 3%黄 原胶、0.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 16%ZJ5337 ?苯醚甲环唑水乳剂。
[0095] 实施例15 :15%ZJ5337 ?氟硅唑水乳剂
[0096] 称取10%ZJ5337、5%氟硅唑、2. 5%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酯、2. 5%三苯 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Span-60#、l%环氧氯丙烷、10%二甲苯、20%环己酮、0. 3% 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 15%ZJ5337 ?氟硅唑水乳剂。
[0097] 实施例16 :5%ZJ5337 ?腈菌唑水乳剂
[0098] 称取1%ZJ5337、4%腈菌唑、2%农乳2201#、3.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3%Span-60#、l%环氧氯丙烷、30%二甲苯、0. 3%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质 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5%ZJ5337 ?腈菌唑水乳剂。
[0099] 三、田间应用
[0100] 实施例1、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0101] 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农业部药检所"GB/T17980. 30-2000农药田间 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规定,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 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m2,4次重复,本试验共计施药两次第一次施药时 处于发病初期,一周后施第二次药。每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四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调查每 株的全部叶片,记录病害等级。
[0102]1)病害分级标准如下:
[0103] 0级:无病斑;
[0104] 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0105] 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0% ;
[0106] 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20% ;
[0107] 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1%~40% ;
[0108] 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40%以上。
[0109] 2)药效计算方法
[0110] 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下面(1)、(2)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数据采用邓肯 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0111]
[0112]
[0113] 式中:CIV%分别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后的病情指数;PI;、PI\分别为药剂处理 区药前、后的病情指数。
[0114] 表5 :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0115]
[0116] 实施例2、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0117]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GB/T17980. 124-2004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田位于山 东省泰安。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株成龄果树,4 次重复,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共施药4次。末次药后14天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两株均 调查,每株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固定2个新梢,调查全部叶片,记录病害等级。
[0118] 1)分级标准如下:
[0119] 0级:无病;
[0120] 1级:病斑面积点整个叶面的10%以下;
[0121] 3级:病斑面积点整个叶面的11%~25% ;
[0122] 5级:病斑面积点整个叶面的26%~40% ;
[0123] 7级:病斑面积点整个叶面的41%~65% ;
[0124] 9级:病斑面积点整个叶面的66%以上。
[0125] 2)药效计算方法同田间应用实施例1。
[0126] 表6: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127]
[0128] 实施例3、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0129] 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 T17980. 24-2000杀菌剂防治梨黑星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田位于浙江省德清。试验 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株成龄果树,4次重复,施药前 调查病情基数,共施药3次。末次药后14天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两株均调查,每株分东、 南、西、北、中五点取样,每点取当年生枝条的20片叶,记录病害等级病害分级标准和药效 计算方法同田间应用实施例2。
[0130] 表7: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131]
[0132]
[0133] 实施例4、防治葡萄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0134] 防治葡萄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三)杀 菌剂防治葡萄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田位于浙江省绍兴。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 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大棚葡萄,小区面积8m2,4次重复,施药前调查病 情基数,共施药3次。末次药后14天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随机选取不同部位果穗20个, 调查记录每个果穗的总果粒数和病果粒数。
[0135] 病果率%=病果粒数*100/调查总果粒数
[0136]
[0137] 式中:C&、%分别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后的病果率;PI;、PI\分别为药剂处理区 药前、后的病果率。
[0138] 表8 :防治葡萄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139]
[0140] 从以上效果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 多种病害,尤其对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有特 效,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减少用药次数,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 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 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主权项】
1.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ZJ5337和三唑类杀菌剂,所述三 唑类杀菌剂选自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所述 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的质量比为20:1~1:20。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的质量 比为10:1~1:10。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被配制成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含有杀菌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 1% ~80%。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 5% ~80%。5.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被配制成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微乳剂。6. 按照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被用于防治 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7.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 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3~12%、润湿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其 余为填料;所述悬浮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分散剂2~6%、润湿剂 0. 5-5%、增稠剂0~2%、防冻剂0~5%、防腐剂0~0. 2%、消泡剂0~0. 5% ;所述可湿性粉 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5~10%、润湿剂0-10%、其余为填料补 齐;所述水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乳化剂3~10%、溶剂5~30%、 稳定剂〇~1%、增稠剂〇~1%、防腐剂〇~2% ;所述微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 物1~80%、乳化剂15~25%、助乳化剂5~10%、溶剂10~30%、稳定剂0~5%。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ZJ5337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所述ZJ5337与三唑类杀菌剂的质量比为20:1~1:20。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杀菌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特别适合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炭疽病。
【IPC分类】A01P3/00, A01N55/10, A01N47/06, A01N43/653
【公开号】CN104904730
【申请号】CN201410087799
【发明人】胡伟群, 陈杰, 朱卫刚, 许天明, 张蕊蕊, 孔小林
【申请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1日